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观音、阎王、孟婆的来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如来、观音、阎王、孟婆的来历?,第1张

转来的,不知满意不满意?

如来,在佛的世界里,可通俗的理解为一种职称,如当今世界各国的总统、主席等。如释迦牟尼如来,燃灯如来等。通常所说的如来,指的是释迦牟尼如来,它不是某个个人的专用名字,而是一种对大能者的尊称。

观世音前身早已成就佛果,号“正法明如来”。其后又以菩萨的身份乘愿再来,到普渡众生。正法明如来是古佛中的古佛,他所教化的和菩萨摩诃萨无穷无量从亘古至如今,在法界宇宙无数的银河系中,己培育出数不尽的菩萨摩诃萨成就佛果,是十方如来之师。 “正法明如来”,为了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带果行因,倒驾慈航,成为了观世音菩萨,一方面化身千百亿,度于一切国土六道,他无刹不现身,是千处祈求千处应的一生补处最后身菩萨,能救度一切苦难,听一切世界声音,没有一点厌倦,不辞奔波,毫无怨言,就连他的眼泪也化成了21度母,一起度生,慈悲智慧不可思议。若有一众生没有成佛,观音菩萨则依从誓言,决然不会成佛。在无量劫后,阿弥陀佛灭度,西方国土正法无人护持,观音菩萨就会在当日下半夜成佛,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运持西方极乐世界正法。 另一方面,观世音菩萨本觉妙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又下化众生,与一切众生,同一悲仰,自己身同众生,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又帮助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说法,为一切众生说法,大雄愿力无边无量。观世音菩萨一生都在为众生奉献自己,所以至今最被崇拜。

阎王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中国佛教中,又有十殿阎罗之说。十殿阎罗是中国佛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这一说法始于唐末。分别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孟婆娘家姓孟,孟婆一生没有嫁人,故而没有夫家姓。孟婆的名字已经被所有人的都忘记了,包括她自己。那年代的名儿,男的大都是刚、勇、强、富什么的,女的就顺了花季,杏、莲、梅、桃、春,这样想来,孟婆也就不计较她曾经的名字是什么了。 孟婆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煲得一手好汤,远近闻名,喝过她的汤的人都纷纷赞不绝口,说这汤敢称天下第一汤。名声传远了,连皇帝也要喝孟婆煲得汤了,喝了一次后不过瘾,竟生了要将孟婆留在宫中只为他一人煲汤的念头。孟婆虽没有念过书,但也懂得“伴君如伴虎”“自由可贵”的道理,所以委婉推却不成后,说出宁死不从的话来。皇帝一生气,孟婆归了西。据说,孟婆遇害的那天,六月天里雪纷纷扬扬,下到半夜没停。 且说孟婆到了阴间后,阎王念孟婆一生勤恳、乐于助人,再加之为屈死,又想到阴间每每来了魂魄还阳后大都还记得上辈子的事儿,这样凡间便乱了套,一会儿出个奇人,一会儿来个怪道。故派孟婆在奈何桥畔开个店,招牌就用“孟婆汤”,过了桥的人必先喝一碗孟婆的汤方可继续前行。阎王退下所有随从,对孟婆说:此汤是一定要喝的,如若有人没喝,必会造成人间大乱。这罪,可不是一般的轻了。孟婆念着阎王错爱,谨遵王讯。阎王又给了孟婆一小包药粉,感概一声,说道:凡人都有几世几辈的轮回,上辈子的恩怨喜悲不能带到下辈子,你把这忘忧粉放到汤里,喝过的人就会忘记从前的一切。孟婆唯唯而诺,退下。 此十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诗词曲赋文·宿化城寺庄》原文与赏析

冷 然

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

岩边树动猿下涧,云里锡鸣僧上山。

松月影寒生碧落,白泉声乱喷潺湲。

明朝更蹑层霄去,誓共烟霞到老闲。

化城寺庄,即今安徽青阳县九华山芙蓉峰下的九华街。街长约一公里,为四面环山,围绕如城的盆地,街中有化城寺、祇园寺旃坛林、月身宝殿等,是佛教胜地,化城一词,原出 《妙法莲华经》,意为一时幻化的城郭,左人即以此形容九华街的自然形势。山中化城寺建立最早,始创于唐代至德年间(756—758),唐建中二年(781)辟为地藏道场,赐额 “化城寺”。

唐代多诗僧,如皎然、灵澈等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冷然的生平虽不详,但从《宿化城寺庄》诗观察,他不仅诗思清隽,且完全不同于专门奔走权门,沟通声气,借以邀名逐利的庸俗缁流。

诗首两句写地处丛山峻岭中的化城寺庄景色之美,不由得不引发诗人作诗的意兴。“强相关”,意为园外物的影响在主体本能产生的反应,陈后主诗有“风流岂云尽,娇态强相关”之句。当然这三字未必是诗人从陈叔宝那里学来,但遣词造意是相同的。

中二联具体刻画化城寺庄周围清绝的环境: 树木茂密、猿猴出没,白云缭绕,人迹稀少,月亮从天空升起,月光透过松林洒向地上,涧瀑飞溅,水声悦耳,静中寓动,以动衬静,刻画可谓深细。猿猴本居山上,攀树下涧饮水则树动。云雾中本见不到人,听到振锡声才知道有和尚上山。“锡”指和尚所持的锡杖,杖头有环,行则振动有声,称振锡,“松月” 一联,则不妨和王维的 《山居》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比。应该承认,王维诗仅是对清景客观的、冷静的摹写,而冷然此诗有声有色,反映了诗人处在这清景中的感受。这不仅是表现技法的差异,实际是两种不同意境。“寒”是形容月光如水,给人以寒意。“碧落”,指天空。

结二句写诗人领略这优美景色后产生的决心,明天将更入深山,誓愿终老与山水胜景作伴。“明朝”,明天,扣题中 “宿”字。“层霄”原义是天空,如晋庾阐 《游仙诗》“霄映紫芝,潜涧泛丹菊”,这里指高山。“烟霞”,山水胜景,古人称酷爱山水为 “烟霞癖”或“烟霞痼疾”。唐田游岩隐居箕山,有“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之说。这里需要作较多解释的是诗末的一个“闲”字,这可能是诗人愤激之言。因为人们所以出家做和尚,主要是摆脱尘累,求清闲。但唐宋以下的和尚,一般并不清闲。不少古籍中多有类似如下的记载: 一个和尚向一个读书人诉苦,说自己如何忙碌不堪,明日有某官府,后日又有某大户需要接待,还有种种烦人的经济事务。这位读书人回答很冷隽,他说:我以为人们所以入空门、出家,就是要摆脱人间的世务,据你说做和尚有这么多的麻烦,那就不如还俗的好。这固然迹近笑话,但在古代虽多深明佛法的高僧,亦多庸俗势利的和尚。如上面得到的灵澈,即因交结显贵,后来被官府作为罪犯流放到汀州。所以说冷然用“誓”字表示决心,用“闲”字表示意愿,不可能是没有来由的,他追求的该是其正清寂的佛徒生活。

佛教典籍是指记录佛教的一些典籍的事情。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佛经大全是弘善佛教网为佛友所提供的佛经经典,是目前网路上最齐全的佛经典籍,包含佛经原文、佛经译文、佛经注音、佛经故事、佛经视频、大藏经等相关佛教经典。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佛教典籍 要点 :“经”、“律”、“论 出处 :杂阿含经 出处1 :大念处经 阿含部类,般若部类,法华部类,华严部类,大集部类,经集部类,密教部类,中观部类,瑜伽部类,净土部类,禅宗部类,事汇部类,其他, 阿含部类 ● 杂阿含经 ● 大念处经 般若部类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法华部类 ● 妙法莲华经 华严部类 ●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集部类 ● 地藏菩萨本愿经 经集部类 ● 维摩诘经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密教部类 ● 楞严经 ● 佛说一切功德庄严王经 中观部类 ● 中论 ● 十二门论 ● 百论 瑜伽部类 ● 瑜伽师地论 净土部类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经 禅宗部类 ● 六祖坛经 事汇部类 ● 杂宝藏经 ●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其他 ●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 佛说高王观世音真经 ● 莲花生大士应化因缘经 ● 密教根本十四大戒

如来、观音、阎王、孟婆的来历?

转来的,不知满意不满意? 如来,在佛的世界里,可通俗的理解为一种职称,如当今世界各国的总统、主席等。如释迦牟尼如来,燃灯如来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