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故宫有好多珍贵文物保存下来,明朝灭亡时文物去哪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4收藏

清朝灭亡后,故宫有好多珍贵文物保存下来,明朝灭亡时文物去哪呢?,第1张

我们在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实地游览故宫时,总会有这样的感受:故宫明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为什么目前保留下来的文物和建筑大都是清朝的?大明王朝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先后历经十六帝,也曾一度国力鼎盛、经济繁荣,按理说应该珍宝无数,那么这些文物和建筑都去哪里了?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朝设有两个国都,文物保存分散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建都京,但同时保留了南京的机构设置,并将其作为留都。南京不仅设有六部,同时也藏有大量的皇家文物。自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以后,江南便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文化名人云集于此。与广大北方地区相比,以南京、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江南文化氛围更浓,同时制瓷业、手工业也更为发达。这为南京保存有大量明朝文物奠定了基础。

第二,明朝采用厚葬制度,文物埋在地下

包括明成祖朱棣在内的明朝十六帝,除个别皇帝外,大都采用了厚葬制度。不少皇帝自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自己的皇陵,例如明神宗的定陵前后建设时间就长达七年。1956年定陵地宫被打开后,里面随葬品无数,各种精美的瓷器、丝织品琳琅满目,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小型博物馆。遗憾的是,由于保存技术不到位以及其他复杂原因,定陵出土的很多文物都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第三,明朝末年国库空虚,文物遭到变卖

到明朝末年,由于常年累月的战争,导致国库空虚,不少大臣、将领的基本工资都难以得到保障。崇祯皇帝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大明江山,不得不将故宫珍藏的文物变卖,所得之资用于填补军费的不足。因此,到清朝入关进入京以后,不少文物或已流落民间,或已被毁坏,大都不复存在了。

第四,李自成攻破京后,文物损失惨重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破京城,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明朝宣告灭亡。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大肆烧杀抢掠,并放火焚烧。据《清史稿》记载,当时李自成下令“焚宫阙,载辎重而西”。除武英殿(李自成登基处)、建极殿和角楼等少数建筑外,其余宫殿全部被毁,只剩下了地基。此次火烧紫禁城可以说是对明朝文物的一次洗劫,大批文物被哄抢、毁坏。

基于以上原因,目前故宫保存下来的明朝建筑和文物并不多,甚至还不及南京。一座见证明朝二百余年兴衰的紫禁城,曾经是多么辉煌,然而时至今日竟没有留下多少明朝的痕迹,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中国古代是一个厚葬盛行的封建社会。因此,历代的墓葬中,埋藏着数量众多、价格昂贵的物品。这些珍贵物品日夜吸引着无数盗墓贼的目光。因此,为了及时保护文物,国家必须提前挖掘。

当时,由于保护技术问题,许多出土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在解放初期,考古学家因为技术问题丢失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当时他们丢失了什么样的珍贵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掘出大量古墓葬,大部分古墓葬未得到保护。1955年,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郭沫若先生以调查明代历史的需要为理由,提出了发掘明朝十三帝朱义军定陵的建议。许多考古学家了解到这一点后,纷纷表示,目前我国文物的发掘和保护技术还不成熟,担心发掘会“破坏自然”。因此,当时他并不支持挖掘定陵,63岁的郭沫若极其坚决地挖掘定陵。

据说,最早提出挖掘明朝墓葬的公务员吴晗,在1934年战争期间曾告诉他的考古学家,他将挖掘明代十三陵,研究明代历史。后来,吴晗的政治生涯非常顺利。20多年后,他被提拔为北京市副市长。1955年,他写信给尚丰,尽全力帮助挖掘永乐皇帝的陵墓。不过,郭沫若等官员认为,最好还是发掘定陵。最后,郭沫若获胜,于是他们派出考古队对定陵地下宫殿进行了发掘。

在发掘之前,中国大多数人都有保护文物的心情,希望能保护一批历史文物。想不到,却走上了一条“弄巧成拙”的错误路线。当丁玲地宫的石门被敲开时,外面的空气迅速进入地宫,把封了600多年的明陵吹走。尽管考古人员发现了无数金银首饰、玉器、青铜、丝绸,以及皇后凤冠、金丝翅冠等,但仍有约3000件器物和5000多颗珍珠。然而,这些宝藏一旦出土,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技术保护问题。

由于当时文物保护技术落后,新出土的明代丝绸锦布破损严重。原来,这些丝织物还在地下宫殿的密封空间里。一旦脱离这一环境,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等化学元素就会侵入,使文物迅速发霉变质,甚至有些文物一旦遇到空气粉尘,会瞬间变成一滩灰烬。据说,当时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有明朝皇帝和两位皇后的个人衣裳,还有数百段罗沙织锦,约600件,属于出土文物中最高的一种。

1955年,新中国组织了一批专家,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成员为郭沫若、沈雁冰、吴晗、王昆仑、邓拓、范文澜、张苏、夏鼐、郑振铎等九人。

委员会下设一个工作队,具体负责发掘工作。自周代发展到明清,我国的帝王墓葬已趋向定式,封土基本采取宝城、宝顶的方式。经过勘探,并未发现长陵地宫的线索。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和两位皇后合葬陵墓。考古人员最先准备发掘朱棣长陵,因试掘失败,结果定陵成为了替代品。

定陵先后历时6年修建,耗银达到了800万两,其中地宫位于地下27米深处,由隧道券、前殿、中殿、左右配殿以及后殿组成,总占地达到1100多平方米。经过研究,委员会决定将目标转向定陵。偶然的一次,定陵地宫入口被工作人员成功发现。

1956年5月17日,工作人员正式发掘定陵。1957年5月17日,经过委员会一年的努力,定陵金刚墙的封口终于被发现,定陵的地下玄宫入口被找到。排完地宫内的气体后,为了防止剩余的有毒气体伤人,发掘人员并未立即进入地宫,而是把一只大公鸡放到了里面,此法未成功。

工作人员只好派一名队员戴着防毒面具下到洞里。还好,一切无事。队员们纷纷下洞,中央新闻记录**制片厂的摄影师也在此时跟进了洞。走过墓道尽头,定陵的地宫石门矗立在队员们的眼前。此两扇门由整块汉白玉做成,高33米、宽17米。每扇门上有乳状门钉,纵横各九排,共81枚。

因为石门背后有石条顶住,工作人员用一根八号铁丝自制了古籍中《肃松志》中描述的“拐钉钥匙”。石门打开后,定陵地宫终于呈现在队员们眼前。石门之内是地宫的前殿,东西长25米,南北长6米,高72米。

地上有一层腐朽的黄松地板,板上有车轮痕迹,这是下葬时为保护砖面而设计的。经过前殿,打开第二扇石门进入,是定陵中殿。此殿陈设着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宝座,座前有**琉璃五供,即一香炉、二烛台、二花瓶。中殿南北两壁各有一甬道通往配殿,但却有棺床而无棺椁。

带着疑问,队员们打开了地宫的最后后殿,只见殿中部偏西的位置赫然摆放着三座棺床,棺床上并排着三口朱漆棺材。经过专家鉴定,确定中间的一口是明神宗的。经过紧张的清理,工作人员清理出了三个棺椁内以及棺椁外的随葬品,共计2648件。图为万历皇帝的头骨。

据专家研究,万历帝牙齿的磨损程度极其轻微,说明他的食物极为精细,也正是因为食物精细,所以万历帝拥有严重的牙周病和龋齿。另外,万历帝的牙齿上有楔形缺损,一则说明他的刷牙方法不正确,二则说明当时宫廷使用牙刷已是普遍情况。

万历皇帝的金丝蟠龙翼善冠,全部用02毫米细的金丝编制,薄如蝉翼,重量仅为826克。上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孔眼匀称,外表不露任何接头痕迹,堪称巧夺天工。当时因为考古经验不足,工作人员并未戴手套,而是直接用手取出了金冠。

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复原,万历帝是驼背,身高164米。通过检验万历帝尸体上遗留的头发,万历帝血型为AB型。1958年7月底,考古人员耗时两年零两个月后,终于让这座深藏368年的陵墓重现天日。但因为技术原因和经验不足,地宫中的许多文物并未得到妥善保存。

定陵的建筑结构

陵区的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裬恩门、裬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等,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厅组成,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

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

失去了名贵的丝织品和具有重要学术研究意义的万历帝王皇后的尸骨和字画,这都因为当时保养文物技术原因和当时人们对文物不重视的理念。

一、由于当时的文物保养技术低,定陵出土的丝织品基本全部失去价值。

当时主持挖定陵的郭沫若、吴晗等人并没有挖过帝陵的经验,因此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打开了万历帝陵,而万历帝陵中的丝织品长期处于一种封闭无光无氧潮湿的环境下,突然改变文物环境,很大可能会造成文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损坏。而当时出土的六百多件丝织品一出土遇光后便开始出现碳化的情况,本来鲜艳发光的丝织品开始发黑,再也没有以前的纹理,其中最贵重的就是万历帝王的龙袍,虽然一出土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但是置放文物的文物库环境并不适合放置这件龙袍,没过多久龙袍就开始碳化碎裂,我们也失去了一件极具历史意义的文物,现在的万历帝王的龙袍都是人们仿制的。

二、由于当时人们对文物不重视的理念,出土的三具金丝楠木棺材都被丢失。

当时出土的金丝楠木棺材本来是放万历帝王和他两位皇后的,但是那些文物工作者并不重视这三具棺材。在将其运到仓库的时候,因为仓库已经被文物堆满,便将这三具棺材放在山脚下,过几天去寻拿的时候,却早已被别人给拿走了。

三、由于文物保养意识低,导致出土的书画全部风化。

书画对环境的要求并不低于丝织品,深埋千年的书画是不能接触到空气的,否则就会立刻风化成渣。当时的工作人员没有携带密封袋,导致出土的书画全部风化消失,万历帝王是非常酷爱书画的,其陵中肯定有大量的书画,这对学术研究来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万历皇帝的定陵,是建国后我文物专家有计划,有目的,发掘的一座非常完整的帝王级别的陵墓,在这座地下宝库中,专家们共出土了3000多件各类珍贵的文物,如果您认为这些出土的文物,最珍贵的是金冠龙袍,那可就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那么定陵中,最珍贵的文物是什么呢?

发掘明定陵的工作,从1956年5月开始动工,到1958年7月结束,共用时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出土的文物包括衣冠服饰,冥器用品,还有万历皇帝的生活用品等等,面对琳琅满目,闪着耀目光芒的宝贝,总之一句话,谁看谁愣住,谁看都惊呆,谁看完都会感叹,万历皇帝也太有钱了。

有网友曾经这样评出了定陵地宫的十大珍宝: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万历皇后的凤冠、万历皇帝的冕旒冠、万历皇帝的乌纱翼善冠、黄金洒壶、二龙戏珠金碗、玉带、花丝镂空金盒玉盂、龙绞金睑盆和万历皇帝的龙袍。

这个榜单从观赏性的角度,也许评得没有错,毕竟皇帝衣冠龙袍,日用器物,不仅金贵,而且神秘,看一眼,不敢说身强体健,年轻十岁,最少也是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感悟了历史,明白了富贵荣华莫过帝王之家——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我们还得从打开万历皇帝棺材盖子的那一刻说起。

万历皇帝的椁是用松木制成的,可是棺材却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撬开棺材盖之前,文物工作者们还以为万历皇帝用这样好的棺木下葬,尸身一定会保存完好,可是揭开棺材盖之后,却发现,棺材中盖着一床锦被,完全看不到万历皇帝的遗体。

文物专家们揭开锦被,下面竟是道袍,中衣,龙袍,直到第十一层,又发现了一床对折的锦被,掀开锦被,露出了已经变成了白骨的万历皇帝的遗体。

这些织锦绸缎数量一共为69卷,全都是独立成卷,在两端和中间各用一道丝线缠住(俗称腰封),这些丝绸包括:平纹、斜纹、缎纹、变化组织等等各种织法所制作的绸缎,更让人感到可喜的是,这些绸缎色彩艳丽,织工精美,就好像新的一样。

相比金银石玉等冥器,丝绸等文物太难保存了,明清两代的丝绸织品,即使躲过了时间的损伤,历史的破坏和人为的摧残,历经几百年的丝绸制品,存世的也都是小得可怜的一块,文物专家们为得到明清年代的丝绸进行研究,甚至不惜去古书的封面,去揭取装裱用的几百年前的巴掌大的丝绸。

这些总数为69卷的丝绸制品,为何被称为是定陵的首宝,这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丝绸的出土,等于在求一片明清两代的丝绸不得的情况,如今竟一次性获得了一仓库的丝绸。

科学家、考古学家经过对这69卷的丝绸的科研,对明代种蚕,养蚕,缂丝和织染的由来,发展和取得的成绩,都会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明代纺织工业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就在这批丝绸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这些丝绸,也可以说是中国明代丝绸的编年史,以及集纺织科技大成的富金矿。

定陵的发掘,虽然在保护设备,并不完善的时候,仓促上马,并在发掘过程中,让文物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损失。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与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的陵寝。

在万历十二年(1584)动工,历时6年完成1590年),才修建完成,前后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定陵的主要建筑有陵门、裬恩门、裬恩殿、明楼、地下宫殿等,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明成祖长陵、明世宗永陵、明神宗定陵)。至于某人为什么执意要挖掘,挖掘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我在这里不进行讨论,毕竟对文物造成的毁坏已经产生,也无法弥补,我们说个底朝天文物也不会恢复如初。

发掘后共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这些文物基本上都属于皇帝皇后御用的,每件都是各具特色。很多都是国宝级别的。我们今天就来一睹他们的风采。

明神宗乌纱翼善冠

明神宗乌纱翼善冠

乌纱翼善冠出土时戴在万历头部。用细竹丝编成六角形绸络状纹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再以双层黑纱敷面。而龙身为金丝累制,且嵌猫眼石、黄宝石各二块,红、蓝宝石各五块,绿宝石二块、珍珠五颗,龙首还托"万"、"寿"二字,整个冠高235厘米,径19厘米,金饰件总重量3075克,异常精美华贵。

明神宗金丝翼善冠

整个冠高24厘米,直径175厘米,重826克。该冠用极高的工艺制作而成,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分为“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个部分,全系金制。整个冠身,所编花纹不仅空档均匀、疏密一致,而且无接头、无断丝,看不到来龙去脉,有如翼翼罗纱轻盈透明。

而且其中二龙的头、爪、背鳍以及火珠,全部采用阳錾工艺进行雕刻,呈半浮雕效果,而龙身、龙腿等部位则采用传统的掐丝、垒丝、码丝工艺进行制作,每个鳞片均以金丝搓拧成的花丝制成,然后码焊成形。整个冠竟然找不出丝毫焊口的痕迹。为至令唯一发现的皇帝金冠。

万历龙袍

缂丝衮服由大襟(含左袖)、小襟(含右袖)、后片(领部至下摆底边)三部分组成,出土时衮服上面放有绢质标签,墨书"万历四十五年……衮服"等字样。衣长135厘米,两袖通长234厘米,大襟宽135厘米,小襟宽98厘米,袖宽55厘米,袖口宽18厘米,盘领贴边宽32厘米,领口宽17厘米,领口直长196厘米。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完善的保存技术,在出土不久就变成了图中的样子。

罗地洒线绣百子衣

罗地洒线绣百子衣出于孝靖皇后棺内,衣长79厘米,通袖长240厘米,升龙、行龙左右盘绕,龙身四周饰以云水,极具威严气息。在前后襟与衣袖上共绣有100个活泼童子,姿态各异,蕴含"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寓意。而绣衣大量用金线,效果极其富丽堂皇。

三龙两凤冠

冠上有三条金龙、两只翠凤,固称为三龙两凤冠。除了有代表尊贵的金龙翠凤,其上还镶嵌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大小珍珠五千余颗,从定陵出土后已过去数百年仍不失富贵光鲜。

描金谥册

谥册是刻有为帝后上谥诏书的简册。该谥册由黄织金缎将10片连接,非常精美。另外,每片均是4条拼成,册第1页和第10页各刻四条描金龙,第2到9页刻谥文。

丝镂空金盒玉盂,底外壁刻有铭文一周:“大明隆庆庚午年银作局造八成色金盒一个,碟全重二十八两六钱。”明朝有定制,皇帝的仪仗中就明确规定必须有盂。

鎏金银盘玉杯

鎏金银盘玉杯,口径58厘米、高55厘米,材质同为新疆和田白玉。

金盖金托玉碗

金盖金托玉碗,高7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59厘米,材质也为新疆和田白玉。

这些都是国宝级的文物,而定陵出土的珍宝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因为当时的保护技术不到位,或许损坏,或许失去了原有的光彩。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不主动发掘帝王陵成为了中国考古界的一个规定。

清朝灭亡后,故宫有好多珍贵文物保存下来,明朝灭亡时文物去哪呢?

我们在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实地游览故宫时,总会有这样的感受:故宫明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为什么目前保留下来的文物和建筑大都是清朝的?大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