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凉血解毒呢 怎样凉血解毒呢中药
每一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由于容易上火就会出现便秘,脸上出现一些皮肤问题比如痤疮和湿疹等,这样会对健康和形象都有很大的影响,只要多吃一些凉血解毒的食物就能很好的改善,所以我们一定要调整好生活习惯和饮食进行调整,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怎样凉血解毒呢
怎样凉血解毒呢
主要药:生地、牡丹皮、犀角、大青叶、玄参
凡功能清热邪、解热毒,适用于各种热毒病症的药物,就叫清热解毒药。热毒病症主要是指丹毒、斑疹、疮痈、喉痹、痢疾等,由于火热痈盛、郁结成毒的病症。这些药物都能清热解毒,但由于各药性能不同,所以在应用上又各有特长,在应用于时必须作适当的选择与配伍。若热毒在血分,可与凉血药配合应用;火热炽盛,可与泻火药配合应用;挟湿者,可与燥湿药配合应用。此外,痢疾里急后重,宜配行气药;疮痈属虚者,宜配补益药等等。但发斑、疮疡、喉痹、痢疾等疾患,而属于阴症、寒症者,则不宜使用清热解毒药。
知母
性味苦、寒。
功用(1)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2)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用法6~12克。
决明子(草决明)
性味甘、苦、微寒。
功用
(1)清肝明目:本品为眼科常用药,用于肝胆郁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配菊花、黄芩治急性结膜炎;配菊花、夏枯草用于高血压,也可单味服用。
(2)散风清热:用于风热或肝火上升之头痛。
用法10~15克。能润肠通便,大便泄泻者忌用。
上面就是对怎样凉血解毒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以后希望对很多朋友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一旦身体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凉性的食物,另外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多吃水果和青菜,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可以多喝些薏米汤调整身体。
目录 1 拼音 2 小柴胡颗粒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4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212 版本 3 小柴胡颗粒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32 药品名称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39 规格 310 小柴胡颗粒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小柴胡颗粒的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314 小柴胡颗粒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5 小柴胡颗粒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附: 1 古籍中的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xiǎo chái hú kē lì
2 小柴胡颗粒药典标准 21 品名小柴胡颗粒
Xiaochaihu Keli
22 处方柴胡150g、黄芩56g、姜半夏56g、党参56g、生姜56g、甘草56g、大枣56g
23 制法以上七味,柴胡、黄芩、党参、甘草及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姜半夏、生姜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约600ml,回收乙醇,与上述浓缩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或与适量的糊精、甘露醇等辅料制成颗粒400g;或与适量的乳糖制成颗粒250g,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或为棕**的颗粒;味淡、微辛[规格(2)、规格(3)]。
25 鉴别(1)取本品6g[规格(1)]、25g[规格(2)]或15g[规格(3)],研细,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水20ml溶解,用盐酸调节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6g[规格(1)]、25g[规格(2)]或15g[规格(3)],加水20ml,搅拌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加在聚酰胺柱(100~200目,8g,内径为25~3cm,湿法装柱)上,分别用水、20%乙醇和50%乙醇各100ml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水适量,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0ml,加在聚酰胺柱(100~200目,4g,内径为2cm,湿法装柱)上,分别用水100ml和50%乙醇150ml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10μl和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12: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6 检查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C)。
2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60μg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混匀,取适量,研细,取约3g[规格(1)]、13g[规格(2)]或约08g[规格(3)],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袋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200mg。
28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29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210 规格(1)每袋装10g
(2)每袋装4g(无蔗糖)
(3)每袋装25g(无蔗糖)
211 贮藏密封。
2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小柴胡颗粒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中药
32 药品名称小柴胡颗粒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39 规格每袋装10克
310 小柴胡颗粒的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小柴胡颗粒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古籍中的小柴胡颗粒 《麻疹备要方论》:见形论治凉血解毒汤。一麻出紫赤,内热极也,但得形色光润,颗粒尖耸者可治,速宜清凉解毒,佐以清痰定喘,便得安痊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七]夹斑风热,芎蓟散、葛根汤而愈。一痘出斑如锦纹,而间有颗粒,色赤,壮热烦,燥舌苔,便秘,此斑疹并出,调胃承
《疡医大全》:[卷三十一痘疹部(上)]碎金赋反掌。形证定其疏密,部位决其存亡。如痘纷布兮,且颗粒而其疏已定;如麻堆聚兮,更模糊而其密堪伤。挨颊绕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六·痘证]报痘与感应丸,一服泻二行,仍壮热。又一医言伤寒,与小柴胡汤加枳壳,其身不壮热,口干足冷。予曰∶始初身壮
《续名医类案》:[卷十六]痰淡菜紫菜瘦肉汤:
[用料]瘦肉250克,淡菜100克,紫菜50克。
[作法]淡菜用水浸软,洗净;瘦肉洗净,切丝,用豉油、生油、盐、生粉拌匀腌10分钟;紫菜撕成小片,放锅内炒片刻,去腥味和砂粒,用清水浸开、洗净;将淡菜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滚,改慢火滚15分钟后放紫菜,再煮滚,然后放入瘦肉丝,滚至肉熟,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滋阴降火,清化热痰。用于阴虚内热头晕,目眩,耳鸣等。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昆布海藻瘦肉汤:
[用料]瘦肉500克,昆布、海藻各50克,生地100克,红枣5个。
[作法]昆布、海藻浸后洗净;生、红枣(去核)洗净;瘦肉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清水煲内,大火煲滚后,改慢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养阴清热,化痰散结。用于痰热郁结,咳喘痰黄或痰结成核,时有发热等。胃寒者及平素体质虚寒者不宜食用。
荷叶柠檬瘦肉汤:
[用料]荷叶3块,柠檬4片,瘦肉200克,莲子15克,薏米20克,鸡内金10克。
[作法]瘦肉洗净切片;其他用料洗净待用;先将瘦肉、莲子、柠檬片、薏米和鸡内金放入清水煲内,煲10分钟后再放荷叶。大火煲滚后,改慢火煲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清暑清热,止血止泻,亦能解皮肤湿毒。
冬瓜荷叶瘦肉汤:
[用料]荷叶1块,冬瓜250克,瘦肉100克。
[作法]冬瓜洗净、去核、切块;瘦肉洗净切片;荷叶洗净待用;将用料一齐放入清水煲内,大火煲滚后,改慢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除湿利尿,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用于肺热咳嗽,小便短赤等。
玉竹瘦肉汤:
[用料]瘦肉250克,玉竹150克,葛根100克,葱白、淡豆豉各20克。
[作法]玉竹、葛根、淡豆豉洗净;瘦肉切块;葱白葱花;将玉竹、葛根、瘦肉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滚,改慢火煲1小时,再放入豆豉、葱白煲滚,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滋阴解毒。用于阴虚之体,身热头痛,心烦口喝,无汗或有汗不多,干咳无痰等。
润香花瘦肉汤:
[用料]香花菜100克,瘦肉200克,猪润250克,冬瓜250克,姜丝少许。
[作法]香花菜洗净吸干水份;瘦肉、猪润切块,肉以生抽、糖、酒和生粉腌5分钟;冬瓜去皮及瓤;烧滚4杯水下冬瓜煮3分钟后放润肉,中火煮2分钟至润肉熟透,放香花菜及盐。
[功效]本汤清热明目,预防头晕头痛。
葫芦排骨汤:
[用料]葫芦瓜(约1000克)1个,排骨300克,鲜草菇100克,姜1片,水4杯。
[作法]葫芦瓜切开顶部成盖子,瓤除去,将瓜肉挖出,当作炖盅,排骨洗净斩件,放入滚水内飞水;鲜草菇飞水;将水放入煲内煮滚,加入姜片、排骨,煲20分钟,转放入瓜盅内,加入瓜肉、鲜草菇,盖上瓜盖,放入蒸茏,蒸10分钟,取出加少许盐调味。
[功效]本汤清热润肺,可帮助身体的新陈代谢。
节瓜瑶柱排骨汤:
[用料]节瓜500克,江瑶柱4粒,排骨300克。
[作法]节瓜去皮切件;江瑶柱用水浸40分钟,取出洗净;肉放落滚水中煮10分钟,取出过冷河,斩件;将用料一齐放入清水煲内,大火煲滚后,改慢火煲2小时,汤成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清热消暑,去湿热。
丝瓜瘦肉汤:
[用料]丝瓜250克,瘦肉200克。
[作法]丝瓜、瘦肉切片;将全部用料放入清水煲滚,改慢火煲约30分钟,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节瓜瘦肉汤:
[用料]节瓜300克,瘦肉250克。
[作法]节瓜去皮切片;将瘦肉切块放入清水中煮开,放几片姜,慢火煲30分钟左右,放入节瓜再煲1小时左右,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清热解毒,用于暑热烦渴,尿黄等。
芥菜牛肉汤:
[用料]牛肉200克,芥菜300克,生姜25克。
[作法]生姜去皮切碎;牛肉切片,芥菜;适量滚水,放用料及油、盐等,慢火煲滚片刻即可。
[功效]本汤散寒解毒,化痰止咳。用于夏季感冒风寒,头痛,周身骨痛等。风热外感,发热口渴者忌服。
白菜牛百叶汤:
[用料]牛百叶250克,鲜白菜500克生姜3片,麻油、盐各适量。
[作法]牛百叶去黑衣切件,鲜白菜切段,生姜;牛百叶下油锅,用姜爆过,与白菜放入滚水煲内,大火煮滚,改慢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消暑清热,解毒和中。用于夏季感冒,身热口渴,咳嗽,出汗,舌红苔薄白等。
清炖猪肚:
[用料]猪肚1个,红头葱4条,姜2片。
[作法]猪肚用生粉、粗盐擦洗,放滚水中煮约30分钟,取出洗净,切片,红头葱取葱白,姜拍碎;将姜、葱爆香,加猪肚同炒爆片刻,下盐少许兜匀,放入炖盅内,加入冷开水适量,盖上盅盖,慢火炖2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滋阴益补,清而不腻。
绿豆芽排骨汤:
[用料]绿豆芽500克,排骨400克,姜2片。
[作法]绿豆芽滴干水,白锅炒片刻铲起,去腥味。排骨洗净斩件,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起洗净。将用料一齐放入清水煲内,煲滚后改慢火煲2小时30分钟至3小时,下盐即可。
[功效]本汤清热去湿毒,利水降火,用于面疮体疮毒等。
苦瓜排骨汤:
[用料]排骨500克,鲜苦瓜200克,潮州咸菜150克。
[作法]苦瓜去瓤;排骨斩件,潮州咸菜;将全部料放入滚水锅中煮滚,慢火煲2小时即可。
[功效]本汤清心凉肝,泄火解毒。用于心肝热,心烦夜卧不安,失眠易醒等。虚弱者慎用。
金荞麦炖瘦肉:
[用料]瘦肉250克,金荞麦100克,冬瓜子200克,甜桔梗150克,生姜2片,红枣适量。
[作法]瘦肉原块洗净,过水,冲净;金荞麦、冬瓜子、甜桔梗、生姜、红枣(去核)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滚水适量,盖好,滚水慢火炖2小时即可。
[功效]本品清热解毒,排脓消痈。用于肺痈初、中期,咳吐脓痰,其味腥臭,胸闷隐痛,纳呆体倦,大便干结等。
云耳胜瓜肉片汤:
[用料]云耳25克,瘦猪肉30克,幼盐、白砂糖、生粉适量,丝瓜2个,生姜2片,生抽、麻油少许。
[作法]先将幼盐、生抽白砂糖、麻油各少许和适量生粉拌和调匀,开成腌料。瘦猪肉用水洗干净,抹干水,切成薄片,加入腌料,使腌入味。云耳用用水浸透使发开,洗干净,。新鲜的嫩丝瓜切片;生姜洗干净去皮,切2片。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全部材料,候水再滚起,改用中火煲至瘦猪肉熟透,以少许幼盐调味,即可佐膳饮用。
[功效]本汤清热解暑,生津解渴。
豆苗草菇肉片汤:
[用料]豆苗、草菇各200克,瘦猪肉300克, 生姜1片,幼盐、白砂糖、麻油、生抽少许,生粉适量。
[作法]先将幼盐、生抽、白砂糖、麻油各少许和适量生粉拌和调匀,开成腌料;新鲜瘦肉用水洗干净,抹干水切成薄片,加入腌料,使腌入味;新鲜豆苗,用水洗干净,沥干水;新鲜草菇,切去菇脚部分,对半剖开,用水洗干净;生姜刮去姜皮,切1片;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豆苗、草菇、生姜滚片刻,再放入猪肉,肉片熟透后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清热消暑,生津解渴。
扁豆冬瓜排骨汤:
[用料]炒扁豆100克,陈皮1角,幼盐少许,冬瓜500克,唐排骨600克。
[作法]选购炒扁豆,用清水浸透洗干净,滴干水。新鲜冬瓜、冬瓜瓤、冬瓜仁,用清水洗干净,切厚件;陈皮用清水浸透洗干净;唐排骨(煲汤骨),用清水洗干净,斩件。
凉血的中药:
犀角
苦、咸,寒 归心、肝、胃经
1凉血止血:血热吐衄(犀角地黄汤)
2解毒化斑:热毒炽盛;斑疹紫暗(化斑汤,犀角大青汤)
3安神定惊:邪入营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清营汤,清宫汤,紫雪,至宝丹)
生地黄
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
1清热凉血:温热病热入营血(清营汤),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四生丸,犀角地黄汤,消风散)
2 养阴生津:热病伤阴(益胃汤,青蒿虌甲汤,增液汤),消渴证(滋膵饮),肠燥便秘
玄参
苦、甘、咸,寒 归肺、胃、肾经
1清热养阴:热入营分,伤阴口干(清营汤,清宫汤),肺燥干咳(百合固金汤)
2解毒散结:热病发斑(化斑汤,玄参升麻汤),咽喉肿痛(玄麦甘桔汤,养阴清肺汤),痈肿疮毒(四妙勇安汤),瘰癧痰核(消瘰丸)
牡丹皮
苦、辛、微寒 归心、肝、肾经
1清热凉血:血热发斑疹,吐衄(犀角地黄汤),月经先期,经前发热(宣郁通经汤),阴虚发热(青蒿虌甲汤,丹栀逍遥散)
2活血散瘀:血滞经闭(桂枝茯苓丸),症积,外伤内痈(大黄牡丹皮汤)
赤芍
苦,微寒 归肝经
1清热凉血:血热发斑疹及吐衄(犀角地黄汤,紫草快斑汤),热淋,血淋
夏季是一个很炎热的季节,很容易出现中暑啊或者是一些疾病的发生哦,你知道应该如何去调理的吗,下面的这些清热解毒的食疗方法适合夏季食用,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和效果的呢,下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可以试试。
1、柴鱼节瓜瘦肉汤
材料:柴鱼(干货店有售)100克、节瓜500克、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柴鱼浸泡40分钟以上,洗净;节瓜刮去茸毛和皮,洗净,切片;猪瘦肉洗净,切薄片,用少许生粉、生抽、生油拌腌片刻。柴鱼、姜置镬中并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滚沸10分钟,加入节瓜再滚10分钟,加入瘦肉滚熟,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柴鱼有健脾胃、益阴血之功。而节瓜则是有名的消暑热之瓜蔬。柴鱼可以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健脾胃的效果。
2、槐花白茅根煲鲫鱼
材料:槐花15~20克、鲜白茅根50~100克、鲫鱼1条、瘦肉50克、生姜3片。
做法:槐花稍浸泡;白茅根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热水。一起与瘦肉、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功效:槐花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以它配上清热泻火的白茅根煲鲫鱼,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的作用,尤为适用于时下痔疮易发炎的辅助治疗,亦可谓夏日时清热下火的家庭汤饮。这样的食疗方法可以有抗炎的作用,是不错的清热解毒凉血的食谱。
关于清热解毒的食疗方法,你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这些食疗方法可以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效果,可以滋阴,也可以调理脾胃,很适合夏季食用的哦,大家不妨行动起来吧,可以让我们更加健康哦。
怎样凉血解毒呢 怎样凉血解毒呢中药
本文2023-10-28 14:00: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