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设计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设计,第1张

#高二# 导语高二语文上册教案应该怎么设计?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是 整理的《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

1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一、关于教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关于学情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三、关于教学方法

 1、联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四、关于教具

 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投影片

 2、课文配乐朗读

 3、课文意境视频资料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品论导入。

 2、提问: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XX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2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一、导入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不理解,也就是有困惑,所以某种程度上说,阅读就是和困惑作斗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看完了,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阅读中也提不出任何问题,那么这是不是就算读懂文章了呢

 读书,作学问,唯独这“懂”字最难说。自以为懂了的东西,事实却往往证明懂的仅仅是表面,或者只是部分;以前以为是懂了的东西,现在才知道那只是一知半解,并不全懂。懂是相对的,发展的。

 尽管如此,就具体的文章来说,懂与不懂,还是有一个大致的界限的。

 二、懂与不懂的界限:

 1应能够清楚地看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能看出基本内容是由那些具体内容构成这些具体内容与总体之间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怎样

 3对作者所说的观点,能判断正误。

 4对作者所叙的事实,能看出其意义。

 5对作者塑造的形象,能看出其内涵。

 6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能说出其凭借。

 7对作者所介绍或阐述的事物或方法,能应用或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解释。

 8能看出写作意图,即作者写这部著作或这篇文章想达到什么目的。

 三、以《关于古典文学人民性的几个问题》为例

 快速阅读文章,然后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这类文章若用读小说的速度来浏览,常常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所云。

 相反,如果阅读的是一篇小说,相同的篇幅,甚至更长比如一个长篇,我们看完后也能发表一些自己对小说的看法,为什么

 是不是因为小说有故事

 为什么有故事就容易记

 关键在于,故事有情节,前后环节的承接一般有自然顺序,这种顺序阅读时很容易捕捉到,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掌握前后环节间的联系,读过一遍,作品内容的各环节便很自然地在读者的脑子里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四、总结规律

 当我们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别种形式的有机结构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认识和记忆该作品。

 由此推出一个相应的阅读基本方法:

 要读懂一篇文章,就应当努力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形成别种形式的结构体。

 从这个基本方法,我们还可以推出检测自己阅读效果的方法:

 当你能顺利地理出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时,你的阅读是有成效的;当你对某部分的内容感到茫然时,那主要是由于你没有搞清它和哪些内容有联系,是什么样的联系。

 怎样去找这条线呢

 回到刚才的例文:

 能否留下这五段文字的印象,取决于能否在脑子里形成这样的线:文学的人民性决定于什么—→错误的观点:将人民性与现实主义等同—→此观点曾是古典文学研究的流行观点—→此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

 理清了这条内容脉络,我们才有可能对这五段文字进行概括:

 批评将现实主义与文学的人民性等同起来的观点。

 五、布置阅读任务:

 阅读一组同题材的文章。

 要求:

 1选择一篇作为精读,其他泛读,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路入手,能否理出作者的行文线索,从而进行概括。

 2做好笔记,课后写一篇题为《棋》的周记。

3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比较欣赏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4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一、围绕课文开展语文活动,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理解,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

 1、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2、各组依次表演“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尽可能全组参与,注意人物语言的运用和把握人物性格)

 3、师生评议各组表演

 4、总结:思考蔺相如、廉颇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板书)

 蔺相如:机智勇敢、忠心报国、胸襟阔大、顾全大局、

 廉颇:忠诚献策、勇武有功、忠心报国、勇于改过

 5、各组以自己表演的故事为例,说说课文在运用语言方面有何特色?

 6、各组分别讨论,将讨论结果汇总

 7、各组请一位代表交流本组讨论结果

 二、教师总结,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①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②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③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完璧归赵”为例,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XX、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和好的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3、选取典型事件

5高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本文具有的浓郁的时代气息;

 2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如何看待他的“忧郁”和“犹豫”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

 (三)师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1、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2、分析《哈姆莱特》这篇的艺术特点

 1、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2、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

 城南旧事(节选)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

 (二)词语解释

 (三)林海音介绍

 (四)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第二课时

 (一)简析课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宋妈的故事,“小偷”的故事。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个故事。

 宋妈的故事,围绕着宋妈爱护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矛盾展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从“林家庭院里’倒“看看英子妈又看看英子”):写宋妈思子之苦。

 第二层次(从“院子里的树”到“说着向门道走去”):写宋妈丧子之哀。

 (二)讲析课文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1.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潜台词。

 2.引导学生全面地欣赏**,不要只是单一地欣赏情节。

  设计指导思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属于“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一专题的着眼点之一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本文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的抑郁激愤情怀。但是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因为这首词几乎全词用典,思想情感含蓄而深沉。为此,教学这首词,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印发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过程中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在诵读中具体研讨用典的用意,从而达到理解词人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

 3、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

 1、探讨用典的意义;

 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复习。

 1、预习课文 ,对照课文下注释通读全词做到初步理解并注意以下词语。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

 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阅读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材料在课前一天下发)

 3、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4、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此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还为导入新课作了很好的过渡)

 明确: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登临赤壁,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周瑜相比,年近半百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继苏轼后的另一位豪放词派的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思考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设计说明:由刚学过的豪放词派代表苏轼的作品引入学习另一位豪放词派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并能与复习旧知衔接起来。)

 三、作者与写作背景。

 1请同学说说有关辛弃疾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结合课文下注释①和印发下的有关背景材料回答)

 2课件投影,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设计说明:课件投影作者和写作背景,目的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意蕴含蓄的典故,并能体会辛弃疾这位爱国词人的思想抱负。)

 四、教师范读或播放课件录音朗诵,疏通文字。

 (此设计让学生读准确文中词语的音,初步感受豪壮的感情基调。)

 五、研习课文,探讨用典的意义和作用。

 (一)课件投影,明确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此设计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用典,掌握用典的作用。)

 (二)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对照注释、材料分组讨论)

 明确: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

 (此设计是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以及词人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来完成教学目标,之所以分步研讨,是考虑到这是本词学习的一个难点,分步研讨,层次分明,有利于理解掌握。)

 1分析研讨用孙权、刘义隆典。

 ①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明确: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②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词人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明确:“觅” 、“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

 ③追忆两位就在京口起步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激发起词人的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爱国豪情,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呢?因此,用此二人典,又蕴含了什么意思?(明确:讽刺宋室昏聩。)

 2分析研讨用刘义隆典。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

 ②用典的用意何在?(明确: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

 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写的是什么?(明确:追忆往事,回顾自己的抗金生活。)

 ②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明确: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4分析研讨用廉颇典。

 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参考:词人以廉颇自况,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

 5小结。

 辛弃疾不愧为“用典”高手,用典来借古讽今,用典来抒发自己含蓄而深沉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景、典、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六、把握词人情感,指导诵读。

 1本首词上下阙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字,朗读时韵脚要读得响亮,其后又有稍长停顿。

 2诵读时必须保持豪壮的基调,读出对古代英雄的仰慕、慨叹之情,读出年老但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懑。尤其是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句乃全文主旨所在。要读出词人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把它看作是悲观语或怨语。

 (此设计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诵读的要领,并能在诵读中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七、《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会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 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以古喻今。

 2不同点:①《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②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③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典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此设计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八、板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仰慕英雄 慨叹难觅

 孙权、刘裕

 报国抱负 讽刺朝廷

 刘义隆 借古讽今 批评告诫 豪迈激越

 佛狸祠 今昔对照 隐忧愤懑 深沉悲壮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廉 颇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高中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设计

#高二# 导语高二语文上册教案应该怎么设计?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