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2收藏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简介,第1张

2008年,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19 Ⅷ-136 项。

中国书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品能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装裱和修复。古旧字画在传世的过程中,由于收藏保管不善造成受潮发霉、污迹满目、虫蛀鼠咬,以及绫绢和纸的自然老化都会使书画产生破洞、糟朽断裂等等,如果不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古旧书画的寿命和艺术价值,会朽烂而毁之一旦,然而一般收藏家们买了古旧字画,不了解修复古旧字画的重要性,要知古旧字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艺术品,如果修复的不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旧字画造成更加严重损毁,危及古字画的寿命,也削弱了古字画应有的艺术价值。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美术馆、拍卖会及民间收藏家中能看到几十年、几百年前的古旧书画都是经过修复人员修复装裱好的杰作。

古籍修复工艺亦称古籍装订修补技术,它的历史与书籍发展史息息相关。修补破损古旧图书是一项特殊技艺,从事装订修补工作不但要熟悉各个朝代书籍的形式和版本,还要了解各朝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更要有娴熟的技艺。修补一本古书往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一招一式极为考究,对从事装订修补人员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保存古籍我们一定要忌用化学胶水、化学浆糊、玻璃胶纸等修补古籍。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最有效的保存。

古籍修复的原则包括最少干预原则、整旧如旧原则、可逆性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

1、最少干预原则

在古籍的修复中,摈弃传统的整卷整叶托裱的方法,对文献各部分的残破现状做具体分析,对不同情况予以不同处理。尽量少地在藏品上添加修复材料,避免因过度修复而造成的保护性破坏,尽量保留古籍文献的各种研究信息。

2、整旧如旧原则

在修复中尽可能保持古籍文献的原貌,保留文献的装帧风格。这里所谓的“整旧如旧”,并不是企图回复该文献没有损坏以前的原貌,“如”古代的“旧”。古代的那个“旧”,不可能再恢复,而是尽可能保持该文献修复前的原貌,就是在修复工作中仅使该文献的残破部分得到养护,决不使其它部分的现有状况产生任何形态上的改变。

3、可逆性原则

即修复措施是可逆的,可重复的。如果将来 发现有更科学更适宜的保护修复技术,随时可以更换修复材料,回到修复前的原来状态。同时可逆性原则对于我们改正工作中的失误而尽量不损害古籍非常必要。

4、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

即修复中所用的修复材料(纸张、线、颜料、墨等)必须与原始文件的材料有一定的色差,避免与藏品本身固有的历史信息混淆。

扩展资料

古籍修复选取纸张的注意事项:

选取修补古籍的纸张,首先要注意纸张的酸碱度,不能用酸性纸张去修补古籍,以免引起或加速古籍纸张的酸化;其次,如果选用旧纸修复古籍,要注意旧纸的纸张强度不能太低。

同时,还要注意所选纸张的纤维组成应该与古籍的纸张相近,厚薄相近,颜色相似但不能相同。补纸的吸水性要强,才易于粘合,纸张帘纹的宽窄也要相近。

具体修复工作中还要注意补纸与古籍纸张的帘纹方向要一致。总之这些都适宜了,才能使修复处纸张粘结的牢固服帖,与原来的书叶协调自然。

-古籍修复

一般说来,书画最怕虫蛀、发霉、受潮、水浸、火烧,所以在平时的储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在挂画、卷画、存放字画时要注意小心轻放。卷画时要特别细致、小心翼翼,边卷边注意两端的裱边是否对齐,不可用力太猛,以免纸、绢折痕断裂。可以托起画背来观画,否则绢素容易折裂,或书画坠地,造成损坏。字画平时应安放在较高的橱顶上,通风条件要好,远离地面的湿气。要轮换吊挂,既可观赏一番,又可让书画通通风、见见阳光,不至于因长期卷拢而生霉。阴雨季节(在北方,这点不是很重要,雨季很短,注意不要着水就行),要将书画收存到窄小的木匣中封闭起来。木匣最好要用杉木质地的(透气防潮),匣内不要涂油漆(因为不透气,还可能受潮后沾到画上,破坏就严重了,揭裱都难了,如果碰到主要画面,那更),以免受潮发霉。木匣外围的缝隙用纸糊上,禁绝空气流通,防止出白霉,也可以存放在真空袋里。放置书画的橱子可放些麝香、木瓜之类,这样可防止生蠹虫。一般可在5月末至8月晴好的天气,阴晒通风,然后再小心存放。

以下几点是悬挂书画时要特别注意的:1悬挂的书画可用马尾扫帚等软性的帚轻轻掸扫画面,切不可用力,以免损伤画芯;2窗户不要全部打开,避免风直接吹向画面;3悬挂书画的前面一定要放置一张小案几来保护它,但案上不要放挡住画的东西;4酷暑天气室内潮湿闷热,不宜挂画,冬天挂画室内要有保暖措施,以免冻损书画。(特别是绢本的,比较容易碎裂,更要注意保暖)

古籍善本的保存基本和书画相同,不过要注意书页之间如若粘连,会很可惜,要时常查验,翻阅时要带手套,最好是一次性的,如果有折印最好不要试图抚平,容易造成书页碎裂,得不偿失。对于书目和书页边有文字的地方一定要妥善保存——这是古籍善本体现价值的地方,即使掉落,也要连同保存,以免对不上号。

从目前来看,保养书画的最好方法,仍然是传统的卷轴装裱。具体的保养方法是用干净的软纸或软布包裹,藏于避光和干燥通风处。在天气晴好时,可取出悬挂,既可除湿,又可欣赏。

字画最适宜的保存温度为14℃--18℃,最合适的相对湿度为50%--60%,这样的条件,不利于微生物、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控制湿度,主要用干燥剂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控制温度,则可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

古籍修复各派绝技

1: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可以大大延长书的寿命,但是因为不符合现代修复要求修旧如旧,所以这项绝技已经随蜀派的消失而消失。

2:京派绝技“珠联璧合”,把纸放在锅里和天然碱性溶剂混合,加入颜色后熬成粥状,修补虫蛀的书籍没有任何痕迹,被行业里面成为珠联璧合,此项技艺随着纸浆修补书机的发明。已经继承和代替了古代技艺。是现在最流行的修复方法。

3:津派的绝技是“千波刀”,名如其艺,可以将纸随意劈成需要数量,而且保证原来的墨色、纸质。劈开后还能保证原来纸张厚度,即便是被劈开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来,不损伤纸张元气,犹如复制古书。在历史长河中因为此项技艺曾经多次险些外流,所以竹影法师弃艺后,因担心被书画作假人利用,将劈画工具、药物配方等都焚烧。因此津派随千波刀的消失而彻底消亡。现在有些书画修复师傅也会使用劈画,但是最多只能劈开2到5次,劈开后纸会薄,可以利用第2次托表弥补厚度,因为劈开后损伤书画严重,现在用的人也很少。与当年津派1千次都可以保证原来厚度和品质不可同日而语。根据现在书画界的研究,津派可能因为灵活掌握了“借尸还魂”和“珠联璧合”其中的奥妙所以创立了“千波刀”达到津派辉煌的顶峰。

4:杨派、苏派,两者相似度很高,但是在修复过程有明显的不同还是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技艺的代表手法就是“浴火重生”,其手法与修复古画反铅,用白酒烧画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古籍修复是为了让纸章修旧如新。彻底消除霉菌而危害书籍的各种生物因素。

古籍修复浆糊

古籍修复里面浆糊被认为是首要机密。各门派不同配方比例不同。修复师傅很忌讳被问到浆糊如何调配。津派的竹影法师在06年时曾专门为北京年轻的古籍修复员,讲解过浆糊的使用。根据当时的场记配方如下。1:明矾,明矾的作用是防止墨迹晕染古代有些书籍印刷时油墨里面添加了面粉,而且明矾本身可以防止霉病。缺点是明矾可以让纸酸化脆弱。

2:蜂蜜:蜂蜜作用是为了降低纸张的膨胀系数,对于点镶、和补虫眼很有作用。也有防止油墨晕染的作用。缺点是延长浆糊风干时间、而且容易招虫子。

3:花椒、桂皮:作用是可以驱虫缺点是容易改变纸张颜色

4:白芨:这个增加粘性,缺点是以后再有人修复时不容易揭裱、北方天气干燥。加多后容易皱缩。天津艺术博物馆基本90%的画都是杨派修复,就有大量皱缩、崩裂等情况因为是按照南方浆糊配方加入过多白芨。所以在北方存放画面无法平整。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简介

2008年,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19 Ⅷ-136 项。中国书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品能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