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的目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的目录,第1张

1 仙传外科集验方、秘传外科方 2 难经校注 3 难经语译 4 难经本义 5 外科精义 6 温疫论 7 血证论 8 研经言 9 良方集腋 10 赤水玄珠全集 11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12 伤寒论校注 13 伤寒六书 14 金匮要略论注 15 厘正按摩要术 16 本草蒙筌 17 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 18 明医杂著 19 本草从新 20 圣济经 21 子和医集 22 辨证录 23 杨氏家藏方 24 活人书 25 简明医彀 26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27 针灸大全 28 伤寒论语译 29 病机汇论 30 本草崇原集说 31 经穴解 32 本草衍义 33 幼幼集成 34 诸病源侯论校注 35 针灸易学 36 疡医大全、 37 徐大椿医书全集 38 痘疹辨证 39 疯门全书 40 金匮玉函经二注 41 王旭高临证医案 42 读素问钞 43 妇人大全良方 44 广瘟疫论 45 海药本草 46 喉科指掌 点校本 47 问斋医案(无封面) 48 刘涓子鬼遗方 49 学古诊则 50 人身通考 51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52 黄帝内经素问语译 53 伤寒瘟疫条辩 54 世医得效方 55 类证治裁 56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57 金匮要略校注 58 御药院方 5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 金镜内台方议 61 千金宝要 孙真人海上方 62 伤寒总病论 63 吴鞠通医案 64 形色外诊简摩 65 种福堂公选良方 66 疡科会粹 67 名医别录 68 幼幼新书 69 外科证治全生 70 理虚元鉴·虚损启微 71 吴普本草 72 食物本草 73 中藏经语译 74 中藏经校注 75 脉经语译 76 针灸甲乙经校注(上下册) 77 本草易读 78 医学指归 79 胎产心法 女科辑要 80 外科证治全书 81 松峰说疫 82 医方考(附《脉语》)(校点本) 83 仁术便览 84 医灯续焰 85 医方考(附《脉语) 86 验方新编 上 87 验方新编 下 88 黄帝内经太素语译 89 随息居饮食谱 90 医经溯洄集 91 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上下) 92 祖剂 93 易简方 94 医林改错 95 冯氏锦囊秘录 96 饮膳正要 97 不居集 98 寿世保元 99 古今医统大全(上下) 100 脉经校注 10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1册-医经注释(上册)(卷1—卷46) 10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2册-医经注释(下册)(卷47—卷70) 10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 第三册 诊断(卷71—卷92 ) 104 明目至宝 105 秘传眼科龙木论校注 106 蠢子医 107 刘纯医学全书 108 千金翼方校释 109 遵生八笺校注 110 难经正义 111 痰火点雪 112 续名医类案 113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114 医碥 115 本草经集注 辑校本 116 勉学堂针灸集成(PDF) 117 汤液本草 118 养生月览 119 饮食须知 12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21 小儿推拿广意 122 全生指迷方 洪氏集验方 123 孙真人千金方 附真本千金方 124 景岳全书 125 四明心法 四明医案 126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127 调燮类编 128 本草求真 129 河间医集 130 小儿药证直诀 13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2 神农本草经辑注 133 痧胀玉衡 134 韩氏医通 135 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 136 温疫论补注 137 医门补要 138 医学读书记 139 医学纲目 140 证治准绳 14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4-12册)

  《阴阳书》五十卷(吕才撰。)

 《青乌子》三卷

 《葬经》八卷

 又十卷

 又二卷(萧吉撰。)

 《葬书地脉经》一卷

 《墓书五阴》一卷

 《杂墓图》一卷

 《墓图立成》一卷

 《六甲冢名杂忌要诀》二卷

 《五姓墓图要诀》五卷(孙氏撰。)

 《坛中伏尸》一卷

 《玄女弹五音法相冢经》一卷(胡君撰。)

 《新撰阴阳书》三十卷(王粲撰。)

 《龟经》三卷(柳彦询撰。)

 又一卷(刘宝真撰。)

 又一卷(王弘礼撰。)

 又一卷(庄道名撰。)

 又一卷(孙思邈撰。)

 《百怪书》一卷

 《祠灶经》一卷

 《解文》一卷

 《占梦书》二卷

 又三卷(周宣撰。)

 《玄悟经》三卷(李淳风撰。)

 右五行一百一十三部,凡四百八十五卷。

 《投壶经》一卷(郝冲、虞谭法撰。)

 《大小博法》二卷

 《皇博经》一卷(魏文帝撰。)

 《大博经行棋戏法》二卷

 《小博经》一卷(鲍宏撰。)

 《博塞经》一卷(鲍宏撰。)

 《二仪簿经》一卷(隋炀帝撰。)

 《大博经》二卷(吕才撰。)

 《棋势》六卷

 《棋品》五卷(范汪等注。)

 《围棋后九品序录》一卷

 《竹苑仙棋图》一卷

 《棋评》一卷(梁武帝撰。)

 《象经》一卷(周武帝撰。)

 又一卷(何妥撰。)

 又一卷(王裕撰。)

 《今古术艺》十五卷

 右杂艺术一十八部,凡四十四卷。

 《皇览》一百二十二卷(何承天撰。)

 又八十四卷(徐爰并合。)

 《类苑》一百二十卷(刘孝标撰。)

 《寿光书苑》二百卷(刘香撰。)

 《华林编略》六百卷(徐勉撰。)

 《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

 《长洲玉镜》一百三十八卷(虞绰等撰。)

 《艺文类聚》一百卷(欧阳询等撰。)

 《北堂书抄》一百七十三卷(虞世南撰。)

 《要录》六十卷

 《书图泉海》七十卷(张氏撰。)

 《检事书》一百六十卷

 《帝王要览》二十卷

 《玉藻琼林》一百卷(孟利贞撰。)

 《玄览》一百卷(天后撰。)

 《累璧》四百卷(许敬宗撰。)

 《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孟利贞撰。)

 《策府》五百八十二卷(张大素撰。)

 《玄门宝海》一百二十卷(诸葛颖撰。)

 《文思博要》并目一千二百一十二卷(张大素撰。)

 《三教珠英》并目一千三百一十三卷(张昌宗等撰。)

 右类事二十二部,凡七千八十四卷。

 《黄帝三部针经》十三卷(皇甫谧撰。)

 《黄帝八十一难经》一卷(秦越人撰。)

 《赤乌神针经》一卷(张子存撰。)

 《黄帝明堂经》三卷

 《黄帝针灸经》十二卷

 《明堂图》三卷(秦承祖撰。)

 《龙衔素针经并孔穴虾蟆图》三卷

 《黄帝素问》八卷

 《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

 《黄帝杂注针经》一卷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图》一卷

 《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

 《黄帝针经》十卷

 《黄帝明堂》三卷

 《黄帝九灵经》十二卷(灵宝注。)

 《玉匮针经》十二卷

 《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杨上善注。)

 《三部四时五脏辨候诊色脉经》一卷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杨上善撰。)

 《黄帝明堂经》三卷(杨玄孙撰注。)

 《灸经》一卷

 《铃和子》十卷(贾和光撰。)

 《脉经诀》三卷(徐氏撰。)

 《脉经》二卷

 《五藏诀》一卷

 《五藏论》一卷

 右明堂经脉二十六家,凡一百七十三卷。

 《神农本草》三卷

 《桐君药录》三卷(桐君撰。)

 《雷公药对》二卷

 《药类》二卷

 《本草用药要妙》二卷

 《本草病源合药节度》五卷

 《本草要术》三卷

 《本草药性》三卷(甄立言撰。)

 《疗痈疽耳眼本草要妙》五卷

 《种芝经》九卷

 《芝草图》一卷

 《吴氏本草因》六卷(吴普撰。)

 《李氏本草》三卷

 《名医别录》三卷

 《药目要用》二卷

 《本草集经》七卷(陶弘景撰。)

 《灵秀本草图》六卷(原平仲撰。)

 《诸药异名》十卷(释行智撰。)

 《四时采取诸药及合和》四卷

 《本草图经》七卷(苏敬撰。)

 《新修本草》二十一卷(苏敬撰。)

 《新修本草图》一十六卷(苏敬等撰。)

 《本草音》三卷(苏敬等撰。)

 《本草音义》二卷(殷子严撰。)

 《太清神丹中经》三卷

 《太清神仙服食经》五卷

 又一卷(抱朴子撰。)

 《太清璇玑文》七卷(冲和子撰。)

 《金匮仙药录》三卷(京里先生撰。)

 《神仙服食经》十二卷(京里先生撰。)

 《太清诸丹要录集》四卷

 《神仙药食经》一卷

 《神仙服食方》十卷

 《神仙服食药方》十卷

 《服玉法并禁忌》一卷

 《太清诸草木方集要》三卷

 《太清玉石丹药要集》三卷(陶弘景撰。)

 《太一铁胤神丹方》三卷(苏游撰。)

 《养生要集》十卷(张湛撰。)

 《补养方》三卷(孟诜撰。)

 《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吴景撰。)

 《四海类聚单方》十六卷(隋炀帝撰。)

 《太官食法》一卷

 《太官食方》十九卷

 《食经》九卷(崔浩撰。)

 又十卷

 又四卷(竺暄撰。)

 《四时食法一卷》(赵氏撰。)

 《淮南王食经》一百二十卷(诸葛颖撰。)

 《淮南王食目》十卷

 《淮南王食经音》十三卷(诸葛颖撰。)

 《食经》三卷(卢仁宗撰。)

 《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

 《华氏药方》十卷(华佗方,吴普集。)

 《肘后救卒方》四卷(葛洪撰。)

 《补肘后救卒备急方》六卷(陶弘景撰。)

 《阮河南方》十六卷(阮炳撰。)

 《杂药方》一百七十卷(范汪方,尹穆撰。)

 《胡居士方》三卷(胡洽撰。)

 《刘涓子男方》十卷(龚庆宜撰。)

 《疗痈疽金疮要方》十四卷(甘浚之撰。)

 《杂疗方》二十卷(徐叔和撰。)

 《体疗杂病方》六卷(徐叔和撰。)

 《脚弱方》八卷(徐叔向撰。)

 《药方》十七卷(秦承祖撰。)

 《疗痈疽金疮要方》十二卷(甘伯齐撰。)

 《杂药方》十二卷(褚澄撰。)

 《效验方》十卷(陶弘景撰。)

 《百病膏方》十卷

 《杂汤方》八卷

 《疗目方》五卷

 《杂药方》十卷(陈山提撰。)

 又六卷

 《杂丸方》一卷

 《调气方》一卷(释鸾撰。)

 《黄素方》十五卷

 《杂汤丸散方》五十七卷(孝思撰。)

 《僧深集方》三十卷(释僧深撰。)

 《删繁方》十二卷(谢士太撰。)

 《徐王八代效验方》十卷(徐之才撰。)

 《徐氏落年方》三卷(徐嗣伯撰。)

 《杂病论》一卷(徐嗣伯撰。)

 《徐氏家秘方》二卷(徐之才撰。)

 《集验方》十卷(姚僧垣撰。)

 《小品方》十二卷(陈延之撰。)

 《经心方》八卷(宋侠撰。)

 《名医集验方》三卷。)

 《古今录验方》五十卷(甄权撰。)

 《崔氏纂要方》十卷(崔知悌撰。)

 《孟氏必效方》十卷(孟诜撰。)

 《延年秘录》十二卷

 《玄感传尸方》一卷(苏游撰。)

 《骨蒸病灸方》一卷(崔知悌撰。)

 《寒食散方并消息节度》二卷

 《解寒食散方》十三卷(徐叔和撰。)

 《妇人方》十卷

 又二十卷

 《少小方》十卷

 《少小杂方》二十卷

 《少小节疗方》一卷(俞宝撰。)

 《狐子杂诀》三卷

 《狐子方金诀》二卷(葛仙公撰。)

 《陵阳子秘诀》一卷(明月公撰。)

 《神临药秘经》一卷(黄公撰。)

 《黄白秘法》一卷

 又二十卷

 《玉房秘术》一卷(葛氏撰。)

 《玉房秘录诀》八卷(冲和子撰。)

 《类聚方》二千六百卷

 右医术本草二十五家,养生十六家,病源单方二家,食经十家,杂经方五十八家,类聚方一家,共一百一十家,凡三千七百八十九卷。

 丁部集录,三类,共八百九十部,书一万二千二十八卷。

 《楚词》类一 别集类二 总集类三

 《楚词》十六卷(王逸注。)

 《楚词》十卷(郭璞注。)

 《楚词九悼》一卷(杨穆撰。)

 《离骚草木虫鱼疏》一卷(刘沓撰。)

 《楚词音》一卷(孟奥撰。)

 又一卷(徐邈撰。)

 又一卷(释道骞撰。)

 《汉武帝集》二卷

 《魏武帝集》三十卷

 《魏文帝集》十卷

 《魏明帝集》十卷

 《魏高贵乡公集》二卷

 《晋文帝集》一卷

 《晋明帝集》五卷

 《晋宣帝集》十卷

 《晋简文帝集》五卷

 《宋武帝集》二十卷

 《宋文帝集》十卷

 《梁文帝集》十八卷

 《梁武帝集》十卷

 《梁简文帝集》八十卷

 《梁元帝集》五十卷

 《梁元帝集》十卷

 《后魏明帝集》一卷

 《后魏文帝集》四十卷

 《后周明帝集》十卷

 《陈后主集》五十卷

 《隋炀帝集》三十卷

 《太宗文皇帝集》三十卷

 《高宗大帝集》八十六卷

 《中宗皇帝集》四十卷

 《睿宗皇帝集》十卷

 《垂拱集》一百卷

 《金轮集》十卷(天后撰。)

 《梁昭明太子集》二十卷

 《汉淮南王集》二卷

 《汉东平王集》二卷

 《魏陈思王集》二十卷

 又三十卷

 晋《齐王集》二卷

 《晋会稽王集》八卷

 晋《彭城王集》八卷

 晋《谯王集》三卷

 宋《长沙王集》十卷

 宋《临川王集》八卷

 宋《衡阳王集》十卷

 宋《江夏王集》十三卷

 宋《南平王集》五卷

 宋《建平王集》十卷

 《宋建平王小集》十五卷

 《齐竟陵王集》三十卷

 《梁邵陵王集》四卷

 《梁武陵王集》八卷

 后周《赵王集》十卷

 后周《滕王集》十二卷

 赵《荀况集》二卷

 楚《宋玉集》二卷

 前汉《贾谊集》二卷

 《枚乘集》二卷

 《司马迁集》二卷

 《东方朔集》二卷

 《董仲舒集》二卷

 《李陵集》二卷

 《司马相如集》二卷

 《孔臧集》二卷

 《魏相集》二卷

 《张敞集》二卷

 《韦玄成集》二卷

 《刘向集》五卷

 《王褒集》五卷

 《谷永集》五卷

 《杜邺集》五卷

 《师丹集》五卷

 《息夫躬集》五卷

 《刘歆集》五卷

 《杨雄集》五卷

 《崔篆集》一卷

 后汉《桓谭集》二卷

 《史岑集》二卷

 《王文山集》二卷

 《朱勃集》二卷

 《梁鸿集》二卷

 《黄香集》二卷

 《冯衍集》五卷

 《班彪集》二卷

 《杜笃集》五卷

 《傅毅集》五卷

 《班固集》十卷

 《崔骃集》十卷

 《贾逵集》二卷

 《刘瑀駼集》二卷

 《崔瑗集》五卷

 《苏顺集》二卷

 《窦章集》二卷

 《胡广集》二卷

 《高彪集》二卷

 《王逸集》二卷

 《桓驎集》二卷

 《边韶集》二卷

 《皇甫规集》五卷

 《张奂集》二卷

 《朱穆集》二卷

 《赵壹集》二卷

 《张升集》二卷

 《侯瑾集》二卷

 《郦炎集》二卷

 《卢植集》二卷

 《刘珍集》二卷

 《张衡集》十卷

 《葛龚集》五卷

 《李固集》十卷

 《马融集》五卷

 《崔琦集》二卷

 《延笃集》二卷

 《刘陶集》二卷

 《荀爽集》二卷

 《刘梁集》二卷

 《郑玄集》二卷

 《蔡邕集》二十卷

 《应劭集》四卷

 《士孙瑞集》二卷

 《张劭集》五卷

 《祢衡集》二卷

 《孔融集》十卷

 《虞翻集》三卷

 《潘勖集》二卷

 《阮瑀集》五卷

 《陈琳集》十卷

 《张纮集》一卷

 《繁钦集》十卷

 《杨修集》二卷

 《王粲集》十卷

 魏《华歆集》二十卷

 《王朗集》三十卷

 《邯郸淳集》二卷

 《袁涣集》五卷

 《应玚集》二卷

 《徐干集》五卷

 《刘桢集》二卷

 《路粹集》二卷

 《丁仪集》二卷

 《丁暠集》二卷

 《吴质集》五卷

 《刘暠集》二卷

 《孟达集》三卷

 《陈群集》三卷

 《王修集》三卷

 《管宁集》二卷

 《刘邵集》二卷

  中医治病时对有关症状、处方、用药等的记录,多用做书名,如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近人秦伯未的《清代名医医案》等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者,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

  中医医案起源很早,其萌芽可追溯到周代。据《周礼》记载,当时的医生已有关于疾病名称及治疗结果的记录,但其作用主要是用于评定医生的疗效,从而确定其等级,以发薪俸。此外,《左传》及先秦诸子著作中,也有散在的关于医家诊治疾病的记载,均可视为医案之雏形。现今所见最早有实际内容的医案,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载扁鹊治赵简子、虢太子、齐桓侯三案及淳于意的诊籍。尤其后者,被视为后世医家之滥觞。淳于意诊籍共25则,每则载有患者姓氏、住址、职务、病名、脉象、治法及预后等内容,涉及内、外、伤、妇、儿各科病证。诊法以脉为主,兼有病机分析。治法有药物、针刺、熏洗等,用药或汤或丸或酒。更可贵的是,除治愈者外,诊籍还记录了10个死亡病例,这种事实求是的态度,反映了早期医案朴实无华的风格特点。

  秦汉以降,医学崇尚方书,直至隋唐五代,医案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医案散见于医籍和文史书中,数量少,内容简。如《千金要方》所载数案,多为孙思邈自治案,目的主要是用以证明某方、某药的疗效,缺乏对病证的详细描述及分析。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医案,仍有其朴实典雅、医文融会等可取之处,从中亦可得到启迪。

  宋金元时期为医案空前发展的阶段。医案专著开始出现、医籍附案逐渐增多、医家立案蔚然成风、医案风格异彩纷呈,是这一时期医案发展的主要特点。

  宋·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该书将常见的伤寒病证方分为90种,每证一案。立案严谨,内容全面完整,且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为依据,对医案加以剖析,颇有启发。清代医家余震称赞本书:“所存医案数十条,皆有发明,可为后学楷模。”

  医籍附案虽起源很早,但较为零散,比较集中的医籍附案,实始于宋。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中,载儿科医案23则,涉及病证十几种,或分析病因病机,或阐明方药运用,充分体现了钱氏的儿科学术特点。此书不仅以论附案为其特点,而且也是最早的专科医案。此外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以及这一时期众多医家的医著,也大都附有医案。如杨介、孙兆、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陈自明、王好古、罗天益、滑寿等,均有医案传世。随着医案的增加,其形式、风格及叙案方式亦有所变化。如有的以论附案,有的夹论夹案,有的边论边案,但目的均在于以案证理。

  如张子和医案,见于《儒门事亲》,约200余则,其案记述病因、辩证、治法、立方较详,用药多主寒凉,擅用汗、吐、下三法,体现了张子和以攻邪为主的学术特点。李东垣医案,散见于《脾胃论》、《兰室秘藏》二书,述案周详,辩证确切,处方药多量轻,擅用升阳益气之法,反映了李东垣善于扶正祛邪、顾护正气的风格。朱丹溪医案,流传较多,多以夹叙夹议的写法,阐明其滋阴降火的学术特点。

  上述医案,不仅充分反映了各医家不同的学术观点、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为后世医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案发展至明代,各方面均渐趋成熟。个人医案专著大量增加,医案类书出现,以及对医案开始进行研究,是这一时期医案成熟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明代个人医案专著约有30余种。较有代表性的如《石山医案》、《周慎斋医案》、《孙文垣医案》、《王肯堂医案》《奇效医述》、《易氏医案》、《李中梓医案》等。此外医籍附案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超过前代,如《景岳全书》、《滇南本草》、《医宗必读》、《本草纲目》、《针灸大成》、《医学正传》、《外科正宗》、《一草亭目科》、《济阴纲目》等书,所附医案数量可观,涉及临床各科。在医案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①内容完整、客观;②格式多样、规范;③说理透彻、详明;④文笔秀美、流畅。

  更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医案类书--《名医类案》。该书为江瓘编著,12卷,荟集明代以前历代医家医案及经史百家中所载医案近3000例,以病证分为205门。所载医案以内科为主,兼及外、妇、五官各科。每案记医者姓名及患者年龄,体质、症状、诊断、治法、方药等,而且许多医案附有夹注或按语,以“宣明往范,昭示来学,既不诡于圣经,复易通乎平俗”。该书不仅开我国医案类书之先河,而且也是第一部研究古代医案的专著。所载诸案,不仅反映了所辑前贤的精湛医术及临证经验,而且为研究这些医家的学术思想留下了宝贵资料。

  此期除了对医案的广泛性研究外,一些医家还开始对医案的书写格式与规范进行了专门研究。首先是《韩氏医通》提出医案要“望、闻、问、切、论、治六法必书”,并示以格式。其后吴昆在《脉语》中对此又作了修改和补充,提出了“七书一引”的书写方法,对医案的书写内容和格式做了更为详细的说明。这些观点的提出,起到了促进医案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作用,对后世医案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清代是医案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有大量的医案问世,而且书写和编纂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理论与临床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概括本时期医案的特点,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医案大量涌现,形式种类多样。

  经初步统计,清代医家撰写的医案专著达200余种。就著作的形式而言,门类俱全,风格多样,既有个人医案、医案类书、医案丛书,又有专科医案、专题医案、会诊医案、医案评注及宫廷医案等。就编写形式而言,匠心独运,各具特色,如有的叙证简要,寓意深刻;有的详说细解,记叙明畅;有的善引经典,重在说理;有的强调治法,示人规矩;有的脉因证治,井然有序。

  ⑵ 医家重视医案,立案已成风尚。

  清代医案之所以有所成就,在于医家们对医案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医家对前贤医案倍加珍视,如余震曾云:“成案甚多,医之法在是,法之巧亦在是,尽可揣摩。”(《古今医案按·序》)王燕昌亦云:“名医立案,各有心得,流传既久,嘉惠无穷。盖临证多则阅理精,练事深则处方稳,此前贤医案所以可贵也。”(《王氏医存·凡例》)另一方面,医家对个人撰写医案格外重视,徐灵胎指出:“故治病之法,必宜先立医案。”王达士《医权初编》亦云:“医者立方,当先立案。”足见当时医家书写医案已蔚然成风。传世医案较有影响的如喻昌《寓意草》、马元仪《印机草》、尤在泾《静香楼医案》、齐有堂《齐氏医案》、《王九峰临证医案》、顾晓澜《吴门治验录》、《吴鞠通医案》、王孟英《王氏医案》、蒋宝素《问斋医案》、谢映庐《得心集医案》、《费伯雄医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余听鸿《诊余集》等等,枚不胜举,可谓名家辈出,各领风骚。各案虽风格有所差异,但都反映了各自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为后人所称道。

  ⑶ 重视医案研究,大量合刊汇编。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除记载了60多则疑难杂证病案外,还于开篇“先议病后用药”之后,撰“与门人订议病式”。“议病式”在韩懋、吴昆等人的基础上,对撰写医案的内容与格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态度应严肃认真,内容应详尽(包括诊病时间、地点、患者一般情况、症状、脉象、辩证、治则、方药、预后等),理法方药应齐备。这一设想不仅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医疗经验的总结、医疗效果的提高、医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医疗档案的保存,均十分有益,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在类书的编纂方面,出现了现存篇幅最大的医案类书--《续名医类案》,该书是《名医类案》的姊妹篇,收集清乾隆及以前医案5000余首,计分345门,对《名医类案》多所补充。

  此外,清代还有许多合刊类医案问世,较著名者有《三家合刻医案》和《柳选四家医案》等。此类医案为编纂者精选汇集而成,多能代表医家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之精华,故虽载案数量不多,但质量和价值较高。在医案评注方面,亦较前代有长足进展。其中余震的《古今医案按》为评注式医案中不可多得之作。该书以证统案,选辑上至仓公,下至叶天士共60多位医家的千余则医案,选加按语530余条,析疑解惑,画龙点睛,评论精辟,对于研习古今医案,大有裨益。后经王孟英择其优者再加评按,其参考价值更大。

  清代以降,医案的发展未在出现新的高潮,但学者对医案的认识和评价,则较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章太炎先生曾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又如张山雷在《古今医案评议》中说:“医书论证,但纪其常,而兼证之纷淆,病源之递嬗,则万不能条分缕析,反致杂乱无章。惟医案则恒随见症为迁移,活泼无方,具有万变无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馨咳亲闻。所以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医,直不啻聚古今之良医,而相与唔对一堂,从上下其议论,何快如之?”其言发自肺腑,颇为真切。

  在撰写风格上,或继承明清两代的特点,从传统的中医理法方药着手,重点阐发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或对传统医案加以变革,采用中西汇通的观点叙述医案。后者以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附案为代表。再如曹颖甫《经方实验录》,处方以仲景为宗,说理则中西兼融,颇具特色。民国时期徐衡之等所编《宋元明清名医类案》、何廉臣所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均分类恰当,间有评议,有一定实用价值。

  各个历史时期众多医家不同风格的医案,不仅是我国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瑰宝。在众多的医案中,既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又有大量的医疗经验;既有辨证方法,又有处方用药;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既有详明者令人百读不厌,又有简要者令人寻味无穷;既有一般病而诊疗别具一格,又有疑难证而处治独辟蹊径。

  总之,中医医案浓缩、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方面的知识,可谓博大精神。学习和研究医案,不仅能丰富和深化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因此,医案对于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来说,当时必修之学。

  (以上内容转引自刘更生主编《医案医话医论名著集成·前言》)

  吴鞠通医案,古今医案按,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三家医案合刻,也是山人医案,王氏医案绎注,未刻本叶氏医案,何澹安医案,花韵楼医案,孙文垣医案,马培之医案,张聿青医案,张畹香医案,曹仁伯医案论,程杏轩医案,丛桂草堂医案,王旭高临证医案,邵兰荪医案,许氏医案

  何谓医案?医案,又称诊籍、脉案、方案、病案,是中医诊疗活动的记录,现称病历(例)。 中医医案,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具体反映形式,它不仅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而且还反应了医家的临床经验及思维活动。由于医家所处时代不同,学识、爱好、修养等各异,因此历代医案的数量、形式、体裁、风格亦不尽相同。 中医诊治疾病过程的记录,后发展为中医著作的一种类型。西汉医家淳于意(即仓公)的“诊籍”是现知最早的医案。《史记》转载了其中的25位患者的姓名、里籍、职业、病证,以及有关的诊断、处方用药和转归。此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许多医方书中常夹带记载治疗案例。医案便于总结临床经验,启迪思路,所谓“医之有案,如弈者之谱,可按而复也”(清代俞震《古今医案按》)。因此,将医案汇集成书,就成了中医文献中颇有特色的一类著作。现一般认为宋代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为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明清以后,医案著作越来越多。

  按作者来分,医案有独家医案和诸家医案合编两大类。独家医案著名的有明代汪机《石山医案》,明末清初喻嘉言《寓意草》,清代叶天士《临证医案指南》、吴鞠通《吴鞠通医案》,近现代的《丁甘仁医案》和《蒲辅周医案》等。汇萃诸家医案的代表作则有明代江瓘《名医类案》,清代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俞震《古今医案按》之类。此外,还有按时代编集之医案,如《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徐衡之等)、《清代名医医案菁华》(秦伯未)、民国间《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余瀛鳌等)。

  中医医案的写法不一,或繁或简,风格各异。好的医案应该融合理、法、方、药于一体,反映辨证论治全过程。医案要求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脉象、舌象等,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并据此立法、处方、用药。医案虽不求有症必记,但须突出有辨证意义的主症。有些古代医案每例仅寥寥数语,但却能画龙点睛,如实反映治疗过程和思路,如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也有些医案系追忆而成,并加评述,其特点是能展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和治疗心得,如喻嘉言《寓意草》。此类型的医案又兼有医话(医学随笔)的性质。近现代中医医案逐步汲取西医病历的长处,日趋规范化,但仍保持理、法、方、药齐备的特色,发挥着及时总结交流现代中医临证经验的积极作用。1、《黄帝八十一难经》(据说上古神医扁鹊著,至今医学的飞速发展也没有超越它。)2、《阴阳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足臂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黄帝针经》(战国?)3、《黄帝明堂灸经》(唐?)4、《灸膏肓俞穴法》(北宋医学家 庄绰。)《针灸资生经》(南宋针灸学家 王执中)《备急灸法 》 (南宋针灸学家 闻人耆年)《子午流注针经》(金代针灸学家 何若愚)《针经指南》(金元时期针灸家 窦默)《针灸四书》(元代针灸家 窦桂芳)《针经摘英集》(元代医家 杜思敬)《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元·王国瑞)《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元·忽公泰)5、《针灸大全》(明代针灸学家 徐 凤) 《奇经八脉考》(明·李时珍)《针灸聚英(明代针灸医家 高 武)《针炙节要聚英 》(明·高 武)《经络全书》(明·徐曾)《针灸问对》(明·汪 机)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学中医当从学针灸开始 ,这个倪海厦教授在梁冬的节目中也讲过,学针灸实践起来太容易了,你不需要有一个药房,甚至都不需要煎药壶,只需一包针,一些消毒棉球。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每次放假回家,都有老家的乡亲们找我来针灸。

针灸是人们对针刺治疗叫习惯了的称呼,其实它不光包括针刺,还有灸, 但是由于经济效益、排烟等诸多原因,许多医院并不开展艾灸治疗。古语有云,针所不及,灸之所宜。针刺治疗即使是用在补益的穴位上,其补益效果也极其有限,所以补虚补寒大都选择艾灸,比如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艾灸比针刺会好很多。

灸法最早并不叫艾灸,因为最早的灸材不限于艾火,“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蒿即艾叶,“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艾本身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烧灼后的艾善于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擅治虚寒性疾病。《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风寒冰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艾焫。”

艾灸治疗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已很盛行,关于艾灸治病的记载分散在各类医书当中,但是艾灸学专著却并不多。我们按时间顺序捋一捋。

《黄帝内经》 成书于战国时期:“针所不及,灸之所宜”。针刺是通过调动元气来温通经络,调理疾病的,如果人元气不足,则针刺疗效不佳,元气弱的人胃肠吸收功能也不好,服药效果也差,此时可以直接用艾灸补元阳,元气足则针,药兼可施。

东汉时期成书的《金匮要略》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金匮要略》关于艾灸的记载只有寥寥三条,而且都是穿插针刺和汤药当中的,但是也提示艾灸的适应症:虚证,寒证和阳虚阴盛证。

唐代药王孙思邈 ,他对针、灸、药物兼通,主张提出针法、灸法、药物因病而施。并对灸壮多少、艾炷大小、艾灸刺激强度都有详细阐述。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指出:1 艾灸需讲顺序,艾灸时要先灸阳经穴位,再灸阴经,先灸人体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边,再灸右边;2 艾灸选穴不在多,而在精。每次不超过3个穴位;3 孙思邈认为艾灸不光可用于虚寒证,也可用于实证。比如《千金翼方》记载:“阴都,灸随年壮,主小肠热病。”4 提出艾灸预防传染病,“凡入吴蜀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5 记载了隔物灸法,可隔蒜、盐、豆豉、葶苈子、附子、商陆等艾灸,都有对应的不同疗效,即使到现在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也是常见的间接灸法。6 艾灸虽好,一些热证孙思邈用艾灸也取得良好效果,但也有禁忌症,提出了“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

艾灸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在宋朝,涌现出了像 《扁鹊心书》 《黄帝明堂灸经》等都出现于宋朝,其中《扁鹊心书》是南宋窦材所著,窦材重视灸法,提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该书分为三卷,上卷收集了黄帝灸法,扁鹊灸法以及窦材灸法等三种灸疗法,也算一定意义上的艾灸集大成者。本篇以介绍学习艾灸的书籍为主,所以不能详列书中艾灸的全部详细治疗,选几段摘录如下:

1 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

2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扁鹊心书》学术观点 :大病宜灸,使阳气不绝。长寿宜灸,防病于未然。扶阳宜灸,阳精若在必长生。其记载了百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更将艾灸融入其中,疾病、穴位、艾灸方法一应俱全,若学艾灸值得一看。

《扁鹊心书》是窦材使用仲景伤寒理论治病效果不佳,方才实践总结出来的医书,所以有些重《内经》,轻《伤寒》,也是很有意思的。

关于艾灸相关书籍就推荐到这里,学医不能闭门造车,尤其是中医,学术思想百家争鸣,不同时代出现的特长疗法,不少医家都有对前人的总结和驳斥,这些内容值得我们去深究,而在现代许多书籍中却没有记载。学医为何,只求我想救人时不会无术可施。很高兴上次分享的《串雅》内容,能帮助到一位网友治疗好自己的牛皮癣,本篇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杏林,一个爱好钻研的小中医,后面有空我们介绍一下现在的灸疗方法,我们下期再会!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的目录

1 仙传外科集验方、秘传外科方 2 难经校注 3 难经语译 4 难经本义 5 外科精义 6 温疫论 7 血证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