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一个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4收藏

隋炀帝,一个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帝,第1张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杨坚次子 。又名杨英,小字阿摩。仁寿四年(604 )七月文帝死,杨广即位。隋炀帝即位后,发展科举制,设置进士科。下令进行貌阅、括户,扩大了国家的赋役对象。大业五年(609) ,隋炀帝亲征 ,平定吐谷浑。炀帝亲征吐谷浑后,又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位于今朝鲜半岛)。大业八年至十年 ,曾3次向高句丽出兵 ,由于当时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后只好议和收兵。大业七年,王薄率领民众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起义,隋末农民战争终于爆发。十四年(618)三月 ,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

隋炀帝-伪装夺位

战功显赫的皇子

父亲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只有十三岁。除了王位外,还让杨广做并州(治所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市)的总管。杨坚之所以要让很小的儿子担任并州总管,拱卫京城,是吸取了北周没有亲近的重臣辅佐,而被自己灭掉的教训。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真正能在以后胜任,杨坚让很有才干的大臣王韶担任杨广的辅臣。王韶没有辜负杨坚的信任,对杨广尽心尽力,有一次,在他出巡长城时,杨广便趁机造园林,结果等王韶回来后立即劝止了杨广。后来,隋朝兴兵灭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统帅,但真正领兵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将领。灭掉陈后,进驻建康,即现在的南京,杨广表现得很有气度:杀掉了陈后主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库,不贪钱财,最后将陈叔宝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灭掉陈后,杨广进封太尉之职。

此后,杨广也是屡建战功: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公元600年,北上击败突厥进犯。这些功劳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

善于伪装 杀父夺位

杨广共兄弟五人,哥哥杨勇是长子,第二便是杨广,老三是杨俊,老四是杨秀,最后是杨谅。在隋文帝称帝后,很快将杨勇立为太子。杨广因为自己的战功在哥哥之上,这使他渐渐有了取代哥哥的欲望。

为了实现做太子,以后做皇帝的梦想,杨广费劲心机地将自己伪装起来。而太子杨勇却缺少杨广那样的心机。明明知道父亲杨坚喜欢节俭,他偏偏要奢侈浪费;明明知道母亲独孤皇后痛恨男子宠幸众多姬妾,他还要很张扬地寻欢作乐,不但如此,还冷落了母亲精心为他挑选的妻子元氏。这使得父母都对他有怨气,加上后来杨勇还过分地接受百官的朝贺,使杨坚更为不满,这就为杨广的夺位提供了好机会。

杨广和杨勇正相反,比杨勇善于伪装。知道父母都很节俭,他也装得很简朴,实际却是很奢侈。在听说父母要来时,他就让美丽的姬妾都躲藏起来,自己和正妻萧氏一同到门口亲自迎接,还让年老、面貌一般的妇人穿着破旧衣服侍奉父母亲。杨广的伪装讨得了父母的欢心,他还常给父母身边的侍从们一些好处,送些礼物,这些人回去都说杨广的好话,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杨坚夫妻越来越喜欢次子杨广。

为了加快夺太子位的步伐,杨广在一次进宫回来向母亲告别时,突然跪在地上,很伤心地哭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哥哥杨勇想谋害他。母亲因为平时就对杨勇印象不好,听杨广这么一说,就深信不疑了。

在母亲那加了一把火,就等于太子之位得到了一半,因为父亲对母亲的话基本上是听从的(杨坚是个古代的妻管炎,有一次和妻子吵架,自己赌气跑进了深山,几天后才回来)。杨广又采纳了亲信宇文述的计策,去请当朝的重臣杨素来帮忙。

杨素很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为了说服杨素帮助自己,向杨坚提出废除太子之事,杨广让宇文述先找杨素的弟弟杨约,因为杨约和哥哥杨素的关系非常密切。宇文述先是经常陪杨约赌博,而且故意输给他很多的钱,借机将杨广的意图告诉了他:你们兄弟俩现在和杨勇矛盾很深,如果将来他继承了皇位,那那么兄弟俩也就难逃一劫了。杨约赶忙问怎么办,宇文述便请他说服哥哥杨素,顺应皇上已经有的废太子的意思,推荐杨广继任太子之位。

杨素兄弟最终答应了杨广的要求。在杨素的努力下,清除了支持杨勇的大臣,最后使杨坚下决心将杨勇废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为了进一步巩固太子之位,杨广让杨素编造罪名,陷害弟弟杨秀,使他也被杨坚废为庶人。到了公元604年,杨坚病倒在了仁寿宫,杨广贪恋皇位,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就找杨素要主意。杨素的回信被送错了地方,落到了杨坚的手里,使杨坚非常生气。后来杨坚又听说自己宠幸的宣华夫人陈氏被杨广调戏,更是火冒三丈,要人把杨勇招来,意思是要废掉杨广的太子身份,传位给杨勇。

杨广安排在杨坚身边的亲信赶忙把这个坏消息报告给了杨广。杨广先是撤掉了杨坚身边侍奉的人,都换上自己的亲信。后来,干脆心狠手辣地将自己病中的父亲和哥哥杨勇杀死,自己踏着血腥之路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隋炀帝-治理国家

制度改革

杨广即位后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主要是进士科的建立,这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第二是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将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第三是兴办学校,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杨广恢复了被杨坚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还组织人编写了《长洲玉镜》四百卷,和《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这对于保存我国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贡献。

工程建设

在公元605年,即隋炀帝即位第一年,他让杨素等人负责修建洛阳城。当时,每月都有二百万人在工地上劳动,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完成。新的洛阳城有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也就是大城,周围有七十里长。里面的皇城是文武衙门办公的地方。再往里,就是宫城,周围有三十里。

再一个工程就是大运河的开凿。在修建洛阳的同一年,实际上已经开始了。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现在江苏的镇江)到达余杭(现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现在的北京)的永济渠。这些渠南北连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运河。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水运大动脉。

开发西域

隋炀帝向四处用兵扩张的野心从即位第一年就激发出来了。这年,北方的契丹族侵扰营州,被隋炀帝派出的将领韦云起击败,这使杨广用兵的信心倍增。两年之后,杨广开始大规模地开发经营西域。

在这以前,隋朝基本上是在张掖和西域商人进行贸易的,隋朝由黄门侍郎裴矩负责具体事务。后来,裴矩上疏主张开发经营西域,这激发了隋炀帝建立像秦始皇和汉武帝那样功绩的强烈欲望。但是,隋炀帝所做的却是赔本的买卖。好大喜功,贪慕虚荣,白白地浪费了国家巨大的财富。

隋炀帝主要是用金钱来引诱西域的商人来朝贸易,还命令西域商人所经过的地方郡县要殷勤招待,这根本不是平等的贸易,而是借贸易之名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

但隋炀帝为了开发经营西域,还是派兵做了一些统一工作。如打败了西突厥的处罗可汗,扫除一大障碍。击败吐谷浑,将其领地建成四郡,派遣官员治理,保证了和西域的畅通。

本来,和西域的贸易应该是双方互利的,但在隋炀帝朝贡式贸易的思想指导下,主要是向西域炫耀隋朝的富有,所以隋朝基本上是赔钱的。在西域商人走的时候,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本应给百姓带来好处和幸福生活的经营西域,结果使国家耗费巨额钱财,百姓也因此而负担巨增。

公元610年的正月,隋炀帝在洛阳用大演百戏来招待西域商人,前后达一个月之久。洛阳的店铺都用帷帐装饰,让西域的商人们免费吃饭,免费住宿。隋炀帝用巨额国财赚取虚有的名声,用钱引诱西域各国商人和使者来朝贺,面子赚足了,钱也赔老了。其实,这就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朝贡贸易,小国来朝拜,我得到高高在上的荣誉,然后给你丰厚的金银珠宝赏赐。

征伐高丽

朝贡贸易比起发动大规模战争讨伐高丽来,危害百姓方面要小得多。前后三次对高丽的用兵,使隋朝的国力大减,隋炀帝的末路可以说和征伐高丽有很大的关系。

在东边,高丽是最强盛的临国,西边的边境已经过了辽河,等于占据了现在辽宁的部分地域。在隋文帝时期,高丽曾经侵扰过,杨坚派兵讨伐,失败之后,杨坚便退兵了,没有再用兵。但隋炀帝却连续用兵三次,结果耗尽了国力。

在公元607年,也就是隋炀帝即位的第三年,他巡游到东突厥,在可汗的大帐碰巧遇上高丽使者。炀帝想让高丽王高元到隋朝,结果高丽王没有答应,这就惹恼了隋炀帝,于是以此为借口出兵高丽。

在公元612年,经过准备的第一次征伐高丽正式开始,因为长途征战,士兵士气很低。在作战的路上有的将很重的粮食都扔掉了,等到后来缺少粮食时无法再坚持作战,只好退兵。半路上又遇到了高丽军队的伏击,结果大败而归。三十多万人的队伍,最后仅有二三千人返回。第一次征伐失败。

第二年,隋炀帝又一次出兵,这次刚到达前线,后方就出现了杨素儿子杨玄感的反叛,洛阳被重兵围攻。杨广听到消息,赶忙退兵救援洛阳。军事物资、营帐灯物都丢弃在了前线上。第二次又失败了。

这时的隋朝四处农民起义不断,王朝已经显露出败亡之兆。但杨广不管这些,在613年,又发动了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这次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军打败了高丽军队,高丽提出罢兵言和。杨广知道无法彻底击败高丽,也同意了。高丽战争以无果而终,隋炀帝的政治生命和个人生命却走向了尽头。

  (一) 争夺皇位的斗争

  隋炀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糜(摐),高祖第二子也。谥法云:好内远礼曰炀,逆天虐民曰炀。”[1]因其“美姿仪,少敏慧,”故“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 [2] 隋建立之前即被封为雁门郡公,隋朝建立之后,被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当时只有十三岁。很快又被授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隋文帝还令项城公杨韶、安道公李彻对他辅佐引导。杨广“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朝野属望,” [3]加之隋文帝及独孤皇后的钟爱,而且南下平陈有功,致使太子杨勇失宠,也就使他自己有机会夺得太子之位。在杨广谋夺帝位的过程中,杨素、杨约、宇文述等人起了很大的作用。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因杨广调戏文帝后妃宣华夫人和私信被错误的送到文帝手中,使文帝决意废掉杨广的太子之位。杨广急忙采取措施,派杨素、张横入宫弑帝,尔后又假诏杀故太子杨勇。杨广通过弑杀父兄登极为帝。

  杨广即位后,矫称高祖玺书召汉王谅入京,因谅与高祖有约:“若玺书召汝,敕字旁别加一点,又与玉麟符合者,当就征。”[4]不合而反,“于是从谅反者凡十九州。”[5]但是杨谅的反叛很快被镇压,杨广的帝位得以巩固。为了进一步巩固其不择手段取得的帝位,杨广又拿仅剩的一个兄弟蜀王杨秀开刀,将其贬为庶民。众所周知,隋文帝嫡出五子,即勇、广、俊、秀、谅,其中一人(俊)早亡,其余四子争位,最终只有实力较强的晋王杨广取得了胜利,余皆死,可见皇位之争的残酷性。 (二) 营建东都(即现在的河南洛阳),开凿运河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帝位以及更好的控制全国,隋炀帝一即位便决定营建东都。隋炀帝营建东都除了自己的享乐外,还有更深的原因,隋炀帝的《营建东都诏》讲了营建东都的理由。洛阳地势险要,“控以三河,固以四塞”,且位置适中便于向山东及江左,淮海一带安施兵力机动。平陈不久,江南多次发生暴乱,炀帝即位后杨谅又在并州起兵造反。在平叛过程中,由于“南服遐远,东夏殷大”,使炀帝深感“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加上平定杨谅反叛后,“并州移户复在河南”,必须加强控制。因此炀帝认为,必须“因机顺动”,营建东都洛阳。而且,营建东都洛阳,也顺应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向东南方向转移的趋势,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营建东都一开始就是和开凿运河联系起来考虑的。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丁未,诏杨素等营建东京(即东都),同年幸亥,即征民开通济渠,相距不几天,可见营建东都是有其整体考虑的。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下诏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将宇文恺营建东京,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 [6]至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春,正月幸酉,东京成。”[7]历时九月,而“役丁死者什四五”。其实东京建成后,炀帝也没有住多长时间,因其一生大部分是在巡幸中度过的。但是东京的落成,却使隋王朝更加有力地对全国尤其是关东和江南地区控制,而且成为即将开通的大运河的中心。东京建成后,成为新的政治经济中心,更有利于隋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方便了用兵,如隋末农民起义就是以洛阳、长安、江都为中心分别展开的。为把江南物资北运及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也是为了他个人巡幸江都的方便,以及加强对淮海的统治,并为用兵高丽作准备,炀帝下令开凿运河。大业元年三月,“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8]

  “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9]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军百余万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10]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11]六年间凿出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实非易事。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民力,总计约四百余万,期间人口大量死亡,以至于“丁男不供,始役妇人。”[12]可见工程之艰巨。当然,对于开凿运河这件盛事,我们理应全面评析。概而言之,开运河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民力财力,但是大运河的开通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这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使政治中心业已东移洛阳的隋朝通过连接起来的五大水系(即海河、黄河、淮河、钱塘江、长江)进而实现了对全国广大地区的控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运河一经开通,自然就成了交通大动脉。我们知道在古代最廉价的交通运输莫过于水运,故而大运河的开通也就自然的加强了南北物资、商品的流通。隋炀帝东征高丽时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假如没有大运河,是无法短期运抵的。当然大运河的开通也为炀帝乘龙舟巡幸江都大开了方便之门,但开运河的目的、意义并不在于此。开凿运河适应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需要去除了南北割据结束后仍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为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唐朝著名理财家杜佑说,运河开通后,“天下利于转输”。运河开通后,还促进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如扬州、楚州、魏州、润州、泗州、河阴等城市借运河很快繁荣和发展起来。运河还有其水利作用,对黄河起了分流作用,因为每年七月间,黄河流域雨量大增,下游河床浅,容易成灾。运河开通就减轻了黄河的泄洪压力,以后数百年未发生大泛滥。开凿大运河是隋炀帝为中国历史做出的大贡献。

真实的杨广是史书上记载的昏君吗

真实的杨广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只是没有处理好建功立业与民生的关系。

杨广在位期间、修京杭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科举、重开丝绸之路等都是影响中国千年发展历史的大事件,但杨广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导致民怨四起,最终亡国。

杨广是隋朝的末代皇帝,被唐代史官和后世演绎抹黑的程度较多。中国封建社会一般继任王朝都会抹黑前朝皇帝统治残暴、无能、昏庸等,以衬托继任的合法性和笼络民心。

扩展资料:

中央名族大学历史学教授蒙曼对隋炀帝的评价:

“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确实,隋炀帝有功,但是无德。

所谓无德,就是不识人君之大体,不知道君、臣、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关系。也就是内圣不足吧。隋炀帝是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在他对于自身建功立业的狂热追求上。事实上,正是因为隋炀帝盲目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业绩,忽略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人民的幸福感,才会有滥用民力的行为,才会有最终的失败。

帝王这种形式的纵欲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追求个人享乐所带来的灾难。

-杨广

历史上杨广真的干过弑父夺位的事吗

历史有胜利者书写,所以杨广是除了商纣王之外被黑的最惨的皇帝。杨广之败和商纣王有点像,自身实力不怎么样,商纣王由于释放奴隶,不用奴隶祭祀祖先,还听女人讲话(古代女生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地位高低,地位再高的女人也只是生孩子的工具而已,秦汉也是)。被西祁看不起,当然他们俩共同的特点就是轻视对手,或者说无视对手。杨广实习科举制度,任人唯贤,这种做法对继承者来说,威胁很大,无聊是大官小官还是核心官员,明明是躺着赚钱,有权有钱的工作,被杨广搞成任人唯贤有能者上位,得罪了几乎全部的官员,唐朝全部制度都是复制杨广的,这就好比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样,这些变法的人因为得罪了权贵势力都惨死了,君主惨死也是很正常的,不过秦王只杀商鞅,不恢复他变的法,非常聪明,而唐朝也一样,依靠权贵势力打败杨广,然后一直伪造杨广的坏话,让权贵势力高高兴兴的,但就是不恢复杨广得罪权贵势力的改革。

历史上的杨广真是昏君吗

杨广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

杨广在历史上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 历史上的杨广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广,历史评价。

聪明有能力的君主,又是残暴的君主。

对于隋炀帝,史学界长期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可以与商纣王、秦始皇相提并论。他在14年位期间,“统一江山”、“修通运河”、“西巡张掖”、“三游江都”、“三驾辽东”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特别是他营建东都(今洛阳)、三游江都(今扬州)、三征高丽(今朝鲜半岛),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最终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了隋王朝的寿终正寝。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

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

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暴君,在其统治期间,同样成就了大事业,同样也有大作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正确全面地评价这位帝王。郭志坤《隋炀帝大传》一书中曾评价他是个复合型的人物,其罪可彰,其功也卓。

若论其功业,则不下于秦始皇,决非“秦二世”者流所可比拟。对于隋炀帝短短一生来说,这样的评价是比较中肯、公正的。

利用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隋炀帝有两大功业:

一是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大运河的开凿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在千秋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创科举制,促进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隋炀帝杨广可谓功劳盖世!他还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国、开展贸易、扬我国威、畅通丝路,也乃一代有作为的国君所为。

综观隋炀帝的功与过,隋炀帝虽“暴”但大有作为。作为现代人,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人物,以理性的思维对待人物,我们的历史和生活将会变得更加鲜活、更加充满智慧!

扩展资料:

郑振铎:“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胡戟:“在中国从门阀贵族政治向科举官僚政治转化,从门阀社会向门阀后社会转化的历史关头,宇文泰、宇文邕、杨坚、杨广、李世民、武则天六人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可后面这两位在历史上却是脏水被泼得最多的。”

蒙曼:“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

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他是个暴君。

为了征讨高句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顾客观条件,任性妄为,把百姓和国家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叫暴君……他是昏君……在这第三时期,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也不想履行什么责任了,只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所叫昏君。”

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即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龙舟选美

杨广下江南时,在龙舟选有1000名美女,让她们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纤。杨广在船上观赏时,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杨广曾靠着门帘,对身边大臣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杨广

隋炀帝杨广功和过是什么?杨广弑父这历史是不是真的?

可能很多人对于隋炀帝的印象都不是很好,在很多的史书的描述中,隋炀帝也是一个非常残暴的昏君,特别是对于隋炀帝弑父这一段,很多的人们都大肆的批评。都说隋炀帝是历史上不忠不孝,并且非常好色的一个皇帝,其实,对于隋炀帝弑父这一段,我们并没有有力的证据来证明,隋炀帝杀了自己的父亲。  

来源于网络

有一种说法是,隋炀帝杨广的父亲,也就是杨坚。在快要死去的时候,因为杨广调戏自己的庶母也就是陈氏,和杨广闹翻了,再加上这个时候,杨广又急着要坐上皇位,于是就让人把杨坚给隔离了,在被隔离之后,没多久,杨坚就去世了,于是人们就纷纷猜测,都觉得杨坚肯定是被杨广给谋杀了。

但是也有人说,隋炀帝弑父的事情是不真实的。这都是后来杨玄感兵变的时候,给自己找的借口。在杨玄感失败了之后不久,杨玄感的部下兵变用的也是这个借口,也说隋炀帝弑父,要替杨坚报仇。但是在早期的野史笔记中,却没有提到隋炀帝弑父这件事情,说法都是不一样的。

事实是什么样子已经是无证可查了,毕竟历史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我们只能从史书上来找一些证据。但是因为说隋炀帝弑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后来慢慢的在历史上遗留下来,就有了隋炀帝弑父这么一件事了,都说隋炀帝杨广为了早日登上皇位而毒杀了父亲杨坚。

隋炀帝是昏君吗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604年,杨广即位,成为隋朝政权的第二位统治者。在与隋唐历史有关的电视剧中,杨广总是以一副荒*无道、昏君的形象示人。所以,隋炀帝也成为了昏君的代名词。其实,评判一个人的功劳与过错,不能单独从他的过失和成功来评判,还需要兼顾多方面来客观评论。 

来源于网络

从某些方面来说,隋炀帝杨广并不是一位昏君。文化上,隋炀帝下令官员们号召当地文人编著地方志,隋炀帝这一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隋炀帝还派遣朝廷官员去张掖,收集与西域相关的书籍和作品。随后,根据搜集著有《西域图记》一书,里面讲述了各民族的风俗文化、衣服习俗等,是一本著名的地理学作品。除此之外,隋炀帝下令在全国修建大量的学校,方便学子的求学,并且注重对古典书籍的收集与整理。隋炀帝让官员们寻找遗散的文著,然后进行整理与保护。隋炀帝时期的藏书量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时期。隋炀帝还开创了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度到唐代时期才逐步完善起来。隋炀帝登基后,他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立了进士科。隋炀帝实行的进士科,不仅考察了人才的文辞,还注重考察了学子的人品。隋炀帝为政期间的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说隋炀帝是昏君在于,隋炀帝太过于急功好利。登基之后,他不断地发动对吐谷浑、高句丽等国家的战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此之外,隋炀帝贪图享乐,追求享奢的生活,他命人在洛阳东都重新修建了宫殿,浩大的工程费用都由百姓们支付。隋炀帝在后宫中网罗了大量美色,以至于后来,他无心兼顾朝政,只知和妃嫔们玩乐。

隋炀帝的功与过

要想对隋炀帝的功与过有一个公正的评价,那必须要正确了解隋炀帝的历史。对于隋炀帝,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荒*无度,残暴至极了。尽管他当时修建了至今还存在的大运河,但因为他的种种劣迹,对他的的评价还是否定的多些。

来源于网络

仔细查阅隋炀帝的生平资料以后,对他的功与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在批判他的过失的同时,还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来看待他的一些功绩,而不能因为他的劣迹就把他定为一个历史罪人。如果把他的挥霍无*和隋文帝的勤俭节约同他修建的大运河来对比的话,这两个范畴的差距未免有些大了。他修建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多少好处,这个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尽管隋炀帝痴迷于女色,但在他的心中皇后始终在他心中排第一位,任何人不能够来替代,他并没有因为其他妃子而不待见皇后,他对她的宠爱依旧和原来一样。

对于隋炀帝的过失也要公正的认识,因为他的雄心日益膨胀,让他背负上了暴君的名字不足为过,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就会不顾一切,人民的生死在他的眼里都不算事,因此他让人民群众承受了许许多多的苦难,这不是一位爱惜民众的黄帝可以做出来的。他赢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便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于是他无所事事,沉迷于各种荒*无度的生活,这也不是一位黄帝所应该具有的品质。因此让他背负昏君的称号也十分正确。

历史上杨广有没有弑父杀兄?

历史上杨广有杀兄,弑父没有描述。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患病住在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仁寿宫侍病。文帝召皇太子杨广入内居崐住在大宝殿。杨广考虑到如果文帝去世,必须预先作好防备措施,他亲手写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来询问杨素。

杨素把情况一条条写下来回复太子。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文帝的寝宫,文帝看后极为愤怒。天刚亮,陈夫人出去更衣,被太子杨广所逼迫。陈夫人拒绝了他才得以脱身。她回到文帝的寝宫,文帝奇怪她神色不对,问什么原因,陈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

文帝愤怒,捶着床说:“这个畜生!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交付给他!独孤误我!”于是他叫来柳述、元岩说:“召我的儿子!”柳述等人要叫杨广来。文帝说:“是(杨)勇。”柳述、元岩出了文帝的寝宫,起草敕书。

杨素闻知此事,告诉了太子杨广。杨广假传文帝的旨意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狱。他们迅速调来东宫的裨将兵士来宿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并派宇文述、郭衍进入调度指挥。

命令右庶子张衡进入文帝的寝宫侍侯文帝。后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一会儿,隋文帝死了。因此朝廷内外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杨广继位后,假传隋文帝遗嘱,逼迫杨勇自尽。

扩展资料

直到文帝卧病于仁寿宫时,皇太子与文帝姬妾皆随侍在侧,《资治通鉴》、《隋书》载宣华夫人被太子杨广“无礼”之事。 宣华夫人将此事告诉文帝后,文帝始知冤枉了杨勇,并大骂独孤皇后与杨广,派人召杨勇进宫,准备废杨广而复立杨勇为太子,但是此事被杨广拦截。

随即文帝便暴崩,杨广即位,立即假拟文帝诏书,赐死杨勇。炀帝后来追封杨勇为房陵王,但是子嗣不得继承其位 ,全部流放济南,后来多数都被杨广杀死。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古代中国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这是隋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外,隋朝把陈后主和文武官员、衣冠世族、百工杂技以及乘服、图藉与法物等,运送到隋朝首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运送的行列,前后达五百里。自晋室南渡后在江南保存两百多年的中国正统文物,至此重返北方。

扩展资料:

隋朝大一统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采取的措施: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隋朝统一战争

-隋朝

  一深化均田制——大业元年,免除妇女、奴婢课役(受田);大业五年,又“诏天下均田”;试图在隋文帝均田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推进均田制。

  [利]在一定程度上,侧面刺激了人口的增殖,抑制了豪强势力的增长;

  [弊]由于推行过程中,存在严重腐败,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反而遭到破坏,均田制演变为一纸空文。

  二兴修水利、劝课农桑、重视工商业;

  [利]使制瓷、造船业得到较大发展;

  三营建东都洛阳;

  [利]便于物资转运,保障供应充足;

  [弊]劳民伤财、加重了百姓负担;

  四开凿大运河

  [利]改善了交通,极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与发展,客观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对破除旧有南北割据起到了正面积极作用;

  [弊]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沉重负担,为隋王朝的覆灭埋下了定时炸弹;

  五联通西域,促进丝绸之路的畅通

  [利]促进了隋与西域各民族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前言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不谈的皇帝,因为他为「 ”隋灭唐兴”做出来不少贡献。而隋炀帝他的一生与江淮地区的关系十分紧密,也可以称之是与江淮共荣光。在隋文帝时,是分立诸子坐受江淮地区,也正是因为有此机会,隋炀帝杨广在坐镇江都的这数十年来,收入了颇多的江淮人士,在江都密谋夺位。 另外,在杨广即位后,也是将文帝在位时的用人策略抛之脑后,而是重用江淮人士,就是因此而慢慢造成在政治上的你争我夺。而最终造成隋炀帝身首异处、身亡国灭的原因,就是江淮人与关陇人之间的重重矛盾。 隋文帝杨坚 而本文是从江淮人士与隋炀帝二者的联系入手,以及江淮人士与关陇人士的矛盾,最后致使隋灭。仅代表本人观点,不涉及政治敏感。 一以江淮人士谋其利 在隋文帝时期,他所实行的统治政策是:分封诸子用以屏藩,其主要目的是加强隋朝的统治,加强政权。在开皇元年时,就封他的第四个儿子杨秀为蜀王,加以益州刺史,另外还掌管着二十二州的军事事项;而后竞相分封秦王杨俊、晋王杨广、汉王杨谅…… 隋朝地图 1坐镇江淮 在开皇九年时,隋灭陈,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管辖,隋文帝开始任命秦王杨俊为扬州总管(因秦王杨俊在灭陈中的做法,获得了隋文帝的称赞),统领淮河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的四十四个州的军事大事。这对于杨广而言,可不是件好消息,因为这样对于后面计划的实施十分不利。 为了一步一步实现他的政治梦想,他开始行动了……隋文帝慢慢看出秦王杨俊的致命缺点,即为骄奢*逸。这与隋文帝杨坚的推崇是相违背的。更加过分的是秦王无视朝廷规定,违背制度,放债收利息,这对官吏和百姓都感到十分痛苦。 隋文帝本就对秦王的所做十分不满意,而当江南地区的地主豪强起来反抗隋朝时,为稳定政局,文帝改调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扬州总管有管辖江淮各州总管的权利。从开皇十年到杨广夺太子之位成功,杨广坐镇江都达十余年之久。 隋炀帝杨广 2夺嫡之计划 成功任职扬州总管,就是夺嫡计划的第一步,这一步已经做到了。还有就是杨广心中对于江淮地区有两手打算:一是助他能夺嫡成功,这是兵力力量;二是如若夺嫡不成,便以江淮为自己的地盘,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 但是就杨广而言,他还是憧憬最高的权利,为了实现自己的夺嫡计划,杨广做了以下的谋划:第一就是笼络江淮地方人士,将薛道衡、虞世南收入麾下。要实现「 ”夺宗之计”,必须要巩固自己在江淮地区的地位,于是他又任命心腹宇文述为寿州总管、郭衍为洪州总管,而在宫中则是联络宣华夫人为自己的宫中内助。 第二就是要笼络关陇集团之人,比如杨素、宇文述等人,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借助江淮人士,以制衡关陇集团。杨广明白江淮地方势力为他的政治斗争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杨广就要为江淮地区的人士开创了一条通往富贵大门的大道,也是为自己的政治大树结出了难得一见的花骨朵。 隋末起义军 第三是与江淮地区的名僧交往密切。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何杨广要与江南各地的名僧来往频繁,而且还也扮演起了「 ”江南佛教保护伞”的角色,为什么他要这样呢?这是杨广密谋夺嫡的另外一步:因为隋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礼佛之皇帝,文帝是十分向佛的,所以杨广如此行事也正是投父所好。 这些在江南大有名气的名僧对晋王杨广大发赞扬,这无疑是增强了隋文帝立杨广为太子的决心,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江南名僧名士与梁朝的统治阶层往来也是密切,是具有绝对的社会影响,这也有利于杨广在江淮地区培植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炀帝 隋炀帝杨广以江淮人士来实现他的夺嫡计划,这是他政治生命的开始。而杨广想以江淮地区,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一谋略,也深刻影响着杨广以后的用人策略和他最终的政治结局。 二起用大量江淮人士 在隋文帝时期,在用武力统一全国后,政权开始交由关陇人士把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江南人士就更难进入朝廷,也更难实现自己的一腔热血。就连时任朝廷官员的虞世基和沈君道等江淮人士,不被重用,更甚被诬陷…… 就在开皇二十年时,文帝封晋王杨广为太子,在仁寿四年时,杨广继位,时称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开始开运河,营造东都。隋炀帝一反父亲的政治策略,而是将这一统政权向各界人士开放。而杨广在江都的经历也是直接影响他的用人政策。 江淮人士——裴蕴 1陈氏政治地位的改变 相信大家都有听说宣华夫人,在隋炀帝继位后,更是对他的这位「 ”后母”宠爱有加,所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大业年间,陈氏为官者就不在少数:县令者21人,郡守者7人,郎官4人,卿5人,可见隋炀帝时期已是重用江淮地区的人员。 首先要知道到是在隋文帝时期,陈氏并没有在政治得到什么好处,因为在文帝时,所实行的用人方针是通过分封宗王,以达到统治、稳定政权之目的。 而到隋炀帝时,已经是反此政策,转而推行重用江淮人士。从陈氏政治地位的变化,不难看出这是统治阶层改变政策的结果。 2江淮人士进入政治高层 在文帝时不受重用的虞世基,却深得杨广的信任,还有一大批在文帝时不被任用的江淮人士,进入朝廷,参与大事商议。比如裴蕴,在文帝时因受高颎所阻,虚得官名,而在杨广时期却能与苏威(隋朝的名相)一起执行政权。 江淮之美 还有许多江淮人士也被征召入长安供职,而这次的征召也多是江淮儒士,隋炀帝时期大量征召江淮人士入长安,各居官位,也是与杨广的政治观念有很大关系。 「”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 3培植江淮军队 在隋炀帝即位后,军事中的高级将领不断增多,其中以江淮人士所占人数增长最多。杨广任命杨素为右屯卫大将军,还不乏有江淮人位至副统帅,足以可见杨广对江淮人士的重视。不江淮人大多为高级将领,而且在杨广开创大业年号以后,所信任的军队大多也是以江淮人居多,也形成了只属于自己领导的军队。 所培植的江淮军队也多为江淮人指挥,这样更是在隋炀帝时期构成了江淮人自己的权力体系,这也是后来隋朝内部危机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隋炀帝自己埋下的祸根。 隋军 从另一方面来,隋炀帝信任重用江淮人,也不没有给他们一条正常的为官之路,而只是宠信一些与他有所接触之人;隋炀帝信任江淮人士,使得原本在隋朝政治中处于大哥地位的关陇人士受到排挤,这也使隋炀帝时期的政治慢慢孕育着重大的危机,以致最后炀帝身死国灭。 三隋炀帝第三次幸江都 隋炀帝在大业十一年时,被突厥人困于雁门,在他脱身后,先是到洛阳。次年就向江都进发,其实南下江都也是隋炀帝在综合各项因素下最为适当的一个决策。 江都是隋炀帝政治上走向成功的起点所在,是他极富情感的一个地方:他曾在这里为自己的未来做过政治准备;而心理上,江都是见证他一步步成功的证人,选择这里是他心里的归属。 隋炀帝第三次幸江都 炀帝在江都有自己所培植的势力,他想借以此力让自己再次展翅翱翔,在炀帝以往的政策中,都是维持江淮地区的稳定,他还特意命人回到江都,以保护江淮的势力不被其他人所渗透。在到达江都后,以虞世基为首的江淮人士将苏威排挤出了当时的最高政治领导区,这一做法无疑是更加深了关陇人士与江淮人士之间的矛盾。 在炀帝退守江都时,心中仍有恢复统一政权的幻想,在李渊占据长安后,炀帝就断了想要回到长安的想法,准备在江都兴建宫殿,而在此定居。也正是炀帝退守江都的决定,导致了其领导阶层内部的矛盾,即是关陇人士与江淮人士的矛盾最终爆发。 宇文化及 虞世基等江淮人士主张南渡,然后在丹阳(即梁、陈旧都建康)重新建立自己的政权,而这显然与关陇集团的利益相违背,炀帝对于江淮人士的提议是默许的。 当时的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与一众关陇人士想利用骁果军「 ”久离家乡,思乡情切,但见炀帝无西归之意,欲叛归”的情绪,欺骗骁果军已到达自己的目的。就是这样,隋文帝最后身首分立……宇文化及杀帝后,率领骁果军北上,这就是著名的「 ”江都兵变”。 隋朝骁果军 炀帝对江都有自己无法割舍的感情,可能也未曾想过自己会命丧江都。 结语 关陇集团和江淮人士的矛盾成为了结束隋炀帝统治的那把利刃,这也是隋炀帝杨广自己所种下因,最后也是祸果自食。从关陇集团内部来看,这些人本就时常与皇权发生冲突,他们为谋取自己利益,不惜与最高统治者发生矛盾,他们自己也是成为了「 ”作死”者。 江都兵变 另外就是隋炀帝一味的偏信江淮人士,而没有从当时的政局出发,也是他亲手将自己的政治事业葬送,隋炀帝最后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参考资料:

《隋史》

隋炀帝杨广,可谓虎头蛇尾!有人说他的是残酷的暴君,有人说他雄才大略!那么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如何评价呢?笔者认为,应该一分为二,辩证评价此人!

积极的一面:隋炀帝初登皇位时,却是干了很多功在千秋的大事。

第一、完善科举制,用考试选拔人才。

第二、开凿大运河,打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第三、灭掉陈朝,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完成了大一统。

消极的一面:隋炀帝后期,骄奢*逸横征暴敛,导致了隋朝的短命。

第一、无休止地实行过重的赋役政策,导致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第二、大规模举兵征伐高丽,造成兵役赋税过重,百姓流离失所。

第三、个人骄奢*逸,贪图享乐,导致吏治腐败,政局昏暗,最终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几句诗句,都会以为是某位唐朝大诗人写的。其实不然,这是隋炀帝杨广写的,是不是让人大跌眼镜?一个在历史上遭受骂名的皇帝,竟然有这样的才华!隋炀帝杨广就是这么一位有才华的皇帝,而且他的诗在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隋朝是顶尖的诗作,即使放到唐朝,这也是上乘之作。隋炀帝杨广不是后世所传说的不学无术荒*无度的模样!

隋朝是一个最令人遗憾的朝代,他重新统一了中国,正是百废待举,可以奋发上进的朝代,但是隋朝却迅速地亡国了。天下纷争并起,最后被李渊夺得了天下。隋炀帝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徒增奈何呀!

却说隋炀帝杨广生得特别俊美,他的母亲独孤伽罗也是一代大美人。隋炀帝玩美地继承了其父母的优点,父亲的大抱负,母亲的倾世容颜。年轻时期的隋炀帝那是既聪明又俊俏,而且还很洒脱,深得他母亲独孤伽罗的喜爱。所以杨广最后成功当上了太子,他的哥哥就惨了,被这小子耍小聪明成功算计。

却说杨广当上太子后,不骄不躁,认真学习他父亲的创业经验,他的父亲也将毕生所学教与了他。杨广自认为所学颇丰,就开始自恋了起来。他常常对着铜镜看自己,而且还自言自语,“哎!我怎么生得这样俊美,真乃上天得眷顾!”

“哎!我怎么这么聪明,年纪轻轻就懂得这样多!”

“哎!我一定要当个好皇帝,开疆扩土,彪炳后世!”

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也经常教导杨广要当一个好皇帝,不要当一个昏君。杨广自然是记在了心头,他的确想当一个好皇帝,谁不想当一个好皇帝呢?在当太子的时候,他就谋划着如何当一个好皇帝,如何当一个可以媲美大汉天子的皇帝。汉武帝就是杨广的偶像!

杨广当上皇帝后,马上就开始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杨广就将火烧了起来。他首先说要迁都,因为他不喜欢长安这个地方。说这里物资不丰富,运输也不方便,遇到灾年,粮食都不够。他便命令在洛阳设都城,洛阳这个地方地势平坦,运输也方便,而且主要是产粮啊。隋炀帝为了不饿肚子,在洛阳地区储存了大量的粮食,据说唐朝开国后吃了50年。总之,杨广的洛阳新都城建立起来了。

杨广又大笔一挥,修大运河。隋唐大运河真的是大手笔。修建大运河是中华的传统,历史以来一直就有修建。因为北方缺水,一是可以解决北方的生活与生产用水,而是方便运输。特别是一些大型物资的运输,走水路要方便很多。而且咱们现在为了解决北方用水,开启了南水北调的工程,这也是一种大运河,只是现在主用途在于生活用水。

在杨广这里,他便开始了大修。据说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今天的北京地区,南至今天的杭州地区,真是惊天的工程,放在今天也是大手笔。隋炀帝修了四条大运河,分别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运河。大运河的修通,还方便帝国的南北东西的联系,促进了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杨广当皇帝的中前期,国势是相当的繁盛的。而且天下都来朝贡和学习。而且隋炀帝还开设了一场“万国博览会”,咱们今天玩的,隋炀帝都开始玩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杨广可不屑于这样。相反,杨广还重用儒生,尊重知识,礼贤下士。而且在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他就开始广罗贤才,招天下的读书人著书编书,整理古籍。从他在江南任扬州总管时到他即帝位的近二十年间,共成书一百三十部,一万七千多卷。其中《长洲玉镜》四百卷,《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隋炀帝的这一编书的作为,为咱们中华的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要当一个好皇帝,必须要开疆扩土啊,不然怎么比得上汉武帝。首先就是灭了土谷浑,开疆数千里,保证了经济走廊的畅通。但奈何管理不善,派去管理的人员因为怕苦,怕路途遥远,怕再也回不来,于是走到半路就不去了,找个借口就回来了。所以打下了江山却没人去管理。在杨广后期,这些地方就又开始了动荡。

隋炀帝进攻突厥也一样,他打败了突厥,军事力量空前增强。而且俘虏了数万的突厥人。东突厥就这样臣服于隋炀帝。与土谷浑一样的原因就是,虽然打败了突厥,但是依然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去管理,也就是并没有真正的收服。

隋唐王朝一直以来喜欢征伐高句丽。隋炀帝杨广更是三征高句丽,因为征服高句丽,他就可以成就汉武帝式的大业。在他当太子的时候,他就想打高句丽。当皇帝后更是乐此不疲。高句丽也真是倔强,看着隋炀帝的百万大军,心中当然是害怕,而且害怕极了。而且高句丽不断地向隋炀帝说好话,哀求他不要打了。隋炀帝差一点就功成名就了。

隋炀帝还有其他的一系列作为,比他的父亲杨坚动作大多了。比如官员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了后世的王朝,直到清朝的结束。对科举制的创新和改良,为后世王朝打通了人才通道。特别是对唐朝影响深远,还传到了周边的其他地区。

这些作为,杨广可以堪称是一代明君,他的一些列作为,都带有强烈的目标,强烈的大国意识。但是杨广最后却失败了,失败得很惨,众叛亲离,官员离心,身死国灭。

究隋亡的原因,历史上的总结也是五花八门。 说他这个人荒*无耻,残暴无度,反正隋炀帝就是一个无能的暴君,奢靡的帝王。其实,这是历史的偏见。如果隋炀帝成功了,他真的堪称为一代大帝。但是他终究失败了,而且失败得相当惨烈,被部下干掉实在悲哀!

他的失败,一方面当然有自己的原因。一是自己太好大喜功,太喜欢追求大的目标,这样就会失去判断力,造成劳民伤财。 比如修建都城和大运河,就征用了大量的民夫,造成了民怨的沸腾。而且遇到工程问题,官员的贪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隋炀帝没有做好这方面的监督。三征高句丽,牺牲掉了无数士兵的生命,而且很多还是非战斗减员。这样的减员会造成军心动乱,民间也有怨言。

客观原因就是,天下本来统一不久,民间的财富刚刚积累起来,和平的到来非常不容易。 但是常年的建设和征战,让民间的财富又开始缩水,民众便有了怨言。而且很多民夫还身亡在建设工地,劳役太重。其实这个时候,隋炀帝走错了关键的一步,就是建设搞得太多。他应该效仿文景之治,积累力量,让自己得后人去完成相关的大业。但是隋炀帝等不得这一刻,他不愿意效仿汉文帝和汉景帝,汉武帝才是他的目标。

刚刚强盛起来的国力,遇到常年的征战,常年的劳役,这个朝代就迅速地走向了败亡。后世的李世民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这就是隋炀帝杨广不太明白的地方吧!

一心想当个好皇帝,但是杨广并没有当好这个皇帝!虽有远大的抱负,但奈何现实给了他当头一击!

隋炀帝,一个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帝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杨坚次子 。又名杨英,小字阿摩。仁寿四年(604 )七月文帝死,杨广即位。隋炀帝即位后,发展科举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