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怎么学?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2风热犯表证
方剂: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两方均有辛凉解表,轻宣肺气功能,但前方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后方重在清宣解表,适用于风热袭表,肺气不宣者。
3暑湿伤表证
方剂:新加香薷饮加减。
本方功能清暑化湿,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
4气虚感冒
方剂:参苏饮加减。
本方益气解表,化痰止咳,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症。
5阴虚感冒
方剂:加减葳蕤汤化裁。
本方滋阴解表,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等症。
二、咳嗽
1风寒袭肺证
方剂: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两方均能宣肺止咳化痰,但前方以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
后方以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
2风热犯肺证
方剂:桑菊饮加减。
本方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咳嗽痰黏,咽干,微有身热者。
3风燥伤肺证
方剂:桑杏汤加减。本方清宣凉润,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
4痰湿蕴肺证
方剂: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陈平胃散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咳而痰多,痰质稠厚,胸闷脘痞,苔腻者。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浊腻者。两方同治痰湿,前者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适用,后者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
5痰热郁肺证
方剂:清金化痰汤加减。
本方功在清热化痰,用于咳嗽气急,胸满,痰稠色黄者。
6肝火犯肺证
方剂: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黛蛤散清肝化痰,加减泻白散顺气降火,清肺化痰,二方相合,使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
7肺阴亏耗证
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本方有甘寒养阴、润燥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
三、哮病
1冷哮证
方剂: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两方皆能温肺化饮、止哮平喘,前者长于降逆平哮,用于哮鸣喘咳,表证不著者;后方解表散寒力强,用于表寒里饮,寒象较重者。
2热哮证
方剂: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两方皆能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前者长于清化痰热,用于痰热郁肺,表证不著者,后者偏于宣肺泄热,用于肺热内郁,外有表证者。
3寒包热哮证
方剂: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前方用于外感风寒,饮邪内郁化热,而以表寒为主,喘咳烦躁者;后方用于饮邪迫肺,夹有郁热,咳逆喘满,烦躁,而表寒不显者。
4风痰哮证
方剂:三子养亲汤加味。
本方涤痰利窍,降气平喘,用于痰壅气实,咳逆息涌,痰稠黏量多,胸闷,苔浊腻者。
5虚哮证
方剂:平喘固本汤加减。
本方补益肺肾,降气平喘,适用于肺肾两虚,痰气交阻,摄纳失常之哮喘。
6肺脾气虚证
方剂:六君子汤加减。
本方补脾化痰,用于脾虚食少,痰多脘痞,倦怠少力,大便不实等症。
7肺肾两虚证
方剂: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两者都可用于久哮肺肾两虚,但前者以益气养阴为主,适用于肺肾气阴两伤,后者以补肾化痰为主,适用于肾虚阴伤痰多。
四、喘证
1风寒壅肺证
方剂: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前方宣肺平喘,散寒解表,适用于咳喘,寒热身痛者;后方宣肺化痰,适用于喘咳胸闷,痰气不利者。两方比较,前者解表散寒力强,后方降气化痰功著。
2表寒肺热证
方剂:麻杏石甘汤加减。
本方有宣肺泄热、降气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外有表证,肺热内郁,咳喘上气,目胀睛突,恶寒发热,脉浮大者。
3痰热郁肺证
方剂:桑白皮汤加减。
本方有清热肃肺化痰之功,适用于喘息,胸膈烦闷,痰吐黄浊者。
4痰浊阻肺证
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适用于咳而痰多,痰质稠厚,胸闷脘痞,苔腻者。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适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滑腻者。两方同治痰湿,前方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较宜;后方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
5肺气郁痹证
方剂:五磨饮子加减。
本方行气开郁降逆,适用于肝气郁结之胸闷气憋,呼吸短促者。
6肺气虚耗证
方剂: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前方益气养阴,以气阴不足者为宜;后方重在补肺益肾,适用于喘咳乏力,短气不足以息者。
7肾虚不纳证
方剂: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前方温补肾阳,适用于喘息短气,形寒肢冷,跗肿;后方取人参、蛤蚧补气纳肾,适用于咳喘乏力,动则为甚,吸气难降。前者偏于温阳,后者长于益气;前方用于久喘而势缓者,后方用于喘重而势急者。
8正虚喘脱证
方剂: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前方扶阳固脱,适用于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黏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者;后方镇摄肾气,适用于真阳不足,肾不纳气,浊阴上泛,痰壅胸中,上气喘促,四肢厥逆,冷汗不止,舌淡苔白,脉沉微。蛤蚧可温肾阳,散阴寒,降逆气,定虚喘。
五、肺胀
1痰浊壅肺证
方剂: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方均能降气化痰平喘,但苏子降气汤偏温,以上盛兼有下虚,寒痰喘咳为宜;三子养亲汤偏降,以痰浊壅盛,肺实喘满,痰多黏腻为宜。
2痰热郁肺证
方剂: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前方宣肺泄热,用于饮热郁肺,外有表邪,喘咳上气,目如脱状,身热,脉浮大者;后方清肺化痰,用于痰热壅肺,喘急胸满,咳吐黄痰或黏白稠厚者。
3阳虚水泛证
方剂: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前方温阳利水,用于脾肾阳虚之水肿;后方通阳化气利水,配合真武汤可加强利尿消肿的作用。
4肺肾气虚证
方剂: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前方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用于肺肾气虚,喘咳有痰者;后方功在补肺益气,用于肺气虚弱,喘咳短气不足以息者。
六、肺痈
1初期
方剂:银翘散加减。
本方疏散风热,轻宣肺气,用于肺痈初起,恶寒发热,咳嗽痰黏。
2成痈期
方剂:《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前方重在化痰泄热,通瘀散结消痈;后方则以降火解毒,清肺消痈为长。
3溃脓期
方剂:加味桔梗汤加减。
本方清肺化痰,排脓泄壅,用于咳嗽气急,胸部闷痛,痰吐脓浊腥臭者。
4恢复期
方剂: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前者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为肺痈恢复期调治之良方。后者益气养阴,排脓解毒,用于正虚邪恋者较宜。
七、肺痨
1肺阴亏损证
方剂:月华丸加减。
本方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抗痨止血,用于阴虚咳嗽、咳血者,是治疗肺痨的基本方。
2虚火灼肺证
方剂: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前方功能滋养肺肾,用于阴虚阳浮,肾虚肺燥,咳痰带血,烦热咽干者。后方滋阴清热除蒸,用于阴虚骨蒸,潮热盗汗等症。
3气阴耗伤证
方剂: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前方功能补气养阴,兼清虚热,主治肺脾气阴耗伤,形瘦体倦,咳而短气,劳热骨蒸等;后方健脾补气,培土生金,主治食少腹胀,便溏,短气,面浮,咳痰清稀等。
4阴阳虚损证
方剂:补天大造丸加减。
本方功在温养精气,培补阴阳,用于肺痨五脏倶伤,真气亏损之证。
八、肺痿
1虚热证
方剂: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前方润肺生津,降逆下气,用于咳嗽气逆,咽喉干燥不利,咳痰黏浊不爽。后方养阴润燥,清金降火,用于阴虚燥火内盛,干咳痰少,咽痒气逆。
2虚寒证
方剂: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前方甘辛合用,甘以滋液,辛以散寒。后方则以补脾助肺,益气生津为主。
3上热下寒证
方剂:麻黄升麻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
方剂: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前方滋阴纳气,后方疏肝解郁。
症状:咳嗽声重有力,吐痰稀白,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病因病机:此证由外感风寒,邪袭肺卫所致,肺合皮毛而主卫外,风寒外袭,则营卫不利。
咳嗽咯痰,胸闷气喘,迁延不愈,逐年加重,你以为仅仅风寒风热引起的感冒症状,殊不知可能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隶属中医“咳嗽”、“喘症”、“痰饮”、“肺胀”等范畴,是我们国家患病人数较多、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中老年群体尤其多发。那么该如何预防并且缓解这种疾病带来的身体状况呢?中医讲究辩证疗法,根据症状的不同表现,要采取针对性的疗养方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种在家就能使用的慢阻肺的食疗法。
一、风寒袭肺。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重,喘气声急,咽喉发痒,咳白色的稀痰,鼻塞,流清色鼻涕,头痛,四肢发酸,浑身乏力;有时伴随畏冷发热等外感风寒的表症。这时候适合用麻黄入茶来疏散风寒、宣通肺气、温润止咳,改善不适的症状。
麻黄茶的做法:用250ml水将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煮至水沸后,冲泡绿茶,等待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用开水冲饮。
二、风热犯肺。它的症状表现:咳嗽声粗,经常咯**的黏稠痰液并且不太容易咳出来,发热的情况较为严重,舌头呈现鲜红或者暗红色。此时应该清热解表、宣肺化痰,服用桑菊饮代茶饮,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桑菊饮的做法:用250ml沸水将桑叶和菊花冲泡十分钟,再添加薄荷盖上盖子闷五分钟即可。也可放凉随时取用。
三、痰浊阻肺。具体表现为:气喘胸闷,咳嗽痰多,痰呈现白色的粘腻状,咯吐不利,口中发腻,口粘不渴,舌苔厚腻、色白。就需要用三子养亲汤来化痰降气,宣肺平喘。
三子养亲汤的做法:将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放入250ml水中熬煮五分钟后,等温度适合入口时添加少量蜂蜜或者冰糖,可以作为日常茶饮,也可睡前服用。
四、痰热郁肺。主要症状表现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咳稠黏的黄痰。日常饮食注意以清淡为主,在早餐粥中添加桑白皮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桑白皮粥的做法:米和桑白皮粉的比例约为5:1,加水熬制成粥,最后添加适量蜂蜜调味。
五、肺脾气虚。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喘不止,食欲不振,腹部鼓胀,气短乏力,痰多稀白,面部浮肿。这是身体发出的亏损信号,应该健脾益肺,补气安神,服用具有补肺气功效的中药代茶饮如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的做法: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按照3:3:3:2:1:2的比例放入适量水中熬煮十分钟,滤掉残渣,随取随饮。
方剂只有建立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这里分享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如果遇到病情急性发作,一定要及时就医,遵从医嘱。如果你或者家人确实存在一些呼吸系统上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或在后台留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免费发送《春季养肺润肺调养指南》!
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出痰液的病证。常见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中医将“有声无物”谓之咳:“有物无声”谓之嗽。而临床常为二者并见,故为咳嗽。
1、病因病机
外感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肺失宣发肃降则肺气上逆作咳;脾失运化,水湿内生,聚而成痰,随上逆肺气咯出,发为咳嗽。
(1)外感六之邪:风寒、热、燥之邪乘人体正虚侵虚袭肺系,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出喉间作声,发为咳嗽。
(2)内伤咳嗽:七情失调伤肝,郁而化火,气火上干犯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而伤脾,脾不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或久病伤肺,肺阴亏虚,虚火上炎,肺失濡润,功能失调发为咳嗽。
2、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
证候:咳嗽声重,痰白稀薄,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方:杏苏散。
(2)风热犯肺:
证候:咳嗽气粗,痰稠而黄,咳痰不爽,口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鼻流黄涕、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主方:桑菊饮。
(3)燥热伤肺:
证候: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痰粘难咯,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有痰中带血丝。初期可伴微寒身热、鼻塞头痛等症,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疏散外邪,润肺止咳。
主方:桑杏汤。[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4)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痰多,痰白而粘,容易咯出,胸脘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主方:二陈汤。
(5)痰热壅肺:
证候: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难咯,或面赤口渴喜饮,喘促鼻煽,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主方:清金化痰汤。
(6)肺气虚损:
证候:咳嗽气短、咳声低微,咯痰清稀,自汗畏冷,面色无华,易感外邪,舌质淡嫩,脉象虚弱。
治法:补益肺气,益气固表。
主方:玉屏风散。
(7)肺阴亏耗:
证候:干咳无痰、痰少而粘,痰中带血、咽痒声哑,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口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主方:百合固金汤。
3、辨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咳声大小,有无吐痰,咳嗽时呼吸状况,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
②观察咯痰多少,咯痰最多的时间,观察痰液性状、颜色、咯出难易,有无带血等。
③痰液检查及时留取标本送验。
④咳嗽患者最需要洁净新鲜空气,病室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
⑤外出时戴口罩,避免外邪侵袭。注意保暖,戒烟酒。
⑥准备好有刻度的痰俱,及时清理痰液和消毒痰具。
⑦咳痰无力咯痰困难者要协助排痰,定时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排痰。必要时吸痰。
⑧痰液粘稠难咯出者,可用超声雾化稀化痰液,便于排出。
⑨咳嗽有痰者不能使用麻醉止咳剂,可予以化痰止咳剂,消炎化痰剂,痰出炎消咳自止。
⑩针刺止咳:针肺俞、列缺、天突、丰隆穴。或耳针支气管、肺、神门穴;外感咳嗽加肾上腺穴;内伤咳嗽加脾、肾等穴。
(2)风寒咳嗽:
①参照"风寒感冒证"护理。
②一般护理内容。
③咳嗽较重时,可临时服咳嗽合剂10ml,或复方甘草合剂,或通宣理肺丸。忌服梨膏冰糖蒸汁或冰糖蒸梨汁,以免滋润过早,邪不外达。
④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滋腻之品。
(3)风热咳嗽:
①参照"风热感冒证"护理。
②一般护理内容。
③咳嗽时可服止咳楷杷露10~20ml,或服用桔红丸。
④平时可食梨、枇杷等水果。
⑤忌辛辣、肥甘、厚味,戒烟慎酒。
⑥痰粘难出,除翻身拍背排痰等,可用鱼腥草或黄芩注射液配液雾化吸入,消炎止咳稀化痰液,便于排出。
(4)燥热伤肺:
①一般护理内容。
②参照"风热咳嗽"护理。
③鼻干咽痒干咳,可服用止咳枇杷露、养阴清肺膏,亦可梨膏加川贝粉调服。
④平时可食用川贝炖梨、百合银耳羹。
⑤干咳痰中带血时,密切观察出血量,出血多时报告医生。
(5)痰湿蕴肺证:
①一般护理内容。
②病室温度不宜太高。
③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④注意饮食调护,食饮有节,配食健脾利湿化痰食品,如薏米、赤豆、山药,忌食糯米等粘甜食品,及肥厚油腻之品,以防碍脾助湿生痰。
(6)痰热壅肺证:
①一般护理内容。
②参照"风热咳嗽证"护理内容。
③肺热咳嗽可服用桔红丸、枇杷露。
④肺热咳嗽可配食枇杷叶粥、鲜芦根粥等。
(7)肺气虚证:
①一般护理。
②咳痰无力时,要协助排痰。
③肺气虚易感外邪,慎起居,防感冒,勿汗出当风。
④注意休息,勿过劳,以免劳倦更伤正气。
(8)肺阴虚证:
①一般护理内容。
②参照"燥热咳嗽"护理。
③可予养阴清肺膏10g,每日二次服。
④干咳痰难咯出时,可予雾化吸入稀化痰液,湿润咽喉。
⑤观察有无痰中带血,血量多少,必要时报告医生予以止血治疗。
⑥可配补养肺阴之食品,如玉竹粥、沙参粥、糯米阿胶粥等。
4、养生指导
(1)外感咳嗽愈后要重视锻炼身体,增强抗御外邪的能力。
(2)内伤咳嗽久病体虚,要重视合理调养,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戒烟酒,宜进补益食品。也需根据体力适当散步、作呼吸操、太极拳、气功等轻量的体质锻炼,以逐渐增强正气。
中医内科学怎么学?
本文2023-10-28 17:55: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