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里常说到的“任督二脉”,它真正是在什么医学书上还是其他古籍上有详细介绍?应为写论文要用到出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武侠里常说到的“任督二脉”,它真正是在什么医学书上还是其他古籍上有详细介绍?应为写论文要用到出处。,第1张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

  任督二脉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至于「打通任督二脉」,可从中医与道家导引养生的角度分别探讨。中医的观点可从《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了解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两脉本来就是通的,何须打通任督二脉? 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

  我的老师出书了《脉论》-----王敬义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到私密记事本

  灯心草屋4 发表于2009年07月02日 14:02 阅读(7) 评论(1)

  分类: 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

  医学,仁术。医者,仁心也。

  医之为学,道博而义深。医籍浩瀚,学者虽博览群书,亦苦不能一览无余也。校室所课,师长所传,书一授一,百人百解,非授受所能尽。其学也者,必宅心仁厚,聪颖勤思过人。若遇危重疑难,心突突,神惶惶,更无治病良法可循。虽《千金》在胸,《本草》在握,而良方不可遣,良药不能用。必殚精竭虑,苦心钻研,积夜长年,于是乎医道有新说,医苑出奇才也!

  然春秋以降,歧黄相传,五运六气预测于天,望色察脉窥探于人,仙般技艺,虽医者如云,而堂室之外者众,揽圣解秘者寡。古人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呜呼!良医旷世难觅矣!

  愚秉承家学,十四有五,受父教诲,诵记《药性赋》、《新著四言脉诀》,时珍《濒湖脉学》、修园《时方歌括》、景岳《新方八略》等籍。年少愚钝,学识浅薄,囫囵吞之,不知所云,殊为可笑。及长,于七七年就读于成都中医学院,中西并学,少时所诵,聊知大概。后就业于市立第一人民医院(内三病区),从事呼吸病,兼心内、消化、泌尿等系统疾病之治疗工作。此时愚专事西医临床,中医之业常抛诸脑后。

  然民生百病,中西为之,皆有棘手之时。余曾用中医成功抢救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胃黏膜脱垂大出血、尿毒症之尿闭、顽固性全心衰竭、心肌炎、心绞痛、快—慢综合征等危急重症(若西医凑效,再施中药则有邀功之嫌,此非愚之品性所为),虽一试中的,仍难窥中医学之门。

  上世纪九十年代,愚调入成都体育学院,任教于运动医学系。课余,醉心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病之道,始专事中医临床,方才与脉学一缘,有医案为证。

  某日,一七旬媪来诊,余询媪之病情,媪却伸手亮腕,作充耳不闻状。再三问之,不屑旁视曰:古医诊病,切脉而知病患所在。余骤闻其言,面赤汗颜,似媪责骂:靠问病治病,乃羞为中医也!惭愧之余,更惊诧不已。诊余,再次阅读《濒湖脉学》、《新著四言脉诀》,并长期探脉于患者,于切脉解病,仍无一丝头绪,但愚持之以恒,沉湎于脉学之探索。

  忽一日,有三十七岁女来诊,述经前小腹胀痛,经量少,色深暗,血出畅而痛减,血出点滴则痛甚。据理论析之,此为肝气郁结,气郁而致血瘀。气郁则脉应弦,血瘀者脉涩也。其脉位应归于左关,愚便仔细揣摩左关弦涩之感。此后,有妇女来诊,凡左关出弦涩者,大胆推演之,屡试屡验。倏然间,如拨云见日,顿开茅塞,似乎二十八脉了然于胸矣!

  此后,愚思量,中医有五大生理系统,以五脏为中心,与之相合者,腑、体、华、窍、液也,古人尚未分属。如头、颈、上肢脉位何处?腰及下肢脉位何处?子宫、卵巢、前列腺脉位何处?经愚十余年的艰难探索,将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均一一进行脉位归属,大大丰富了脉学的临床应用范围。

  愚诊病有几种方式:中医之“望、闻、问、切”灵活运用,然切脉多而望、问寡。或先切脉而告之病情;或先听患者陈述而后切脉,以补充未尽之病情;或脉诊与西医学辅助检查相结合,确定诊断。以脉为重点进行辨证论治,无论是常见病,或疑难危重症,常获良效。

  愚不敏,在中医学路上如盲人持杖探行近二十载,始敢言初窥中医学之门,然登堂入室则不敢放言也。故,愚为《脉论》又加上副标题云:二十年后方为医。倘若人人都二十年后才为医,那还不急煞芸芸众医,堂堂专家耶?是书实为愚医疗、脉学经历之真实写照,此标题仅为自嘲耳。

  拙作虽固陋难免,黾勉成章,却有可读之处:

  首先,将三部九候增加至三部十五候,明确了正常脉位和异常脉位,使更多的病脉纳入脉象,以利分析病情。

  将五脏系统的组织器官分属到脉位上,扩大了脉诊的范围。

  把每个脉象的特征明确下来,使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脉象变得实实在在。

  将中医基础理论与脉象紧密结合,分析脉象与病情。

  将脉象诊断与西医诊断相统一,使疾病之诊断更准确。

  ……

  愚以为:以《脉论》的理论研究为蓝本,与“脉象仪”结合,可使之成为广泛使用的诊断仪器(记录脉象曲线、分析曲线资料,指导临床诊断、存留脉学资料)。如:95年版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对浮、沉、迟、数、洪、细、虚、实、滑、涩、弦、濡、结、促、代诸脉给出了脉波图,贵在使脉学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按拙作所论:如在右寸第二位,脉图测出一个弦脉,诊断:颈椎病、或颈肩综合征。因为宿疾,患者只感不适,并无大碍。若脉图同时在第一位测出浮细脉,辨证分析:第一位浮、细,主湿侵于颈肩。因外邪引动宿疾而发病,此时患者颈肩酸痛沉重,甚至手指麻木等症状明显,则非治不可。将脉图分析结果拿给医生,为其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中医脉学的现代化便跃然纸上。

  愚认为,《脉论》不但为医者提供了学脉的读物,也为“脉象仪”的使用、推广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依据!

  余更希望,中医脉诊从《中医诊断学》脱胎而出,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使学医者与习医者真正掌握它、使用它,而非装模做样。

  依愚所见,中医学就像一桌盛宴,而脉学便是其中的一道大菜!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品尝到它的美味!

  斯书之成,首先得感谢我院历届领导,给了余宽松的工作、研究环境和如画般的校园生活环境,才使拙作得以顺利写成!

  感谢那些相信我医术的患者朋友们,为愚提供了研究脉学的条件!

  感谢历届《中医诊断学》脉学部分的编委专家们。

  感谢历届《中医基础理论》的编委专家们。

  感谢那些促成《脉论》付梓的好友们!

  还要感谢我的中外学生们,是他们的勤学好问,促使愚对脉学进行的探索、研究!

  愚深知:医学无止境,脉学有高手。诚恳欢迎海内外的同仁们能与我一起切磋脉学技艺,使之发扬光大!造福黎民!倘如此,则中医学幸甚!愚幸甚!

中医通过脉诊开方的依据是通过观察和判断脉搏的变化,了解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方。中医理论认为,脉搏是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反映,通过观察脉搏的强弱、频率、规律和节律等指标,可以了解病人的体质、脏腑功能、病情和预后等情况。

关于脉诊的知识,以下是一些中医学术专业书籍的推荐:

1《中医脉学》(丁香医生图书馆):这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中医脉诊理论和实践的经典著作,包含了中医脉诊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以及脉象的分类和诊断方法等。

2《脉诊学》(王英杰、丁奎生著):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脉诊的理论、方法、技巧和应用,包括脉诊的基本概念、脉搏的解剖生理、脉象的分类和诊断等内容。

3《中医脉诊实用指南》(杨正平著):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脉诊的实践应用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判断脉象、如何与病情相结合、如何制定治疗方案等内容,是一本实用性强的中医学术专业书籍。

4《脉诊诊断学》(熊剑平著):这本书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脉诊的诊断思路和方法,包括脉诊的诊断价值、脉象的分类和诊断、不同病症的脉象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这些书籍都是较为专业和系统的中医脉诊学术专业书籍,可以帮助对脉诊有兴趣的人深入了解中医脉诊理论和实践。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伤寒杂病论》里的话。

伤寒杂病论介绍: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原书失散后,经王叔和等人收集整理校勘,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伤寒论》共10卷,专门论述伤寒类急性传染病。

历史影响:

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

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

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中医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一、《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

二、《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

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三、《伤寒杂病论》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四、《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

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

以下观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1、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都没记载“经络”起源的年代。但是,《内经》和《难经》可以证实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内经》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可以证实。

二是《内经》明确指出“六律建阴阳诸经”,见于《灵枢•经别篇》,可以证实。

三是十二经的起源比奇经八脉早,见于《难经》,可以证实。

四是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

2、“三阴三阳”源于“阴阳”的衍化。

3、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曾经相当长的时期,中医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

4、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法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5、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只代表“阴阳”衍化的不同阶段。

6、《灵枢•经脉篇》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人出生时没“经络”。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

7、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是从创建“根”和“结”开始的。所谓“根”,是“经”的起点,都在四肢末端。所谓“结”,是“经”的另一端,分别在头或胸腹部。“根”和“结”之间,构成各“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

8、《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 ”创建的。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9、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

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

10、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

11、《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武侠里常说到的“任督二脉”,它真正是在什么医学书上还是其他古籍上有详细介绍?应为写论文要用到出处。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  任督二脉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