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孩子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弟子规》《三字经》等,有什么好处和不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让小孩子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弟子规》《三字经》等,有什么好处和不好?,第1张

好处:作为一个中国孩子,我们仍然需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中国高考的传统文化分数在未来可能会增加。不好的:用弟子规打开阅读之路,在这种垃圾阅读中童年的美好消费,如果你以后不能出来,它会影响三观生活。结论:儿童应少读古籍。

事实上现在孩子的阅读广泛的观点,通常不需要担心如何也喜欢中国古代书籍,它们就像流浪的英雄,查尔斯九世,哈利波特,猫武士,等等。虽然中国书已经进入世界的冲动,这也是乐观的僵尸,外国书籍甚至颓废和厌世的,但它是生活的颓废和厌世。我想我应该多读一些外国的书。

首先,用好书来建立一个可靠、可靠的三视图结构:柳树的风、夏洛特的网、罗尔德·达尔、爱德华的奇妙旅程,以及其他的图画书和小说。至于《诗经》,有许多新词,许多人的爱情,或唐诗。学习琼林,健全的法律启蒙和李翁的押韵:读背,为以后的古籍阅读奠定基础。古文:阅读背面,读这本书,然后读任何旧书。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在青年版中可以看到,看一些经典笑话,如草船借箭,武松打虎。一个红楼梦是看不到的,孩子们不能理解。

对于四书五经等,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美德和道德,以及文化,知道的足够多,这些从现代社会的说教中,孩子很难消化,只有死记硬背,僵化的大脑,教育效果可能比上述的外国图画书要少得多。

不说什么国家大事,我只是单单说一下生活和历史学习的关系。

浅谈生活经验与历史学习的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把生活经验和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历史,将为我们今后的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用历史知识提升生活经验

以历史知识为依托,学会处理实际问题。

如在学习大禹治水时,有些老师会设计这样的思考题:为什么大禹治水改用“疏”的方法?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二个具体事例,说明“堵”和“疏”的不同功能。

把大禹治水的方法,加深对大禹治水成功经验的理解,把历史知识运用到社会现实中来,不仅仅要弄清楚大禹成功的原因,而是要进一步弄明白“疏”和“堵”的辩证关系,慢慢地理解二者的不同功能,把学到的历史知识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会处理现实中发生的问题。

如有的同学认识到:“‘堵’有‘堵’的好处,‘疏’有‘疏’的优点,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一个人吸毒了,要让他戒毒,就必须以‘堵’为主,辅之以‘疏’的方法;而对其他还没有吸毒的人,为防患于未然,就应该以‘疏’为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

”也有的同学谈了自己对纪律的理解:“‘纪律’就是‘堵’,就是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必须遵守;老师的说服教育就是‘疏’,就是要教育不遵守纪律的同学遵守纪律。

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维持好班级纪律。”

上述同学的看法,从远及近、从大到小,对“堵”和“疏”的不同功能有了深切的认识,避免了“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应该学会用历史,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让历史学习真正成为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训练场。

二、从历史知识中体味生活哲理

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善于领悟,学会应用。

在学习百家争鸣时,我们要学会汲取思想家的思想精华。

“塞翁失马”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老子的基本思想主张,从这一故事中,我们理解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结合现实,主动地去关注我们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积淀中去搜寻,从他人的经历中去感悟生活,从而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在困难挫折面前,在荣誉和鲜花面前,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心态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逐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

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从生活到历史知识再到生活”的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我们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抽象的哲理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三、以历史知识为依托,掌握走向成功的阶梯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换句话说,历史是一门使人明智的学问,学习历史应该帮助我们走向成功,获得成功的体验,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如我国的书法艺术独具特色,在学习了古代书法家的事迹后,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自己思考:他们取得成功有什么“秘诀”?通过追问和讨论交流,我们应该总结出这样的成功的“秘诀”:对所做的事情要有兴趣,并能持之以恒;要刻苦钻研,博采众长等。

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今后的学习、今后的人生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怀旧,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并在历史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它是过去的人们做过的事,历史人物的成功与失败、悲欢与离合,对我们的今天仍然有意义,他们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习历史要善于吸收对自己的成长有用的东西。

四、以历史为镜子,学会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历史记录了人类发展的足迹,人和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的任何事,都是人来完成的,学习这些内容,我们要弄明白,人和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如何去做事。

我们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为了加速民族融合,把都城迁到了洛阳,他迁都时受到人们的反对,但最终取得了成功。

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种“计谋”?通过小字部分的阅读,我们可以悟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孝文帝并不是要南征,他的真实目的是要迁都洛阳,为达到这一目的,他精心设计了这种‘计谋’,精心地把行程安排在深秋时节,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再加数月跋涉,群臣都想息肩休整,纷纷谏阻。

在这种情况下,孝文帝退了一步,答应不再南征,但也提出自己的难处和要求,“若一事无成,如何向后人交代?不如将迁都洛阳的大事办了。

”大臣们看到皇帝如此体谅自己,也纷纷答应迁都洛阳。

孝文帝这种“以退为进、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做法终于取得了成功。

我们在今后同别人的交往中,要学会为别人着想,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事情就会更容易办成。

有了这样的感悟,今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就会多一分从容。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得到这样一个道理:做事要讲求策略,一味地蛮干往往不能成事,反而会坏事,做事前要经过精心策划,反复论证,把阻力降到最低。

五、用生活经验阐释历史知识

中国人向来重视家庭,这跟宗法制有很大的关系。

在学习宗法制后,可以制作一份家庭亲属世系表,写出从高祖父母到我们本人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并标出性别和称谓。

在完成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社会经验、家庭调查和小制作来加深对宗法制的认识,有意识地去关注家庭情况,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强同父母、亲戚朋友的交流,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家庭氛围。

六、以生活经验为依托,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历史人物生活在过去的现实生活中,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是非标准和人生体验,通过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增加我们的生活阅历。

如学习曹操时,不免涉及对曹操的评价,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曹操年轻时,结交了名士桥玄。

桥玄称曹操是安天下的奇才。

另一名士许劭称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听了居然十分高兴。

他为什么高兴?我们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体验曹操的心理感受,为什么高兴呢,因为当时是乱世,所以曹操认为许劭是称赞他是“英雄”,同时可以领悟中国人的说话特点,有时为了需要,是要欲扬先抑的,明贬暗褒,这也是中国文人展现他们幽默感与机智的一种方式,就像大家都知道的有关解缙所写的贺寿对联一样:“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的儿子都是贼,偷得蟠桃孝娘亲。

”一波三折,欲扬先抑,妙趣横生。

再如在学习维新变动运动时,面对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慷慨赴死,而同为变法领袖的康有为、梁启超却逃到了海外,面对这两种不同的做法,我们应该怎样来评价?这涉及到思考生命的价值问题,我们可以去讨论、去思考,不要急着得出答案,也不要去寻求所谓的标准答案,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去理解做人的道理,理解如何去珍爱生命。

学历史不等于记历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人包括某些老师,错误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划划背背,不理解学习历史的真谛,许多人只有在等到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后,才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回过头来重新学习历史,这可能是现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热播和易中天等人走红的原因吧。

我们现代的中学生,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要通过历史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做人的品味,增强做事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通过上面的论述,希望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做到:把历史知识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

把生活阅历当做历史的学习的一把“金钥匙”,把学习历史的过程,当成是提升自己的生活阅历的一种有效途径。

越古越稀少,越稀少越值钱,比如你现在要是有本宋代的唐代的甚至汉代的书那可值不少钱了。

此外,一些古旧书大多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比如一些稀有古书有一些历史疆域记载、各类奇异天象灾难等事件的记载、一些奇特发现发明或珍奇稀有的动物植物的记载等,这些在今天就有极大的历史文献价值了

当然有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几乎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最优秀的文化了,只不过由于近代政治原因及国外文化冲击等人为原因才没落了,学习传统文化对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广博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

对你说的看书方法的问题,我想说,应该还是先把基础打好,由易入难,逐渐掌握一些古文基础,比如字的常见古义,句型结构,以及段落等问题。所以这个我建议你可以先看一些古代通史,因为史书里的古文是最简单易懂的古文了,而且还可以增加你的历史常识,读起来故事趣味性强,可以先从这方面入手,比如从《二十四史》(当然如果不是从网上阅读而是买书的话这个花费估计不小),《史记》(经典中的经典了),《资治通鉴》等看起来,再辅以唐宋的一些散文杂文以及历代的笔记体书如《世说新语》(这个我最喜欢读了,有味道)、《荣斋随笔》、《梦溪笔谈》这一类的,因为散文来说我觉得是唐宋的最为容易了,先秦及汉代的文字就跟《左传》《易》《论语》等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一样,精而简(读起来即使你查字典也很可能造成囫囵吞枣,难以深入进去的),所以对于新人来说这个困难不小,而到了明清的古文虽然有白话趋势,但我觉得相对于唐宋文反而变得晦涩了,所以优先推荐唐宋文,这个有本《古文观止》选得很好,它里面除了唐宋的部分外也都很不错,初学来说值得推荐。当然你有个习惯非常好,那就是喜欢自己查字典,这对于一个真心要学习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等到自己觉得小有成就了的时候,前面说的通史最起码完完整整看下一两本来,史记基本能翻一遍了这时就可以进阶一部,去阅读下先秦两汉的的典籍了,像《论语》《楚辞》诸子百家西汉文赋这些。

古诗词也是一部分,但相对来说比较独立,而且不难,可以凭个人喜好直接入手阅读学习就好了。

上面这些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意见,下面这个总结的初高中古文学习方法,还不错,看看吧,尽量去按着这些做一定会有所收益的。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说说你说的第一句话:看史记,感觉古代文人尽玩“文字游戏”,对自己思维能力提升没有帮助。

这个“文字游戏”,我想应该是指善用典故或春秋笔法。

《史记》其何以见长?述通古今,不虚美不隐恶,辞练文采。这些尽是道德文学修养,岂能比于侦探逻辑小说?想通过读《史记》来提升自己思维能力?可见你读书不得其道了。若论春秋笔法,我觉得实是史书必须。中国古时是极讲求道德伦理,有一定地位的人死了会定諡号,通常都是为了概括其为人,暗含褒贬,目的就是为了扬善贬恶,风行教化。

史书的目的,当然不只是为了记述事实。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賊子惧,可见其目的也是为了评判是非,扬善贬恶。史官自已在叙述事实时,要做到不虚美不隐恶,又不能因个人观点或情感歪曲历史,就不得不用词隐讳,暗含褒贬,才会有“郑伯克段于鄢”这样言简意赅评判得当的历史记述,所谓阐幽发微。后代史家常运用此种笔法,并不是后人的过度解读。

(其实,我窃以为也可能有不得以而为之。众所周知,史笔如铁。然而这样一件极需要执论公允的事情又常会因为犯讳而面临杀身之祸,往往只能是本朝修前朝史,所以才会产生类似于躲避言论审查的用词讲究。)

很多人不区分“读书”一词的内涵,只是简单地以为是获取知识,而不知有修身筑基之说。

如果读书只是从功利效率出发,直接使用Google搜索就行了,有目的性的获取知识,这好像才是最值的方法。

“中国古籍还值的阅读吗”这种问题形式早已在其它地方讨论过好多次,比如有人会问“拉丁文古籍还值得阅读吗?”、“《修昔底德历史》还值得阅读吗?”、“《荷马史诗》还值得阅读吗?”。如果撇去文学修养的需求,还可以换成这样:“《几何原本》还值得阅读吗?”、“《九章算术》还值得阅读吗”、“亚里士多德还值得阅读吗?”,如果历史再跳到五百年后的未来,估计还会有人问:“《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还值得阅读吗?”、“《晶格动力学理论》还值得阅读吗?”

这类问题归根到底其实是这样的一种问题:我们在学习知识时,是否还值得去了解它产生的历史。

对于科学更是如此,数学教科书更是深有此弊病,直接告诉你公式结果,而对于其产生的历史过程我们则知之甚少,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学生没有必要再去了解过去的大师走过的弯路了。

显然,我是属于支持学术与学术史一齐学习了解的。我的论点并不新奇,早已有人论述过。前时读《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与《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时,其中的教育观点更引为知音。

解铃还需系铃人,你要问“中国古籍还值的阅读吗”,那就从另一些近代批判书籍中寻找答案吧,以上可供参考。

引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爱心斗士」中一段文字: 让我们首先考察历史,因为在几个方面,历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点无需我来争辩,正如西塞罗所云:“如果你对你出生之前的事情一无所知,这就意味着,你永远只是幼稚的孩童。”只提一点就足以说明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我们“提高觉悟”的最强大的思想手段。不过,关于历史和历史教学还是有一点要强调,因为它们在学校里常常被忽略。历史并非众多必须传授的课程之一;每一门课都有历史,生物学、物理学、数学、文学、音乐、艺术都有自己的历史。我在这里建议,每一位老师都必须是历史老师。比如,只传授今天所知的生物学而不教过去所知的生物学,那就是把知识贬低为纯粹的消费品,那就使学生无缘了解我们知识的重要性,使他们无从知道我们的知识是如何得到的。倘若教学生原子而不提德谟克里特,教电学而不提法拉第,教政治而不提亚里士多德和马基雅维利,教音乐而不提海顿,那就是不让学生参与 “伟大的会话”。再者,那就是斩断了他们知识的根基。目前,其他的社会机构对知识的本源都不太感兴趣。了解你的根基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祖父从何而来,不仅仅是了解他吃过什么苦。你还要知道你的思想从何而来,你为何相信这些理念;你还要了解你的道德感和审美体验从何而来;你还要了解你的世界从何而来,而不仅仅是知道你的家庭从何而来。为了完整展示上文开始的西塞罗的思想,我们再引他的一句话:“除非人的生命融入了祖先的生命,除非人的生命置入历史语境中,否则人生又有何价值呢?”当然,西塞罗所谓的“祖先”并不是指母亲的姑母或姨母。

据此我建议,每一门课程都要当做历史教。这样,学生在初小时就知道,知识不是固化的物体,而是人类发展的某一阶段,有过去也有未来;可惜现在的学生不了解这一点。让我们回头说一说创世论的问题,我们想要说明,四千年前产生的思想不仅在时间上传到今天,而且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这些思想从科学变成宗教暗喻,又从宗教暗喻变成科学。古希伯来人在沙漠帐篷里神奇的思辨,和现代麻省理工学院教室里神奇的思辨,两者之间一以贯之的联系是多么亲切、多么深刻啊!我想要说的是,学科的历史使我们学会其中的联系;历史教育我们:世界并不是每天都被重新创造的,每个人都站在他人的肩头上。题外,引用《略谈中国史学双重职能》一文中的一段话以概述史学对于人文的重要:

一般说来,一个有着道德感的人,自是一个有着内心敬畏感的人。反之,一个内心无所畏惧的人,一个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个无信仰者,自是一个缺乏道德感的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前者的宗教意识与后者的历史意识,虽对象不同,但功能相近。

有一些中国学者(多为中青年学者)在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时,既发出叹息:中国人缺乏宗教感;又发出呼吁:中国人应亲近宗教,应陶冶出宗教感来。

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有些偏颇:

只看到中国人缺乏诚挚的宗教感,未看到中国人富有醇厚的历史感,即能在某些方面替代宗教感的历史感;

只看到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巨大差异,未看到中国人与西方人也有着一些共性,即都有着内心敬畏感。

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并已延续数千年了,不可能不在中国人的心底酿出相当醇厚的敬畏感,只是这种相当醇厚的敬畏感在今天变得有些淡薄了。

(我们民族通过著史来维系社会公正这一途径,在不同社会层面有不同表现形式,在主流社会有正史,在民间社会有家谱、墓志、说唱……--从略)

根据上述看法,我们还可以引申出其他许多看法,至少还可以引申出下面一些看法。

其一,传统中国史学兼容并包事实判断系统和价值判断系统--传统中国最为丰富的事实判断系统和传统中国最为基本的价值判断系统,因而拥有我们民族最为深厚的精神资源。

正因如此,我们民族拥有一句其他民族不大可能拥有的名言:"史不亡国亦不亡",即史为国本,史为民族精神之根本。

让小孩子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弟子规》《三字经》等,有什么好处和不好?

好处:作为一个中国孩子,我们仍然需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中国高考的传统文化分数在未来可能会增加。不好的:用弟子规打开阅读之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