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槊是古代世家子弟专属高档武器?
马槊是古代世家子弟专属高档武器?
网络上一直盛传马槊造价高昂,杆子是积竹木柲,药用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要历时三年,而且成功率还不保证,网上说几成的都有,大多是说三、四成。说是做出来的马槊杆子刚柔相济弹性惊人,所以使用起来也很需要功力,只有世家大族才能装备得起训练得起。
实际上这种论调不过是七拼八凑出来的东西,没有任何可靠的信息来源。没有任何古籍的记载,同样也没有任何这种所谓复合材料的马槊杆子的实物出土。出土马槊不少,其中也有相当一些马槊出土时套筒里还有残留的马槊杆子,没有一个是这种所谓复合结构的。要知道生漆的防腐性能相当的好,浙江跨湖桥遗址甚至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前的漆弓,要真按照网上吹的这种工艺,这种马槊杆不管你扔水里还是埋土里,现在都还能见得到。然而没有任何这种马槊杆的实物出土。
我们来梳理一下网上盛传的三年乃成的马槊杆子的传说来源,首先的一个来源是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的积竹木柲。实际上这种杆子在汉代以后就没有任何实物出土了,仅仅是先秦时期流行过的东西,这种杆子是木杆贴竹皮然后刷漆,外面在手柄处缠一段丝线或者麻线,但是竹皮非常薄,不到一毫米,根本起不到什么加强弹性的作用。而且有很多一米到一米五的戈杆用的积竹木柲,这种长度根本不需要什么弹性。而且积竹木柲的工序也根本不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做出来一杆,贴个竹皮刷个漆,不需要多久。
这种传说需要三年才能制作完成的来源是传统角弓制作周期,传统角弓南方需要制作三年北方两年的记载。工艺是木胎贴筋贴角片然后缠丝刷漆,听起来跟积竹木柲的工艺有些相似,所以被人联想过去,发明出马槊杆子三年才能制作完成的神论。角弓所谓三年制作那是从选料开始,木材砍伐下来要阴干才能用,北方一般要阴干一年,南方潮湿往往阴干木材就要两年。处理材料是冬季伐木,因为冬季天冷木材不容易被虫蛀。春季取角,古人认为春天牛的血气最旺,所以取下来的牛角最好。夏季制筋,因为夏天气候热方便去油处理牛筋。到了秋天秋高气爽的时候,上胶干得快,所以秋天开始制作角弓。虽说这周期长点,但是工序时间大头是在阴干木料上面,木料每年都能囤一大批,所以每年秋天都能出一大批弓,并不是一个人花三年才能做出来一把弓。批量制作角弓,平摊到一把弓上面的成本来说虽然不算很便宜,但是也是精兵都能批量装备的起的。
而马槊杆子弹性很好的传说那是武术枪杆需要弹性被挪用到马槊上面,于是吹成马槊需要很高超的技巧从小开始训练才能掌握。但是只要想一想,生漆是没有弹性的,硬度很高,刷那么多层生漆那玩意还能有弹性?
如果真的是马槊这么昂贵,而且需要从小脱产训练才能掌握,那么真·世家大族子弟,从小习武的李元吉也不会被尉迟恭吊打了,《旧唐书》记载尉迟恭不但轻松闪避李元吉的马槊攻击,还能顺手把李元吉的马槊夺过来,还是连续三次。而尉迟恭的出身贫寒,这也是尉迟恭自己说的,《旧唐书》记载:“ 敬德辞曰:敬德起自幽贱,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窜身无所,久沦逆地,罪不容诛。实荷秦王惠以生命,今又隶名藩邸,唯当以身报恩。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
不过依然有人说尉迟恭墓志铭记载他是世家大族,但是这个墓志铭可信程度较低,《新唐书》《旧唐书》皆记载尉迟敬德是朔州善阳人,而这个墓志铭则记他为河南洛阳人。墓志铭说“曾祖本真,后魏西中郎将,……祖孟都,齐左兵郎中、金紫光禄大夫、周济州刺史。”但是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孟都伯孙伽生敬德”,也就是说,敬德并非孟都之孙,而是孟都兄长的曾孙。这个墓志铭的记载和所有官方文献均有冲突,而且中国传统来说墓志铭一般都是请有名望文采好的大儒写的,比如韩愈就经常接写墓志铭的活,而且收费极高来者不拒。到现在也一样是死者为大,人死了美化一下生平没人去深究。所以这篇墓志铭所说的尉迟恭是世家大族的取信度很低。
其实很多人想象中的世家大族子弟从小习武用高级装备这种事,在商周时期倒是真的,这也是为什么积竹木柲大多是先秦时期出土的。有些人觉得是因为青铜武器才需要积竹木柲,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而是因为在当时青铜价格贵,盔甲还是犀牛皮上生漆的,价格高昂。确实是贵族武士才有财力装备,春秋时期诸侯王亲自上战场砍人都是有的,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生产力上来了,青铜装备广泛列装,这种有钱人亲自抄家伙上的情况就越来越少。而到了汉代进入铁器时代,铁甲都能量产广泛装备,真的贵族大族根本不需要自己去跟人拼命了,带着一群亲兵,在亲兵保护下冲杀一下都算是勇猛了。
那些武勋贵族世家弟子主要学习的是如何指挥打仗,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侦查敌情如何排兵布阵,他们不需要亲自带头冲锋。那些世家名将没有哪个是以斩将夺旗而著名的,都是如何指挥作战用兵如神。真正那些斩将夺旗的猛将基本都是穷苦出身,因为没有资源,想博功名只能靠拼命。而格斗能力向来都是战斗经验越丰富的人越厉害,这就是为什么尉迟恭能轻松吊打有更好习武条件的李元吉。
而实际上懂得兵法对于战争的作用才是最大,如何指挥战斗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再猛不过杨再兴,土匪出身,敢一个人冲进金军中试图斩首金兀术,还能全身而退。但对于士气提升巨大,对于整体战局左右有限,最后还是饮恨小商河。那些想象世家大族子弟从小习武穿一身神器上战场所向披靡的情况,其实和想象皇帝用金锄头一样可笑。真正家里有钱有势的根本不需要亲自去冲杀。
枪矛槊为何总是分不清?只因古人对兵器兵种存在循环性的鄙视链
在武术界,一般管硬杆的称为矛,杆子有一定弹性的称为枪,但是这个说法没有古籍记载,同时也很容易找到反例,比如五代十国时期流行的铁枪,《新五代史·王敬荛传》中记载“敬荛为人状貌魁杰,而沈勇有力,善用铁枪,重三十斤。”
按照按照五代时一市斤660克计算,是19。8kg,这个重量显然不是木杆的长枪了,铁杆的长枪那肯定是没可能有什么弹性的。所以说是有弹性的杆子才是枪的说法,就出现了反例,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同样也有说有枪缨的是枪,没枪缨的是矛的说法,但宋代《武经总要》中枪九色一栏下有九种不同形制的长枪,其中有的有枪缨,有的没有枪缨,但是都称为枪,而刀八色中的“戟刀”的图样中,反倒也有装着红缨。古代兵书图样里类似的反例也有不少,所以这个说法似乎也难以成立。
而槊就更加扑朔迷离,网络上一直盛传马槊造价高昂,杆子是积竹木柲,要用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要历时三年,而且成功率还不保证,网上说几成的都有,大多是说三、四成。说是做出来的马槊杆子刚柔相济弹性惊人,仿佛就是传说中的神兵利器金色传说级别的武器。
但这种说法根本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而存世的马槊甚至还有带着残杆的,残杆也只是普通木杆,并没有这种工艺。更不用说,生漆本身就是没有弹性的,刷这么多层生漆上去又怎么可能搞出来刚柔相济弹性惊人的杆子呢?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传言而已。
这种积竹木柲在先秦时期有出土,但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犀利,柲通“柄”,所以就是武器的柄而已,不但不是马槊专属,出土的积竹木柲甚至有不少短的戈杆。反倒是马槊流行的隋唐时期从未出土过这类复合材料的杆子。
不过实际上笔者曾经见过这种传说中的复合材料的杆子,是清代的枪杆,持有者说是祖传的,很意外的就是这种工艺实际上居然一直流传到清代,但是杆子本身并没有多么厉害,持有者的祖先也不是什么大将或是世家大族,只是普通的士兵。所以这种杆子十分昂贵,制作周期很长的说法显然完全靠不住。
根据我们推测,很可能是因为当地没有好的枪杆木料,想要又长又直的枪杆,就只能几节木杆拼起来用竹片贴上缠绳刷漆加固,仅此而已。可以说算得上是一个制作比较精良的枪杆,但是绝对算不上什么刀砍不动的金色传说装备。
而且马槊也被传说是刃很长才叫马槊,但《释名》是这么解释马槊的:“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矟通槊,所以所谓的马槊,只是比较长的矛而已,不仅如此,在宋代的《大驾卤簿图》中专门有写着槊的持槊骑兵形象,他们手里的槊也只是杆子比较长,槊头并没有做很长,看起来和矛头枪头没什么区别。交叉印证之下,马槊似乎也和枪矛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所以枪、矛、槊分类的讨论最终往往只能草草地得出个并无区别的结论,但又解释不了为什么会有三种称呼,于是再次开启循环讨论三种称呼的区别。
但实际上枪和矛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称呼是因为最早的时候枪和矛是真的有区别,是两种不一样的武器。《通俗文》是这么说枪的:“剡木伤盗曰枪。”而《苍颉篇》说的就更明确:“枪,谓木两头锐者也。”
而对于矛的解释也是说的很清楚,《释名》甚至详细的说明了矛这个名称的来源:“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头曰鐏,鐏入地也。”也就是说在汉代及先秦时期的枪是没金属头的,就是削尖的木棍,而矛是有金属头尾的武器。无独有偶,日本安土桃山时期也使用类似的竹枪,就是竹子削尖就给农民当长枪用。
这种解释就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出现枪和矛这两种称呼,因为最早的时候这确实是两种武器。但是为什么后来枪和矛变成差不多的武器了呢?这就是因为槊的出现打破了古人的严谨分类,开启了鄙视链,导致了数千年枪矛槊称呼上的鄙视链循环。
之前就提到了《释名》说:“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所以这里就能看出来,其实矟和矛是没什么区别的,杆子材质也好,尖头也好,其实都一样。只是长度上是一丈八的才被称为矟,而这个名称来源也跟枪、矛不同,不是为了分类而起的名字,是为了显示自己牛逼起的名字,你们拿的那个是矛,我这个已经不是普通的矛了,是矟,我用这个唰的一下就把敌人杀了,很快啊!
这就直接导致了矟这个称呼就是为了开启鄙视链,显示自己和其他人武器的等级不一样,我这个是金色传说装备,你们那个就是白色普通装备。但是槊和矛本就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好呗,你说你那是矟,矛就低你一头,那我也说我这是说,我也矟矟便杀不就完事了?
于是慢慢的因为矛成为鄙视链底端,手里的长矛顿时不香了,于是大家都不用矛这个称呼了。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武器被称为矛,凭啥啊?大家武器都差不多,就因为个名字我就比你矮一头?
但就像都发钱等于没发钱一样,大家都称为矟了,那岂不是高贵的骑兵和低贱杂兵用的武器没区别了?于是为了强行区分,骑兵用的称为矟,步兵不愿意称为矛,那就换个名呗,于是枪这个名字就被翻了出来赋予了新的意义。步兵用的称为枪,骑兵用的称为槊。
但是用枪也是矮一头啊,还是鄙视链底端,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被解决。到了隋唐时期,槊愈发流行,于是步兵再次说自己手里的叫步槊,甚至搞出了大量的杂槊,甭管长得像不像,反正名字里带个槊字就有逼格。
这种搅乱市场的行为最终变成了槊这个名头被用烂了,逼格被拉下来了,槊这个名字从鄙视链的顶端跌落尘埃,大家都不爱称呼自己的武器为槊了。于是枪成功上位,五代时期流行的铁枪,因为各路猛将的卓越表现被人们津津乐道,于是枪成为了武人眼中最靓的仔。
到了宋代《武经总要》里甚至有九种长枪形制,槊在北宋成为了仪仗器,蔡邕的《独断》中说:“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所以北宋的大驾卤簿图里持槊武士就是仪卫,而非真正的作战部队。同时北宋的兵书《武经总要》里也没有槊,这更说明北宋时期作战部队使用的武器已经不用槊这个称呼了。
《无间道》里说得好:“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槊这个名称导致矛这个名称被歧视到没人愿意用,而宋代之后,槊也沦落到了没人愿意用这个名字的地步。于是新的一轮循环开始了,大家用的都叫枪那岂不是显不出来高低贵贱?于是矛又被拉出来再次沦为鄙视链底端的名称。
明代各种枪乃诸器之王的论调,用矛的那是下面的杂兵。所以出现了枪杆是有弹性的,可以用出各种不可思议技巧的说法,矛是硬杆,么得技术含量。
而这个杆子有弹性更牛逼的论调显然就被网上试图给槊复辟的人们拿去,成为了制作三年才能制作完成的马槊杆子弹力惊人这种反智的论调。但是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试图复辟不过是螳臂当车的行为,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于是马槊是高贵武器的论调只在网上火了一段时间,在有一小部分人真的花高价订做所谓的积竹木柲的马槊杆之后,马槊的神话迅速破碎,那些积竹木柲成为了冷兵器圈子里时代的眼泪。
但是当现在是个人都说自己用的是枪法之后,枪这个名称也开始有盛极而衰之象,长枪这个名字开始有点烂大街了,于是现在网上的论调又变成了软杆的长枪那是表演的花活,真正实战的那得是硬杆的长矛!以此来看,即便冷兵器在如今已经脱离了战场,成为小圈子的爱好,但是人性从未改变,在有显示逼格的需求下,枪、矛、槊名称的鄙视链轮回依然没有停止,还在按照应有的轨迹继续轮回旋转。
古代兵器马槊
马槊,是长枪的一种,也是中国所特有的武器称呼。它是一种专属兵器,仅为中型骑兵和具装骑兵使用。槊作为长枪的一种类别,最早出现于东汉中期。届时高桥马鞍已经传入中国,东汉也就有了中国最早的具装骑兵,而所用的武器就是马槊。
随后经历了三国和西晋,中国在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赢来了第一个具装时代,厚重的甲胄使得先前同样为骑兵所酷爱的长戟被取缔了,最后剩下的骑兵武器自然而然的也就是马槊了。在隋朝和初唐,马槊赢来了自己最为辉煌的时刻。
盛唐以后,史籍便多以枪一类名称取代了马槊这个专有名词。唐末至宋,骑枪有了更多的形制,也就不再拘泥于马槊一种样子了。历史上惯用马槊的大将也是不在少数,大将关羽张飞应当都是善用马槊的。
隋唐时期,大将秦琼、韩擒虎也是有记载使槊名将。当然了,把马槊玩出新花样还是当属尉迟敬德,他独创的马上夺槊术,又是槊技中的顶尖武艺。
马槊相较于步兵使用的长枪,最大的特点在于槊体很长,东汉至西晋时,槊体就有进30CM长。经历了南北朝的洗礼之后,在唐初,马槊的槊体已经长达60CM,型为八楞双刃,体细而厚实,借以马力,足可刺穿当时所有的甲胄。
第二个特点就是马槊的槊杆不是才用单一的白蜡木和杨木桦木制成。为了保证槊杆的坚韧,即在拼刺时槊杆不会折断,有要保证槊杆富有弹性,可以将刺死的敌人尸体弹开而后继续冲锋。所以马槊的槊杆多是复合材料,以木为主题,外裹油浸水泡日晒的藤皮、竹片。只有这样的槊杆,才能发挥最大威力又能长期使用。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使得马槊的成本非常高,这就决定了马槊终归是只能被将门和精英部队所使用。在唐末五代和宋代那种门阀倒台、募兵职业军人为主的时代,奢侈的马槊很显然的成了不合时宜的武器,自然也就让位给了更廉价的骑枪。
枪为步兵武器,是最基本的武器,一般三米以上由大量步兵持械组成方阵,可攻可防。马槊是马上武器,比枪昂贵难制,丈八长短,参见张飞武器,一般武将的主武器都是槊,辅以短兵近战。
枪,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武术长器械。属于一种长柄的刺击兵器。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杆的粗细,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而异。
枪缨的长度不短于20厘米。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因枪可以刺,收放极快,防不胜防,所以称兵中之贼。马槊,古代在马上使用的兵器,专指马上所用的长矛。马槊比矛的威力更大,当然,造价也更高。 南朝·梁简文帝 《马槊谱序》:“马槊为用,虽非古法,近代相传,稍以成艺。”马槊制作非常考究。
制作整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所以汉唐以来,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
魏晋南北朝骑兵的主要武器之一的马槊
魏晋南北朝时期,具装骑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作为骑兵的主要武器之一,马槊十分流行。史料中有很多关于当时将领在战场上使用马槊的记载。如后赵将领陈安,习惯一手持环首大刀,一手持马槊,作战时“刀矛俱下”,威不可挡。
梁简文帝专门撰写了《马槊谱》一书,对槊的使用技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梁简文帝认为,马槊虽然不是古来就有的兵器,但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槊原本指的是骑兵使用的骑矛,到后来,步兵使用的长矛也被称为槊了。根据记载,鲜卑族士兵在作战时候喜欢使用长槊,刘裕部将朱龄石麾下即有有一批善用步槊的鲜卑战士。
当时也有超长槊,北魏军队围攻司州时,南梁刺史蔡道恭令壮士手持长2丈五尺,带有长刃的长槊,刺杀魏军登城士兵,魏军对此十分忌惮。南朝一尺长247cm,二丈五尺即6175cm,这种长槊应该是专门打造的守城武器,后世如宋代的守城用枪,长度也在8米以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枪指的是削尖的木棍,《通俗文》中说,“剡木伤盗曰枪”。三国时期,在诸葛亮的监制下,蜀国工匠制作出一批带有钢铁枪头的枪,这是历史记录中,首次出现带有金属枪头的枪。隋唐时期,马槊依然是军队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唐代的法律禁止私人拥有马槊,名将如尉迟恭、罗士信、单雄信都善于使用马槊,由于军中常用马槊,还衍生出了另外一种“夺槊”的武艺,即在交战中将对方的马槊夺走,尉迟恭便善于夺槊,曾在比武中多次夺下同样善用马槊的李元吉的马槊。
当时的骑兵作战时也会携带双矛,安史之乱时,李光弼麾下的裨将白孝德便曾经持双矛上阵,阵斩史军骁将刘龙仙。唐代以后,人们开始改称矛为枪,造成这种称谓上改变的原因,目前并无定论,有人认为,江淮一带的方言里,称矛为鏦,鏦字的发音跟枪相似,久而久之,世人便称呼矛为枪了。《唐六典》中记载,当时的制式长枪有漆枪,木枪,白干枪和扑头枪,漆枪即骑兵使用的马槊,木枪供一般步兵使用,白干枪和扑头枪是御林军和禁军的武器。
《太白阴经》中记载,唐代军队中的士兵人手一支长枪。长枪除了作为战场上的格斗武器外,扎营时可以插在地上当作拒马,渡河时,可以绑缚成捆,当作简易的木筏。史书中也有唐代步兵使用长枪作战的记载,贞观十五年,李绩和薛延陀作战时,在战时不利的时候,曾经以长槊手结队冲锋的作战方式反击成功。
马槊是古代世家子弟专属高档武器?
本文2023-10-28 06:44: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