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世本的作者和成书年代,第1张

《世本》的作者不见于史,书中所记载的时代,在古人的记载中有三种说法:

始于黄帝,不知止于何时。

始于黄帝,止于春秋。

楚汉之际好事者所作,录自古帝王公诸卿大夫之世,终于秦末。

而现代有学者因书中称赵王迁为“今王迁”认为此书是由战国末年的赵国人所作。成书年代约为秦始皇十三年至十九年(公元前234年—前228年),比《竹书纪年》要晚上六七十年。

中华古籍难以数计,对古籍的分类整理自古已有。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集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90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6岁,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建元五年),10岁,在夏阳耕读。《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11岁。窦太后死,汉武帝罢黜黄老之言,发动尊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12岁。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元朔三年),20岁,开始外出游历,回长安后,为汉武帝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36岁。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谈病死洛阳。司马迁到泰山参加封禅。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38岁,正式做太史令,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42岁,《太初历》完成,开始编写《史记》。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47岁,汉武帝攻打匈奴,骑都尉李陵投降。司马迁为其辩护,下狱,遭宫刑。(不过《史记》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狱的时间中完成的)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太始元年),50岁,汉武帝改元大赦。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55岁,《史记》全书完成。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自己去看吧

简单的说法,四书指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著作;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典籍。

虽然这些经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是作为经典来遵奉的,但其实也有时代的不同,我们今天把儒家学派的经书统称为十三经是源于南宋时代,而在之前又分几个时期,不同的时期对经书有不一样的说法, 这是要加以注意的。

其中,礼经在汉朝是指仪礼,主要讲士大夫阶层的礼仪,在汉朝时叫<士礼>,晋朝时始称<仪礼>,同时还有两部讲礼的:<周礼>和<礼记>。至东汉时,学者郑玄为这三部礼书作注,合称三礼,唐以后都列入经书。

另外我们最容易错误的是春秋一书,<春秋>本是鲁国史书,我们称春秋一般是指它的注解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东汉以后左传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通常情况下我们说春秋就是指左传。

四书在先秦前就存在的,当时尚无四书之说,其中<论语>孔子死后汇编的孔子言行录,<<孟子>是记述旧中国时代孟轲的政治思想的书,而<大学>与<中庸>本来是礼记里的两篇文章,讲作学问和修身之道的,到南宋时,学者朱熹把它们分别独立出来加以注解,并且和<论语>、<孟子>合编为一套丛书,作为学习儒家经典的初级入门教材,叫做<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也叫四子书,此外还有个别称叫“学庸论孟”。

另外,我要给大家讲的是这四书五经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伦理、道德、天文地理、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

儒学最初的课程有四门功课,是儒生的必修课,它们是诗、书、礼、乐,时称为四术,约相当于今天的文学课、古代史课、政治课及音乐课。后来增设了易和春秋,相当于当时的哲学课和近代史课,这已经是孔子晚年的时期了,后人称之为“六艺”,也叫六经。其中因为古代没发明乐谱而致使乐经在战争中失传,到汉朝时只剩下了其他五经,汉文帝时开始设立各经学博士至武帝时代完成系统学府,五经之说至此流传至今。

而所谓国学中儒学的十三经一说,则是在唐朝的科举发明以后,前面提到的礼分三礼,春秋分三传,分开计算则是九经,唐太学里作为标准的经文由前九经再加<孝经>、<论语>、<尔雅>,最后到宋朝时崇文抑武又把孟子列入经书,共十三种,以后再没增加,但十三经名字的由来更晚,大致在明朝汇刻<十三经注疏>和<十三经古注>才正式有了现在通用的十三经之说。

最后提提尔雅,该书实际上是汉朝人在战国时代学者们积累的训诂资料的基础上编定的一部按意义分类解释的古典字典,因为对读古经(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人一直在读古书)很有帮助,所以被尊为经书。

古代有个对子:三星日月光,四诗风雅颂。其中风指国风,诗经的一种,雅是大雅小雅的统称,颂也诗书中的一种载体。关于此节,将在以后论及对联的艺术一节谈及。

甲骨的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把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的书。简牍的书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

古代写本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此外,还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到现代的电子书。

扩展资料

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手工精制的纸特别适合中国书画之用,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的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时刻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以我们中国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图书在迭次的创造改进,才有今天的面貌。

大体来说,史历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书籍的发展,略有脉络可寻。最早人们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做为媒介。其后,从经验的累积,进而确定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

参考资料:

-书

黄帝内经成书于先秦至汉。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

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黄帝内经》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春秋末期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世本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世本》的作者不见于史,书中所记载的时代,在古人的记载中有三种说法:始于黄帝,不知止于何时。始于黄帝,止于春秋。楚汉之际好事者所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