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种类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篆字种类都有哪些,第1张

,“篆”字《说文解字》训为“引书”,段玉裁注:“引书者,引笔而著于竹帛也”,可见“篆”字、含有“写字”之意。篆书有大、小篆之分。广义的大篆是指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的古文,小篆则指秦始皇“书同文字”后,在秦代通行的篆书。篆刻采用的字体除古代奎印上的古玺文、摹印篆、缪篆、小篆外,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古文和其它一些金石文字都可采用入印。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周两代使用的文字之一,清代未,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发现,文字写、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名甲骨文。因多为刀刻的缘故,也称“契(刻的意思)文”,又因甲骨用于占卜,也称“卜辞”文字。甲骨文笔画锐利、瘦硬遒劲,甲骨文资料可参阅《甲骨文编》和《甲骨文字集释》等书。

  金文 金文旧称“钟鼎文”,是商周青铜器上刻铸的款识文字。金文结体错综变化,笔画圆匀厚重。明清以来不少篆刻家喜用金文入印,收到古朴生动的效果。金文资料可参阅《三代吉金文存》和《金文编》等书。

  籀文 籀文在春秋时期就已在秦国流行了,此后“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见王国维《史籀篇疏证序》),籀文据传是周宣文时太史籀所整理,所以称为籀文。籀文和金文相比形状与结构有些相同,籀文只是更趋于简化和线条化,形体齐整稳定。籀文可从《石鼓文》等金石器物上得见,《古籀汇编》等书收有籀文资料。

  古文 古文是战国时期秦国之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使用的文字,也称为“六国古文”。古文形体比籀文更为简化,结构奇诡。古文中还有一种装饰性很强的美术字,如字中带有鸟虫形状、点饰、拖有长尾等特点,在六国的铜器、兵器、陶器、货币、简册、帛书和玉石盟书上都可见到这种文字。可参阅三国曹魏刻石《正始三体石经》、《中山

  古玺文字 古玺文与六国古文十分相近,是古文之一种。古玺文字形体富于变化,有些字颇难辨识。《古玺文编》专门收录这种文字。

  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李斯等人整理的文字,这种文字“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见《说文解字序》)。小篆字形呈纵势,笔画粗细划一,匀圆齐整,排列齐整。用笔圆润而略粗的叫做“玉箸篆”,用笔较细而圆劲挺直的叫做“铁线篆”。参阅秦代的《泰山刻石》和汉代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一书。

  摹印篆 摹印篆是秦代用于玺印上的文字,是在小篆的基础上稍加变化,如把小篆垂足很长的笔画截短,圆转的笔画变为方折,把小篆的纵势、变成方形。主要是为了适应玺印的形状。在秦代和西汉初期的玺印上采用的就是摹印篆,应与秦代的权量诏版文字也很相近。这种摹印篆在《金石大字典》、《汉印文字征》等书中均有收录。

  缪篆 缪篆是汉代玺印使用的文字,一种为笔画平正方直,字形庄严雄浑,结构或增或损,变化多端,显然受到汉代隶书的影响,这种篆字多不合“六书”之旨,所以称为缪篆,“缪”字含有谬误之意。汉印中还有一种在篆书上加鸟、鱼、虫的形象,或笔画屈曲回绕,这种文字生动灵巧,富有图画性,也有人认为这种书体才是缪篆,因为它更有绸缪之意。《缪篆分韵》《汉印分韵》和《汉印文字征》等书收有这种文字。

除上述几种篆体之外,可供篆刻入印的金石文字还有很多,如陶文、货币文、镜铭文、瓦当文、篆书碑额等。篆刻艺术由于内容、形式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隶书、楷书、行草书也有入印的。

篆法上最重要的是不能出现错字,每个字都应有出处,最忌以楷书的结构来推想篆书结构,用拼凑偏旁部首的方法,生造出一些字。此外要注意的是在同一方印中,不要采用几种不相同的字体,这样会显得杂乱无章,篆刻家陈师曾说

1甲骨文

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2金文

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了文字规范的措施,即所谓的「书同文」。秦规范文字是以秦文字为基础的,秦以后的汉字的演变也是在经秦规范过的秦小篆以及秦篆的日常书写形式的古隶的基础上发展的。秦「书同文」之后,六国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成了真正的主流。因此,秦系文字是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乃至楷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汉字按自己内部结构规律演化的一部分。也因此,就文字学而言,秦系的西土文字的研究较之六国文字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汉字的直系血亲,而六国文字则是旁系分支,虽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3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

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字体类小篆而较繁复,似宗周彝器而较端整,堪称为典重严整。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一中称石鼓文为:“金细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可谓赞赏之至。石鼓文向为艺林所宝,但北宋以后,帖学大兴,少人临之,直至清代中叶以后,考古尊碑之风复炽,石鼓文字,尤为书家推重。吴大,能得其典重严整韵致。吴昌硕则发其遒古为雄拔之气。两人书法,皆雄视当代 为后世所重。

4小篆

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小篆的风格

秦代时的小篆风貌,可由现存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权量铭文等遗物中得见之。小篆的笔划较细 ,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在激荡着战国诸子奔肆思想和飘散着魏晋儒士藻雪风骨的翰墨中,简书无疑是其高古、朴茂的代表。

5简书

什麽是简书?简单说,简书就是写在“简”上的文字。战国至魏晋时代有种书法,是写在形状狭而长的竹、木书写材料上的。竹制的称简;木制的称牍,或札,二者统称为“简”。简书一般用汉隶或汉隶的变体书写;又由于简书盛行于秦汉和魏晋时期,因此,简书也称汉简。李商隐《筹笔驿》有“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的句子。可见简书高古不群、神圣凛然,是一种不轻易使用和很讲究的古老书写形式。

前人说,简书是征役时,临行告诫的文书;又说,简书是国家有急难,用以求救的文书。其实,前人的这两种解释都不大准确,他们说的都是简书的用途,及书写内容上的区别,与书写形式无关。实际,所谓简书,就是书法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只是比较古老罢了。

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有清先生以擅简书著称当今书坛。他的简书,如同他的人品、性格,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敦实,又有现代文化的开张、爽快;既有秦钟汉鼎的凝重、磅礴,又有诗经楚辞的飘逸、灵动。欣赏他的简书,真得能读出“缩将百尺苍鳞鬣,石破涛飞纸上来”(郭风惠《题秦仲文画松》)的隽永韵味。

6隶书

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的文章中说道:“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其次究竟什么样子才叫隶,隶与篆又有什么样的严格区别,吴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订定,这里再节录吴文中值得考虑的几小段。吴云∶

“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 隶书的演变——隶变

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隶书的名词

古隶

今隶

秦隶

汉隶

7章草

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8行书

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 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9今草

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更加纵放的“狂草”为“今草”的发展。

10 魏碑

北朝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 魏碑书法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也把这些楷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的。

11楷书

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12狂草

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狂草,书法中的表现主义

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现。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书法实在是一种很玄奥的艺术,尤其狂草,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读者从墨迹中隐隐地感受到某种情绪。

13行草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篆体字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篆刻,可称为印字,治印,俗称刻印章。它以篆书为主的书法、美术、雕刻于一体,具有民族独特风格的综合性的传统艺术,又称为“篆刻艺术”。

秦代以前,君民一律称之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只有皇帝才能称“玺”,臣下只能称“印”。汉代其它的官印除了称“印”外,同时有了“印章”、“印信”等名称。到了唐代,武则天认为“玺”的发言近同“死”,于是就改为“宝”。唐宋之后,在官印和私印中又有了“记”、“朱记”。印章的文字又分朱文、白文。白文印的印文笔画凹下,如用印泥钤在纸上,效果为红底白字,称为“白文”,俗称“阴文”,朱文印的印文笔画凸起,用印泥钤在纸上,效果为白底红字,称“朱文”,俗称“阳文”。

篆刻的印材:

古今印材有金属、象牙、玉……,目前搞篆刻艺术的人都喜欢石料。

1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质地柔脆、细腻,硬度适中,宜于受刀,篆刻艺术中宜出效果。

2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质地略“粘”,以“瘦黄”石最为名贵。

3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其中“鸡血石”最为名贵,质地“干。涩”,并含有砂钉。

石料应以质地纯、透,手感柔滑,含砂钉量少(最好不含砂钉)为佳。

篆刻的用具:

用刻刀、印泥、笔、纸、砂纸、油石、镜子、毛刷、布。

1刻刀,有大小中几种不同型号的刻刀,一般为平日双刃。

2印泥,印泥以厚不粗糙,亮不渗油,色鲜而苍,经久不变者为最佳。

3笔,写印稿宜用狼毫小楷,如紫毫画笔、衣纹、小蟹爪、小红毛。

4纸,设计印稿用有透明度和吸水性能纸即可,如拷贝纸、竹纸、毛边纸,钤印用纸可用质地薄、匀的宣纸,如“连史”、“棉连宣”等。

5砂纸,备粒度为80目1 1/2号左右,粗、细两种砂纸。用来磨平印面。

6油石,采用未经油浸泡的。用以磨破刻刀或硬度较高的章面。

7镜子,用以对照章面上的印稿,寻求“正文”的效果,以便修正印文。

8毛刷、布,清理印面上的石膏、油污所用。也可用牙刷。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

另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改变原先那种弯弯曲曲的笔划线条,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扩展资料: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这五个字可以说是篆书用笔的度世金针,警世名言。 “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对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和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

因此,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为主,中锋立骨,中锋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否则,极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滞,用笔的虚灵是其关键。

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

-小篆

商朝: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商周:金文, 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秦朝:大篆(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

汉代:草书(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汉末:今草,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

唐朝: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扩展资料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2]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参考资料:

甲骨文 (中国古代文字)-

篆字种类都有哪些

,“篆”字《说文解字》训为“引书”,段玉裁注:“引书者,引笔而著于竹帛也”,可见“篆”字、含有“写字”之意。篆书有大、小篆之分。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