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故而不吝,从善如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5收藏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故而不吝,从善如流,第1张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故而不吝,从善如流”意思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扩展资料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中国哲学智慧的源头《周易》。《易》中有一卦为益卦,益卦,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这是相对吉利的一卦,而习近平多次引用过的一句古语“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也是出自益卦。

人生正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英雄的长成、君子的养成、家国的建设,都是在必然的错误中修正错误、在艰难的进取中始终进取的过程。新的时代,新的生活,让我们把过错封留在过去、让善美成长在未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以新的形象迎接新的挑战。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有过则改的上一句是见善则迁。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句古语的字面意思是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善”是美好的意思,“迁”是转变的意思。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句话出自中国哲学智慧的源头《周易》。这句话告诉人们要向着真善美的方向不断迈进,当然是对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有了过错就能立即改正,也意味着个人素质能及时摆脱下滑的危险,因而也是一种智慧的提升。

扩展资料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近义词:

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释义: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稽首说:“人谁能没有过错?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释义: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

出处:宋·朱熹《论语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译文:曾子每天反省自己三次,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提醒自己不要犯这种错误,他的自制力可以诚恳到这种地步,可以说是学问的本源了。

上一句是见善则迁。

出处:西周姬昌《周易》。

原文节选: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过而不改,是谓过内矣。

译文: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人不可能没有过错,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如果有了错误却不改,这才是所谓的大错误。

扩展资料: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近义词: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释义: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稽首说:“人谁能没有过错?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

有谁知道“见善则迁,有错则改”出自何处。谢谢!

解析: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出自《周易益象》。

大意是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是关于君子修身养性的名言。

原文出自《周易》,完整的为:“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中文解释为:风雷交助,互相增益,构成益卦。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周易》创作背景: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知错就改的名言句子有以下这些:

1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出自《左传·襄公十三年》。人们都认为是正确的,我便去施行他。人们都认为是错误的,

2能补过者,君子也。出自《春秋·昭公七年·左传》。那些敢于改正自身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3过而改之,是犹不过。出自《说苑·君道》。犯错后就改正,这就相当于没有过错。

4人谁无过,当容其改。出自《新唐书·李德裕传》。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是自己烦忧错误,应当即使改正,如果是别人烦忧错误,我们应当宽容原谅。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自《孟子·告子下》。人常常犯错,然后才改正;心志受困,思虑受阻,然后才能奋起;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上,表达在话中,然后才能使你的心思被人了解。

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出自《战国策》。看见了兔子,才想到了猎犬,着还不算晚。羊被吃掉,再想去修补羊圈,这也不算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几个人一同前行,其中一定有自己的老师,看到别人的不足,就去反思自己,是否也这样,然后改正。简单别人的长处,便应当努力学习。

8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出自《周易·益·象传》。真正的成功者总能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优势和不足,善于从别人身上发现成长的力量。他们看到别人有好的地方时,就会去积极学习,看到别人有所不足时,就会引以为戒,不断完善自身。

9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出自《围炉夜话》。知道做错了并能改正过来,就是圣人的弟子;厌恶邪恶太过极端,终究是君子的一种毛病。

10攻己恶者,顾不得攻人之恶。若哓哓尔雌黄人,定是自治疏底。出自《呻吟语·修身》。忙着改正自己恶习的人,是顾不上去挑剔别人的毛病的。如果喋喋不休地去议论人家,肯定是自身修养底子差劲的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意思是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出自:《周易·益》象传。原文: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释义:风雷交助,互相增益,构成益卦。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所谓见善则迁,即看到好事就效仿去做。

详细释义:向着真善美的方向不断迈进,当然是对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有了过错就能立即改正,也意味着个人素质能及时摆脱下滑的危险,因而也是一种智慧的提升。

《周易》简介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故而不吝,从善如流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