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里面的秘密是什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秘密就是描述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因为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意义的。
尚古观念。厚古薄今在中国千年不变,一些文人为了使自己的学说和主张产生影响,受到重视,常假托古人之名著书立说。这种风气秦汉时期尤其盛行,对后世影响很大。
文献补亡。图书的保存在古代一直都是件大事,再加上多是孤本,战乱、火灾、禁书、焚书等无不造成典籍文献的大量损毁亡佚,这也给后世之人带来无限遗憾的同时也促使他们常有寻求遗书之举。于是,便让某些投机之人钻了空子。如秦始皇焚书之后不久又经历楚汉战争,国家典藏的图书文献散亡殆尽。西汉建国时,朝廷藏书不足,便屡次下诏从民间求遗书,于是有人制作伪书欺世盗名,邀赏谋财。这也导致西汉成为中国伪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学术相争。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尤其是同时期才名相当的人。为了赶超对方,伪造古书便是常用的一种手段。这种事在战国百家争鸣便已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曹魏时期的王肃伪造《孔子家语》一事。当时,东汉末年的一代经学大师郑玄遍注儒家经典,成为不可逾越一座高峰。王肃对郑玄的观点不甚感冒又想要成一家之言,只能另辟蹊径,但由于缺乏有力的论据,便伪造出了一部《孔子家语》。
伪署作者。这类产生的原因多是有着不可明说的秘密。比如泄愤诽谤他人时,肯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比如写的比较烂或有伤风化或内容敏感的作品,多数也不加本名;等等。还有种是偷窃他人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也属此类。
好事妄为。谁也不能否认世间总是有一些个性比较独特的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纯粹是个人爱好,就是要造一些伪书出来,比如张湛造《列子》。杨慎写《杂事秘辛》时,也只是遣兴之作,谁知后世反以为真。而且,这种人在历史长河中,真不在少数。
总之,作伪的原因极为复杂,作伪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这里也就说下大概。下面,咱们便一起来看看那些流传甚广的伪书。因为梁启超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已有比较详尽的讲述,以下内容古典君就偷下懒,直接摘录如下:
今将重要之伪书,已定案、未定案、全部伪、部分伪、人名伪、书名伪等,分别总括列表如下。所录限于汉以前书,或托名汉以前书者;其术数、方技等书,虽托名汉以前者,亦不录其未定案者间附鄙见。
(甲)全部伪 绝对决定者:(非常确定这本书是伪作)
《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问题起自宋代,到清初完全解决,公认为魏王肃伪撰(这也是古代最大的伪书案)
《古文考经孔安国传》。伪撰人未定
《孔子家语》及《孔丛子》。乾隆中叶问题完全解决,公认为魏王肃伪撰
《阴符经》《六韬》。汉以后人伪撰
《鬻子》《关尹子》《子华子》《文子》《亢仓子》《鹖冠子》《鬼谷子》《于陵子》《尉缭子》。各书著录《汉书·艺文志》者已不可尽信,今本又非《汉志》之旧。大率晋至唐所陆续依托
《老子》的河上公注。晋以后人伪撰
陆贾《新语》,贾谊《新书》。晋以后人伪撰
(乙)全部伪 大略决定者:(基本确定这本书是伪作)
《周礼》。此书问题最大,从初出现到今日二千年,争论不决。据现在趋势,则不认为周公制作者居多。大概此趋势愈往后愈明了。应认为汉刘歆杂采战国政书附以己意伪撰
《孝经》。春秋时无“经”之名,大约汉人所撰,托诸孔子、曾子
《晏子春秋》。大约西汉人伪撰
《列子》。此问题发生不久,但多数学者已渐渐公认为晋张湛所伪撰
《吴子》《司马法》。大约西汉人伪撰
《毛诗序》。此亦宋以来宿题。撰人名氏拟议蜂起。今多数学者渐认为后汉卫宏撰,与孔子、子夏、毛公无涉
(丙)全部伪 否未决定者:(尚未确定这本书是伪作)
《尚书百篇序》。是否伏生、孔安国时已有,何人所作,完全未决
《古本竹书纪年》及《穆天子传》。古本《纪年》之伪,不待言。但有人谓晋太康汲郡发冢事根本靠不住。如此则此两书纯属晋人伪撰。但我颇信其真
《逸周书》。有人指为伪,但清儒信为真者居多。我虽不认为周初书,但谓非汉以后人撰,其中或有一部分附益则不可知
《申子》《尸子》《慎子》《尹文子》《公孙龙子》。此五书已佚,今存者或不全,或由近人辑出,原书是否本人所作,抑秦汉以后人依托,问题未决
(丁)部分伪 绝对决定者:(完全确定这部分内容是伪作)
《老子》中“夫佳兵者不祥”一节。无旧注,是知后人加入
《墨子》中《亲士》《修身》《所染》三篇。后人采儒家言掩饰其书
《庄子》《外篇》《杂篇》之一部分。《内篇》为庄生自作,无同题;《外篇》则后人伪续者甚多;《杂篇》亦间有
《韩非子》中《初见秦篇》。由《战国策》混入
《史记》中记昭、宣、元、成以后之文句。褚少孙至刘歆等多人续入
《楚辞》中之屈原《大招》。汉人摹仿《招魂》而作
(戊)部分伪 未决定者:(尚未确定这部分内容是伪作)
《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中之《虞夏书》。二十八篇为孔子时所有,盖无疑。但《虞夏书》是否为虞夏时书,则大有问题,恐是周初或春秋时人所依托
《左传》中释经语。今文学家不承认《左氏》为解释《春秋》之书,谓此部分皆汉人伪托
《论语》二十五篇中后五篇。有人谓汉张禹所窜乱
《史记》中一部分。有人谓刘歆窜改
《荀子》《韩非子》之各一部分。有人谓后人误编
《礼记》及《大戴礼记》之一部分。有人指为汉人伪撰。然两书本题“七十子后学者所记”,其范围包及汉儒,有汉人作不能谓为作伪
(己)撰人名氏及时代错误者:
《易彖传》《象传》《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相传为孔子作。有人攻其非。但原并未题为孔子作,不得遂为后人依托孔子
《仪礼》。相传为周公作,亦后人臆推。大抵应为西周末、春秋初之作
《尔雅》《小尔雅》。后人指为周公作,纯属臆推。大抵为西汉人最集训诂之书
《管子》《商君书》。《汉书·艺文志》题为管仲、商鞅作,乃汉人误推。大抵属战国末年法冢者流所编集
《孙子》十三篇。旧题孙武作,不可信。当是孙膑或战国末年人书
《尚书大传》。旧题伏生作,是否未定,总是西汉经生所著
《山海经》。或言大禹作,伯益作,当然不可信。大约是汉代相传一部古书
各种纬书。自《易乾凿度》以下二十余种,汉儒或指为孔子作,当然不可信,大约是战国末年传下来古代神话书
《周髀算经》。相传周公或商高作,当然不可信。大约是周末或汉初相传古算书
《素问》《难经》。相传黄帝、秦越人作,当然不可信。大约是秦汉间的医书
《越绝书》。旧题子贡作。据原书末篇叙词用隐语自著其名,已知作者为会稽袁康,后汉人
以上各书之真伪及年代,或属前代留下来的宿题,或属清儒发生的新题。清儒经三百年多少人研究讨论的结果,已经解决的十之三四,尚未解决的十之六七。但解决问题固然是学术上一种成绩,提出问题也算一种成绩。清儒在这部分所做的工作也算可观了。
“《山海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这个问题问的好!从古至今,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是众说纷纭,主要有几个部分:地理历史、巫蛊、神话传说、鬼怪小说、天文书籍、医学书籍……等等,很多说法。不过本人偏向与地理历史和医学。
《山海经》顾名思义,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只要你看过这本书,马上就可以看到两个部分压根就不是一个人写的,甚至是很多人写的。
《山经》偏向地理,主要写各个山脉的特色,已经各座山头上的农业、矿产、生物等。看得出,作者本着一种很中立的纪实态度去写;其中可以时常看到“某某某,食之不饥”、“某某某,食之可以解惑”……等等等这一的句子,从而证明作者非常关心一个现实的问题: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可以治疗什么病。其次,书中多次提到什么山中产金、玉等矿产,证明当时的经济发展对矿产已经有一定的需求,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甚至国家的战略储备物资。第三,书中提到很多生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怪物,在本人看来其实就是现实中的动物,翻开《山经》前几个山脉的动物,一般有点古文知识的人都知道哪些玩意不是什么怪物,比如鹿蜀其实就是斑马,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斑马的叫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山经》中的“蛇”——肥遗,其实“蛇”在甲骨文甚至现在的一些方言里就是“虫”,有了这个知识,那个“六足四翼”的“蛇”谁都知道是一种昆虫了……
《海经》的写法和《山经》截然不同,偏向与历史以及风俗。书中记载很多“国”(其实就是部落)中的很多故事,其实也就是这个“国”的一个发展历史。而《海经》的成书年代也是不同的,因为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地方反复出现,而且褒贬不一,比如夸父逐日的故事等等,很多。
“是否隐藏着什么秘密?”嗯,我想应该隐藏着一个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一个非常博大的发展史,以及那个我们无法想象的时代的人民生活情况,以及当时的政治格局的变迁……
《山海经》是一部伟大却已经被我们尘封多年的宝库,我想作为后人的我们,应该为我们祖先能为我们留下这么一份丰厚的遗产而感到骄傲,同时,应该用一种科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份被冷落的遗产。
希望我的回答对楼主有用
原文:甲戌日甲子时,拱亥天门,会同帝阙,甲长生地也,不可以隔角论。年月通申巳酉丑金气,大贵。戊寅年月,主聋哑,或狼虎伤害,见壬则吉。乙卯月,刑死,乙亥月,遭盗死。
以上六日年月喜忌,当通融活看。下同。
甲子相逢甲子连,拟作蟾宫折桂仙;
丑绊并冲官鬼破,功名蹭蹬不周全。
甲子时逢甲子,就中印绶符同。庚申辛酉若相逢,丑未再兼年月。拱贵暗藏极显,巳午冲破平中。果无刑克与空冲,定主超群出众。
注:甲戌日子时拱亥,遇金气,为官印相生,日主又逢长生,故贵。戊寅暗会午火合拱神为忌,寅戌为害暗印被克,戌聋寅哑,又主虎
狼伤害。见壬则亥逢朝元禄,用神旺不畏克,故吉。乙卯、乙亥月俱为主旺刃旺见官,其中分别在于:乙卯月为日主持刃主刑死,乙亥月为刃加于身,故主遭盗死。以上断语为古籍中极为重要之论命思路和技巧,尚须结合它字组合灵活判断,不能简单套用。总之拱格遥格喜暗藏不喜填实,忌刑空破克绊冲,宜有字合之。拱禄拱贵,则有富贵之资,超群之力。拱刃拱煞,则有贫贱之忧,伤残之患。
中国海底宝藏的秘密,被一个外国人在古籍上发现了,盗走了上亿的宝贝
南海的古代沉船现在有多少,并无准确的统计数据,这些沉船都是古代的货船,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对外出口的货物基本都是瓷器、丝绸和茶叶,沉船一旦打捞上来,当时的这些货物,还有船上的生活用品,基本都成了文物,当然,一部分茶叶和丝绸沉入海底会腐烂,并不能成为文物。
南海的古代沉船虽然很多,但是,进行水下考古的难度非常大,首先,潜水员要潜入到深海,对沉船进行探测,了解了这艘沉船的详细资料之后,然后,再用大型的打捞船将沉船整体打捞上来,成本非常的高。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的沉船一直沉没在海底。
中国南海的宝船也吸引着一些外国的盗宝者,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英国的职业寻宝人迈克·哈彻,二十年前,他曾在一本大约200年前的古书里发现了中国宝藏——书中记载了两百年前清朝一艘商船沉没在南海的事件,而且他又依据这个线索找到了当年亲历此事的欧洲商船留下的航海日志,这本200年前的航海日志如今已经成为文物被收藏,但Mike Hatcher还是想办法详细地翻阅了这本日志。
最终Mike Hatcher在这本航海日志中找到了古书中记载的那次事故——一艘名叫“泰星号”的清朝商船载满瓷器等商品前往西方时,意外沉没在南海某处,而记载了此事的欧洲商船碰巧经过事发地救起了部分遇难者,1999年5月,哈彻雇用一条盗宝船和300多名水手,找到了“泰星号”沉船的位置。哈彻从海底捞出来60万件康熙时期的精美瓷器和130块1斤重的金块,这一笔价值上千万英镑的财宝让哈彻疯狂。
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从瓷器里挑了356万件精美的瓷器带走外,竟然下令将剩下的20多万件全部砸碎在海底。在文物市场,物以稀为贵 ,砸了这20多万件,剩下的365万精品将升值2——3倍。一年后,哈彻又来到南海盗走了239万件青花瓷和125块金子,100个康熙元宝。
此后,世界各地的海盗都来到了这里进行盗宝,在这里其他国家的海盗还发现了唐代到清代的各种珍贵宝物,这些东西的价值一点都不比哈彻打捞上来的差。在2003年以后,中国的法律才开始介入到了这一环节中,可惜已经有很多的宝物流落海外了,已是为时已晚。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古籍,成书的具体年份不详,作者同样无从得知,而他所描述的山川、地理、奇物、异事、巫医、祭祀等内容,对中华后世文化影响巨大,使其成为了中国历史早期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
关于《山海经》,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部杜撰的神话著作。的确,这里面有不少的神话传说,比如著名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均是出自于此。可以说,这本书几乎奠定了整个中华神话最初的体系。
《山海经》中讲过一个名为无支祁的淮水水兽的故事,它状似猿猴,塌鼻凸额,火眼金睛,力能举万斤,后大禹治淮水时,将其制服,并压于淮阴龟山脚下,水患方可得解。
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和《西游记》有共同之处,无支祁的经历就与孙悟空很像,其实它正是如今最为广泛认可的孙悟空的前身。在我国甘肃省的安西县,有一个名为千佛洞的敦煌佛家遗址,里面有绘就一幅九百年前,关于玄奘取经的壁画。
而画中出玄奘外还有一“人”,似为人化的猿猴。根据古籍《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西行途中,路经西域时曾收过一个名为“石磐陀”的胡人徒弟,又称作“胡僧”。
经过专家研究,“胡僧”与“猢狲”音近,再加上前面的佛洞壁画倚证,专家们纷纷表示,此胡人即为孙悟空的原型之一,也由此断定,孙悟空果然不是来源于印度,总之,孙悟空是中国本土文化聚合的产物,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中华大地这片沃土。
可在民国时期,有些大师不是这么认为了。胡适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自1940年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后,随之而来的还有相对先进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这给传统的中华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许多崇洋媚外之人纷纷摒弃本土文化,过于激进的行为使得众多学者提出并认可所谓的“全盘西化”论,连我们神话中的大英雄孙悟空也无法避免,原型被移花接木到了印度神猴哈弩曼身上。
不仅如此,以胡适为代表的这些民国大师,甚至认为连前文所提到的无支祁都是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而被纳入到我国神话体系中来的。不过,千佛洞的实物遗址加上中国古籍文字相对应,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里面的秘密是什么?
本文2023-10-28 12:34: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