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制宜包括哪三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三因制宜包括哪三个?,第1张

三因制宜,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制定其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1、因时制宜

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2、因地制宜

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则。如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即西北地区天气寒凉,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清其里热。东南地区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而易生内寒,故应收敛其外泄阳气,而温其内寒。

3、因人制宜

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1、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均应有其适应症。

2、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用药尽量小剂量,短疗程。

3、可以单一用药时不要联合用药。

4、除非新药较老药有明确的优点,否则不要轻易使用。

5、制订给药方案,应该尽量以科学设计的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

6、确定给药时间时,要考虑其对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同用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7、给药方法要尽可能简单,以增强患者依从性。

三因制宜是哪三因介绍如下:

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求护理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地区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相宜的护理原则和措施。  

因时制宜: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特点,制定护理原则。如同属外感风寒证,在春夏和秋冬季节发病,其护理原则不尽相同。春夏季节,阳气升发,人体腠理开泄,服解表药后不宜覆盖衣服或啜热饮料,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津液。

且夏天暑多挟湿,应考虑给些解暑化湿之品。秋冬季节,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感受风寒证时,解表药应温热服,还可给热弱以助药力。可见,不同季节情况下应采用相宜之护理。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制定其护理原则。由于地区不同,气候和生活习惯各异,在护理上也有所别。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1、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均应有其适应症。

2、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用药尽量小剂量,短疗程。

3、可以单一用药时不要联合用药。

4、除非新药较老药有明确的优点,否则不要轻易使用。

5、制订给药方案,应该尽量以科学设计的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

6、确定给药时间时,要考虑其对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同用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7、给药方法要尽可能简单,以增强患者依从性。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

一、因时制宜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时制宜"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素问》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正是这个道理。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暑多兼湿,故暑天治病要注意解暑化湿;秋天气候干燥,外感秋燥,则宜辛凉润燥,此与春季风温、冬季风寒外感用药亦不甚相同,风温宜辛凉解表,风寒应辛温解表,所以治疗用药必须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由于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治疗用药应根据当地环境及生活习惯而有所变化。

如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其民依山陵而居,经常处在风寒的环境之中,多食鲜美酥酪骨肉和牛羊乳汁,体质较壮,故外邪不易侵犯,其病多为内伤。东南地区,滨海傍水,平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温热多雨。其民食鱼而嗜咸,大都皮肤色黑,肌理疏松,病多痈疡,或较易外感。 医生治病,同一病而治法各不相同,都能治好,就是因为地势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的缘故。如外感风寒证,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重,常用麻桂;东南温热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轻,多用荆防。这也是地理气候不同的缘故,所以治病须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

(1)年龄不同年龄则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治疗用药也应有区别。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患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治疗虚证宜补,有实邪的攻邪要慎重,用药量应比青壮年较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故治小儿病,忌投峻攻,少用补益,用药量宜轻。《温疫论。老少异治论》说:“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荣卫枯涩,几微之元气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气勃然,但得邪气一除,正气随复。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何况误用也。亦有年高禀厚,年少赋薄者,又当从权,勿以常论。”

(2)性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情况,治疗用药应加以考虑。如在妊娠期,对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当禁用或慎用。产后应考虑气血亏虚及恶露情况等等。

(3)体质体质有强弱与寒热之偏,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体质不同,治疗用药常不同。此外,有的病者素有某些慢性病或职业病,以及情志因素,生活习惯等,在诊治时,也应注意。

综上分析,因人制宜,是指治病时不能孤立地看病证,必须看到人的整体和不同人的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则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法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只有全面地看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网上远程诊断,只用到四诊之一的“问”,所以网上的中医基本等同西医的诊断法,而因此失去了中医特色。

中医之根,在阴阳之理。阴阳不分,即易庸医杀人。西医不知阴阳,故日杀万人而不知。

自明代朱丹溪出,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中医界遂有滋阴派的兴起。根据我40余年的临床经验,阳亢阴虚体质,在20多年前,确实时有所见。近10多年来,阳亢体质,已极为罕见。阳虚阴盛体质,倒触目皆是。正如大名医李可大师所说,“阳虚者十之八九,阳盛者百不见一”,确是从临床中得来的真知灼见。

其实朱丹溪之本意,是说阴精有限,欲火无穷。“山林不能给野火,海水不能实漏卮”。精液再多,难供无穷泄耗,终有告竭之时。诫人当“慎房事,远女色”,以保真阴。勿纵性欲之阳火,当惜续命之阴精。当今扶阳派勃然兴起,狠批滋阴谬论。力挽狂澜,时起大症,案例罄竹难书。

今人推扶阳派祖师为清代之郑钦安。其实扶阳祖师,当推《黄帝内经》。《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医圣张仲景在《厥阴篇》说:“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意谓阳气少,为病进。少阴厥阴危证死证,全是阳虚之证。阳证易治,阴证难扶。

证诸临床事实,是清火极易,扶阳实难。有几例胃癌食管癌肺癌,尿毒症,肝腹水,吐血症,全是死于虚寒亡阳。留得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滥用凉药,都是丧生折寿之道。

滋阴和扶阳均是补法,都是从人体阴阳平衡为出发点,对“滋阴派”和“扶阳派”通过“三因治宜”的方法分析,探讨现代治未病的中医思维。通过数据分析、类比等方法总结着眼于现代临床指导。可知,现代仍是“宜温者多,可滋者少”,“宜补者多,可攻者少”。滋阴者,填精补髓;扶阳者,温形补气。滋阴、扶阳均为扶正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金匮真言论》云:“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诸多医家争鸣于滋阴或扶阳,多有失原则,不求本于阴阳之因,而费时在阴阳之理。有人就用类比佐证法说明阴阳有余、不足,岂不知万物皆有阴阳交感所有,又以物反证,难免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弊。

1学术背景

一种理论的产生皆可为“三因制宜”所剖析;三因制宜其实就是整体观上所建立的辨证论治。《素问·异法方宜论》云:“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五方治法各异,但皆能桴鼓相应。如东西方医学的差异,《中西医文化的撞击》一书中又说:“西医是工业文明下的产物,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中医是农业文明下的产物,充满着中国哲学内涵和东方的智慧”。

11因地

111滋阴派

朱丹溪(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偏于南方,丹溪认为南方湿热,郁在中焦,因此在《格致余论》提出“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人之阴气,依胃为养”。又教人“收心养心”、“动而中节”,以免相火妄动而伤阴。很显然,丹溪仍有道家 养生 思想,虚静为保。

112扶阳派

郑寿全(1824年1911年),字钦安,四川邛州人,清末著名伤寒学家。从古至今由于邛州的地理环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人们不会出现食不果腹的现象,因此就不会饮食失节,劳役、忧思伤脾等伤阴之劳,多半温饱 娱乐 伤气,动则伤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些都是对命门元气的损伤,钦安扶阳则是对先天之本的固护。

12因时

王欣麒通过对《内经》中因时治宜的总结归纳,认为时间节律主要有超年节律(运气学说)、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等;这是自然时间节律下的生理变化,笔者在这里主要提出人为因素下的生理变化或自然时间节律下的病理变化对滋阴派和扶阳派的影响。

121滋阴派

朱丹溪为滋阴派的创始人,《格致余论》中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著名论点。《易经》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在生理状态下,丹溪晚东垣不久,生活在扰攘之世,时值兵连祸结,百姓流离失所,饥困交加,故饮食失节,劳役、忧思伤脾,所以当时脾胃病是极为常见的。因此丹溪甚至提出“补肾不如补脾”的观点。元·胡天游,《述志赋》中云:“俛争食于鸡鹜兮,仰阔视而扬扬余。”人与禽争食,可见其生活的悲惨。由于时代的缘故,胃虚不受大补,丹溪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清和则能运”,“胃气者,清纯冲和之气也,惟与谷肉菜果相宜”。

122扶阳派

郑钦安为扶阳派的开山宗师,他认为,清初以后,温病学说逐渐兴起,以致用药多以寒凉轻灵为风气,相延日久,则形成一种倾向,不求经旨,拘守成法,脱离辨证,出现崇尚阴柔、恣用寒凉的流弊。为了扭转时弊,郑钦安从推重阳气的观点出发,反复批驳了“畏温热而喜寒凉”的倾向及对附子等辛热药物的偏见。丹溪之后兴起了温病,是时代的产物;钦安批判过用寒凉之药而损伤脾胃亦是时代的变迁。

13因人有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生长壮老已与这个时代和所处的地域密不可分,就时代和地域而言,丹溪时期人民处在战乱和少数民族统治的压抑环境当中,生活是心惊胆战、食不充饥;思虑与饥饿多伤脾胃,形体的成长又依靠脾胃之后天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化气,阴成形。”《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丹溪则以五谷之味清淡滋养脾胃。钦安深知当时之人多为真元耗散,而非脾胃受损,因此创立“火神派”,固护真元之气。钦安在《医法圆通》中云:“人之运动,全在先天一团真气鼓动耳。饮食虽入于脾胃,非真气鼓动,不能腐熟水谷。真气鼓动,则一切饮食,立刻消溶,脏腑一身,立刻俱受其泽。”钦安一方面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饮食,妄为而动耗散阳气,另一方面则强调了人本身元气的重要性,通过温补和调动本能元气来保持身体阴阳平衡。

2现代临床意义

《中西医文化的撞击》写道:“中医治疗,着重于治人。医生把患者看作是‘病的人’是机体阴阳失衡的患者……”有学者在中医思维下指出“无病不虚”。横观国民体质,由于 科技 的进步,人们锻炼 养生 越来越被忽略,体质远远不及古人;西医的“三素”生物导弹以及割除病灶极大的伤害了人体平衡。笔者认为,滋阴或扶阳都是扶正,这对今天的临床指导是有重千金;但对今天的临床选择首先要有个整体观,三因制宜的去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余天泰将现代人的生活状况总结为十端:①体质因素;②寒邪作祟;③嗜食生冷;④工作烦劳;⑤房事太过;⑥作息无常;⑦恣用苦寒;⑧滥用激素;⑨滥用抗生素;⑩慢性病上升。

阴虚主要是津液和精的亏虚,阳虚主要是内阳不足和外阳耗散;通过以上十端可知,耗阳多余伤阴,从整体的角度讲现代应该是以扶阳为主,滋阴为辅。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中言:“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四圣心源·天人解》云:“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通过研读丹溪医案,我们不难得知丹溪并不是只补阴而不温阳;姜德等人研究统计,丹溪补气频率088,补血频率045,补阴频率009,补阳频率007;不难看出,丹溪的辨证论治是客观的,即“有是证,用是药”。火神派亦不是只温阳而不顾阴;正如钦安所言:“予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

三因制宜包括哪三个?

三因制宜,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制定其适宜的治法和方药。1、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所说:“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