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奭”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
原道此章主要探讨文学本源问题(即本质论——文学活动的发生)。
刘勰在《序志》里讲到文学理论的关键部分,称做“文之枢纽”。(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原道》就是枢纽之一。
照我的理解,第一个的文应该是指广义的文,指万事万物的文采,而不是单纯指人文的文。因此它在这里说文与天地并生。后面开始阐述这个观点的原因。后面这句前半段讲述天文,天地玄黄,天圆地方,日月盈仄,辰宿列张,纷繁而美丽;后半段讲地文,山川交错,同样有它的文采。因此证明了文与天地并生。有天地,就有了阴阳,就是文中的“两仪既生矣”。天地产生之后,性灵的凝聚就产生了人。因此《周易》提出了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天地人三才的说法。接着就开始阐释人文。有了人,就有了人心,有了人心就有了语言,有了语言也就有了人文。这是自然的道理。
第二段的一整段骈文其实就相当于从侧面论证人文产生的合理性。它的中心句就是最后一句: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这些天地间无心无识的动植万品都有丰富的表现天地之道的文章色彩,或“形文”或“声文”,那么作为天地之心的唯一有心有识的人,怎么没有文章呢这是以反问表肯定。
这里开始详细地讲人文的源头。刘勰认为人文的源头是太极,而最早阐述太极解释得最精妙的就是周易。周易最开始由伏羲创制八卦,后经过周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象,最终由孔子编订注解十章。称为“十翼”。所以说“仲尼翼其终”。
因此《周易》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经》,主要是周文王推演的《周易》;另一个是《传》,主要是据说是孔子编写的十翼。这十翼之中,基本上所有的文章都是对整个经文或是六十卦象进行分析,而只有《文言》这一篇是《易传》中专门用来解说《乾》《坤》两卦的,因此叫做“《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易经中有那么多卦只有乾坤两卦是有专门的易传,并且用“文言”来为此传命名。刘勰就解释说“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乾卦是天象,坤卦是地象,用《文言》来解释乾坤,就是在阐述人文与天地的关系,也就是在表达天地之心就是文。 孔颖达 的《 周易正义 》引庄氏的注:“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也和刘勰的观点差不多。后面两句我觉得他是在说人文的最初表现,以河图与洛书为代表,并且认为这都是神理决定的,而这种神理我认为可以理解为第一段他所说的自然之道。
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中国文化的一段发展史。
从仓颉受到鸟迹的启发发明文字代替了结绳记事,再到记载炎帝神农、皞帝伏羲事迹的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以《 三坟 》,可作古书解释。)虽然他们是人文最初的体现,但年代久远,已经很难考追了。所以作者认为开始焕发光彩的文章,要从唐尧与虞舜说起。并以《尚书·虞书》里的文章(赓歌)举例。然后接着从夏朝讲到商周(文胜其质,胜 阳平,胜任?),受到诗经的影响,好的文章就不断诞生。紧接着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章内隐。周公旦树立周礼,编订诗经。然后后面就是刘勰用极具感情色彩的语言赞赏孔子的文学创作。
最后一段应该是属于整篇文章的理论总结和升华,其中素王指孔子。里面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前面都是在用实例说明 道通过圣人的媒介展现出来,圣人用文章来阐明道。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刘勰的文学起源的观点具有一种神秘色彩,可以说是圣人创立说。而且强调文的功利性,注重文以载道,指出文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
最后探讨几个问题:
一、关于“文”
文心雕龙里的文虽然是一个字,但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第一段来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中的“文”应该包含天文、地文与人文,泛指一切事物的纹饰。到后面第三段在讲述人文之元的时候,这个文应当专指人文。
二、原道中的“原”
提到原道我们很容易将韩愈的原道联系起来,但我认为,韩愈中的“原”与刘勰中的“原”有所不同。韩愈的原道篇是在探求道的本源,恢复古道,尊崇儒学。但是刘勰的原道篇是在探求文的本源,并且在文章中提出了文本于道的观点,所以在刘勰的文章中的原应该不会是推究本源的意思,而与来源于意思相近,因此原道就解释为来源于道。
三、关于“道”
对于原道中"道"的意义,一直是龙学所争论的问题。学术界有很多说法,包括:(1)儒道说,(2)自然之道说,(3)自然法则、客观规律说,(4)佛道说,(5)“自然之道”与“儒道”并存说,(6)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理念或绝对精神说等等。我在这里就不说这个道是什么了,一方面是因为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讨论和研究已经很多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刘勰也并没有把道解释得十分清楚,连鲁迅都说“其说汗漫,不可审理”,我就更难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了。所以我在这里更想谈一下我觉得这个“道”的观点的提出应该包括哪方面的内容或是说受到了哪些文学思潮的影响。
首先从原道这篇文章来看,文中虽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很多时候都是引用《易经》中的语言来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包括对“道”,也是在引用古籍进行描述,没有原话阐述。比如:
夫玄**杂出自《周易·文言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观天文以极变,查人文以成化是化用《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包括最后一段直接引用“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来解释文的功用。
因此刘勰 道 的观点一定会受《周易》的影响,而《周易》作为道家与儒家共同认同的经典,因此刘勰的文学本质论也会受到儒道的影响。
最明显的是儒家。先抛却原道来说,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谈到他曾经做的两个梦,一个是攀采祥云,另一个是他手捧礼器,随孔夫子南行。不论这两个梦真实与否,其表达的都是儒家建功立业的积极的入世传统,他自己也提出来“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所以在他的仍然是一个儒士。而在原道中,他说“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尊孔子,崇六经。在最后的“赞”中也提到文以载道,要彪炳仁孝。体现了孝悌与仁,因此这个道一定有儒家的人道。
另一个是道家。但这在文章中体现的不明显,在论述人的起源的时候有讲到无行之秀,提到人文之元是太极,最后也提到占卜问数。但我觉得刘勰的道家思想更多地体现在他的自然观上。儒家偏重于社会人伦,而道家偏重于自然的本质与起源,因此刘勰在提出天道与人道统一的文学观的时候,在天道方面就不可避免地采用了道生化万物的道家自然观。
另外关于刘勰原道中佛家思想的体现,我觉得并不是太明显。虽然刘勰生活的南朝流行三教并行的潮流,并且刘勰还曾经在定林寺校阅经书,但我觉得他的佛教思想可能更多地体现在《灭惑论》(佛学论文)中,而与文心雕龙关系不大。
最后总的来看,文心雕龙·原道把文上升到了一个宏观的角度,不仅仅是局限于人文,还涉及到天文地文,并且谈到了文的教化和起源,在说文的起源的时候,又将其与哲学结合起来,从哲学和审美的角度对写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他的文学起源的观点有圣人创立说的成分,并且有一种神秘色彩,强调人是天地灵气的凝聚,但我觉得我们应该用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刘勰在那个时代有他的历史局限性。而且他写文心雕龙是想进一步尊崇经典,将当时的过于追奇逐艳而远离文学的初衷的文学思潮引入正轨。
《文心雕龙校注》(上海古典文学社,1958年第1版)
《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学不已斋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抱朴子外篇校笺(上)》(中华书局,1991年初版,1996年再版)
《抱朴子外篇校笺(下)》(中华书局,1997年) 春科左氏传君子子曰征辞(《文学年报》1939期第3期)
说文采通人说考(《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庄子校证(《燕京学报》1937年第21期)
双剑论荀子新证评(《燕京学报》1937年第22期)
刘子理惑(《文学年报》1937年第3期)
九鼎考略(《文学年报》1937年第3期)
吕氏春科校证(《燕京学报》1938年第23期)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举正(《文学年报》1937年第3期)
书铃夫虎黄叔琳文心雕龙校勘记后(《燕京学报》1938年第24期)
评开明板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文学年报》1938年第24期)
刘子斟注(《文学年报》1938年第4期)
太史公书称史记考(《燕京学报》1939期第26期)
吕氏春科高诱训解疏证(《文学年报》1939年第5期)
史通通释补(《文学年报》1940年第6期)
郭象庄子注是否穷自向秀检讨(《燕京学报》1940年第28期)
五霸考(《文学年报》1940年第6期)
吕氏春秋校证补遗(《文学年报》1941年第7期)
抱朴子外篇举正(《中华文化研究系列》1944年第四卷)
汉书颜注发覆(《中华文化研究系列》1946年第五卷)
四川治水神话中的夏禹(《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
葛洪的文学主张 (《文学遗产》1960年第318期)
论文应重视引文和注明出处(《文学遗产》1961年第357期)
汉魏六朝文学选本中几条注释的商确(《文学遗产》1962年第396期)
从文心雕龙原道,序志两篇看刘勰的思想(《文学遗产》增刊1962年第11辑)
刘勰论构思(《四川文学》1962年2月号)
刘勰论练意和练释(《四川文学》1962年10月号)
读梁书刘勰传扎记(《成都晚报·学术副刊》1962年第1期)
文心雕龙中值得商确的几个问题(《文史》1978年第5辑)
刘勰座年考(《四川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梁书刘勰传笺注(《中华文史论业》1979年第1辑)
涵芬楼影印文心雕龙非喜靖本(《中华文史论业》1979年第2辑)
刘勰灭论撰年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1979年第1辑)
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前言(《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质疑(《文学评论·业刊》1980年第7辑)
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文学论集》第3辑,1980年)
文心雕龙时序篇“皇齐”解(《文学遗产》1981年第4期)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举正(《中华文史论业》1982年第1辑)
葛洪和他的抱朴子外篇(《文史知识》1982年第7期)
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序(《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业书》,1982年)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补正(上)(《文史》1982年第16辑)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补正(下)(《文史》1982年第17辑)
我是怎样学习和研究文心雕龙的(《四川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重新校注文心雕龙的初步设想(《文心雕龙学刊》1984年第23辑)
抱朴子外篇校证(上)(《文史》1984年第23辑)
抱朴子外篇校证(下)(《文史》1985年第24辑)
从文心雕龙看古代文论史、论、评结合的民族特色(《古代文学理研究》1985年第10期)
水经江水主巫峡段描绘非郦道元作(《文学遗产》1985年第4辑)
培养博士生的肤浅体会(《高教研究》1988年第3期)
再论刘子的作者(《文史》1988年第30辑)
修订刘子校注(《古典文献研究》刊之二,1988年)
文心雕龙原道篇“文之为德也”句试解(《文史》1990年第32辑)
抱朴子外篇校笺前言(《四川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归来阁记(《江油李白纪念馆刊石》,1990年,徐君无闻篆额并书)
文心雕龙有重注必要(《文心雕龙研究荟萃》,1992年)
读户田浩晓文心雕龙研究(《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
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中国古籍研究》1995年第1期)
庆贺香港回归(《世纪之光翰墨抒怀》,1997年)
文心雕龙板本经眼录(《学术集林》1997年卷)
詹英文心雕龙义证发覆(《学术集林》1997年卷)
叶长青(1899—1946?),本名俊生,字长青(又作长清、长卿),以字行,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付梓印行于1933年的《文心雕龙杂记》,是他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任教期间完成的一部著作。全书对《文心雕龙》逐篇加以校注(仅《议对》《才略》两篇未曾论及),内容包括主旨阐发、文字校勘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征引和驳正。尽管其内容稍显单薄,分析尚欠周详,但依然是现代龙学史上一部颇具特色的著作。然而由于此书原为私人自印本(版权页上所署发行者为“福州铺前顶程厝巷叶宅”),故流传未广,知者寥寥。目前仅见詹锳先生在《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中对书中议论多有征引,而诸多龙学史专著却并无论及。本文拟钩稽相关史料,对其撰述背景和学术特点略作绍介平议。
一
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行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文学科大学中国文学门科目内明确列有“古人论文要言”,规定授课内容为“历代名家论文要言(如《文心雕龙》之类,凡散见子史集部者,由教员搜集,编为讲义)”。说明《文心雕龙》等传统诗文评著作已经被正式纳入现代大学的课程体系之中,用于进行专业的文学教育。根据1933年编纂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概况》,在该校当时的课程表中,选修科辞章类的“文学批评”一项里确实依照规定列有《文心雕龙》这门课程。由此不难推知,《文心雕龙杂记》原本是叶长青为教学之需而编著的一部讲义。
《文心雕龙杂记》卷首冠有陈衍、黄翼云所撰两篇序言,对此书多有褒奖。陈氏在序中说:“长青富著述,近又出视《文心雕龙杂记》,其所献替,虽使彦和复生,亦当俯首,纪河间以下毋论矣。读刘著者,可断言其必需乎此也。”推重此书议论精当,不但刘勰应当俯首拜服,纪昀等前代研究者更是相形见绌。黄翼云在序言中也同样提到:“长青叶先生劬学嗜古,著作甚富,迩笺《诗品》方毕,复取敦煌古本正今本刘著之舛误,使读者晓然于缣帛时代因传钞而脱漏,而臆改,致失其真,为之疏通证明,归于完善。更举诸家评本札记,矫其偏颇。其研虑之精,条举之密,皆至惬当可传。”对其在校勘、疏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大为称赏。然而揆诸事实,却令人感到两人所言均有揄扬失当之嫌。叶氏虽然利用敦煌出土的唐写本对《文心雕龙》加以勘订,却仅是罗列异同而并未判定是非;虽然征引过明清以来多家论说,但自己所做评断阐发其实并不多。陈、黄两位如此推许,固然有出于礼节考虑而不得不加以溢美的缘故;不过与此同时,恐怕还应该注意到此书原属于课堂讲义,其主要作用是为课堂讲授提示线索,在具体授课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题发挥。因而只需粗陈梗概便已足够,并不要求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对此书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前提。
陈衍此前对叶长青还有过另一番评价,因为涉及到《文心雕龙杂记》的学术渊源,值得再做分析研讨。他在1931年与前去拜望的钱钟书闲谈起叶氏,称其“人尚聪明,而浮躁不切实”,“《文心雕龙》《诗品》二注,多拾余牙慧”(钱钟书《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对叶氏所著颇多鄙薄贬斥,就和自己在书序中的论调截然相反。其称赏固然多有溢言虚美,其苛责也不尽符合事实。叶氏早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教育系,确实因为喜好诗文、勤于治学而经常向时任厦大国文系主任的陈衍问学请益;而叶氏至无锡国专赴任后不久,就向校长唐文治大力推荐,聘请陈衍担任该校专任讲师,足见师生之间情谊颇深。在编撰《文心雕龙杂记》的同时,叶氏另著有《钟嵘诗品集释》(华通书局1933年版),同样作为授课时使用的讲义。陈衍所说的“《文心雕龙》《诗品》二注”,显然就是指这两部书而言。在《钟嵘诗品集释》中确实引述过陈衍的不少意见,书后所附《引用各书书目及著者姓名》中,也列有陈氏所撰《钟嵘诗品平议》和《诗学概论》。但在《文心雕龙杂记》中,却并无一言提及陈衍。就两人的关系而言,如果叶长青确实参考过陈氏的论著,绝无可能故意干没,或是讳而不言;陈衍更不会在序言中漠然置之,隐忍不言。因此,陈氏所谓“拾余牙慧”,只是指《钟嵘诗品集释》而言,《文心雕龙杂记》不过是连带而及罢了。
尽管《文心雕龙杂记》并非如陈衍所说的那样“拾余牙慧”,可的确参考过不少前人论著。仔细寻绎书中透露的诸多线索,结合叶长青的治学经历,也可以藉此大致考见其学术渊源。叶氏世居福建,叶长青自少及长又都在厦门求学,故与福建籍学者多有联系。《文心雕龙杂记》中征引最多的是籍贯同为侯官的吴曾祺所撰《涵芬楼文谈》。吴氏早年受聘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协助筹建涵芬楼图书馆,不但利用馆藏编纂《涵芬楼古今文钞》,还“就平生所得笔之于编”,汇为《涵芬楼文谈》。他在书中开宗明义就说道:“昔刘彦和著《文心雕龙》-书,极论文章之秘,识者以为知言。”所发议论也每每依傍刘勰之说加以引申发挥。叶长青早年问学于吴曾祺,吴氏在为其所著《闽方言考》(中华书局1922年版)作序时,格外称许他“年少耆学,凡有述造,必期有用于世”,足见对其青睐有加。《文心雕龙杂记》在称引其说时,均尊称为“先师吴翌亭先生”,且对其议论深表赞同,没有任何批评商榷。另一位受到叶长青推崇的福建籍学者则是林纾。林氏所著《春觉斋论文》系统研讨文章写作之道,推崇《文心雕龙》为“最古论文之要言”。叶长青在称引其说时,均尊称为“林畏庐太世丈”,也未曾有过任何指摘商讨。
除了吴、林两位前辈乡贤,《文心雕龙杂记》中还征引过不少近现代学者的意见,同样能透露出特定的学术因缘。如同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黄侃和刘师培,相继讲授过《文心雕龙》,并分别有《文心雕龙札记》和《文心雕龙讲录》流传于世。叶长青在1927年时考取过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研究生,尽管黄侃早在1919年就已离开北大,刘师培也在同年辞世。但就常情推测,叶长青对北大知名教授的论著不会不加以特别的关注,对两人论说多有引述也在情理之中。另如在1927年至1936年担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的钱基博,和叶长青有过一段较长的共事经历。钱氏也开设过《文心雕龙》课程,其《文心雕龙校读记》虽然要到1935年才作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的第十种正式出版,但叶长青在《杂记》中已经引述过其中不少片段,并称其为“吾友钱基博”,从中不难推想双方交谊之深厚。
在征引前代各家论说时,叶长青并非全盘接受,有时也会加以补正辩驳。清人纪昀所评《文心雕龙》在后世影响深远,叶氏在借鉴参考之余,也对其疏失提出过批评。如《文心雕龙·练字》篇强调撰写文章时,必须做到“避诡异”“省联边”“权重出”“调单复”。针对“调单复”一项,刘勰分析说:“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瘠字累句,则纤疏而行劣;肥字积文,则黯黕而篇暗。”所谓“单复”“肥瘠”,当指文字笔画的繁简;所谓“累句”“积文”,则指笔画数相近的字积聚在一起。而纪氏有评语道:“复字病小,累句病大,故宁相犯。”误解了《文心雕龙》的行文脉络,将此与刘勰在讨论“权重出”时所说的“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混为一谈,以为“复”指前后文字重复,而“累”指牵累拖累。叶长青对此加以指正:“‘单复’论字画之繁简,其病相等,无所谓小大。‘累句’与下‘积文’相对,‘累’读上声。纪氏误为去声矣。至‘两字俱要,宁在相犯’,乃重出之事,与此条何涉?”要言不烦地匡正了纪昀的疏漏,对于确切了解原文颇有助益。
晚清孙诒让所撰《札迻》是校勘学名著,其中涉及《文心雕龙》的虽仅有十余条,却以考订精审而著称。《文心雕龙·奏启》篇末赞语有云:“皂饬司直。”孙氏有校语云:“‘饬’,疑当作‘袀’。《续汉书·舆服志》云宗庙‘均服袀玄’,刘注云:‘《独断》曰:“袀,绀缯也。”《吴都赋》曰:“袀,皂服。”‘皂袀’,即‘袀玄’也。”今人李详《文心雕龙黄注补正》、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等均采纳其说。叶长青在引述其说后则有按语称:“孙说非是。袀为戎服,何与奏启?”所云“袀为戎服”,系据顾野王《玉篇》所释。而作为孙诒让重要佐证的左思《吴都赋》注,其正文原作“六军袀服”,据李善注:“《左氏传》曰:‘袀服振振。’”所引《左传》见僖公五年。而今本作“袀服振振”,杜预注:“戎事,上下同服。”陆德明《释文》:“均,如字,同也。字书作袀,音同。”可见叶氏提出的疑问确然有据,而孙氏所作校改颇为牵强,不能轻易采信。
除了纪昀、孙诒让等前代学者,叶长青对同时代学者的意见也时予商讨。如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的《夸饰》篇中全文引录章太炎所撰《征信论》,认为“其于考案前文,求其谛实,言甚卓绝,远过王仲任《艺增》诸篇,兹录于左,以供参镜”。叶氏对此颇不以为然,强调说:“夸饰乃文章应有之事。黄侃引其师章君《征信论》以释兹篇,殊为未当。征信辨事实之情伪,何与夸饰?所谓‘酌诗书之旷旨,剪杨马之甚泰’者,酌剪而已,夸饰又安可废哉?篇中历举汉赋,意在惩侈,亦其旨也。”认为章氏论旨与刘勰并不相同,不能任意附会。另如《文心雕龙·乐府》曾提及汉武帝时“朱马以骚体制歌”,前人对此并无诠说。范文澜在《文心雕龙讲疏》(天津新懋印书局1925年版)中依据《汉书·佞幸传》所载“是时上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认为此处“‘朱马’当是‘司马’之误”。叶氏则辩驳道:“近人范文澜谓‘朱马’当为‘司马’之误,非也。唐写本正作‘朱马’,下文‘缪朱所致’一语,亦可证。”根据唐写本指出范氏之说不可信从,且从书中寻找内证来证成己说(按:叶氏所言“缪朱所致”亦据唐写本,今本《文心雕龙》作“缪袭所致”)。范氏后来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中也参酌陈汉章的意见,修正了自己原先的看法,认为“朱或是朱买臣”,“买臣善言《楚辞》,彦和谓以骚体制歌,必有所见而云然。唐写本亦作‘朱马’,明‘朱’非误字也”。叶氏的研讨虽不及其细致深入,所作判断则准确无误。
二
除了援据诸家议论,间或加以商榷驳正之外,叶长青对前人忽略的地方也时有措意,或诠释全篇要旨,或分析文句含义,或校订文字讹误,都有一些较为独到的心得,值得参考借鉴。兹各举一例,略作阐述。
刘勰在《序志》篇中交待《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的结构特点,“位理定名,彰乎大衍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可知除《序志》篇相当于自序而可暂置勿论外,第四十九篇《程器》实际上处于全书殿后压阵的位置,其作用无疑不容小觑。但前人往往未能尽窥其深意,纪昀就浮泛地以为“此亦有激之谈,不为典要”,“观此一篇,彦和亦发愤而著书者”。叶长青对此篇的性质和作用做了更为周详缜密的分析:“兹篇为本书之终篇。四十八篇以上,文之体用具矣。殿以《程器》者,体用,华也;程器,实也。无器何有于用?孔门四科,首德行而末文学,故孔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又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盖德行为文之本,有德有文,相得益彰;无德无文,徒为文过济恶之资。宇宙间何贵有此文哉!然则以上四十八篇,与兹篇等量齐读可也。即先读兹篇,而后读四十八篇亦可也。又‘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者所以求道。彦和首《原道》而终《程器》,示我周行矣。”首先从华实相辅的角度,认为此前的四十八篇具体阐明作文的宗旨和技巧,而《程器》则论述文人的品德和识见,应该等量齐观,相互参酌,方能相得益彰。其次又从道器贯通的角度,认为《程器》篇与首篇《原道》遥相呼应,体现出刘勰对文学创作的终极要求,以及在结构安排上的良苦用心。这样的研讨言之有据,鞭辟入里,颇能启人深思。在此之后,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李曰刚《文心雕龙斠诠》等都表达过类似的见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更是整段迻录这番议论,足以说明叶氏在此颇有见地。
刘勰在讨论各体文章的写作之道时,会逐一追溯其源流嬗变。由于涉及的文章体裁种类繁多,又都需要归结至“文能宗经”的主旨,有时不免令人颇感费解。如《论说》篇提到“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并举毛苌、孔安国、郑玄、王弼等各家经注为例,认为这些著作“要约明畅,可为式矣”。然而注释典籍毕竟和撰作文章的情况不同,刘勰所言似乎颇为牵强,纪昀就认为“训诂依文敷义,究与论不同科。此段可删”。叶长青则细予考辨:“注释者依文敷义,分别训诂,文虽散杂,然总会全注则论矣。《世说新语·文学》篇:‘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可证。又《朱子语类》:‘汉儒解经,依经演说。晋人则不然,依经而作文。’亦可证。”不但从体式上推究刘勰立论的依据所在,指出将典籍中分散的注释整合连缀,仍然具有“论”体的特点,还援引《世说新语》中的事例和《朱子语类》中的议论作为佐证,对于准确理解刘勰的原意,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便迻录了这段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文心雕龙》版本繁多,讹脱误衍的情况较为严重。叶长青虽然利用唐写本做过了一些文字校订,但受客观条件所限,或许也与课程性质有关,并未广搜各本,详勘异同。不过他对文字学、训诂学一直都持有浓厚的兴趣,此前就撰有《闽方言考》《文字学名词诠释》等。在《文心雕龙杂记》中,也偶尔可见他针对文字校订所做的探讨。如《序志》篇中有云“虽复轻采毛发,深极骨髓”,叶氏有按语云:“‘采’疑作‘釆’。‘釆’,辨也。‘釆’‘采’形近而误。此即‘毛举其目’之意。”虽然并没有版本上的直接依据,但形近致误的情况在《文心雕龙》中并非鲜见。叶氏在此适当运用理校,所述似也不无可取之处。
三
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任教期间,叶长青先后开设过不少专书研读课程,除了《文心雕龙》之外,还有《诗品》《文史通义》《汉书·艺文志》等,并撰有《钟嵘诗品集释》《文史通义注》和《汉书艺文志问答》等相关著述。在这些不同领域的深造自得,也推动了他对《文心雕龙》的细致研究,彼此之间构成前后贯通、相辅相成的关系。
《钟嵘诗品集释》(华通书局1933年版)剪裁排比各家论说,间或加以按断,基本反映了当时《诗品》研究的整体格局和最高水平。由于《诗品》与《文心雕龙》同时出现于齐梁时期,后世学者往往会对两者加以比较,叶氏当然也不例外。如刘勰在《明诗》篇中历数诗歌发展的源流递嬗,《文心雕龙杂记》中就屡屡引录钟嵘《诗品》作为参照,并有按语称:“彦和、记室,各有短长,此自仁智之见耳。”又如在《事类》篇中,叶氏征引《诗品序》中“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等议论,指出“语虽论诗,实与彦和相发。兹篇亦针砭时弊者”。既提示读者比较刘勰、钟嵘意见的异同,又指出双方殊途同归的特点。
《文史通义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35年版)甫一出版,就得到过唐文治“文词博雅,意义纯正”(《文史通义注》引“唐蔚芝先生评”)的佳评。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推溯《文心雕龙》的学术渊源,认为:“古人论文,惟论文辞而已矣。刘勰氏出,本陆机氏说而昌论文心;苏辙氏出,本韩愈氏说而昌论文气,可谓愈推而愈精矣。未见有论文德者。”叶长青在《文心雕龙杂记》的《原道》篇中征引其说,又批评道:“章氏此说,未免厚诬彦和。《文心》开宗明义已揭橥文德,而《论衡》所著尚属在前。至谓本陆机而立论,尤为无据。《序志》篇固讥士衡‘照隅隙而鲜观衢路’也。”一方面指出章氏闻见不周,王充在《论衡》中对“文德”早有论述;另一方面则批评章氏立论偏颇,刘勰对陆机并非全盘承袭,而是多有批驳。其后在《文史通义注》中,他也同样强调“刘氏《文心》非所取于陆氏,章氏误矣”,两处所论恰可比观参照。尽管有时在《杂记》中并未明言,其实也参考过章学诚的意见。如《文心雕龙·杂文》篇在追溯连珠体的缘起时说:“碎文琐语,肇为连珠。”叶氏有注释说:“《韩非·储说》比事征偶,连珠之所肇也。”这个看法实际上就本自《文史通义·诗教上》。而叶氏在《文史通义注》中又针对章氏的这个意见施加按语说:“今韩非书无‘连珠’之目,《文选》注:‘傅玄叙《连珠》曰:“兴于汉章之世,班固、贾逵、傅毅三子受诏作之。”’”对于了解“连珠”体的发展嬗变也可作为参考。
《汉书艺文志问答》最初在1936年至1937年的《国专月刊》上连载,至1940年才结集成书,由正中书局出版。叶氏在这方面的学术积累对其研讨《文心雕龙》同样多有裨益。如《文心雕龙·颂赞》篇中提到:“至相如属笔,始赞荆轲。”而《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著录有“《荆轲论》五篇”,据班固自注:“轲为燕刺秦王,不成而死,司马相如等论之。”可见司马相如所撰究竟是“赞”还是“论”,刘勰和班固的提法并不一致。由于原作早已散佚,也无法做出判断。近人李详在《文心雕龙黄注补正》中说:“详疑彦和所见《汉书》本作‘荆轲赞’,故采入《颂赞》篇。若原是‘论’字,则必纳入《论说》篇中。”认为刘勰所见《汉书》与今本文字不同,试图以此来折衷调和“论”“赞”之间的差异。刘师培在《文心雕龙讲录》中则索性不予深究,认为司马相如之作“究为论为赞,今不可考”。叶长青在《杂记》中虽然引录李氏的意见作为参考,但并不认可,而是另作辨析:“论赞之论,与论说不同。相如曰论,班固曰赞,其实一也。果如李氏所言,则王隐曰议,刘昞曰奏,将入《奏启》《议对》之篇耶?”指出《荆轲论》之“论”当指“论赞”而言,因此“论”“赞”二者并无差别,班固和刘勰之间并无矛盾。他所举证的“王隐曰议”云云,实际上出自刘知几《史通·论赞》篇。刘氏指出历代史著中所附论赞的名称并不一致,“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昞曰奏”,“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叶氏借此来反驳李详的说法,自然极有说服力。其后在《汉书艺文志问答》中又涉及这一问题,叶氏再次强调“论、赞同实异名”,并明确征引《史通·论赞》篇作为佐证,和《文心雕龙杂记》所述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可知叶长青在治学方面涉猎颇广,在各个不同领域中的潜心钻研,为其研究《文心雕龙》提供了不少重要的借鉴。而在具体讲授《文心雕龙》《诗品》《文史通义》《汉书·艺文志》等各种专书时,既可以各有偏重,又能够彼此参证,形成前后贯通、相互交织的学术视野。这不仅是《文心雕龙杂记》卓具特色的地方,也是叶长青在治学方法上对现代学者的一个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你好,中华国学知道团很高兴为你服务!
如果你想在网上直接看国学书籍,当然是很方便。百度就提供了“百度国学”原文。直接搜“百度国学”即可。
当然也可以下载到手机、电子书中看,百度提供的“百度文库”直接搜你想要看的国学,里面有好多格式的,如PDF、doc、txt等,原文,注释的都有,可以免费下载。我自己就上传和下载了好多。
至于书就没必要去买,破费了。网络上很多。
推荐你到国学网去浏览,里面国学目录很全,有图文类,电子类,网络类,手机类,等等,根据自己要求选择。
谢谢。
附国学目录
一、哲学(80种) 二、文学(100种) 三、历史(80种)
四、军事(20种) 五、科技(20种) 六、医学养生(10种)
七、艺术(18种) 八、碑帖(28种)
一、哲学(80种)(查看提要)
1《周易》 7卷.〔阮元校刻本〕
2《尚书》 58篇.〔阮元校刻本〕
3《仪礼》 17卷.〔阮元校刻本〕
4《礼记》 49卷.〔阮元校刻本〕
5《周礼》 6卷.〔阮元校刻本〕
6《春秋公羊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7《春秋谷梁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8《孝经》 18章.〔阮元校刻本〕
9《论语》 春秋·孔丘 20篇.〔阮元校刻本〕
10《孟子》 战国·孟轲 14卷.〔阮元校刻本〕
11《老子》 春秋·李耳 1卷.〔清毕沅考异本〕
12《墨子》 战国·墨翟 15卷.〔清孙诒让墨子闲诂本〕
13《庄子》 战国·庄周 33篇.〔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本〕
14《公孙龙子》 战国 6篇.〔宋刻本〕
15《韩非子》 战国·韩非 55卷.〔宋乾道刊本〕
16《列子》 战国 8卷.〔四部丛刊本〕
17《荀子》 战国·荀况 32卷.〔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本〕
18《文子》 春秋·辛钘 12卷.〔四库全书本〕
19《关尹子》 战国·尹喜 2篇.〔湖海丛书本〕
20《邓析子》 春秋·邓析 2卷.〔四部丛刊本〕
21《鬼谷子》 春秋·王诩 12篇.〔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22《鹖冠子》 战国·鹖冠子 3卷.〔学津讨原本〕
23《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26卷.〔清毕沅校本〕
24《晏子春秋》 战国·晏婴 8卷.〔孙氏平津馆本〕
25《管子》 春秋·管仲 76篇.〔浙江书局本〕
26《商君书》 战国·商鞅 27卷.〔四部丛刊本〕
27《慎子》 战国·慎到 1卷.〔守山阁丛书本〕
28《尹文子》 战国·尹文 2卷.〔湖海丛书本〕
29《淮南子》 汉·刘安 21卷.〔庄逵吉本〕
30《新书》 汉·贾谊 10卷.〔四部丛刊本〕
31《盐铁论》 汉·桓宽 10卷.〔清张敦仁考证本〕
32《风俗通义》 东汉·应劭 10卷.〔龙溪精舍丛书本〕
33《法言》 汉·扬雄 13篇.〔四部丛刊本〕
34《太玄经》 汉·扬雄 10卷.〔清嘉庆刻本〕
35《说苑》 汉·刘向 20卷.〔湖北崇文书局百子全书本〕
36《新序》 汉·刘向 10卷.〔四部丛刊本〕
37《新语》 汉·陆贾 12卷.〔汉魏丛书本〕
38《韩诗外传》 汉·韩婴 10卷.〔四部丛刊影印沈氏野竹斋刻本〕
39《尚书大传》 旧题汉·伏胜 3卷.〔皇清经解续编本〕
40《春秋繁露》 汉·董仲舒 17卷.〔乾隆卢文弨校本〕
41《大戴礼记》 汉·戴德 40卷.〔四部丛刊本〕
42《白虎通义》 汉·班固 10卷.〔道光陈立白虎通疏证本〕
43《新论》 汉·桓谭 17卷.〔清严可均辑本〕
44《潜夫论》 汉·王符 10卷.〔述古堂影宋写本〕
45《论衡》 汉·王充 85篇.〔四部丛刊本〕
46《申鉴》 汉·荀悦 5卷.〔明文始堂本〕
47《忠经》 汉·马融 1卷.〔四部丛刊本〕
48《人物志》 三国魏·刘邵 12卷.〔隆庆归德府刊本〕
49《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20卷.〔四部丛刊影明刻本〕
50《中说》 隋·王通 10卷.〔四部丛刊本〕
51《朱子语类》 宋·朱熹 140卷.〔清吕留良宝诰堂刻本〕
52《近思录》 宋·朱熹、吕祖谦 14卷.〔清吕氏宝诰堂刊朱子遗书本〕
53《忍经》 元·吴亮 1卷.〔武林往哲遗书本〕
54《长短经》 唐·赵蕤 10卷.〔四库笔记小说丛书本〕
55《传习录》 明·王阳明 3卷.〔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本〕
56《一贯问答》 明·方以智 1卷.〔清抄本〕
57《明儒学案》 清·黄宗羲 62卷.〔二老阁冯全垓印本〕
58《日知录》 清·顾炎武 32卷.〔四库全书本〕
59《心经》 唐·玄奘译 1卷.〔上海佛学书局本〕
60《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1卷.〔大正藏本〕
61《无量寿经》 三国魏·康僧铠译 2卷.〔大正藏本〕
62《肇论》 晋·僧肇 1卷.〔北京佛经流通处刻本〕
63《弘明集》 南朝梁·僧佑 14卷.〔大正藏本〕
64《童蒙止观》 隋·智顗 10章.〔大正藏本〕
65《楞严经》 唐·般剌密帝译 10卷.〔大正藏本〕
66《法苑珠林》 唐·道世 100卷.〔清道光年间常熟燕园蒋氏刻本〕
67《六祖坛经》 唐·慧能 1卷.〔金陵刻经处刻曹溪原本〕
68《五灯会元》 宋·普济 20卷.〔元至正二十四年刻本〕
69《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3卷.〔洪武十三年张本真刻本〕
70《太平经》 汉·于吉 170卷.〔重刊道藏辑要本〕
71《老子想尔注》 1卷.〔敦煌抄本〕
72《抱朴子》 晋·葛洪 21卷.〔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
73《真诰》 南朝梁·陶弘景 20卷.〔道藏本〕
74《无能子》 唐·无能子 3卷.〔正统道藏本〕
75《化书》 五代·谭峭 6卷.〔道藏本〕
76《云笈七签》 宋·张君房 122卷.〔涵芬楼翻明正统道藏本〕
77《太上感应篇》 宋·佚名 1卷.〔道藏精华录本〕
78《焚书》 明·李贽 6卷.〔国粹丛书本〕
79《大同书》 清·康有为 30卷.〔蓬莱阁丛书本〕
80《仁学》 清·谭嗣同 2卷.〔清议报本〕
二、文学(100种)(查看提要)
诗文集(20种)
81《诗经》 30卷.〔阮元校刻本〕
82《楚辞》 汉·刘向集 65卷.〔四库全书本〕
83《文选》 南朝梁·萧统 62卷.〔胡克家重刊本〕
84《玉台新咏》 南朝陈·徐陵 12卷.〔吴兆宜本〕
85《六朝文絜》 清·许梿 12卷.〔清光绪黎氏笺注本〕
86《骈体文钞》 清·李兆洛 31卷.〔嘉庆唐氏原刻本〕
87《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8卷.〔清光绪十一年四藤吟社刊本〕
88《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编 900卷.〔扬州诗局本〕
89《全宋词》 580卷.〔民国刊本〕
90《绝妙好词》 宋·周密选 8卷.〔四部备要本〕
91《中州集》 金·元好问编 10卷.〔汲古阁本〕
92《元诗别裁集》 清·张景星等编 10卷.〔乾隆二十九年然藜阁刊本〕
93《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10卷.〔清乾隆四年刻本〕
94《清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32卷.〔乾隆二十八年重刻本〕
95《白雪遗音》 清·华广生 1卷.〔清道光八年玉庆堂刻本〕
96《古今风谣》 明·杨慎 1卷.〔艺海珠尘本〕
97《挂枝儿》 明·冯梦龙 4卷.〔传世藏书点校本〕
98《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 12卷.〔鸿文堂刊本〕
99《古文辞类纂》 清·姚鼐 75卷.〔长沙思贤讲舍刻本〕
100《晚清文选》 郑振铎 3卷.〔上海生活书店本〕
戏曲(15种)
101《西厢记》 元·王实甫 5出.〔毛晋校西厢记定本〕
102《窦娥冤》 元·关汉卿 5出.〔涵芬楼影明刻元曲选本〕
103《汉宫秋》 元·马致远 5出.〔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本〕
104《琵琶记》 元·高明 42出.〔六十种曲本〕
105《赵氏孤儿》 元·纪君祥 6出.〔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本〕
106《倩女离魂》 元·郑德辉 5出.〔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本〕
107《宝剑记》 明·李开先 56出.〔古本戏曲丛刊本〕
108《浣纱记》 明·梁辰鱼 45出.〔60种曲本〕
109《牡丹亭》 明·汤显祖 55出.〔六十种曲本〕
110《娇红记》 明·孟称舜 50出.〔古本戏曲丛刊本〕
111《清忠谱》 清·李玉 26出.〔古本戏曲丛刊本〕
112《雷峰塔》 清·方成培 34出.〔古本戏曲丛刊本〕
113《风筝误》 清·李渔 30出.〔笠翁传奇十种本〕
114《长生殿》 清·洪升 50出.〔暖红室汇刻传奇本〕
115《桃花扇》 清·孔尚任 44出.〔康熙刻本〕
小说(45种)
116《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6卷.〔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
117《燕丹子》 3卷.〔平津馆丛书孙星衍校订本〕
118《异苑》 晋·刘敬叔 10卷.〔四库全书本〕
119《搜神记》 晋·干宝 20卷.〔津逮秘书本〕
120《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36篇.〔四库全书本〕
121《游仙窟》 唐·张鷟 1卷.〔北新书局本〕
122《太平广记》 宋·李昉 50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
123《夷坚志》 宋·洪迈 206卷.〔涵芬楼排印本〕
124《剪灯新话》 明·翟佑 4卷.〔古今图书集成本〕
125《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12卷.〔铸雪斋钞本〕
126《子不语》 清·袁枚 24卷.〔美德堂刻本〕
127《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 2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
128《西游记》 明·吴承恩 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
129《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130《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
131《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132《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133《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
134《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135《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42回.〔尚友堂重刊本〕
136《型世言》 明·陆人龙 40回.〔奎章阁本〕
137《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 6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138《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 100回.〔清褚人获序本〕
139《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著,清·蔡元放改编 108回.〔咸丰刊本〕
140《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120回.〔程乙本〕
141《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56回.〔卧闲草堂本〕
142《说岳全传》 清·钱彩 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
143《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 100回.〔四雪草堂本〕
144《杨家将》 清·佚名 50回.〔光绪重修本〕
145《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顺治十五年写刻本〕
146《醒世姻缘传》 清·西周生 100回.〔同治九年刊本〕
147《歧路灯》 清·李绿园 108回〔清义堂本〕
148《镜花缘》 清·李汝珍 100回.〔点石斋石印本〕
149《老残游记》 清·刘鹗 20回.〔神州日报馆刊印本〕
150《侠义风月传》 清·名教中人 18回.〔萃芳楼藏版本〕
151《七侠五义》 清·俞樾 120回.〔广益书局石印本〕
152《儿女英雄传》 清·文康等 72回.〔北京聚珍堂本〕
153《孽海花》 清·曾朴 35回.〔真美善杂志刊本〕
154《再生缘》 清·陈端生 40回.〔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
155《今世说》 清·王晫撰 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
156《断鸿零雁记》 清·苏曼殊 27章.〔民国二十三年再版本〕
157《玉梨魂》 徐枕亚 30卷.〔1914年上海民权出版部排印本〕
158《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 60回.〔1923年上海群学社刊本〕
15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 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
160《新中国未来记》 清·梁启超 5回.〔饮冰室合集本〕
文论(20种)
161《文赋》 晋·陆机 1卷.〔嘉庆积秀堂刊巾箱本〕
162《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50篇.〔明万历刻本〕
163《诗品》 南朝梁·锺嵘 3卷.〔四库全书本〕
164《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1卷.〔津逮秘书本〕
165《诗式》 唐·释皎然 1卷.〔学海类编本〕
166《文笔要诀》 唐·杜正伦 1卷.〔五岛庆太郎藏本影印〕
167《文镜秘府论》 日/遍照金刚 6卷.〔日本旧钞本〕
168《本事诗》 唐·孟棨 7卷.〔津逮秘书本〕
169《乐府古题要解》 唐·吴兢 2卷.〔明汲古阁影学津讨原本〕
170《六一诗话》 宋·欧阳修 1卷.〔历代诗话本〕
171《沧浪诗话》 宋·严羽 1卷.〔历代诗话本〕
172《瓯北诗话》 清·赵翼 10卷.〔同治十三年红杏山房重刊本〕
173《词源》 宋·张炎 2卷.〔词话丛编本〕
174《艺概》 清·刘熙载 6卷.〔古桐书屋六种本〕
175《碧鸡漫志》 宋·王灼 5卷.〔四库全书本〕
176《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 8卷.〔陈氏手稿本〕
177《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 1卷.〔开明书店本〕
178《南词叙录》 明·徐渭 1卷.〔壶隐居黑格抄本〕
179《曲律》 明·魏良辅 8卷.〔吴骚丛编附刻本〕
180《录鬼簿》 元·钟嗣成 4卷.〔栋亭藏书十二种本〕
三、历史(80种)(查看提要)
正史(26种)
181《史记》 汉·司马迁 130卷.〔百衲本〕
182《汉书》 东汉·班固 120卷.〔百衲本〕
183《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90卷.〔百衲本〕
184《三国志》 晋·陈寿 65卷.〔武英殿本〕
185《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卷.〔武英殿本〕
186《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卷.〔武英殿本〕
18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59卷.〔武英殿本〕
188《梁书》 唐·姚思廉 56卷.〔武英殿本〕
189《陈书》 唐·姚思廉 36卷.〔武英殿本〕
190《魏书》 北齐·魏收 130卷.〔武英殿本〕
191《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卷.〔武英殿本〕
19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3卷.〔武英殿本〕
193《隋书》 唐·魏徵等 85卷.〔武英殿本〕
194《南史》 唐·李延寿 80卷.〔武英殿本〕
195《北史》 唐·李延寿 100卷.〔武英殿本〕
196《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200卷.〔武英殿本〕
19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等 225卷.〔武英殿本〕
19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卷.〔武英殿本〕
19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卷.〔武英殿本〕
200《宋史》 元·脱脱等 496卷.〔武英殿本〕
201《辽史》 元·脱脱等 116卷.〔武英殿本〕
202《金史》 元·脱脱等 135卷.〔武英殿本〕
203《元史》 明·宋濂等 210卷.〔武英殿本〕
204《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卷.〔武英殿本〕
205《新元史》 柯劭忞 257卷.〔庚午重订本〕
206《清史稿》 赵尔巽等 529卷.〔关外二次本〕
别杂史(54种)
207《逸周书》 战国 10卷.〔抱经堂本〕
208《世本》 汉·宋衷注 1卷.〔茆泮林辑本〕
209《竹书纪年》 2卷.〔四库全书本〕
210《春秋左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211《国语》 战国 20卷.〔黄氏士礼居仿宋刻本〕
212《战国策》 汉·刘向集录 34卷.〔雅雨堂校本〕
213《列女传》 汉·刘向 7卷.〔四部丛刊本〕
214《吴越春秋》 汉·赵晔 10卷.〔清顾有观本〕
215《越绝书》 汉·袁康 19篇.〔四部丛刊本〕
216《华阳国志》 晋·常璩 12卷.〔函海本〕
217《高士传》 晋·皇甫谧 3卷.〔古今逸史本〕
218《山海经》 战国·佚名 18卷.〔晋郭璞山海经传本〕
219《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注 40卷.〔王先谦校本〕
220《晋五胡指掌》 明·张大龄 3卷.〔明万历三十九年张养正刻本〕
221《前汉纪》 汉·荀悦 30卷.〔四库全书本〕
222《后汉纪》 晋·袁宏 30卷.〔四部丛刊本〕
223《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5卷.〔如隐堂本〕
224《贞观政要》 唐·吴兢 42卷.〔明成化刊本〕
225《大唐西域记》 唐·玄奘 12卷.〔高丽新藏本〕
226《顺宗实录》 唐·韩愈 5卷.〔海山仙馆丛书本〕
227《五代史补》 宋·陶岳 5卷.〔豫章丛书本〕
228《资治通鉴》 宋·司马光 294卷.〔世界书局缩印本〕
229《续资治通鉴》 清·毕沅编著 220卷.〔清冯集椿本〕
230《通鉴纪事本末》 宋·袁枢 42卷.〔四部丛刊本〕
231《吴地记》 唐·陆广微 1卷.〔四库全书本〕
232《蛮书》 唐·樊绰 10卷.〔武英殿聚珍本〕
233《唐律疏议》 唐·长孙无忌等 30卷.〔四库全书本〕
234《唐六典》 唐·李林甫等 30卷.〔南宋本〕
235《通典》 唐·杜佑 200卷.〔四库全书本〕
236《通志略》 宋·郑樵 52卷.〔明汪刻本〕
237《史通》 唐·刘知几 49篇.〔蜀本〕
238《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8卷.〔四部备要本〕
239《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 10卷.〔元刊影印本〕
240《唐语林》 宋·王谠 8卷.〔守山阁丛书本〕
241《大唐新语》 唐·刘肃 13卷.〔稗海本〕
242《隋唐嘉话》 唐·刘餗 3卷.〔顾氏文房小说本〕
243《北梦琐言》 宋·孙光宪 20卷.〔四库全书本〕
244《东京梦华录》 宋·孟元老 10卷.〔四库全书本〕
245《梦粱录》 宋·吴自牧 20卷.〔学津讨原本〕
246《铁围山丛谈》 宋·蔡绦 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
247《容斋随笔》 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
248《老学庵笔记》 宋·陆游 10卷.〔陆氏家刻本〕
249《大宋宣和遗事》 宋·佚名 4卷.〔涵芬楼排印本〕
250《元丰九域志》 宋·王存等 10卷.〔聚珍版丛书本〕
251《桯史》 宋·岳珂 15卷.〔学津讨原本〕
252《元朝秘史》 元·佚名 15卷.〔连筠簃丛书本〕
253《万历野获编》 明·沈德符 30卷.〔姚氏扶荔山房刻本〕
254《陶庵梦忆》 明·张岱 8卷.〔粤雅堂丛书本〕
255《广东新语》 清·屈大均 28卷〔清康熙二十九年木天阁原刻本〕
256《读通鉴论》 清·王夫之 30卷.〔船山遗书本〕
257《廿二史札记》 清·赵翼 39卷.〔清广雅书局本〕
258《清代野记》 清·梁溪坐观老人 4卷.〔民国野乘搜辑社本〕
259《庚子国变记》 清·罗敦曧 1卷〔满清野史续编本〕
260《海国图志》 清·魏源 100卷.〔光绪平庆泾固道署重刊〕
四、军事(20种)(查看提要)
261《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13篇.〔南宋十一家注孙子本〕
262《吴子》 战国·吴起 6篇.〔武经七书本〕
263《六韬》 旧题周·姜尚 6卷.〔武经七书本〕
264《司马法》 战国·司马禳苴 5卷.〔武经七书本〕
265《孙膑兵法》 战国·孙膑 15篇.〔竹简本〕
266《尉缭子》 战国·尉缭 24篇.〔武经七书本〕
267《素书》 汉·张良 1卷.〔二十二子本〕
268《将苑》 三国蜀·诸葛亮 2卷.〔清张澍辑本〕
269《风后握奇经》 旧题·风后 1卷.〔津逮秘书本〕
270《黄石公三略》 旧题汉·黄石公 3卷.〔武经七书本〕
271《战略》 晋·司马彪 1卷.〔汉学堂丛书本〕
272《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旧题唐·李靖 3卷.〔武经七书本〕
273《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唐·李筌 10卷.〔守山阁丛书本〕
274《武经总要》 宋·曾公亮、丁度等 43卷.〔明唐福春刻本〕
275《历代兵制》 宋·陈傅良 15卷.〔静观堂刊本〕
276《守城录》 宋·陈规、汤璹 4卷.〔瓶花书屋丛书本〕
277《纪效新书》 明·戚继光 18卷.〔四库全书本〕
278《兵经》 清·揭暄 3卷.〔兵法七种本〕
279《三十六计》 1卷.〔民国三十年成都瑞琴楼本〕
280《曾胡治兵语录》 蔡锷 13卷.〔费怒春注释本〕
五、科技(20种)(查看提要)
281《九章算术》 汉·张苍 10卷.〔四库全书本〕
282《氾胜之书》 汉·氾胜之 2卷.〔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283《养鱼经》 战国·范蠡 1卷.〔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284《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 10卷.〔明胡震亨、毛晋刻本〕
285《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 1卷.〔四部丛刊影元本〕
286《茶经》 唐·陆羽 1卷.〔格致丛书本〕
287《北山酒经》 宋·朱肱 3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8《甘石星经》 战国·甘德、石申 1卷.〔汉魏丛书本〕
289《竹谱》 南朝宋·戴凯之 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
290《禽经》 旧题周·师旷 1卷.〔百川学海本〕
291《陶说》 清·朱琰 1卷.〔乾隆三十九年鲍廷博本〕
292《花镜》 清·陈淏子辑 6卷.〔康熙善成堂刻本〕
293《梦溪笔谈》 宋·沈括 26卷.〔清光绪陶氏爱庐刻本〕
294《营造法式》 宋·李诫 34卷.〔四库全书本〕
295《刀剑录》 旧题南朝梁·陶弘景 1卷.〔说郛本〕
296《文房四谱》 宋·苏易简 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
297《墨史》 元·陆友 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
298《天工开物》 明·宋应星 18卷.〔明崇祯十年刊本〕
299《农政全书》 明·徐光启 60卷.〔康熙贵州粮署刊本〕
300《饮流斋说瓷》 民国·许之衡 10卷.〔上海朝记书店铅排本〕
六、医学养生(10种)(查看提要)
301《素问》 旧题黄帝 24卷.〔顾氏翻宋刻本〕
302《灵枢经》 旧题黄帝 12卷.〔明赵府居敬堂刊本〕
303《八十一难经》 旧题战国秦越人 1卷.〔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304《遵生八笺》 明·高濂 20卷.〔清嘉庆十五年弦雪居重订本〕
305《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 52卷.〔味古斋重校刻本〕
306《神农本草经》 清·孙星衍等辑 3卷.〔问经堂丛书本〕
307《医学三字经》 清·陈念祖 1卷.〔南雅堂刻本〕
308《养生随笔》 清·曹庭栋 5卷.〔文瑞楼石印本〕
309《随园食单》 清·袁枚 14篇.〔随园三十种本〕
310《食宪鸿秘》 清·朱尊彝 3卷.〔雍正九年希尧序刻本〕
七、艺术(18种)(查看提要)
311《法书要录》 唐·张彦远 10卷.〔四库全书本〕
312《书断》 唐·张怀瓘 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
313《海岳名言》 宋·米芾 1卷.〔四库全书本〕
314《艺舟双楫》 清·包世臣 7卷.〔翠琅轩馆丛书本〕
315《广艺舟双楫》 清·康有为 6卷.〔艺术名著丛刊本〕
316《古画品录》 南朝齐·谢赫 1卷.〔四库全书本〕
317《历代名画记》 唐·张彦远 10卷.〔明王世贞王氏画苑本〕
318《林泉高致》 宋·郭熙 1卷.〔画论丛刊本〕
319《宣和画谱》 宋·无名氏 20卷.〔四库全书本〕
320《画筌》 清·笪重光 1卷.〔昭代丛书本〕
321《学古编》 元·吾丘衍 1卷.〔四库全书本〕
322《篆刻十三略》 清·袁三俊 1卷.〔篆学丛书本〕
323《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1卷.〔钱熙祚校订本〕
324《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1卷.〔忘忧清乐集本〕
325《梅花喜神谱》 宋·雪岩 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
326《千秋绝艳像赞》 明·仇英绘图 文征明题诗
327《陈洪绶花鸟鱼虫册》 明·陈洪绶 1卷.
328《飞鸿堂印谱》 (第一集) 清·汪启淑 40卷.
八、碑帖(28种)(查看提要)
329《大盂鼎》 周 〔拓本〕
330《峄山刻石》 秦·李斯 〔宋摹本〕
331《礼器碑》 汉 〔明拓本〕
332《曹全碑》 汉 〔明拓本〕
333《张迁碑》 汉 〔明拓本〕
334《乙瑛碑》 汉 〔明拓本〕
335《宣示表》 三国魏·钟繇 〔淳化阁帖本〕
336《兰亭序》 晋·王羲之 〔唐冯承素摹本〕
337《中秋帖》 晋·王献之 〔宋米芾摹本〕
338《伯远帖》 晋·王珣 〔墨迹本〕
339《张猛龙碑》 北魏 〔明拓本〕
340《张黑女墓志》 北魏 〔清拓本〕
341《始平公造像记》 北魏·朱义章 〔清拓本〕
342《泰山经石峪》 北齐 〔清拓本〕
343《董美人墓志》 隋 〔清拓本〕
344《真草千字文》 隋·智永 〔日本藏墨迹本〕
345《九成宫醴泉铭》 唐·欧阳询 〔宋拓本〕
346《孔子庙堂碑》 唐·虞世南 〔唐拓本〕
347《雁塔圣教序记》 唐·褚遂良 〔宋拓本〕
348《书谱》 唐·孙过庭 〔墨迹本〕
349《古诗四帖》 唐·张旭 〔墨迹本〕
350《自叙帖》 唐·怀素 〔墨迹本〕
351《多宝塔碑》 唐·颜真卿 〔宋拓本〕
352《玄秘塔碑》 唐·柳公权
353《黄州寒食诗帖》 宋·苏轼 〔墨迹本〕
354《蜀素帖》 宋·米芾 〔墨迹本〕
355《洛神赋》 元·赵孟頫 〔墨迹本〕
356《草诀百韵歌》 明·韩道亨
1、文心雕龙新书 1952年 中法汉学研究所通检丛刊特辑
1982年台湾宏业书局
2、 文心雕龙校正 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台湾明文书局
3、 水浒全传(校点) 1954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 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4、历代笑话集(辑录) 1956年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77年 中流出版社(香港)
1992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5、 世说新语(校点) 1956年 文学古籍刊行社
6、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 1957年 古典文学出版社
7、 盐铁论校注 1958年 古典文学出版社
8、 盐铁论校注(修订本) 1983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
9、 盐铁论校注(定本) 1992年中华书局 10、 文则·文章精义(点校·署名刘明辉)1960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1、 苕溪渔隐丛话(点校·署名廖德明) 1962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2、 颜氏家训集解 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 1993年 中华书局
14、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校录) 1980年 天津人民出版社
15、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续编(校录) 1983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
16、 风俗通义校注 1981年 中华书局
1982年 台湾明文书局
17、 风俗通义(点校) 1996年 《传世藏书》
18、 文镜秘府论校注 1983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 文镜秘府论校注(订补本) 1993年 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 郑康成年谱 1983年 齐鲁书社
21、 李士桢李煦父子年谱 1983年 北京出版社
22、 九龠集 (集录) 1984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 历代笑话集续编 1985年 春风文艺出版社
24、 新语校注 1986年 中华书局
25、 耐雪堂集 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 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6、 吕氏春秋本味篇校注 1987年 中国商业出版社
27、 晓传书斋文史论集 1989年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本文2023-08-05 04:38: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