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老子在这一章节,强调谦逊低调,不要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甚至妄想出来自己很能干;任何事情都要强行出头,结果一头扎进去,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面子上反而挂不住;不如事先低调一些,事先让一让他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就。
下面来看看这一章节的内容: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用兵的人这样说,我从来不敢主动进攻,而往往采取守势。
不敢进寸而退尺:不敢前进一步,宁可后退一尺;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你要先行,就让给你;等人都走光了,我舒舒服服地晃荡着出来,不在乎争抢那一分一秒。
是谓行无行:实际上要采取行动,而看上去不行动。
攘(rǎng)无臂:撸起袖子,要打架;打算出手了,而又无出手相,使得对方没有任何准备。
扔无敌:面临敌人,此时此刻又实力不允许,明明感到恐惧,但是从容不迫,羽扇纶巾;就像诸葛亮的空城计:
魏国派司马懿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sù)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有埋伏,引兵退去。
执无兵:虽然打算出兵,却不像出兵样子,使得对方放松警惕。
遭遇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法宝。
那么什么是宝
就是老子自己说的,吾有三宝,那个吉祥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骄傲自满,以为轻松取胜的偏偏就输了;另外一方,深思熟虑,不敢轻举妄动,对战争就认真,谋划就缜密;抱着这样的心态,甚至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赤壁之战,曹操率二十万顺江而下,因为轻敌,结果输给了仅仅五万之众的孙刘联军。
老子在这一章节,强调谨慎的重要性,不要自以为是,以为任何事物都能够一帆风顺,这是错误理念,往往摔跟头,往往失败之后一蹶不振。
只有提前认定,这个世界并不是这么完美的,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对你友善,碰到的事情,没这么容易处理;反而能够回到现实,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这样会取得成功;当然对于成功,也要事先有心理准备;成功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可能需要一路披荆斩棘,踩着泥坑前行,就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始终抱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来为人处世,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接受问题,放下问题。
《道德经》是道家一部哲学著作,作者老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竹简《文子》称《上经》、《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汉景帝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内容:
一、音韵之美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这些词句,不仅押韵,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韵美,也有旋律美。朗诵经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韵之美中体味深刻的哲理。
二、讲究修辞
《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一、对偶。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对偶句子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二、排比。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鼓动力。《道德经》中排比句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三、比喻。《道德经》中比喻亦多。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道”,生养万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拟人化,赞颂得道者的高贵品质。再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皆以婴儿喻道者的纯洁、天真、朴实无华。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连用三个比喻,讲明从小做起的道理。这些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四、设问和反问。如:“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二十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这些设问与反问,增加了语言波澜,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五、联珠。联珠又叫顶真,是把前一句后边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把语言连续说下去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联珠使语气连贯,结构严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联系。
三、语言精辟
《道德经》有些语言极为精辟,是至理名言,至今是成语、格言、座右铭。如:“天长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欲”(十九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变为警句,广泛流传。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现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现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现演变出“大智若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现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现为“知足常乐”;“宠辱若惊”(十三章),现为“宠辱不惊”。
顺道而行即行于布施白话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上)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暗藏先天八卦的精神,如上一章所述,乾对“寿”,兑对“明”,离对“强”,震对“志”,巽对“智”,坎对“力”,艮对“富”,坤对“久”。乾、兑、离、震讲得是动之因始,巽、坎、艮、坤讲得是行之功果。因始为阳,功果为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章就是把先天八卦回归为阴阳,从阴阳角度描述“大道”的运行。
“道”之阳即发散,就像太阳发出光与热,将阳光铺洒大地,就像喷壶喷出的雾状水珠,水被打散了方能均匀的铺洒开来。这铺洒之状、发散之功便源于“大道”之阳,所以“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汜”,泛,广泛、普遍、处处皆是,“大道”发而散,散而泛,遍布周身,“左右”皆是,上下皆有,前后皆存。
同时,发散还意味着大而化小、小而入微,就像太阳的光热要以波粒的形式温暖万物,光太集中了,万物就烤焦了(比如放大镜聚光);又如细雨方可润物,暴雨则易成灾厄;再如汤比肉好吸收,肉糜比肉块好消化。所以,只有小了,才好吸收,只有细了,才能浸入,只有微了,才不会造成伤害。这就是“衣养万物”之法:散而泛,平等而无偏,散而小,润物而衣养。平等、无偏所以“常无欲”,润物、衣养所以“可名于小”。因“无欲”而“不为主”,因“小”而不自以为“大”。以上即“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的释义。
阳为动之因,行之始,如上一章所说,发于信(兑),成于意(离),始于志(震),即“发散”之发,如鱼为“发物”,发故而“散”;若春为发陈,万物俱生,生故而“动”。“散”则散“布”,如太阳发光而普照;“动”则有“施”,如施为、施行。一“发”一“动”,一“布”一“施”,即为布施。
“布施”既要有“散”之状,即无有差别之散“布”,无有差别自平等;“布施”又要有“动”之行,行方有施者与受众,施与受若力之相互作用,一推一反,一来一去,自然而然,如《金刚经》所言:“行于布施”。所以,布施在布,布即平等;布施在施,施即施行。所以布施的重点不在于“给予”,而在于行动中自然而然的施予受众。
布也好,施也好,散也好,行也罢,都是“大道汜兮”的总结,都是“道”阳之自然要求。所以布施,源于“道”之阳,源于阳之“发散”,源于阳之“行动”。
因为顺随“道”之阳,阳散而布,布而无有差别,无有差别即平等,平等自无相,就像太阳之光,不因山高而不照,不因海深而不耀,所以布施必然无相,无相强调的是“布”的状态,描述的是“施”之方式。
因为顺随“道”之阳,阳散则分,分则化大为小,所以行动不恶于小,布施不厌于细,小方能入微,入微方称之为“润”,润方可无声,无声方可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是布施的方式方法,以最微妙的方法产生最大的功效,以最微弱的力道产生最好的功用,故能“衣养万物”。
因为顺随“道”之阳,阳为刚,刚而有志,阳为强,强而“强行”(上一章),“有志强行”而发大勇猛,故行当无惧,布施当无畏。
因为顺随“道”之动,所以客观,“常无欲”,亦无所私,行则自然,动则守规,所以布施必然客观随顺,随顺自然之因缘,事来则应,事去则往,不攀缘,不附会,不强给,不硬塞,行而有时,动而有机,相机而动,相机而施,布施而自然。
因为顺随“道”之行,行当力行,力行当“有力”(上一章),“有力”需自强,如乾卦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自然强健。阳外发而散,散而空,空而有(就像呼吸,气吐尽了,自然就吸进来了),有则“自强”,散而不竭,“自强”而“不息”。所以布施,无畏散尽,自然有益;无畏自弱,自然自强;无问施之多少,受之亦有多少;不问结果,自有果来。
所以,顺道而行,自有功德,行于布施,自有果报,功德果报为何?即“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大为功德、为福德、为果报、为智慧。(详见下章)
只要中国人,读过一点书的,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道德经》。在古代,这本书虽然不像《四书五经》一样被纳入科举考试的教材,但是,其影响力完全不逊色于它们。即便今天,随便一个知识分子家里,估计都有几本和《道德经》相关的书!
不过,能够把这本书读懂读透的人,估计五千年以来,也没有多少。别看只有五千字,其内涵实在太深广了。因此,读《道德经》,最好是不求甚解,只是读去,久而久之,必有收益!
《道德经》的版本非常多。我曾经向别人推荐过很多的版本。比如宋代的“麻沙本”《老子道德经》,还有王弼的注解本。明代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这些都是经典的注本。此外,历史上还有好几位皇帝都注解过《道德经》,在古代经典当中,这本书大概是被帝王注解过最多的了!估计,中国古代的帝王,大都希望实现无为而治吧!
《道德经》雅音吟诵读本:,可以说是迄今最美的《道德经》。用流行的话说,就是颜值超高!简单的描述一下——这是一本由道教真人白玉蟾注解、书法大家赵孟頫楷书、八大山人等插画、民国神童江希张白话、并配上雅音正义的《道德经》雅音读本。
紫清真人白玉蟾注解,体悟《道德经》的经义之美
紫清真人白玉蟾,是道家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他小时候很聪明,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后来出家学道,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白玉蟾注解的《道德经》,着重于心性,在诸多《道德经》的注解中独具特色,而且文字简要,直入心源。其文本不仅与汉代“河上公章句”及王弼注释本存在许多不同,而且其断句也是别出心裁的。
例如《养身章第二》,通常第一句读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而白玉蟾则在“为”与“美”之间断开,读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对于前半句,白玉蟾注曰“求为美名”,而在后半句又注曰“不得美名”,由此可见,白玉蟾是反对刻意追求,他所倡导的是遵循自然。
赵孟頫楷书,领略《道德经》的书法之美
赵孟頫是南宋末年到元代的著名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书写的《道德经》是历代写经的典范。除了大家常见的小楷《道德经》白文外,还有一部就是白玉蟾注解的《道德宝章》。其书法结构严整,笔法圆熟,堪称其经典代表作。
阅读这部由白玉蟾注解、赵孟頫书写的《道德经》读本,不仅可以体悟经典之美,还能够欣赏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之美,两者结合,实在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能够穿越古今,和古人一起心神交融。
八大山人等插画,诠释《道德经》的意境之美
八大山人,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
八大山人的画,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可以说,他的画,是中国古代画家中气质与《道德经》最为相合的。读经典,赏书法之余,再品其画的意境,别有一番风味。
江希张白话语译,每个人都能读懂的至简大道
《道德经》五千言,很多人曾对他进行过白话翻译。不过,要真正翻译好,其实非常难。因为,中国经典所用的文言文有穿越时空的魅力,每个字都有无量的意思。但是,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尤其是初学者,如果不进行白话翻译,一开始还是难以理解经典中的深义。因此,对经典的白话翻译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部书中,我们采用的是民国神童江希张的《道德经白话解说》中的译文。江希张(1907~2004),字慕渠,山东历城县人。清末时差点被选作末代皇帝溥仪的伴读、民国初年又被康有为誉为“民国第一神童”,他7岁的时候就撰写了一套《四书白话解说》丛书,印行数百万部,轰动中外学坛,建国后又成为了我国首屈一指的化工和轻工业专家。《道德经白话解说》是他10岁左右的著作。其对《道德经》义理之阐发,文字之精要,确实远胜于今日很多人对《道德经》的白话翻译。
和老师一起雅音吟诵,感受《道德经》的音韵之美
古人说读书要三道,心到,眼到,口道。其实。古时候的人读书,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承三千年的读书方法——吟诵。吟诵,说直白点,就是怎么读中国传统的经典、诗文。“书读百遍,共义自见”,关键在于会不会读。
而今,上至中国的教育部门,下至国学爱好者,都认识到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高声朗读和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三百篇》。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有六首只有题目。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是儒家尊为“五经”之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方,“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集。
《国语》是关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与《左传》并列为解说《春秋》的著作。近代学者研究证实,春秋时有盲史官,专门记诵、讲述古今历史。左丘明就是稍早于孔子的著名盲史官,他讲的历史得到过孔子的赞赏。盲史官讲述的史事被后人集录成书,叫做《语》,再按照国别区分,就是《周语》、《鲁语》等,总称《国语》。
西晋时曾在魏襄王墓中发现了大量写在竹简上的古书,其中就有《国语》三篇,谈到了楚和晋的历史,这说明战国时此书就开始流传了。现在版本的《国语》大概是这些残存记录的总汇。因为是口耳相传的零星记录,内容主要是口语,国别和年代的区分、排列没有严格标准。
全书二十一卷中,《晋语》九卷,《楚语》二卷,《齐语》只有一卷。《周语》从穆王开始,属于西周早期。《郑语》只记载了桓公商讨东迁的史实,也还在春秋以前。《晋语》记录到智伯灭亡,到了战国初期。所以《国语》的内容不限于《春秋》,但确实记载了很多西周、春秋的重要事件。从传授渊源来看,可以认为是左丘明所作。《国语》出自的记录,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原始史料,因此司马迁著<史记>时就从中吸取了很多史料。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来源请求],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好。岳昌强翻译的道德经好。
1、《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本书是《道德经》的译注本,对原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注释、注音和白话翻译,并辅以大量历史典故和专家点评,力求让当代人准确理解古籍内涵。
2、翻译的更细致一些,更容易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可以言说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这句话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一章,是老子对“道”这个概念的解释和阐述。
在老子看来,“道”是一种超越言说、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境界,因此他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理,往往不是真正深刻的道理。因为真正的道理是超越语言的,它们存在于无言之中,只能通过体验和领悟来理解。
因此,这句话也可以被解释为:“真正的道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知识扩展:
“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也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键。这句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可以说出来的道理,就不是永恒的道理”。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道”这个概念。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指的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它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因为“道”是如此的深奥和超越,所以它无法被人们用常规的语言完全把握。
其次,“可道”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述或可以理解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可以通过经验和知识去理解它。但是这种理解和表述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道”的本质和内涵。
“非常道”就是说这些可以用语言表述或可以理解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永恒的“道”。因为真正的“道”是超越语言的,它无法被人们用常规的语言完全把握。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些东西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有些道理是无法用语言理解的。只有通过内心的体验和领悟,才能真正地接近这些道理。这也是为什么老子在整篇《道德经》中强调要“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度干预自然规律,让事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
此外,“道可道非常道”也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伪装成真理、永恒或绝对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是以一种看似权威、无可置疑的面貌出现,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只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设下的陷阱或圈套。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头脑,不被这些表面的东西所迷惑。
总之,“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那些看似权威、无可置疑的东西所迷惑。同时也要学会用心去体验和领悟那些真正的道理和智慧。
白话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本文2023-10-28 16:00: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8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