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经筋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经筋简介,第1张

经筋是指附属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功能。全身筋肉按十二经脉连属,分成十二经筋,简称“经筋”。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络属脏腑。十二经筋具有联结四肢关节,主司关节运动作用。其病候可表现出属寒属热两方面。寒则筋脉拘急,背部筋脉拘急(阳急)可产生角弓反张,胸腹部筋脉拘急(阴急)可产生俯不能伸。热则经筋弛缓不收。治疗可用“燔针劫刺”,按病痛处取穴(以痛为腧)。十二经筋为经络分类名。简称经筋。指全身筋肉组织附属于十二经脉而分成十二个部分,也是十二经脉在躯体和四肢部与筋肉组织的相互联系。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其分布与十二经脉循行大致相同。起于四肢末端爪甲,结于关节和骨骼,走向躯干,上起于颈项,终止于头面。阳筋分布体外,阴筋进入体腔,但不与内脏相联。其中,手三阳经筋都结于额角(角),足三阳经筋都经缺盆上结于颧骨部(頄)和目周围,手三阴经筋并入胸中再结于胸膈部(贲),足三阴经筋都结于阴器。经筋发病的特点为“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主要表现为掣引、痹痛、弛缓、挛急等。治疗上,寒证可采用“燔针劫刺”局部俞穴;热证以泄阳邪为主。

详见百科词条:经筋 [ 最后修订于2015/12/4 8:58:43 共52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1、薏苡仁:取原药材,除去皮壳及杂质,筛去灰屑。 2、炒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略鼓起,具香气时,取出晾凉。 3、麸炒薏苡仁:取麸皮撒于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倒入净薏苡仁,炒至表面**,微鼓起,取出,筛去麸皮,晾凉。(每100Kg薏苡仁用麸皮15Kg) 《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一两,以糯米,取使。若更以盐汤煮过,别是一般修制,亦得。

  功效主治

  健脾,渗湿,止泻,排脓。用于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阑尾炎。常用量9~30克。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 1 对心血管的影响:抑制呼吸中枢,使末稍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 2 抗肿瘤: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挟湿的肺癌更为适宜 3 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4 降血糖: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血糖有特殊功效 5 抑制骨骼肌的收缩:薏仁可抑制骨骼肌收缩,能减少肌肉之挛缩,缩短其疲劳曲线;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 6 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 7 降血钙、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8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抗肿瘤作用

  11.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薏苡仁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艾氏腹水癌(ECA)细胞的增殖,显著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从该提取物进一步分离的2个组分,其一可引起癌细胞的原生质变性,另一组分能使细胞核的分裂相停止于中相。 12.薏苡仁的丙酮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也能抑制ECA的生长,此种抗肿瘤活性可转移到石油醚可溶的酸性部分中,若将其皮下注射,可使腹水变透明,肿瘤细胞几乎消失,但这一部分的毒性也相应较高。薏苡仁丙酮提取物还对子宫颈癌14(U14)及腹水型肝癌(HCA)实体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13.临床应用薏苡仁配伍的煎剂,能观察到对晚期癌症患者有延长生命的效果,并发现给癌症患者腹腔注射薏苡仁丙酮提取物后,经腹水检查,癌细胞的原生质发生显著变性。还发现薏苡仁50%乙醇提取物可促进培养的扁平上皮癌细胞的角化。

  免疫作用

  21.从薏苡仁热水提取物分得的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及酸性多糖Ⅱa-1,2,3,Ⅱb 部分均显示抗补体活性。 22.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是高度异质性的,用HPLC可分得7个葡聚糖,它们是在主链0-6位含葡糖基侧链的1→4连接的a-D-葡聚糖,每个经纯化的葡聚糖在碘反应中有不同的最大吸收(530nm或>550nm),>500nm-葡聚糖比530nm-葡聚糖更为有效,认为有相当的抗补体活性。 23.酸性多糖Ⅱ a-1,2,3,Ⅱb 进一步分离纯化而得抗补体多糖CA-1和CA-2,分子中含8-11%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60000和70000。在低剂量时,CA-2比CA-1 显示更强的抗补体活性。

  降血糖、血钙、血压作用

  兔皮下注射薏苡仁的乙醚提取物(薏苡仁油),可使血糖值和血钙值降低。薏苡仁的水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可显著降低血糖浓度,从中分得三个有效成分,即薏苡聚糖A、B、C。这些成分可引起正常小鼠和阿脲(Alloxan)诱导的高血糖小鼠的低血糖作用。薏苡素静脉注射可引起兔血压暂时下降。

  抑制胰蛋白酶作用

  从软壳的薏苡种子麸皮中发现一种热稳定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为一种简单蛋白质,分子量约12000,含有许多半胱氨酸或胱氨酸残基。它对牛胰蛋白酶的分子比为1:2,表明是双头的(doubleheaded),其活性在pH3-11和高温100℃的某些情况下是稳定的,但抑制活性的热稳定性程度主要地依赖于溶剂的种类。

  诱发排卵作用

  顽固性无排卵症患者服用薏苡仁为主药的方剂后,可显著改善下丘脑的机能。薏苡仁的提取物也诱发金仓鼠排卵,其促排卵的活性物质是阿魏酰豆甾醇和阿魏酰菜子甾醇。9:1反式阿魏酰豆甾醇和反式阿魏酰菜子甾醇(1)在200ug/天剂量时显示诱发金仓鼠排卵作用。

  美白祛斑作用

  我国医书古籍中都有记载,薏苡仁是极佳的美容食材,具有治疣平痘、淡斑美白、润肤除皱等美容养颜功效,尤其是所含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

  1 生薏米煮汤服食,利于去湿除风;用于健脾益胃、治脾虚泄泻则须炒熟食用。 2 薏米用作粮食吃,煮粥、做汤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 3 将鲜奶煮沸,加入薏仁粉适量,搅拌均匀后食用。常食可保持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 4 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在吸收了水分后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就很容易熟了。

  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的种子。又称苡仁、薏米、薏珠子、水玉米。薏苡,又称薏黍、草珠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为栽培。秋季果实成熟采收。除去外壳及黄褐色外皮,收集种仁,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能]味甘、淡,性微寒。能健脾益胃,利月除湿,缓和拘挛,清肺热。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B1、薏苡素、薏苡仁酯和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 薏苡素有解热、镇静、镇痛和抑制骨骼肌收缩的作用。本品的一些提取物对动物艾氏腹水癌、肉瘤180、子宫颈癌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便溏腹泻,或妇女带下病,脾虚湿盛水肿,小便不利,或脚气肿痛;湿热痹痛,手足拘挛,酸楚疼痛;肺痈咳唾脓痰,或肠痛拘急腹痛。此外,现又用于消化道肿瘤、子宫颈癌肿瘤以及扁平疣。 [用法]煎汤,煮粥,或研末 [附方] 1,珠玉二宝粥:薏苡仁、山药各60g,捣为粗末,加水煮至烂熟 薏米粥

  ,再将柿霜饼25g,切碎,调入溶化,随意服食。 源于《衷中参西录》。山药、薏苡仁均为清补脾肺之药;柿霜饼为柿霜熬成,可润肺益脾。用于脾肺阴虚,饮食懒进,虚热劳嗽。 2,薏苡仁粥:薏苡仁研为粗末,与粳米等分。加水煮成稀粥,每日1~2次,连服数日。 源于《本草纲目》。本方用薏苡仁煮粥食以补脾除湿。用于脾虚水肿,或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等。 3,郁李苡仁饭:郁李仁60g,研烂,用水滤取药汁;薏苡仁200g,用郁李仁汁煮成饭。分2次食。 源于《独行方》。本方能利水消肿,郁李仁与薏苡仁功效相似,其味微苦不甚适口,故仅取汁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喘息胸满等。 4,薏苡瓜瓣桃仁汤:薏苡仁15g,冬瓜子30g,桃仁10g,牡丹皮6g。加水煎服。 源于《千金要方》。薏苡仁与冬瓜子配用,能清热利湿,排脓;桃仁、牡丹皮配用,能活血化瘀。用于肠痈拘挛腹痛,右下腹可触及肿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牡丹皮味苦浊,可另用金银花、蒲公英之类清热解毒药。 5,薏苡菱角半枝莲汤:薏苡仁、菱角、半枝莲各30g。加水煎汤,分2次服。 本方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以半枝莲一药作用较明显。可用于胃癌、宫颈癌等。 6,薏苡仁汤:薏苡仁60g,紫草6g。加水煎汤。分2次服,连服2~4周。 本方治青年性扁平疣、寻常性赘疣有一定疗效。 作法:最简单的,是将炒过的薏仁当作茶泡来喝,或是将炒熟后的薏仁磨碎,每天服薏仁粉。薏仁茶或薏仁粉市面上都有贩售。也可以和绿豆一起煮,煮成绿豆薏米粥(在煮之前把薏仁浸在水中泡软,煮起来会比较快)。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 养生保健食谱: 薏苡粳米粥:薏苡仁、粳米各30克,共煮粥,空腹食用,可治风湿脾痛、筋脉拘挛、脾虚泄泻。 薏苡冰糖饮:薏苡仁50克,百合10克,水煎汁,加冰糖服用,可治扁平疣、雀斑、痤疮。 薏米粥:薏苡仁50克,杵末,加适量水煮成粥食之,1日3次,久服可轻身益气。 薏米羊肉汤:苡米150克,羊肉250克,加水适量煲汤,食盐、味精凋味(亦可加生姜数片)。佐膳。可健脾补肾,益气补虚。治病后体弱,贫血,食欲不振等。 薏仁油疗效有兴奋、解热、止血的作用,还具有消炎排脓的效用,对于癌细胞还可以抑制成长。治疗 1用于头发:它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的作用。 2用于皮肤: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另外,它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此外,薏仁算是谷物的一种,以水煮软或炒熟,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对皮肤赘疣、粗糙不光滑者,长期服用也有疗效。 食用薏仁应该注意的事项 1、因为薏仁会使身体冷虚,虚寒体制不适宜长期服用,所以怀孕妇女及正值经期的妇女应该避免食用。 2、薏仁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唷! 3、薏仁虽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毕竟只是一种保健食品,不能当作药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状的患者,还是要找医生治疗,千万不可以自行食用薏仁来治疗!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勿用YU米,颗大无味,其YU米时人呼为粳YU是也。 2《别录》:薏苡生真定平泽及田野。八月采实,采根无时。 3《纲目》:薏苡,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用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YU也。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ZHA结而味甘也。

  薏仁美白减肥法

  1、薏仁杏仁粥:早餐,每次20克左右熟薏仁粉,5克左右杏仁粉。用温开水冲服。饭后服用。能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如果加点糖或蜂蜜口味就更好了,很香的,又好吃又美容又减肥! 2、解暑茶:将熟薏仁粉5克泡500毫升温开水,做茶水饮料饮用,能降署解渴,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 3、瘦身汤: A、将鲜牛奶煮沸后加入薏仁粉3-5克,搅拌一下即可。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排水瘦身。 薏仁食用

  B、乌龙茶、干海带、薏苡仁适量。共研末,沸水冲泡饮用。有减肥之功效。 4、薏米粥:薏仁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藉由吸附负责消化脂肪的胆盐,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脂肪。 另外,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所以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由于薏仁不容易煮熟,过度烹煮也会破坏效果,所以煮之前最好先用水浸泡三个小时以上。薏仁热量不高,却有饱足感,是养生保健的自然饮食中极富营养、又能清除体内杂质的膳食。 5、绿豆薏米粥:将15克大米,15克绿豆,15克薏米洗净,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饥,清热解渴, 补肺、健脾胃、清热、祛风湿、消水肿。也可以加上绿豆粉一起做成豆沙,煮成绿豆薏米粥,绿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肿的效果。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肤的功效,而绿豆则有解毒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对于爱美的mm,薏仁粥除了有美白的功效,同时还是一种低卡又可消瘦的减肥食品。 6、薏米粥治粉刺:薏米50克,白糖15克。 用法:薏米加水煮粥加白糖服食,每日一次。(中华偏方) 7、百合薏米粥:将薏米50克、百合15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薏米热烂,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特点: 甜香,热糯,略有清香味,此粥常吃,健脾益胃,泽肤祛斑 ,可用于治疗妇女面部雀斑、痤疮、湿疹等症,对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8、钱草苡米粥:将金钱草30克 ,放人沙锅加水煎煮半小时滤渣留汁,放入意米100克煮成粥,加适量糖即成。 [功效]利尿,排石,通淋。 [主治]肾结石,尿路结石。 9、山药苡米粥:[原料] 怀山药、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50克,白糖少许。[制作] 将山药切细,莲子去芯,红枣去核。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 [用法] 空腹食用,每日2次。 [疗效] 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腹胀便塘,肢体无力,老年浮肿,妇女带下症。 [注意事项]大便秘结者忌食 10、百合薏米粥治疗痛风:百合薏米粥可以提供患者必须的热能需求,而且对痛风有直接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其关节炎的症状,是痛风病人的理想主食。在临床治疗当中发现:在低嘌呤饮食的原则下,以百合薏米粥为主食对痛风患者十分有效。 [方法]将干百合、薏米、粳米各六十克洗净后放锅中煮粥,每日分中、晚两次服完,连服,症状改善后仍须坚持,每周至少一至二次,以防痛风复发。

  薏仁粉面膜

  1,薏仁粉面膜 原料:薏仁粉、绿豆粉、水(或丝瓜水)、面膜纸,将他们以1:1混合(如各5克混合),然后视材料混合比例加入适当的水(如各5克,加入10毫升的水),将之均匀的搅拌。在经适当搅拌过后,建议直接将材料均匀涂抹于脸上,然后盖上面膜,大约敷上15~20分钟后用水清洗。也可以用蜂蜜、纯牛奶、酸奶调和。 2,薏仁粉美白小秘方 材料:白芷+牛奶+薏仁粉 做法:将材料调和敷脸15-20分钟 功效:能有效美白肌肤、淡化色斑、改善油性 3,收缩毛孔面膜 用料:薏仁粉2匙、脱脂奶粉1匙、蛋清适量。 做法:先薏仁粉、脱脂奶粉加蛋清直至捣成浆状;清洁脸部后,涂于脸部,轻轻按摩以便肌肤吸收养分,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小智囊:本面膜对长粉剌及皮肤粗糙的人适用,效果极佳;可以瘦脸、毛孔变细,增加皮肤光泽度。如果把薏仁用于营养头发,还可以防止脱发,对遗传性脱发也有预防性作用。

  薏米冬瓜排骨汤

  台湾艺人美容天后大S喝出美白的汤水-每天早餐后都要喝一杯薏米水,不但能排出多余水分,让脸迅速变小,还兼具美白功效,皮肤水润透亮。而冬瓜含的微量元素,也有使肌肤润白的功效。夏天晒黑了,没关系,多喝这款冬瓜薏米排骨汤,好喝又滋润,让肌肤由内而外透出净白光彩。 材料:薏米30克、排骨250克、冬瓜300克、香菇数朵、盐、鸡精、姜一片 做法:瓦煲内盛适量的水,将薏米、排骨洗净,冬菇泡发,一起放入(如果想让汤清一些,可先将排骨飞水,去除血水后再放入,不过我一般是一起放入,滚开后将汤面的浮沫撇去,这样汤味浓一点),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放入冬瓜、姜,盖上煲盖,水开后关小火,煲五十分钟左右,加入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薏米枸杞粥

  薏仁又名苡仁、苡米、苡米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 主料:薏米200G 配料:枸杞10G、糯米50G、糖15G(可以根据自己口味调整) 做法: 1、薏米和糯米洗净后,用冷水浸光三小时以上; 2、枸杞洗净泡发; 3、泡好的薏米和糯米放入锅内加满水,大火烧开后,放一只小的陶瓷勺子在粥内防止糊底,小火煲1小时左右,最后十分钟放入糖和枸杞。

  咳咳,非原创。 真佩服我自己,居然弄了这么一大堆。

导读: 中药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药用价值、的副等,要更多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目录(可点击哦): 川断简介 川断 川断的与 川断的药用价值 川断的副 川断医书记载

川断简介

川断,又名断续,也名川旦,中药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川断的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根长圆柱形,略扁,微弯曲,长5-15cm,直径05-2c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多数明显而扭曲的纵及沟纹,并多数明显而扭曲的纵及沟纹,并可见横长皮孔及少数须根痕。质稍软,久置干燥后变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绿褐色或淡褐色,木部黄褐色,常呈放射状花纹。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以条粗、质软、皮部绿褐色为佳。

川断

川断的与作用

1、补肝肾壮筋骨

川断有补肝肾,壮筋骨功效,与杜仲同用治疗、骨质疏松骨坏死和外伤后遗症,辨证为肝肾不足,风湿血脉阻滞之腰背酸痛,腿膝酸冷,喜敲喜温者,常用能强壮体质,改善症状。

2、促进骨损伤愈合

川断水煎液及其总皂甙粗提出物均有明显的促进骨损伤愈合的作用,机理可能是该药能促进骨折断端毛细血管的开放量,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血肿的吸收、机化,促进软骨细胞增生,加速各型胶原的合成、改善胶原的结构和排列、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影响骨折愈合中胶原的合成,促进骨折愈合。

3、抗菌作用

川断挥发油(萜类种类较少,酚类化合物种类较多)对金**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动物实验表明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

4、抗炎作用

实验表明,川断对于一般炎症及其引起的肿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抗衰老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服用川断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川断和VE对淀粉样前体蛋白在神经元的过度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以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力。

6、治抗维生素E缺乏症

经小白鼠和鸡试验,证明川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7、止血、镇痛作用

对痈疡有排脓、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

8、治疗风湿

本药对于各种风湿,关节酸痛,不论是外感,或是内伤,都能使用。只是配伍药不同。对于、,川断并不能止其疼痛,在控制炎症肿痛的基础上,早期使用川断与接骨木,可以保护骨质。

9、治疗肾病

我们临床上将杜仲、川断、接骨木、落得打同用,肾炎、慢性狼疮性肾炎之蛋白尿有一定的效果。腰酸腰痛的症改善较快,3个月以后部分病人的尿蛋白会逐渐下降。

10、保胎

此外,炒川断还是保胎的重要中药。

川断的药用价值

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主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川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川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1、治腰痛并脚酸腿软:川断二两,破故纸、牛膝、木瓜、萆薢;杜仲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无灰酒下五、六十丸。(《扶寿精方》川断丸)

2、治老人风冷,转筋骨痛:川断、牛膝(去芦,酒浸)。上为细末,温酒调下二钱,食前服。(《魏氏家藏方》川断散)

3、治妊娠胎动两三月堕:川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为末,枣肉煮烊,杵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纲目》)

4、治滑胎:菟丝子四两(炒,炖),桑寄生二两,川断二两,真阿胶二两。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一分重(干足一分)。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日再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寿胎丸)

5、治打扑伤损,闪肭骨节:接骨草捣烂盦之。(《卫生易简方》)

6、治产后血运,心腹鞭,乍寒乍热:川断三两,粗捣筛,每服二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川断汤)

7、治乳汁不行:川断五钱,当归、川芎各一钱五分,麻黄、川山甲(火锻)各二钱,天花粉三钱。水二大碗,煎八分,食后服。(《本草汇言》)

8、治乳痈初起可消,久患可愈:川断八两(酒浸,炒),蒲公英四两(日干,炒)。俱为末,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9、治水肿:川断根,炖猪腰子食。(《湖南药物志》)

1、川断猪尾

材料:川断25克、杜仲30克、猪尾1-2条。

做法:将材料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炖至猪尾熟烂、加盐,味精适量即成。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阳痉、遗精、陈旧性腰部损伤、腰脚痛等症。

2、川断猪腰

材料:川断25克,葱、姜、花椒各适量。

做法:将葱、姜、花椒装入调料袋中,猪腰子一只臊腺筋膜,切粗条放沙锅中加适量水烧沸,用文火煮至腰子熟,拣去调料袋,加入酱油、盐、味精、香油即成。

功效:通利血脉、利肝肾之功效,可治水肿。

3、川断杜仲茶

材料:川断5g、杜仲3g、牛膝3g、木瓜3g、花茶5g。

做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补肝肾,祛风湿,治腰痛、腿脚酸软;风寒湿痹痛。

4、黄芪川断酒

材料:黄芪、防风、肉桂、天麻、萆、白芍、当归、云母粉、白术各30克,茵芋叶20克,木香、仙灵脾、甘草、川断各30克,好酒25公斤。

做法:将上药共碎细,生绢袋盛,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每温饮1杯,不拘时候。

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身体麻木,皮肤搔痒,筋脉拘急,手足不遂,言语謇涩。

川断的副作用

川断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或浸酒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味很苦,可能有胃不适和恶心反应。

1、《本草经集注》:地黄为之使。恶雷丸。

2、《得配本草》:初痢勿用,怒气郁者禁用。

川断医书记载

1、《本经》: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

2、《别录》:主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腕伤,恶血,腰痛,关节缓急。

3、《药性论》: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

4、《日华子本草》:助气,调血脉,补,破症结瘀血,消肿毒,肠风,痔瘘,乳痈,瘰疬,扑损,妇人产前后一切病,面黄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宫冷。

5、《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走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眙,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6、《滇南本草图说》:治一切无名肿毒,杨梅,天泡诸疮。

以上就是一些川断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频道。

川断、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川断怎么吃

阴虚动风证 因汗、吐、下伤阴太过或温热病后期,肝血肾精不足,筋膜失养,则手足蠕动以及虚热内生所导致的证候。

血虚生风证 因失血过多或病久正虚,化源不足,使筋脉、爪甲、肌肤、头面失于濡养,出现手足震颤,肌肤麻木等虚风内动的证候。

病因

阴虚动风证 温热病持续不解,消灼阴液,或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汗、吐、下太过,阴液大量丧失,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消耗营阴;或房室不节,斫伤肾阴。导致水亏火旺,阴不敛阳,筋膜失养,虚风内动。若失血过多或血之化源不足,则阴血亏虚,虚热内生,也能发展为阴虚动风证。故「阴虚者,水亏也。为亡血失血,为戴阳,为骨蒸劳热……血虚者,肌肤干涩而筋脉拘挛。」

血虚生风证 各种急、慢性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或妇人产后大出血,使血液大量丢失,甚至虚极生风;或因慢性疾病,消耗阴血,或因脾胃虚弱,血液化源生成不足,而致血虚,肝失所藏,筋脉失养则虚风内动。

 病机

阴虚动风证 总由阴液亏虚,筋膜失养所致。肝为藏血之脏,肾主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主筋,其筋脉之灵活舒利运动,有赖于肝肾精血的濡养,且肝为风木之脏,以阴为体,以阳为用,故阴津精血不足,则水亏火旺,每易引动肝风,而为虚风内动。若阴虚至极,大汗或吐、利过度,阴液亡失或温热病邪久羁,劫夺阴液,则气随津脱,气失所附,阳气无以依附而外越,则精血内夺,阳浮于外。很好地说明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因此,阴竭则阳脱,终致阴阳离绝的病理转归。

血虚生风证 亦属阴血不足之虚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亏虚,筋膜失养,导致虚风内动。肝藏血,主筋膜,其华在爪,若血液充盈,则能完成其濡润滋养的生理功能。若血虚,则肝失所藏,肝血不足,无以养筋,可出现手足搐搦,甚者角弓反张等症。若大量出血的同时,则可出现气失所凭依,而骤然外脱之气随血脱的病理转归。总由「血不足以维其气,以致气不能安其宅也」(《读医随笔》),故病势危急,所当急救。所以,「暴吐暴衄,失血如涌,多致血脱气亦脱」;唐容川亦云:「刀伤出血,血尽而气亦尽,危脱之证也。」

 鉴别要点

阴虚动风证 肢体拘挛,手足蠕动、震颤,两目干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质红少津,脉弦细数。以手足蠕动之动风证和虚热证并见为临床特征。

血虚生风证 肢体麻木(或手足发麻),关节拘急,屈伸不利,手足震颤,肌肉 动,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皮肤瘙痒,耳鸣如蝉,面色、唇舌、爪甲淡白无华,舌苔白,脉细而无力。以肢麻震颤,筋挛肉 的 动风证和血虚证(筋膜、爪甲、肌肤、唇舌、两目失血濡养)共见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阴虚动风证 因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消灼阴血,筋脉失养,故虚风内动,而见肢体拘挛,手足蠕动、震颤,「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肝阴不足,虚热内生,则可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肝阴亏虚,则不能滋养肝窍,故见两目干涩;舌质红少津,脉弦细数均为肝阴不足,虚火内扰之候。

血虚生风证 因血液亏虚,肝失所藏,肝血不充,筋脉失养,则易导致虚风内动。临床表现有关节拘急,屈伸不利,所以《通俗伤寒论》云:「血虚生风者,非真有风也。实因血不养筋,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手足瘈疭,类似风动,故名曰内虚喑风,通称肝风,温热病末路多见此证者,以热伤血液故也。」《诸病源候论》认为,筋挛由于血虚:「肝藏血而候筋,虚劳损血,不能荣养于筋,致使筋气极虚,又为寒邪所侵,故筋挛也。」阴血不足,筋膜、四肢、肌肉失于血液的濡养,则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肌肉动,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云:「伤寒发汗过多,则伤其血,血虚无以荣筋,因拘急而惕惕然跳,且四体百骸,亦  然动,是筋惕肉,由于筋肉失养。」肝血不足,不能上润头目脑髓,故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耳鸣如蝉,「肝虚则头晕,《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血不足,则生风,风动,故掉眩。失血之人血虚生风者多」(《血证论》)。血虚不养肌肤,血虚生风化燥,故皮肤瘙痒。心主血,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故心悸失眠;血虚不荣,故面色、唇舌、爪甲淡白无华;正如《金匮要略》所云:「色白者,亡血也。」舌苔白,脉细无力,均为阴血亏少,不能上荣于舌,不能充于脉道,血不养心,心气无力推动血行所致。」

阴虚动风证与血虚生风证,均属肝风内动证,与肝阳化风证和热极生风证有明显不同,阴虚动风证和血虚生风证,总由阴血不足,虚风内动,而肝阳化风证和热极生风证则由风火相煽,阳热亢盛所致。故阴虚动风证和血虚生风证,其动风的主要特征是由于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故常见到筋膜的病理改变,如阴血亏虚,筋脉失养的筋枯证,表现为肢体关节活动受限,甚则疼痛,「筋枯者,举动则痛,是无血不能滋养其筋」(《丹溪心法》)。或者因血虚不荣,筋脉失养的筋急证,表现为筋脉拘急,活动不利,「仲景言血虚则筋急,此又筋急之原,由血脉不荣于筋之故也」(《杂病源流犀烛》)。或因阴血亏少,不养筋脉的筋挛证,其表现为筋脉收缩挛急,不能舒展,「血虚则筋急,增损四物汤」(《张氏医通》)。或血虚津少,筋膜失于滋养的筋痛证,其表现为筋脉疼痛,「若动止筋痛,是无血滋筋故痛」(《医学正传》)。或肝肾阴液亏虚,不荣筋膜则筋脉纵缓的筋缓证,或阴血亏虚,虚热内生,筋膜燥枯的筋痿证,症见肢体关节,筋脉痿软,不能随意运动等等,而少见高热、神昏、角弓反张、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等阳热上攻,扰乱神明,风痰阻络的症状。阴虚动风证和血虚生风证,除具有「动风」的特征外,常伴有虚热和血虚的临床表现。

阴虚动风证和血虚生风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二者都具备「动风」的临床表现:手足肢体震颤、拘挛,但前者具备阴血虚和虚热的临床表现:两目干涩,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舌质红少津,脉弦细数;而后者则仅具备阴血不足(头目、爪甲、肌肤、唇舌失血濡养)的表现: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皮肤瘙痒,耳鸣如蝉,面色、唇舌、爪甲淡白,舌苔白,脉细无力。因此,阴虚动风证的临床表现较之血虚生风证重,不仅有阴血虚的表现,也兼有虚热的表现,而血虚生风证的临床表现比阴虚动风证轻,只有阴血虚的表现,而无虚热征象,但血虚进一步发展,阴虚生内热,也可以出现虚热证。

就其病机病势而言,阴虚动风证和血虚生风证,均以肝脏之阴血亏损为共同的病理基础。前者主要病机是肝阴不足,头目耳窍失养,阴血不养筋膜,虚风内动;阴液亏损,不能制约阳气,则阴虚生内热。后者主要病机是肝血不足,肝失所藏,血不养筋,筋脉挛急,虚风内动;肝血亏损,头目、面色、爪甲、唇舌、肌肤、心神失于阴血濡养。阴虚动风证和血虚生风证,均属阴血虚证,前者是阴血虚兼有虚热证,后者仅是阴血虚证。二者共同的病机特征为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若因治疗不当或病势加重,均可以出现阴竭阳脱,阴阳离绝的危象。

就其病史、病程来看,阴虚动风证,多发生在温热病后期,由于余热未清,灼伤肝肾之阴液,病情较重,因正气不足,邪热留恋,故不易速去;血虚动风证,多发生在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失血之后,责之血液丢失过多或生成不足,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病势较轻。

阴虚动风证和血虚生风证,其「动风」之机理,由于筋膜功能失调,而肝在体合筋,故二者的病变部位以肝为主,前者可关联到肾,因肾为一身阴液之本,热病后期,多伤肾阴。后者可关联到心,因心主血脉,阴血不足,心失所主,血不养心,心血亦虚,一般而言,肝血虚证可发展为血虚生风证;肝阴虚证可发展为阴虚动风证。所以,血虚生风证,是以肝血虚为病理基础,故应包括肝血虚证的病机和临床表现;阴虚动风证,是以肝阴虚为病理基础,故应包括肝阴虚证的病机和临床表现。而肝血虚证和肝阴虚证,仅以阴血虚证为主,没有明显动风的临床表现。

阴虚动风证,临床治疗应缓肝息风,滋液降火,方用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加龟板、鳖甲、牡蛎。正如华岫云所说:「倘 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风,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瘈疭厥矣。先生治法,所谓缓肝之急以息风,滋肾之液以驱热,如虎潜、侯氏黑散、地黄饮子、滋肾丸、复脉等方加减,是介以潜之,酸以收之,厚味以填之,或用清上实下之法。」《温病条辨》认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血虚生风证,临床治疗应养血息风,滋肝柔筋,方用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此外,《王旭高医书六种》中亦记录了养血息风类药:「一法曰养肝,如肝风走于四肢,经络牵制或麻者,宜养血息风,生地、归身、杞子、牛膝、天麻、制首乌、三角胡麻,即养肝也。」

  川断,又称作续断,是一种安神补胎的常用中药,与作用大家了解吗川断有什么药用价值呢一起来看看吧。

与作用

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1、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本经》

2、主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腕伤,恶血,腰痛,关节缓急。——《别录》

  3、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药性论》

4、助气,调血脉,补五劳七伤,破症结瘀血,消肿毒,肠风,痔瘘,乳痈,瘰疬,扑损,妇人产前后一切病,面黄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宫冷。——《日华子本草》

5、补肝,强筋骨,走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眙,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滇南本草》

6、治一切无名肿毒,杨梅,天泡诸疮。——《滇南本草图说》

川断的食疗方(仅参考)

1、川断猪尾

川断25克、杜仲30克、猪尾1-2条,放沙锅中加适量水炖至猪尾熟烂、加盐,味精适量即成。昆款取其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阳痉、遗精、陈旧性腰部损伤、腰脚痛等症。

2、川断猪腰

川断25克,与葱、姜、花椒装入调料袋中,猪腰子一只臊腺筋膜,切粗条放沙锅中加适量水烧沸,用文火煮至腰子熟,拣去调料袋,加入酱油、盐、味精、香油即成。此款取其通利血脉、利肝肾之功效,可治水肿。

3、川断炖南蛇肉

川断、料酒各10克,生黄芪30克,南蛇蟒蛇肉500克,生姜9克,胡椒粉01克。盐、葱、猪油、味精适量,将蛇斩去头尾,剥去皮除内脏,洗净切成3厘米长、15厘米宽的片。生姜切成片,葱切成段。川断、黄芪先用冷水洗去浮灰杂质,切片,放入砂锅,用清水浸泡,煎熬浓汁。将锅炒热下猪油30克,油至七成熟时,下入蛇肉翻炒,烹入料酒,盐,然后将蛇肉倒入砂锅内,加入姜片、葱段,用小火炖1小时,拣去葱姜、药渣,加入胡椒粉、味精,调好口味,稍煮一下即可食用。

4、川断杜仲茶

功效:补肝肾,祛风溼,治腰痛、腿脚酸软;风寒溼痹痛。

材料:川断5g、杜仲3g、牛膝3g、木瓜3g、花茶5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来源:《扶寿精方》。

5、黄芪川断酒

功效:主治风溼痹痛,身体麻木,面板搔痒,筋脉拘急,手足不遂,言语謇涩。

配方:黄芪、防风、肉桂、天麻、萆、白芍、当归、云母粉、白术各30克,茵芋叶20克,木香、仙灵脾、甘草、川断各30克,好酒25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碎细,生绢袋盛,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

用法:每温饮1杯,不拘时候。

6、川断散茶

功效:强筋骨,逐痹痛。

组成:川断、牛膝去芦、酒浸各3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匀。每服用黄酒200--300毫升,炖热后置保温杯中,兑入药末12--18克,盖闷15分钟后摇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

宜忌: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者及孕妇均忌服。

来源:《魏氏家藏方》

川断的副作用

川断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或浸酒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味很苦,可能有胃不适和恶心反应。

1、《本草经集注》:地黄为之使。恶雷丸。

2、《得配本草》:初痢勿用,怒气郁者禁用。

川断医书记载

1、《本经》: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

2、《别录》:主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腕伤,恶血,腰痛,关节缓急。

3、《药性论》: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

4、《日华子本草》:助气,调血脉,补五劳七伤,破症结瘀血,消肿毒,肠风,痔瘘,乳痈,瘰疬,扑损,妇人产前后一切病,面黄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宫冷。

5、《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走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眙,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6、《滇南本草图说》:治一切无名肿毒,杨梅,天泡诸疮。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补阳气、壮阳等这些词,那其中的“阳气”究竟是什么呢?它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又是怎么和痛风扯上关系的呢?这篇文章,便为大家简单说一下。

从中医角度讲,“阴”是指我们的身体,“阳”是指我们体内具有的能量。我们的一生就是阳气衰减的一个过程。

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指的是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状态。“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关于阳气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 先天性 的,来自于父母亲;二是 后天性 的,主要来自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华。而人体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阳气,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都需要消耗阳气。

那么,阳气和痛风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中医的研究中,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阳气亏虚 。阳气不足的人,脾失健运,气血虚弱,周流不畅,血停成瘀。肾失蒸腾,津液代谢障碍,聚停生痰,痰瘀互结,留于营血,故而发病。

由此可见, 阳气虚弱会导致湿热蕴结型的体质 ,湿邪郁而化热,热为阳邪,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人体气血相搏,导致筋脉拘急,湿热蕴结痹阻经络关节,从而发生剧烈疼痛。痛处红肿灼热及发热、口渴、脉滑数、舌红苔黄,皆为火热的特征,火热熏灼,即是痛风。

而且,阳气不足的现象在岭南地区也更为常见。因为岭南地处北回归线两侧,比较接近赤道,地理上地卑土薄,阳气开泄,又北倚五岭,南临海洋,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全年日照长、气温高、雨多雾重、湿度大。湿热的气候特征加重了阳气的流失。

所以,无论是想防患痛风,还是防止痛风复发的朋友来说,补阳气都是一道重要且有效的方法。说了这么多, 我们可以怎样补阳气呢?

在医书《扁鹊心书》里,作者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第一为灼艾,第二为丹药,第三为附子。其中的灼艾就是艾灸了。通过烟熏火灼,艾灸可以把艾草的有效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病痛之处,驱除病邪。

(1)作用机理:中药沐足是一种特殊的外治方法,能够治疗全身疾病,足部涌泉等穴位受到药物的刺激可以发挥阳气通畅、透入肌肤腠理的功效,主要起到温通经络的效果。

(2)操作方法:通过将适量中药放置于适宜温度热水中混合进行足部熏洗。

专业医师团队,专注科普痛风,解决患者困惑。

古籍中的经筋简介

经筋是指附属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功能。全身筋肉按十二经脉连属,分成十二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