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用字(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古书用字(上),第1张

通假字、异体字

一、通假

中国民间有讨口彩的习惯。比如中国民间特别喜欢葫芦,就是因为它和福禄听起来差不多。布置婚房的时候,喜欢放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寓意就是早生贵子。其实类似的祈福还有,五福临门上画五个蝙蝠或者五个老虎。广州商铺招租的时候,把负一楼写成富一楼。中国民间忌讳在家里栽桑树,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其实都蕴含了通假的道理。

接下来的两节课讲一讲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

通假字实际上是这样一种用字情况。就是在那个古代的书面语里面,人们在书写字的时候,本来有正确的字他不用,却用了一个声音相同或者声音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做通假。

有人说,我现在也这样用行不行?比如我要写一封信,我就找个同音字去代替行不行?这叫不叫通假?这不叫通假,这叫错别字。

只有古人才有这个特权有通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所定义的通假,就是以古音的相同或者相近为前提的,所以通假又叫古音通假。

那么在通假中,替用的那个字叫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做“正字”。

比如说像我们学过的《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那一篇里面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里面用了一个跳蚤的蚤,是不是说要跳蚤怎么样?不是的。这个跳蚤它是要替那个早晚的早。

“蚤”通“早”,早晚的早才是这句话里面的本字。

古书用字里面通假字特别多。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因为经过秦代的焚书坑儒,或者说在秦代焚书坑儒之前,我们由于记录工具的不发达。

比如说古人写字,他要写在竹简、木牍上,运起来不方便,或者要刻在那个龟壳上,材料取用也不容易,所以很多人学习他是靠耳提面命的。就是别人告诉他,然后他把它记下来。

《朱子语类》里,朱熹曾有过这样类似的论述。所以他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就容易写很多错字。就是要表达的意思,他用另外一个字来表示。

《诗经国风终南》里说:“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这个纪和堂就困扰了中国学者上千年。

汉代的毛亨解释说:“纪,基也。堂,毕道平如堂也。”他明显就把这个堂解释成厅堂的堂。

但是把这个堂解释成厅堂的堂,在这句话里面它不通顺。这个终南山有什么有堂,不通顺。这个问题一直到清代的王引之才把它解决掉。

《经义述闻》卷五王引之案:“纪读为杞,堂,读为棠。”

他说的什么意思呢?他说纪和堂都是通假字。他们的本字应该是木字旁的杞和木字旁的棠。就是山上有这两类树,这就通了。

还有一种情况会产生通假字,就是东汉郑玄所说的。

东汉郑玄:“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二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刚开始你去写这个字的时候,突然之间脑壳卡住,想不起来那个字怎么写,那么就拿一个语音相近的字借一下。这种情况也容易产生通假字。

王老师在这里出了个小思考题,我们初中高中学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很多教材都注释“说yuè”,说yuè通悦。那么它们到底是不是通假字呢?大学教材一般是不注成通假字的。为什么?我们往后面再接着看。

二、异体字

通假字是能够互相替换的,但这种替换是有条件的,它们一定要语音相同或者相近,而且是临时替换,不是说跳蚤的蚤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代替早晚得早。

但是在我们汉字系统里有一类字,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可以替换,这种字就是异体字。

异体字的产生可能跟不同的时间的人造字有关。也可能跟不同地域的人造字有关。也可能跟人求新求异的心理有关。你要那样用,我偏不这样用。我要再把它发生一点变化。还跟我们中国人的书法活动有关。因为古代那个印刷不发达。所以要统一字形,不是那么容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写法。

我们看《碑别字》这个书里面收集了很多字,它的写法就是稍微有点差异,这些都是异体字。

异体字是怎么形成的呢?大致归纳一下。比如说造字法相同的异体字。

☞造字法相同

1、意符不同的异体字

它可以因为意符的不同而产生异体字。

A、歌咏的咏,口字旁和言字旁没有什么差别。“咏”、“咏。”

B、目睹的睹,一个目一个见,都是表示看见。“睹”、“覩。”

C、叹气的叹,一个口一个欠都是表示叹。“叹”、“叹。”

为什么这个欠也表示跟口的活动有关呢?我们的语言有个打哈欠。哈欠就是嘴里面出气。

D、两个驱,一个马和这个攴都是驱。“驱”、“敺。”

E、两个雁,一个是佳一个是鸟。“雁”、“鴈。”

F、两个歌,一个言一个欠。“謌”“歌。”

G、两个缸,一个是缶一个是瓦。

“缸”、“瓨。”这个瓦和缶都是陶器。我们有一句俗语:“瓦罐不离井上破。”这个瓦罐就是缶就是陶器。

H、两个瓶,瓶也有这样的写法,一个瓦一个缶,都可以。“瓶”、“缻”

L、两个炮,我们看象棋有写成火字旁的,有写成石字旁的。因为什么呢?古时候最开始用抛石机,抛石机抛这个炮,后来改进了也就是火炮。

J、两个杯,一个木一个皿。“杯”、“杯。”

K、还有碗,一个石、一个木、一个皿。“碗”、“椀”、“盌。”就是石碗木碗,还有一般意义上的碗。

2、声符不同的异体字

就是改变声符产生的异体字。

A、线,戋和泉。“线”、“线。”都可以表示这个声音。

烟、时、蚓、炮都是这样的。

B、烟:“烟”、“烟”

C、时:“时”、“旹”

D、蚓:“蚓”、“螾”

E、炮:“炮”、“礮”

3、意符声符都不同的异体字

A、剩:“剩”、“賸”写成这个“剩”就是用乘做声符。

还有一个賸,它是用哪个地方做声符呢?是用左边加右上角,这个朕做声符。右下角这个贝表示意思是钱剩下了。

古书里面用右边那个字表示剩余,不要感到奇怪,它的意思更适合表达剩余的剩。

B、炮,“ 炮”、“礮” 火炮和这个石炮,右边又变成驳。合在一起表声音。

☞纯粹变换部件位置造成

和: “ 和”、“咊”

鹅:“鹅”、“鵞”

襍:“襍”、“杂” ,把左边的这个衣,和右下角的木放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现在写的这个杂。

像峰、群都是这样变换位置。

“ 峰”、“峯”

☞造字法不同

造字方法不同,有的是用会意的方法造的,有的是用形声方法造的。

①凭:任几,这是会意。凭:冯心,这是形声。“ 凭”、“凭”

②岳:丘山,这是会意。山狱:这是形声。“ 岳”、“岳”

③还有地:山水土,会意,水土也是会意,土也是形声。“ 埊”、“坔”、“地”

这是造字法不同造成的异体字。

王老师在前面让大家思考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底是不是通假字?可能有人还是没有思考出来,要想知道确切的答案和原因,请看下节课,古书用字下之古今字。

1关于“悦”的诗句有哪些

1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感遇》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释义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

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3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释义欣慰的是,刚上路就云消雨散,茂盛的草木更让我心情欢畅。

4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释义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 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5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朝

释义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6 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平虏将军妻》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释义将军有了外遇,要休妻,要纳宠爱的新妾。

7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释义我喜欢你的容颜,你喜爱我的文章。

8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释义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9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杏园中枣树》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释义眼见得树干将要合抱,得尽了生生不息的天理。

10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作者:陶宏景 朝代:南北朝

释义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2关于悦的诗句

1、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4、坦荡君子,无悦簧言《雪谗诗赠友人》李白 5、泽被鱼鸟悦,令行草木春《赠张相镐二首》李白 6、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李白 7、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平虏将军妻》李白 8、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代别情人》李白 9、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感遇》张九龄 10、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柳宗元 11、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 12、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送兄弟回雪夜》白居易 13、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贺雨》白居易 14、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邓鲂、张彻落第》白居易 15、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 《 情诗其二十四》仓央嘉措 16、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定情诗》繁钦 17、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黄庭坚 18、苦竹遶莲塘,自悦鱼鸟性红荷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黄庭坚 19、和云留睿赏,熏风悦圣情《观太常奏新乐》孔德绍 20、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山家》陆游 2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22、朝冕旒兮载悦,想笞笠兮农节倚瑶琴兮或歌,续薰风兮瑞雪 《奉和圣制瑞雪篇》张九龄。

3关于悦的诗句

1、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4、坦荡君子,无悦簧言《雪谗诗赠友人》李白 5、泽被鱼鸟悦,令行草木春《赠张相镐二首》李白 6、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李白 7、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平虏将军妻》李白 8、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代别情人》李白 9、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感遇》张九龄 10、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柳宗元 11、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 12、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送兄弟回雪夜》白居易 13、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贺雨》白居易 14、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邓鲂、张彻落第》白居易 15、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 《 情诗其二十四》仓央嘉措 16、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定情诗》繁钦 17、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黄庭坚 18、苦竹遶莲塘,自悦鱼鸟性红荷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黄庭坚 19、和云留睿赏,熏风悦圣情《观太常奏新乐》孔德绍 20、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山家》陆游 2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22、朝冕旒兮载悦,想笞笠兮农节倚瑶琴兮或歌,续薰风兮瑞雪 《奉和圣制瑞雪篇》张九龄。

4带有悦字的诗句

1、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4、坦荡君子,无悦簧言。《雪谗诗赠友人》李白5、泽被鱼鸟悦,令行草木春。

《赠张相镐二首》李白6、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李白7、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

《平虏将军妻》李白8、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代别情人》李白9、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感遇》张九龄10、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柳宗元11、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12、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送兄弟回雪夜》白居易13、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贺雨》白居易14、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邓鲂、张彻落第》白居易15、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

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 《 情诗其二十四》仓央嘉措16、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定情诗》繁钦17、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黄庭坚18、苦竹遶莲塘,自悦鱼鸟性。

红荷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黄庭坚19、和云留睿赏,熏风悦圣情。

《观太常奏新乐》孔德绍20、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山家》陆游2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22、朝冕旒兮载悦,想笞笠兮农节。倚瑶琴兮或歌,续薰风兮瑞雪。

《奉和圣制瑞雪篇》张九龄。

5诗经中有悦的诗句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击鼓》

白话译文: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2、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周代·无名氏《小雅·都人士》

白话译文:娴雅端庄君子女,稠密头发如丝绦。不见往日的景象,心里郁闷又苦恼。

3、彤管有炜,说(yuè,通“悦”)怿女美。——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静女》

白话译文: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4、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yuè,通“悦”)。——周代·无名氏《国风·召南·草虫》

白话译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

5、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周代·无名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白话译文:披着星光早驾车加鞭停歇在桑田。

白的百科-国风·邶风·击鼓

-小雅·都人士

-诗经·邶风·静女

-国风·召南·草虫

-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6有悦字的古诗词

1、原文: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出自: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释义: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2、原文: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出自:南北朝·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释义:你问我我山中有什么。那我就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我拥有白云。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3、原文: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出自:唐代·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三》

释义:鼓声如雷晒杂之声喧动了武昌,旌旗如云呼啦啦地过了浔阳。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4、原文: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释义:黄昏和清晨的天气变换,山水之间的景色如同清灵的光芒。山水的轻灵让人愉悦,使其在山水之中游历而忘记回去。从峡谷出来的时候时间还早,等到上船的时候天气已经晚了。四周的树林和山壑中聚积着傍晚的景色,天上的晚霞凝聚着夜晚的天空中飘动。

菱叶和荷花在蔚蓝的河水中交相呼应,蒲和小麦在一处相依生长着。持着拂尘在南边的小路上走动,很开心地欣赏东面的门窗。忧虑的东西少了自然觉得没有烦心事,心情畅快就会觉得很顺心。送给希望保养身体的人上面这些话,希望他们能用这个方法来养生。

5、原文: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出自: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释义: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7表达心悦的诗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50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55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8带悦字的古诗词

《代别情人》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平虏将军妻》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平虏将军妇,入门二十年。

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

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

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缠绵。

《秋登兰山寄张五》

朝代:唐朝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望采纳

9诗经中有悦的诗句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击鼓》白话译文: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

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2、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我不见兮,我心不说。——周代·无名氏《小雅·都人士》白话译文:娴雅端庄君子女,稠密头发如丝绦。

不见往日的景象,心里郁闷又苦恼。3、彤管有炜,说(yuè,通“悦”)怿女美。

——周代·无名氏《国风·邶风·静女》白话译文: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4、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yuè,通“悦”)。

——周代·无名氏《国风·召南·草虫》白话译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5、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周代·无名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白话译文:披着星光早驾车加鞭停歇在桑田。白的百科-国风·邶风·击鼓-小雅·都人士-诗经·邶风·静女-国风·召南·草虫-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桑悦传文言文

1桑悦有才古文翻译翻译:

常熟有个叫桑悦的人,字民怿。书看过后,就焚烧掉,说:“已经在我腹中了。”当生员时,去拜见监司,自称“江南才子”。监司很吃惊,请他校刊书籍,预先删掉一些来测试桑悦。对文意不连贯的地方,桑悦取笔补上。

学士丘濬看重他的文才,嘱咐使者善待他。使者到了后,问:“桑悦不来迎接,难道是生病了吗?”长吏都恨他,说:“没有病,他自己仗恃有才气名声不肯拜见罢了。”使者派官吏去召他不来,加派两人催促他。

桑悦大怒说:“起初我说天下没有无耳朵的人,现在就有。与你约定时间,三天后再去,怠慢我就不去了。”使者很生气,想逮捕桑悦,因丘濬的缘故,没有实施。

三天后,(桑悦)去见使者,对使者作长揖。使者很愤怒,桑悦脱帽后就走了。使者下台阶向他道歉,才作罢。所著的书,在世上颇为流行。

原文: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

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

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扩展资料:

桑悦明代学者。字民怿,号思亥,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为人怪妄,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辞赋,所著《南都赋》、《北都赋》颇为有名。

从小记忆过人,在吴中一带很有名气。书一读完就烧掉,因为“已在吾腹中矣”。好说大话,以孟子传人自居。有人问他翰林文章好坏,他回答:没有别人,天下数我的文章好,其次祝枝山,再其次是罗玘。

2李常传文言文翻译李常传

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年青时在庐山白石僧舍读书。既登进士第,留下所抄书九千卷,给僧舍取名叫李氏山房。调任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打算推荐他改官秩,李常推荐他的朋友刘琦,杨佐说:“世间没有此种风气很久了。”一起推荐他们。

熙宁初年,为秘阁校理。王安石与李常友好,以他为三司条例司检详官,改任右正言、知谏院。王安石立新法,李常参与讨论,不想青苗收取息钱,到这时,分条开列说:“三司条例司刚建立时,已导致中外议论。至于均输、青苗法,敛散取息,附会经义,人们又大为惊骇,无异于王莽琐碎离析《周官》片言,以流毒天下!”王安石看到后,派亲信晓谕大意,李常不为此而停止。又说:“州县散常平钱,实际上不出本钱,勒索百姓出息钱。”神宗询问王安石,王安石请命令李常出具官吏主犯,李常认为这不符合谏官体制,落职校理,通判滑州。一年多后复职,任鄂州知州,移任湖、齐二州。齐州多盗贼,论报没有虚日。李常捉到狡黠的盗贼,刺为兵士,使其在部下,尽知盗贼聚居的地方,全部发屋破柱,拔掉他们的基根,半年间,杀七百人,奸恶无处藏身。移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元丰六年(1083),召为太常少卿,升任礼部侍郎。

哲宗即位,李常改任吏部侍郎,升户部尚书,有人怀疑他缺少才干气度,担心不能胜任,哲宗询问于司马光。司马光说“:使用李常主管国家财政,那么人们知道朝廷不急于征利,聚敛可稍稍平息了。”李常入对,上书七事,叫崇廉耻,存乡举,别守宰,废贪赃,审疑狱,择儒师,修役法。当时役法差、免二科没有决定,李常认为“:法无新旧,方便百姓的就好;论无他我,可长久的就正确。现在如果百姓都出资,那么贫困的人难办;如果都出力,那么富裕的人难堪。各从其愿,那么可以长久。”于是折衷分条开列上呈。皇帝赦恩,免除市易逃欠不满二百缗的人,李常请求息钱超过二百缗也不收取。

被授予御史中丞,兼任侍读,加龙图阁直学士。李常论取士,请分诗赋、经义为两科,以尽其所长。开始,黄河在小吴决口,议者打算从孙村口疏导黄河归还旧河道,到这时,工役兴起,李常说:“京东、河北饥饿困乏,不宜疏导黄河。”诏命解除工役。谏官刘安世以吴处厚交付蔡确诗中有毁谤朝政之处,因而极力攻击蔡确。李常上疏论以诗治罪蔡确,这不是用来敦厚风俗的办法。刘安世一同弹劾李常,移任兵部尚书,辞谢不就职,出任邓州知州。移任成都,在走到陕西途中,突然去世,终年六十四岁。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元会计录》三十卷。

李常比孙觉大一岁,开始与孙觉齐名,都被吕公著赏识。他们的议论趣舍,大致多相同,所担任的最后官职也相同,二人死亡,先后只差一晚。

3吴芾传文言文翻译吴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考取进士第,迁任秘书正字。当时秦桧已经专擅朝政。吴芾与秦桧是故人,吴芾拜见秦桧时恬退得就像和他从来不相识的样子。吴芾和其他官员同时去拜见秦桧,且作揖就退出来(不单独去见秦桧),桧就怀疑他,谏官就弹劾他将他罢免。吴芾先后担任处、婺、越三郡的通判。何溥推荐吴芾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任中御史,于是,朝廷拜官让他担任了监察御史。

当时金朝准备违背宋金签订的盟约,吴芾就劝高宗要全身心地从事提升自己的品德,切实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过错,延请接见群臣,让他们陈述朝政的阙失,力求人事合于天地,无愧于祖宗,这样就会使全国人心悦服,即使是上天也会助顺南宋,皇上认为他的意见说得非常对,迁任殿中侍御史。后来,两淮战况南宋方面不利,廷臣争着陈述退避的谋划,吴芾却说:“今日的战事,只有进没有退,进是上策,退是无策。”不久,金朝君主完颜亮死了,吴芾于是就上疏劝皇帝亲自北征。皇上车驾到达建康,吴芾就请求皇帝就将车马停留在建康(以建康作为首都),这样做来稳定中原人们的希望。吴芾又说:“去年,两淮地区的各个城池的守军望到敌人就奔跑溃败,没有一座城能拒守的原因,这就是秦桧求媚北朝,乞求媾和的余毒啊。皇上如果能一反秦桧壅塞言路、挫折士气的错误途径,那么我军士气一天天振奋,如此那些在危难面前勇于献出性命的人就有了啊。”吴芾知婺州的时候,吴芾鼓励推行义役,金华长山乡十一户人家,自行按照甲乙的等级评定他们的田产,然后按照次第相继来服役,他们就这样做了将近二十年。吴芾让人用车载着他们十一个人来到官府,吴芾与他们合宴,更改他们的乡名为“循理”,改里巷名为“信义”,以此来褒扬他们以示与众不同。吴芾知绍兴府的时候。恰巧当地征收赋税繁重,并且用物抵税的折色特别厉害,吴芾以皇帝、皇后攒宫在绍兴暂厝,上奏请求免去支移折变的赋税部分。境内鉴湖长期废用,恰逢这年收成不好,境内出现大饥荒,吴芾于是命令打开常平仓的米来招募饥民,疏通挖制鉴湖。吴芾离任后,大姓为了从田中获利,又使鉴湖再一次荒废。吴芾代理刑部侍郎迁任给事中,改任吏部侍郎,他以敷文阁直学士的身份知临安府。有内侍的家僮殴伤酒家的酒保,吴芾逮捕那个家僮并加以惩治,在集市上示众,权豪都侧目畏惧。执政当局议论让吴芾出使金朝,又拜官任吏部侍郎,朝堂议论以龙大渊为副职,吴芾说:“龙大渊这个人是可以一同言行事的人吗?”这句话后来被皇上得知,于是出使金朝的事情就停了下来,没有成行。下迁担任礼部侍郎,他力求去职,于是就提举太平兴国宫。当时,吴芾与陈俊卿都以刚直被人忌恨,不久,俊卿也被罢了官,阎安中向孝宗进言说:“两人被罢官,这不是国家的福气啊。”后来起官,知太平州,他名人造船来为姑溪架桥。历阳戍守的士兵长期戍守,被打散要返回,他们扬言要奔赴太平州的郡界。吴芾召集他们厚厚的犒劳他们并加以遣散,然而却秘密地逮捕了提议作乱的士兵,把他们关进监狱,上报给皇帝知道。朝廷下诏褒谕,吴芾前后守六郡,都能够依据各地风俗采取或宽或猛的政策,官吏没有能够做坏事的,老百姓都怀念他。

4明史刘崧传文言文翻译是刘崧,字子高,泰和人,原名楚。他家贫却学习十分努力,寒冷时没火御寒,手皲裂,但抄录文章丝毫未停止。元朝末年乡试中

举。洪武三年(1370),举荐为经明行修,改成现在的名字。太祖在奉天殿召见了他,授予兵部职方司郎中。奉命到镇江征粮。镇江有许多勋臣的田地,租赋都

由百姓承担,刘崧竭力请求减免。晋升为北平按察司副使,轻刑省事,招集流亡,百姓重新乐业。设立文天祥祠于学宫之侧。在学门前石头上刻字,告示府县不要以

徭役拖累诸生。他曾请求减少偏僻之地的驿马,以此来充实宛平。太祖同意了他的奏请,对侍臣说:“驿传劳逸不均已经很久了,刘崧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统治百姓

难道不就是要如此吗!”因遭到胡惟庸的排挤,被贬为输作,不久,被遣回乡。十三年胡惟庸被诛,刘崧应召为礼部侍郎。不久,提升为吏部尚书。雷震谨身殿,太

祖下令群臣陈说得失。刘崧叩头,以修德行仁对答。不久辞官。

第二年三月和前刑部尚书李敬一并召入。任命李敬为国子祭酒,刘崧为司业。

赐给鞍马,令朝夕相见,见辄燕语移时。未旬日去世。得病后,仍强坐训导诸生。病重时,李敬问他有什么可说的。刘崧说“:天子派我教导国子,责成我完成任

务,可惜这么快就要死了!”他没有一句话谈及家事。太祖命令有关部门为他安排殡殓,并亲自作文祭奠。

刘崧年幼时就博学广闻,天性谦

慎。兄弟三人共居一间茅屋,有田地五十亩。到他当官后,家产也没有增加。十年用一床布被,被老鼠咬破,才换新的,仍做成衣服给他儿子穿。当官时也不带家

属。到北平赴任,携带一侍童前往,到达后就把侍童遣回。黄昏时官吏退下后,他孤灯读书,常常通宵达旦。他善长写诗,豫章人推崇他为“西江派”之宗。

5《陈际泰传》文言文翻译《陈际泰传》原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陈际泰传》翻译:

陈季泰,临川人文学大师。家境贫寒,不能由老师学习,没有书,有时带着孩子在附近看书,偷看。我从表兄弟那里得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四个角变得模糊了,没有可供阅读的分句。我根据文学意义来判断区别(应该有停顿的地方),所以我熟悉这本书。十岁的时候,我在我叔叔的药箱里看到了那本歌,很快就跑了。

我父亲看到了,非常生气。他催促他去田里。陈继泰把《诗经》带到田里,蹲在高高的土山上唱《诗经》。所以他一辈子都没有忘记。很长一段时间后,他回到了临川,与艾南英等八部诗作齐名。陈吉泰的诗歌和作曲写得很好。勤奋,一天能写二三十首诗,写过一万首诗。这次考试的诗歌和散文的数量与陈季泰不匹配。

扩展资料:

《陈际泰传》创作背景:

陈际泰才思敏捷,写作速度极快,有时一天能写二三十篇,一生之中作文多达万篇。史书称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在八股文方面造诣较高。他将经史古籍融会贯通,自辟门径,借题发挥,驰聘才思,抒发己见,被人称为八股文大家。

崇祯三年(1630),陈际泰才得中举人;崇祯七年中进士,时年68岁。十年,被授行人(掌册封、传旨的官),赴贵州监考。十三年,奉旨护送已故相国蔡国用灵柩回乡,次年于济宁途中染病去世,年七十五岁。

其著述多阐发经籍,有《易经说意》(又名《读易正义》)7卷、《周易翼简捷解》16卷、《群经辅易说》1卷、《五经读》5卷、《四书读》10卷,均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文集有《太乙山房集》15卷、《已吾集》14卷。清人辑《临川文选》、《临川文献》和《江西五家稿》分别选人一卷。

—陈际泰(明朝学者)

—明史(二十四史之一)

6请翻译文言文《苏章传》在苏章被朝廷派到冀州担任刺史刚刚上任时,有一瞎眼老人状告清河郡太守贾明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残害无辜。

苏章看了状纸以后,不禁打了个冷战,喃喃自语道:“难道是他?”原来苏章有一个儿时的好友也叫贾明。在他的印象里,贾明和自己一样,从小就立下了报国安民的远大志向。

那时候,他们俩形影不离,一起读书写字,一起练功习武,后来又一起出来做官。做官以后,你东我西,便慢慢失去了联系。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苏章接到这个状子后就一直在想:难道此贾明真是彼贾明吗?天下同姓同名的多得很,他不愿意相信;以他儿时对贾明品行的了解,他也不敢相信。一来案情重大,二来案涉“贾明”,苏章决定亲查,先微服私访一番。

其实,苏章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此贾明真的就是彼贾明。这位贾大人自从担任清河郡太守以后,有权有势,有闲有钱,便慢慢开始腐化堕落、贪污受贿、胡作非为。

至于小时候和苏章共同立下的所谓的远大志向,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冀州来了一位新任刺史,这事贾明是知道了的,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位新任刺史是谁。

他听说有人把状告到了刺史府后,也有些手足无措,主要是怕在新任刺史刚一到任时就捅出此事,一来给大人出了难题,二来自己也感到没有面子,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贾明就让手下帮他出谋划策。

谋策很多,包括先把瞎眼老人关起来,把他逐出清河,甚至有人提出把他干掉,等等。但是真正能用的没有。

最后,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给那个瞎眼老人一点钱,再跟他说些好话、软话,让他自己把状子撤回算了。就在这时,清河郡府衙外忽然传来一阵阵喧闹声。

几个衙役拼命地拦着一个乞丐,不让他进府衙;那乞丐声称自己是贾大人的儿时伙伴,一定要进去见上一面。贾明听到外面吵闹得厉害,走出来看到求见者原来竟是一个乞丐,立即吩咐衙役把他哄走了事。

贾明的属下以计而行,试图以金钱和好话买通瞎眼老人,让他自己撤诉,但却遭到老人的断然拒绝。软的不行,又来硬的。

属下恼羞成怒,对老人大打出手。就在这危急的时刻,那个乞丐又及时赶到,出面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救了那位瞎眼老人。

说到这里,想必你已经知道了,那位乞丐不是别人,正是新任冀州刺史苏章。通过这次微服私访,苏章不但知道了清河郡太守贾明就是自己儿时的伙伴,而且了解到瞎眼老人所诉之事千真万确。

是夜,苏章躺在床上陷入了沉思……他翻来想去,思前想后,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而此时的贾明也得到了令他高兴不已的消息——新任冀州刺史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儿时的铁哥们苏章,不禁一块石头落了地:当年苏章家境贫寒,经常受人欺负,有一次差点被人打死,多亏自己及时出手相救呢!于是心想,有这样的生死之交,苏章是绝对不会为难自己的。

想到这里,贾明也就松了一口气。可是,当贾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属下后,属下则提醒他要小心为妙。

属下七嘴八舌,说东道西,又弄得贾明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贾明最终还是听从了属下的意见,决定备上厚礼,以叙旧为名,贿赂苏章。

再说苏章,微服私访后,他已经掌握了贾明的犯罪事实,心里感到十分痛苦——儿时的好友,多年不见,如今终于有机会相见了,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见面就……朋友犯了法,该怎么处理呢?苏章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亲自去劝贾明坦白自首。就在微服私访后的第二天,苏章带着衙役又来到了清河郡。

也就在这一天,贾明准备亲自到冀州府给苏刺史“叙旧”。就在贾明上轿准备出门之时,苏章派人来邀请贾明到他下榻之处赴宴。

贾明一听,喜上眉梢:果然是多年好友,真是心有灵犀啊!贾明衣冠楚楚地来到苏刺史下榻的馆舍。酒席上,苏章对贾明非常热情,又是劝酒,又是添菜。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儿时的趣事和友情,谁也看不出他们两个人各自的心事。酒足饭饱之后,贾明乘着酒兴对苏章说:“苏兄,您我虽非同宗同族,但感情却胜过同胞兄弟,您现在来冀州真是太好了!说实话,现在做官的手脚都不怎么干净。

您作为我的顶头上司,如果发现我有什么过错的话,还请多多包涵!”谁知苏章这时却不动声色地说道:“我们今天在此相聚,这是你我之间的私事,我们只叙朋友情谊,不谈别的;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吧!”贾明被苏章的这话搞得一头雾水。苏章不紧不慢,继续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作为冀州刺史,就要正式办案了!”贾明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些数了,但他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猜测,于是又吞吞吐吐地说:“我……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苏章见贾明这样,就故意又问了一句:“你真的不明白?”贾明还是那样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我真的不明白。”苏章见贾明如此,便单刀直入地说道:“你不要再装糊涂了!我虽然刚刚到任,就已经听说你这些年贪赃枉法,聚敛了很多不义之财。

如果你想争取宽大处理,我劝你还是趁早坦白自首为好。”贾明见苏章已把话挑明,就又嗫嚅地说:“难道您就一点也不念及我们当年的友情,执意要为难我不成?”苏章这时则语重心长地说:“既不是我不念当年的友情,更不是我执意要为难你。

你要知道,我是皇上派来专门惩治贪官污吏的。

7王僧孺传文言文阅读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年数岁,伯父弘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僧虔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凰。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

僧虔善隶书。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常用掘笔①书,以此见容。泰始中,为辅国将军、吴兴太守。王献之②善书,为吴兴郡,及僧虔工书,又为郡,论者称之。

太祖善书,及即位,笃好不已。与僧虔赌书毕,谓僧虔曰:“谁为第一?”僧虔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上笑曰:“卿可谓善自为谋矣。”示僧虔古迹十一帙,就求能书人名。僧虔上羊欣所撰《能书人名》一卷。

僧虔《论书》曰: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少于欣”。亡曾祖领军书,右军③云“弟书遂不减吾”。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忿,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王右军自书表,晋穆帝令张翼写效,一毫无异,乃题后答,右军当时不别,久后方悟,云“张翼小人,几欲乱真”。张芝、二卫并得名前代,无以辨其优劣,唯见其笔力惊异耳。羊欣书见重一时,亲受子敬,行书尤善,正乃不称名。孔琳之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恐在羊欣后。谢综书,恨少媚好。谢灵运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庾昕学右军,亦欲乱真矣。(取材于《南齐书》)

注:①掘笔:秃笔。②王献之:字子敬,东晋书法家,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③右军:右军将军。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曾任此职,世称“王右军”。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当为长者长者:年长的人

B右军后进后进:后来长进

C天然放纵放纵:不受约束

D亦得入流入流:列入流品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常用掘笔书,以此见容/羊欣书见重一时

B乃题后答/正乃不称名

C右军当时不别,久后方悟/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D无以辨其优劣/皆以美于徐公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伯父弘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

(他的)伯父王弘把孩子们聚在一起,王弘的儿子王僧达在地上蹦跳玩耍

B太祖善书,及即位,笃好不已

太祖擅长书法,等到即位,(对书法还是)深爱不止

C卿可谓善自为谋矣

你可以说是善于替自己谋虑了

D亡曾祖领军书,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

(我)逝去的曾祖父王领军写信,王羲之说“老弟写信就没有丢掉我”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僧虔在孝武帝面前为求自保,不惜用秃笔写字来掩饰书法水平。

B王献之和王僧虔都擅长书法,又都做过吴兴郡守,因此传为美谈。

C征西将军庾翼与王羲之在书法上齐名,很多小辈都来向庾翼学习。

D张翼和庾昕二人模仿王羲之的书法,都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5文中说“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少于欣’”,意思是“宋文帝的书法,自己说可以和王献之相比,但当时评议的人说‘(宋文帝的)天资高于羊欣,书法艺术所达到的程度不如羊欣’”。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对“天然”和“功夫”二者关系的理解。(不少于200字)

1A

2A

3D

4C

5围绕“天然”和“功夫”的关系,结合个人的阅读积累,进行阐发。

8《刘崧传》文言文翻译刘松,字子高,是泰和人。原来的名字叫刘楚。家境贫寒,致力苦学,天寒没有炉火,手都冻裂了但是仍然抄录不停止。他自幼就很博学,天性清廉谨慎。兄弟三人共居在草屋里,有薄田五十亩。等到他显贵后,也没有增添任何田产。

十年都用一条布被,直到被老鼠咬坏,才更换掉,但仍然把它修补改成衣服给儿子穿。做官时从来不让家人跟随在身边。到北平上任时,只带了个书童,到达北平后就把他打发回去了。黄昏时差吏们下班,只有他孤灯读书,常常是一直到天亮。他善于作诗,豫章人有推崇他为“西江派”的说法。

原文:

刘菘,字子高,泰和人,旧名楚。家贫力学,寒无炉火,手皲裂而钞录不辍。崧幼博学,天性廉慎。兄弟三人共居茆屋,有田五十亩。及贵,无所增益。十年一布被,鼠伤,始易之,仍葺以衣其子,居官未尝以家累自随。之任北平,携一童往,至则遣还。晡时吏退,孤灯读书,往往达旦。善为诗,豫章人宗之为《西江派》云。

此文出自清朝·张廷玉《明史·刘崧传》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康熙四年(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如果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明史》修纂第一阶段无绩可言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史料的缺乏和人力的不足。当时不仅没有力量整理明朝的邸抄和档案,而且在征求图书时,献书者也极少,就连最基本的史料明代历朝实录也不完整,天启朝实录缺少七年以后部分,崇祯朝因亡国而无实录。如此种种,也限制了《明史》修纂工作的进展。

9《陈际泰传》文言文翻译际泰,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返回临川,非常勤敏,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不能够拜师读书,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临川人,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拿着就快速地跑了,很生气。

父亲看见了。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

家里贫穷,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

陈际泰写诗作文,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又没有书籍。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督促他到田地里去。

十岁,字大士。

古书用字(上)

通假字、异体字 一、通假 中国民间有讨口彩的习惯。比如中国民间特别喜欢葫芦,就是因为它和福禄听起来差不多。布置婚房的时候,喜欢...
点击下载
上一篇:奇门遁甲原文下一篇:杨姓宗族追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