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止2013年11月,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中管局重点研究室,2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中药标准化、肝肾疾病病证、筋骨理论与治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药现代制剂技术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复方中药、中医临床
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疾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7个):中医医疗服务评估、传统医药法律保护、慢性肝病虚损、脊柱退变肾骨相关、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针灸免疫效应、中医传染病学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药创新药物研发、针灸推拿诊疗技术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医学科技史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E-研究院(3个):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氧化氮及炎症医学E-研究院、中药药效物质E-研究院
其他校级科研机构: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文献研究所、中药研究所
中医脊柱病研究所、中医外科研究所、中医肿瘤研究所
中医骨伤科研究所、中医肾病研究所、中医肝病研究所
中医推拿研究所、中医药发展研究所、中医脾胃病研究所
独立法人机构: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馆藏资源
根据学校官网2014年6月显示,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100万余册,阅览座位952座。设有专用古籍书库2个,面积逾170平方米。其中收藏古籍36663册件,包括特藏善本1110部6196册。藏书主要为与中医药有关的元、明、清各时代的刻本、抄本,包括同时期内日本、朝鲜的各类版本,及民国时期中医药书籍和各中医院校的教材。藏品中有诸如元代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校刻本《仲景全书》,明嘉靖汪济川刻本《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清顺治六年(1599)白鹿山房木活字本《李士材先生伤寒括要》,民国时期《章太炎先生手写古医方》等珍品。其中《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明嘉靖汪济川刻本)等10部古籍,被选入2008年、2009年、2010年文化部公布的3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6月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学术期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创办于1960年3月,原名《上海中医学院学报》,其后曾停刊;1987年复刊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1999年经国家科技发展部批准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获正式刊号,公开向国内外发行。被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荣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RCCSE)”,并被国际著名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设有名家薪传、百家评述、灵兰探幽、临床百科、学苑春秋、实验中医、中药制剂、管理科学、专题综述等栏目。
2009年5月,这部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本《三国志》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2691,在文化部门、古籍界和媒体,引起很大反响。同年6月,这部《三国志》应邀参加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
2013年,再次应邀参加“国家珍贵古籍特展”。
2019年9月,第三次应邀参加国展,现在正在国家图书馆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荔波县,地处黔南边陲,位于东经107°37′至108°18′,北纬25°7′至25°9′之间。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面积24318平方千米。
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品牌,被誉为“地球绿宝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
成功列入国家首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十大森林、中国森林氧吧、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荔波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民族节日多姿多彩,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有玉屏水浦和瑶山董蒙两个省级民族保护村寨,“水书”和“布依文”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猴鼓舞》和《打猎舞》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荔波历史沿革
荔波于秦王嬴政三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为象郡毋敛县地。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置婆览县(治后水婆,即今三都恒丰,原属荔波);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改置劳州和莪州(劳州即今捞村乡,莪州在县城附近)。
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置羁糜荔波州;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5年),荔波为蒙、皮、雷三土司领地割据。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统一蒙、皮、雷三土司领地,荔波并入广西思恩县;洪武十七年(公元1494年),撤荔波县,置方村、蒙村、 窘来村三巡检司,易十六_为十六里,改属广西河池州。
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荔波改司设县,仍属河池州;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县治设在喇轸村(今时来旧县),改属贵州都匀司;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重定荔波、南丹地界,立石碑定县界。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荔波县属贵州;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县治里袄村(今方村乡)改属广西庆远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荔波县改属贵州都匀府。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县治迁蒙石里全亨村(今县城),并设荔波营,五年(公元1740年)置游击署、守备署、千总署。民国时期,荔波县直隶贵州省长公署,先后属贵州第十一、第八和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均驻独山)。
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荔波。1950年2月4日成立荔波县人民政府。1949年12月至1951年属独山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以后,属都匀地区专员公署。
1956年8月,都匀地区专员公署改建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仍辖荔波县。1959年3月,荔波合并到独山县。1961年6月16日,恢复荔波县建制,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荔波县
荔波县人民政府-荔波简介
荔波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术研究
本文2023-10-28 08:02: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