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是一种中药,具体有什么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麻黄是一种中药,具体有什么功效?,第1张

麻黄性温,而且辛散、苦,归肺、膀胱经,功效与作用具体如下:

1、可以开腠理、透毛孔、散风寒,临床上多用于外感风寒、全身的疼痛、恶寒、无汗,发热、头痛;

2、宣肺平喘,可以宣畅肺气,温散肺寒,所以可以多用于风寒的感冒,风寒的咳嗽或哮喘等;

3、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所以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4、麻黄是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之最轻者,故能够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够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是药力所达不到的地方,麻黄都能够无孔不入。所以它实力比较雄厚,而且力气也比较大,故可以广泛地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的疾病,还有痈疽肿痛,损伤的瘀血等;

5、麻黄也有副作用,如高血压的人,出血性病人都不宜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麻黄是一个常用中药,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者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临床除了使用生麻黄,还可以用蜂蜜炙麻黄,麻黄性味辛、苦、温,归经归的是肺经和膀胱经。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咳喘、风水浮肿,蜜炙麻黄润肺止咳效果比较强,大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的症状。

麻黄主要成分含生物碱类,如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还有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主要有解热、发汗、止咳平喘、镇痛、抗炎、利尿,还有兴奋心脏和升高血压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麻黄发汗、宣肺力强,所以如果是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患者,以及肺、肾两虚的咳喘患者,应当慎重使用。同时因为它能够兴奋中枢神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所以高血压、青光眼患者慎用,运动员也要慎重使用。

麻黄是学习中药的人,在学各论解表药时的第一个药。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快快”记忆:麻黄发汗喘水。“快快"是快速,快乐的意思,希望大家能快速、快乐记住中药功效。

我们都知道人夏天出汗多,尿就少;冬天不出汗,尿就多,麻黄又发汗又利尿,您不觉得这样会不会把人的津液都损耗了吗!答案是,麻黄和不同的药物配伍,才会发汗或利尿。所以我个人认为,中药的功效源于具体使用方剂。所以得从“理法方药”一气贯通,了解药物在具体方中才有的相应功效。

麻黄汤中,麻黄配桂枝发汗,越婢汤中麻黄配石膏利尿。只要你有过一次用药让患者头面浮肿的经历,就会永远记住麻黄配石膏,利尿消肿有多么英勇。具体内容我将在视频课中不断更新。文字内容多是中药识别和“快快”记忆。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快速识别:麻黄绿,玫瑰心。

说明:1麻黄绿:麻黄茎表面绿色,若呈**者失效,不可药用。

2玫瑰心:茎的髓部红棕色,习称“玫瑰心”。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1 治疗感冒

麻黄发散之力较强,可以开通毛窍,发汗解表,临床常用来治疗风寒感冒。

例如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用来治疗风寒表实证。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

2 治疗痹证

西医中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表现为关节屈伸不利,疼痛,麻木等。

《药性论》载:“麻黄,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麻黄用在痹证中,具有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临床根据情况酌加桂枝、鸡血藤、土茯苓、路路通、威灵仙、当归、川芎、忍冬藤、桑枝等通络活血药物。

3、止咳平喘

麻黄治疗咳嗽,是临床中使用很广泛的。麻黄细分又有生麻黄、炙麻黄、麻黄绒之分。

我在临床使用时,止咳平喘,一般用炙麻黄,小孩一般用麻黄绒。刚开始用时,比较谨慎,常规用量控制在10g以内,后面慢慢胆子大一些,有时用到15g,也没有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反而止咳的作用更强了。

对于小儿,如3岁以内,一般控制在3~5g左右,3岁以上的可以控制在10g以内。

不管是风寒咳嗽、风热咳嗽还是痰湿咳嗽,临床随证加减,效果都不错。

如是风寒咳嗽,可加杏仁、厚朴等。如是风热咳嗽,可加桑白皮、鱼腥草、石膏、黄芩等。如是湿咳,可加半夏、陈皮等。另外配伍地龙、旋覆花、代赭石等药,止咳效果更显著。

细心的伙伴也可能发现,市面上许多止咳类的中成药,都有麻黄的身影。

4、治疗水肿

中医认为水肿产生的原因跟肺、脾、肾有关系。麻黄可通调水道,治疗风水水肿,如临床中的肾病水肿,其中的代表方剂如麻黄加术汤。

5、皮肤科应用

寒冷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遇冷诱发或者加剧。临床多辨证为风寒外袭。

曾使用过麻黄汤、阳和汤加减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效果都不错。阳和汤:熟地黄、鹿角胶、炮姜、肉桂、麻黄、白芥子、甘草。

另外临床上许多过敏性疾病,存在寒热错杂情况时,配合麻黄使用,效果也比较显著。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麻黄散处方麻黄(去节一钱)白术(一钱)防风(去芦一钱)川芎(一钱)甘草(炙一钱)汉防己(一钱)当归(去芦一钱)人参(去芦一钱)羌活(去芦一钱半)远志(去心一钱半)川升麻(八分)桂心(半钱)茯神(去木一钱半)功能主治治心脏中风,虚寒颤,心惊掣悸,语声混浊,口歪冒昧,好笑,并宜服之。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入竹沥半盏,再煎一二沸。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散处方诃子皮(去核)、款冬花(去芦枝梗)、甘草,各五两;麻黄(去根节)一十两,肉桂(去皮不见火)六两,杏仁(去皮、尖,麸炒)三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久、近肺气咳嗽,喘急上冲,坐卧不安,痰涎壅塞,咳唾稠粘,脚手冷痹,心胁疼胀。兼治伤风咳喘,膈上不快。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好茶一钱,同煎八分,食后,夜卧,通口服。如半夜不能煎,但以药末入茶和匀,沸汤点或干咽亦得。注意忌鱼、酒、猪肉、腥臊物。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麻黄散处方麻黄(蜜酒炒)蝉蜕(焙)升麻(酒炒)牛蒡子(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疹出不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圣惠》卷九:麻黄散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当归1两(锉,微炒),川升麻1两,知母1两,赤芍药1两,天门冬1两(去心),桂心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石膏2两,白术1两,干姜1两(炮裂,锉)。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7日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喉咽不利,胸膈烦躁;唾脓血,泄利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九《圣惠》卷十九:麻黄散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乌蛇2两(酒浸,炙令黄,去皮骨),白术3分,茵芋3分,防风3

详见百科词条:麻黄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9:25:09 共110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功效与主治:

功效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宣肺走表。主治风寒表证,喘咳证,风水水肿,以及风湿痹痛,痰核,阴疽,荨麻疹等。

2、临证运用禁忌:

(1)麻黄发汗力较强,一般小儿、老年患者及体质虚弱者应慎用。虽证属外感风寒,但出汗较多者应慎用。

(2)麻黄一般宜用于治疗实证,凡气虚外感,临床表现为恶风恶寒,气短乏力,动则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等皆应慎用。

(3)麻黄性温,味辛,较为燥烈,易伤阴动血。严洁说:“用麻黄汗不止,冷水浸头发,用牡蛎、糯米粉扑之。寒邪在里,脉不浮紧有力,伤风有汗,素有血症,真阴内虚,卫气不足,春时瘟疫,发热恶寒,无头疼身痛拘急等症,皆禁用。时症亦有头疼身痛,拘急者,宜细察之。”

(4)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盗汗,舌红苔黄,脉弦有力等症者,应忌用。

(5)阴虚血热,临床表现为呕血,咯血,便血,尿血,鼻衄,皮下紫癜或妇女月经过多者,虽其证属外感风寒,或见胸闷咳嗽者应忌用。

(6)心血虚衰、心神不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喘,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数等症者应忌用。

(7)皮肤斑疹瘙痒,其色掀红者慎用。

(8)风寒表虚自汗,久病虚喘,阴虚内热,肝阳上亢者应忌用。

(9)麻黄碱有兴奋膀胱括约肌的功效,如过用或久用可致尿量减少,甚至尿潴留或尿闭,故小便不畅、尿少者慎用。

(1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等功效,故心烦急躁,易怒,心悸,不寐及血压升高者慎用。

1、用于外感风寒。

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咳嗽、气喘。

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如麻杏石甘汤。

3、用于风水水肿。

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术、生姜等同用。

处方用名

生麻黄、净麻黄(生用,辛散作用较强)。

水炙麻黄(炒时加清水,辛散作用缓和)。

蜜炙麻黄(用蜂蜜拌炒,辛散作用减弱,且有润肺之功)。

补充

麻黄与桂枝:麻黄偏于发散,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又可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发汗力最强,为“发汗第一要药”。桂枝偏于温通,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与表虚有汗证皆可配伍使用,又可温通经络,助阳化气,治疗寒凝冷滞诸痛证。

麻黄与香薷:均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麻黄用于风寒重症。香薷用于风寒轻症,又有“夏月麻黄”之称。

麻黄是一种中药,具体有什么功效?

麻黄性温,而且辛散、苦,归肺、膀胱经,功效与作用具体如下:1、可以开腠理、透毛孔、散风寒,临床上多用于外感风寒、全身的疼痛、恶寒、...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