仡佬族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仡佬族是什么?,第1张

仡佬族,来源于古代濮人,民族语言为仡佬语,他们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等。 1990年,经过学者龚永辉的研究和民族代表的商讨共识,国务院批准把长期族属未定的“徕人”确定为仡佬族支系。

少数民族特产是最能体现少数民族人文风情的东西,出外旅游大家喜欢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还有就购买当地的特产了。如果你有机会去仡佬族去游玩的话,那你千万不要忘记那里的特产。下面就就让我来给大家盘点仡佬族文化中的仡佬族特产吧。

灰豆腐

灰豆腐果誉称“人参果”。产于中国银杉之乡—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人民世代相传的风味特色食品。传说为插旗山灵岩寺(今道真自治县旧城镇)一尼姑之举,故又得“神仙果”之名。据载昔为朝廷贡品,今为百性佳肴。20世纪80年代经西南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测定,富含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植物蛋白,不含胆固醇。常食有健身之功,强体之能,是老幼皆宜的传统营养食品。

仡佬族油茶

油茶,既裹腹又解乏提神,是仡佬族人平时喜欢吃的一种饮食,又是待客较为浓厚的一种茶道礼仪。

油茶制作较为复杂,先在铁锅中放入猪油或菜油,等油腊后(即油温上升八九层),文火炒茶叶。茶叶炒好后起锅另炒芝麻、大米、黄豆,将其炒黄、炒焦,然后混合在一起,参上少量的水,洒点盐,用木瓢背在锅内使劲地来回磨,直至将锅内茶叶、大米、黄豆等磨成稠糊状,再加上猪油渣,有的放炒好的排骨、或腊肉骨头、油渣、洋芋等,再掺水,(水量看吃茶人多少而定)用旺火烧开后,又用文火慢浸,待茶叶等充分溶烂就可吃茶了。

待客的丰盛油茶,吃茶时还要用米籽泡油茶,花生、包谷泡,酥食、麻饼、荷包蛋下茶,还要用茶煮珍珠圆子或汤圆,意为圆满。

清明粑

把采自山间田野的野菜(清明草)洗净,放入开水中氽一遍,然后捞出切细,再与蒸好的糯米饭一起放入碓窝舂成糍粑。亦有将氽过水的清明草与糯米面掺和,揉成圆,放进锅里蒸熟即成。这种加入清明草的糍粑,蘸上黄豆面,绵糯中透出一股浓浓的草香。

洛龙党参

洛龙党参是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洛龙镇的特产。洛龙党参也叫洛党,以其肉质鲜嫩、药用价值高而深受外界青睐。洛龙党参因其产于道真县洛龙镇而得名,由于生产规模小,常常供不应求。

乌江鱼

制法类似于时下流行的水煮鱼。将各色调料配齐入锅调制成汤汁,放入鲜鱼块和豆腐烧制,香鲜辣烫,色味俱佳。另有当地特色泡菜、时令青蔬等作为配菜。

1、饮食

在饮食上,主食以玉米(山区)、稻米(平坝地区)为主,其次是各种豆类、麦子、荞子及薯类,喜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等。仡佬族副食中,以糯米糍粑为珍贵食品,年节打粑“祭祖”,喜庆待客,端阳送亲家,重阳献新送亲友,这一习俗一直保存至今。

2、服饰

仡佬族的服装文化因时损益,独具特色。清代及其以前,服装多为家织麻布染青蓝二色制成。民国以后,各民族文化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审美观随社会发展而逐渐改变,无论男女老少,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一致。

现在,人们的日常服饰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各种式样纷繁。质地从单纯的棉布、涤卡发展为毛料、麻纱、涤丝等,农村的仡佬族群众也是一季多衣,只有在各种节日庆典中才会特意穿戴本民族服饰。

3、婚姻

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各支系之间互不通婚,实行支系内婚制,但同宗不得开亲,习惯姑表或姨表联姻。青年男女一般在十四五岁时定婚,甚至有“背带亲”、“指腹婚”者。

仡佬族婚礼仪程中,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区保持有“男不亲迎”和新娘步行,以及婚礼期间新婚夫妇不同房等传统习俗。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仡佬族与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各民族长期错杂而居,缔结族际婚姻、经由自由恋爱而到政府相关机构登记结婚的年轻人日益增多。

4、丧喜

凡婚丧喜庆,都要设宴酬宾。一般二三十桌,多则百余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道真自治县三桥一带出现招待贵客的特殊礼仪“三幺台”。“幺台”是方言,意为结束,“三幺台”就是请贵客吃饭,一顿饭要吃三台(次)才算完结。

仡佬族的“三幺台”筵席极其丰富的菜肴内容和颇为讲究的用餐礼仪,充分反映了仡佬族饮食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体现着仡佬人的热情与淳朴。

仡佬族起源

学界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人有关。在住房、服饰、饮食、丧葬和穿耳等风俗习惯上,也保留有大量与古代僚人相似的特征。比如贵州普定县窝子乡和高阳乡的仡佬族,到19世纪末仍然还保留有“打牙”习俗。

古代僚人很早就在我国西南地区生存。在汉代建立牂(zāng)牁(kē)郡以前,这里已有若干个部落集团,而以夜郎最为强大。

公元3至5世纪时,由牂牁迁入四川的僚人,编入封建国家的户籍,并且向封建王朝缴纳赋税。公元5世纪时,他们已能制造金属的矛和盾、刺鱼工具和铜爨(cuàn)等等,并用麻类纤维织成细布。7世纪以后,四川僚人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僚布的质量很好,成为必须上缴给封建王朝的贡品。

直到宋治平年间(11世纪中叶),有的僚人领主还霸占大量土地,拥有数千户依附农民,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

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对仡佬族地区大都通过土司进行治理,有的地区还同时保留了仡佬族独有的社会政治制度——马头制。郎岱厅(今贵州省六枝特区)仡佬族称本族土官为马头,马头有马头田为俸禄,出巡时乘轿,有仪仗队吹长号在前开路,显示威风。

马头的后裔在仡佬族内仍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至今在六枝地区有“马头仡佬”之称。中央王朝还在仡佬族地区陆续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的“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就在仡佬族地区基本完成。

仡佬族是当今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仡佬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我们都知道仡佬族擅长纺织和刺绣。但是,似乎我们很多人对仡佬族民居文化并没有特别的了解。

接下来,让边肖带我们去看看仡佬族的居住文化。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最古老的民族。有人认为是古夜郎的后代。仡佬族大多居住在山区。一句民间谚语说:“山中苗为水中家,仡佬族居岩角。”

仡佬族先民的生活方式以“甘兰”为特征。见《舒威廖传》:“按一棵树的积木,在上面生活,这叫‘甘兰’。”《新唐书》《南蛮传》也有记载:“人住楼房,爬楼梯。它叫做‘甘兰’。”说:“仡佬族哪里都住不下。虽然酋长们很富有,有许多房子,但他们都离地面几英尺,用巨大的木筏建造冷杉叶。”指出,仡佬族“住在几英尺外有参天大树和冷杉树叶的房子里。”

1949年以前,穷苦的仡佬族人住在窑洞里,在树上搭帐篷,用小树做三角形的“千尺帐篷”,在小土墙上把“千尺帐篷”做成“塌房子”。

一般来说,仡佬族的房屋有木“斗房”、石板房、茅草房。小房间里,用木梁做框架,木板做墙壁。石板房是用石墙建造的,上面覆盖着薄薄的石板。大多数茅草屋都有木板做成的泥墙和茅草屋顶。还有竹子做的木梁、木柱。墙是外面用泥砌的,房子上盖着茅草屋。

大部分居民楼都是两层。中间是供祖先牌位和客人使用的大厅,没有天花板和地板。卧室和厨房在两边,谷仓在楼上。畜栏被称为“栅栏”,附在主体建筑的后部或左右两端。有点短,不应该连到楼顶。庭院格局,有一个三居室的庭院,庭院两端有主房的耳罩,左右两边有厢房。

居者有其屋通常是三室五柱的结构。对于财力雄厚者,将建五间长屋;资源不足的,只建一个房间。房子大多是中式的,一排三间平房。中间是一间主房,两边是厢房。每个侧厅被分成两个小房间。前室在厨房外用作卧室。前面的卧室里有一个火炕,火坑是家属的日常饭厅。每天下班后,全家男女老少围着火炉休息或聊天。亲朋好友也在火坑边接待、谈心。主房和侧房之间有一扇门。房间主墙前的一张方桌。常用的器具,如磨、桶、犁、簸箕、锅等,也大多放在主室。大厅里只举行婚礼、葬礼和祭祖。枕头安装在屋顶下,树篱放在上面。总的来说,那里没人住,是用来堆粮食的。屋前是平的,通常叫“院坝”,用来晾衣服、粮食、生鸡鸭。大坝两边是奶牛、猪圈和一个用柴火搭建的简易房屋。它与外壳形成复合物。房子后面或院坝前面是菜园,周围种着桃、李、犁或竹灌木。仡佬族居住区多位于贵州高原,山地多,平地少。古语有云‘每一步都是一座山’,可以说是‘开门见山’。

仡佬族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区的仡佬族民居有不同的特点。

居住在贵州中部的仡佬族村民有着与附近的布依族和汉族“屯堡人”相似的房屋,大多是石头房子。

居住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同胞住在茅草屋里,厚厚整齐的茅草屋顶,屋檐两端精心编织的形状各异的丝带,就像瓦房屋顶上的“檐板”,艺术效果很好,被誉为“巧梳头发的穷女人”。

居住在贵州东北部的仡佬族同胞喜欢用干栅栏搭建“上翘的角楼”。在石阡县花桥镇周边的农村,有许多飞檐翘角、竹木错落的小楼。他们美丽迷人。在主屋的一侧,添加一个侧厅。侧翼有两层,大部分是架空建筑。楼上的环衬着“竖框”,在屋檐下挂衣服。檐口不仅美观,而且对增加室内采光和室外空间也有重要作用。秋收时节,家家户户屋檐下挂满了金黄的包子和红红的辣椒,丰收在望。

居住在黔北的仡佬族同胞,屋后竹木茂盛,屋顶是小绿瓦,四周是木墙。如果这面墙是竹条或者树篱做的,会被漆成白色,易碎。龙潭村古建筑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被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村,位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属大坪镇管辖,因村前龙潭入口而得名。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姓沈,自称是“的后代”。沈悠,阿明人,四川道刺史。正统十四年,北洼拉入侵,沈悠在皇帝的亲征下被困在平民堡垒里。他因长得像皇帝而代皇帝而死。之后,朝廷下令封他为“高级文林郎”,并允许他修建寺庙。这座寺庙建于嘉靖十二年,先后由清朝康熙、道光维修。从西向东坐。有拱形门、双厢、正厅等。大厅有三个房间宽,绿色瓷砖的桶形屋顶,围绕着燃烧的山墙。大门两侧的砖墙上镶嵌着启示录、康熙、道光的碑。大门由砖和石头制成,有四根柱子和三扇门。明代,大门前用楷书写着“大节轻秀”。第二遍,前面的楷书写着“永远的正直”“永远的繁荣”。

龙潭村仡佬族民居的主要特点是突出的建筑布局和石木装饰。

整体布局有点乱,缺乏统一的方向,相互之间似乎没有对应关系。这是由于地形的原因。龙潭地区是喀斯特地貌,被当地人称为“岩角”。岩角建房只能因地制宜,很难找到统一的方向。不过就家庭而言,还是比较正常的。一般来说,双层建筑中间是石院坝,外面是石墙,形成一个封闭的庭院。

封闭庭院的石墙多为碎石,有时也用方石。前者包括平砌、斜砌和乱砌。在斜铺中,还有两层反铺,形成条状的“纹路线”,当地也叫“鱼骨”。麦穗和鱼骨是吉祥物,一直备受青睐。

仡佬族石墙房屋必有“朝门”。“朝门”通常由木制吊门和八字石墙组成。吊门,斗式,挂在山顶,铺着小绿瓦。柱子上雕刻着莲藕和南瓜,寓意着诚实和多产。夹门,雕刻南瓜,或者雕刻长寿,都是多子多福的意思。即使是蓝花楹也能雕刻出水波纹,这意味着防火的城镇房屋。与其他民族雕刻的“符涛”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四个主室和三个主室。房子更高,燕子口更深,屋檐更远。最引人注目的是门窗的彩雕。明代有六扇门窗,称为“六和门”。“六位一体”是指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意为“完全”、“圆满”、“六位一体”。第二次有六扇门窗,但只雕了四扇。很多家庭都在隔壁房间开了一个侧门,门的上部装饰着一个圆形的悬挂物,叫做“月门”。

龙潭村仡佬族民居的木门窗上装饰着不同形状的吉祥图案,如福禄、耿桥、二龙包强、双阳、雀脑梅、吉祥牡丹、七夕等

有趣的是,许多吉祥图案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特殊的效果。如果它看起来像一条游泳的鱼,它将被组合成一只蝙蝠。单独看南瓜,它变成了一朵莲花。看起来像两个桃子,组合成两条鱼。单看,是喜字,加上“二龙抢婴”等等。

另一个独特之处是,不仅隔壁房间门口安装了“腰门”,隔壁房间门口也安装了“腰门”。所有的“腰门”都刻有开口,但图案几乎一样。门窗也是如此,充分体现了每个家庭的原始精神。

明朝上半叶,人们安装围栏,拆除城墙。石灰涂在外面写吉祥语。有人在梁上雕刻、绘制吉祥文字和图案,称为“雕梁画栋”。贵州很少有“雕梁画栋”的民居。

干栅栏房子

酒吧是一种木质地板建筑。南方有些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暖。为了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我们的祖先建造了干燥的栅栏房屋。这种木屋一般由几根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形成底架,比地面高。底部框架通过打桩建造。木桩做好以后,把梁放在上部框架上,然后铺设楼板,再把梁架和屋顶架设在楼板上,形成一个空框架的建筑。干燥的围栏建筑不仅可以防蛇、防虫、防动物,还可以防潮。下面也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在使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

干式房屋是指建造在地面以上的木柱底架上的房屋。具体施工方法是以直立木桩为基础,木桩上竖立0号竹龙骨作为支撑楼板悬挂的基础。然后在地基上竖起木柱和木梁,搭建框架状的围栏和屋顶,用树皮茅草或竹条或草泥填充木柱和木梁。

甘兰风格的房子在中国的古籍中也被称为甘兰、高栏、盖兰和盖兰,现代日本人称之为高床。考古和人种学中见到的水上房屋或栅栏房屋属于甘兰式房屋。

文学和传说的巢被认为是甘兰宫最早的前身。

干式围栏房的主要作用是将房屋与地面隔离,从而达到有效防潮的目的。

此外,根据民族学材料,它仍然具有有效地利用一个空房间和一个房间用于各种目的的效果。例如,在现代,四川平武县王霸藏族乡的白马人用木栅栏建造房屋。这些房子分为上下两层。按照白马人的习俗,下层用来养牲畜,上层用来住人。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也可以看到白马人建造带围栏的房屋的例子。白马人自称是古代氏族的后裔。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地区甘兰式的生活习俗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根据考古发现,甘兰已知最早的住宅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甘兰住宅。河姆渡出土的甘兰民居面积大,规模大。可修复的8号、10号、12号、13号木排桩可能属于一组拉长的建筑。根据现有10排桩的分布长度分析,这组建筑至少有23米长。从第8排桩到第12排桩的距离为64m,表明该组建筑的深度约为7m。12至13号桩之间13m的距离形成了这组建筑的前廊。根据这一修复,河姆渡群遗址是一个长房子,有一个前廊和一堵墙。其施工方法采用了先进技术,如梁头榫和柱窝、角柱窝、柱头、柱脚榫、带小钉孔的榫、方木插片、格子、企口板等。

河姆渡式干栏民居在新石器时代江浙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如浙江的钱杨山、桐乡的罗家角、江苏丹阳的香草河、吴兴的梅艳等。这种干栏杆住宅在云南剑川海入口处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发现。江西清江营盘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长脊短檐陶制干栏屋模型,是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流行干栏生活习俗的重要佐证。在四川成都十二桥商代遗址和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发现的西周早期大型木结构表明,夏商周时期的干栏建筑和生活习俗在我国南方仍然流行和发展。

甘兰建筑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古代在南方百越民族居住区非常流行。这种建筑主要由竹子和木头制成。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堆放动物和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住在多雨潮湿地方的人。现在主要流行于相对偏远的壮族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民族也有干栏,但受中国建筑和佛教建筑的影响更大。

  “仡佬毛龙”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崇尚的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辐射及于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各民族。仡佬毛龙主要活跃在元宵节期间,有学者推论,毛龙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

 2006年5月20日,仡佬毛龙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起源

历史上,世居大西南的仡佬人并未得到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的重视,关于“仡佬毛龙”的起源及源流无明确历史记载。有学者从“仡佬毛龙”的主要制作材料--竹,以及其“求子”的表演功能等推测,毛龙应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

 龙井乡晏明一带的仡佬族中流传有“唐魏征梦斩金骨老龙之子”的故事,传说“仡佬毛龙”即是“金骨老龙”的长子,与章回小说《说唐》中“魏征梦斩”的故事基本吻合,另外,据《石阡县志》记载:“灯从唐代起”,在当地“毛龙”属“灯”之一种,故可推测:“仡佬毛龙”可追随到盛唐时期。从民国《石阡县志》所记载的“仡佬毛龙”在境内活动的主要情况来看,清末直到解放前夕,“仡佬毛龙”盛行于全县各民族村寨之中。

 传承价值

古代仡佬毛龙节的传承尽管以自发传承和自然传承为主,较为随意,但从仪式主持、扎艺以及龙头、龙尾表演者的角色身份来看,仍然表现出传承中的规定性。

 “仡佬毛龙”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显示出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及多样的社会功能,它是研究古代仡佬族文化

 传统的宝贵财富。

“仡佬毛龙”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各民族中间。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地区,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小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多地下热泉,自然生态保存相当完好,亦有“热泉之乡”的美誉。石阡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早在秦代即在县境内置夜郎县。境内现有汉、仡佬、侗、苗、土家等13个民族,仡佬族为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世代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表现出特有的开放心理。“仡佬毛龙”正是植根于这样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仡佬族是什么?

仡佬族,来源于古代濮人,民族语言为仡佬语,他们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等。 1990年,经过学者龚永辉的研究和民族代表的商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