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风格有什么特点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着庄重和优雅的双重品质。从室内空间结构来说,以木构架形式为主。以显示主人的成熟稳重。中式建筑的组合方式、信守均衡对称的原则主要的建筑在中轴上、次要建筑分列两厢,形成重要的院斤,不论住宅、宫署、宫殿、庙宇,原则都是相同的。而其四平八稳的建筑空间,则反应了中国社会伦理的观念。中式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木材结构的间架、正面为门留。中国自数千年前即使用木材,发明校梁间架。因为木质象征生命,而中国文化强调生命的感觉、因此这种特色一直保留至今没有改变。例如有些大堂虽然建筑材质并不是木结构的、但其正气威严的形象正是源于中式的建筑理念而叙友荣庄广场店则是完全的江南建筑、乡土文化气息浓郁,符合现代人返朴归真的生活追求。值得一题的是:中式风格与中国人内在的宗教情结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勾勒出儒教抑或禅宗的意境:于客厅之内精心摆放的石刻甚至会同时具有儒道佛三家的影子。 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古朴典雅,能反应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让人一看就容易理解其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中国人,更是有一种亲和力。所以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都很喜欢采用这种风格- 但是,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中式设计时,要注意融入现代元素,一味的照搬古代设计范例,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毕竟室内设计不同于古玩收藏,照搬照抄只会使设计看上去繁琐重叠,老气横秋,了无生趣。 只有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神韵,又具备现代感的设计,才能是真正的现代中式风格 中式风格的家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条、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以传统文化内涵为设计元素,革除传统家具的弊端,去掉多余的雕刻糅合现代西式家居的舒适,根据不同户型的居室,采取不同的布置。中式传统居室非常讲究空间的层次感,这种传统的审美观念在中式风格中,又的到了全新的阐释。依据住宅使用人数的不同,做出分隔的功能性空间,采用“哑口”或简约化的“博古架”来区分,在需要隔绝视线的地方,则使用中式的屏风或窗棂,通过这种新的分隔方式,单元式住宅就能展现出中式家居的层次美。中式风格也包括了很多的内容方式基本情况,从唐代的装修风格开始的。 唐代属于中国历史发展中最为昌盛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有相应的标准方式,而唐代也是中国佛教最为繁荣的阶段,只是对于这个年代的佛教思想更为雏形形式,所以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因为品级的严格要求,所以一般的民居家中的门体不得以中心方式对开。第二,大多家居中使用在玄关后的几案都是做下三云方式。第三,色彩上大多以灰,青为主色调。第四,这点我寻问过一些专业做考古的人士,唐代刚刚出现了瓷器的观赏性,大多以原始瓷为主要方式,博古架被大量的用于这个年代中,推行了新的尺寸方式。第五,隋唐代并没有出现真正椅子的形式,即使当时出现了出现凳、椅、高案等方式,人们的生活习惯中还是以跪式为休闲方式,那么唐代的装修中应该注意所以物件的高度应该尽可能放低。第六,根据一些玩古玩的专家和考古人士分析,唐代的漆器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还有一种当时对称之为最高档的装修材料是一种漆贝结合的方式。近代中式装饰风格,大多是仿清仿明的装饰风格。第一,色彩已灰,青,绿为主色调。第二,木质中的漆器水平已经很高,所以在漆器的使用中已大红为基础,高档装饰中会运用贝类。第三,纱的运用已经有了较高的内容。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中,日本不断从中国、朝鲜等民族引入优秀民族文化,藉以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和移植,在每一次文化交流中,日本文化自身的独特性仍得以保存,并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发展出新的特色。日本传统建筑中隐含着许多与现代设计相似的特征,比如抽象简洁的美;崇尚自然、重感悟、重意象等。这一方面是和日本民族自古以来的朴素审美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禅宗重感悟、重抽象的美学思想有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在日本的绘画、园林设计中都得到明显的反映。 从总体上看日本艺术以柔和、内敛为主,重精神气质的表达,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遵循自然手法,以抽象表达具体——不重感性重悟性。 ②以简约的形式和浓郁的意象表达丰富情感——不重形式 重精神。 ③追求不对称布局。 ④设计以技艺完美为一切艺术的基础,甚至将技艺本身 也视为一种美。 本文即以茶庭、枯山水和町家住宅为例,分析日本传统设计的几个特点。 1 茶室设计 茶室是茶庭的主体建筑,又称为“数寄屋”。对于“数寄”一词,日本历史上几位
茶道宗匠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其不同的含义,
称之为“空之屋”、“不对称之屋”、
“贫寂之屋”等等,但其义不外乎“未完”、“不全”之意。从“数寄”屋的名称上就能够看出日本文化中对自然美的偏爱。在日本人看来,对称和整齐划一是人为的表现,而自然之美就体现为不对称或不完美。这是一种迥异于其它民族的审美观。但将这种民族审美情调上升为一种文化理念和系统的审美模式并由此而泛化到茶道、歌道、俳句、能艺、花道等诸多艺术领域则是禅宗文化输入的结果。 茶室空间设计上表现为“寂”与“空”的境界,这里的“空”并非虚空,而是追求南宋院体画那样笔墨简淡、意境深远,以最少化的形式元素,即表象的“空”,衬托思维、悟境中的丰富,表达禅宗审美中“无中万般有”的境界。被称为日本茶道圣典的《南方录》记载了由茶宗匠村田珠光所确定的四帖半茶室设计风格:“屋顶由小木板条铺成传,顶棚亦为衫木板条,墙壁用灰泥和稻秸抹成,窗户用细圆竹棒搭结,墙围糊有白色宣纸,床之间①为一张榻榻米大小,茶室中间设一小地炉,大小50 cm见方,壁龛里挂圜悟大师的禅语书法,茶室一角置方台子,上摆点茶用具⋯ ”。与利政时代的书院茶室相比,珠光茶室显得更加古朴、简素。草顶、泥墙、竹窗等,一任天然,消尽人工的倾向,另外,将地炉引入茶室的做法,又大大推进了茶道与平民文化的融合,是室町末期五山文化走向平民化的 开始,以独炉庵为代表的珠光四帖半茶室(图1),一直为后人仿效,成为闲寂茶道的楷模。 将草庵茶室风格发展到极至的是桃山时代的大师千利休。他将传统的四帖半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象征性在中国古代陶瓷中的表现
古代的陶瓷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设计过程和作品的实际用途,均以实用为原则,并不是特别追求造型的独特性和装饰的繁复性,但无论造型、纹饰均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蕴涵了创作者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了一定的象征性。
(1)造型的象征性
中国古代陶瓷的象征性是以中国民族传统的文化背景为根底,陶瓷的造型积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同时又不是纯客观机械地描摹自然,而是对外在的自然高度地凝练和升华,从而使器物具有高度的审美功能和意义。陶瓷的造型设计经历了有仿生、象生、写实表现逐渐到抽象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陶瓷造型的象征性也就慢慢随之而出现。它们往往在实用的基础上表现人们的希望和寄托,相当大一部分含有驱凶辟邪,祈福保吉的象征意义。1975年出土的“青釉龙柄鸡首四系壶”,颈部中间紧束、饰凸弦纹两周。肩部前有鸡首形流,后有龙首长柄连接于盘口及颈部,两侧各有方形横系两支,器身修长,中心合理稳定。长柄的设置既增添了器形的气势,又便于以手提握,而龙柄鸡首造型不仅便于使用,而且鸡谐音“吉”,在满足人们使用目的的同时,赋予了器物一定的精神寄托,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给人以精神愉悦。陶瓷的造型除了鸡首壶之外,还有羊头壶、葫芦壶、鸳鸯造型的器物等等,它们要么是因为发音谐音吉祥,如鸡首壶、羊头壶;要么是与事物本身的习性相关。如鸳鸯,因为野生的鸳鸯向来成双成对,因此历来被视为夫妻恩爱的象征。
(2)纹饰的象征性
纹饰是装饰花样的总称,又称花纹、花样,从其艺术本质来说,它必须附存于工艺品的本体上,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不具有独立的价值;但它往往表示人们的认识和约定俗成的观念,它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纹饰作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和文化现象,从陶器出现之日起,就受到设计者、制作者的重视和运用,它比造型更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更能表达人们的某种情感和寄托某种愿望,不论是实用性的陶瓷器的纹饰,还是艺术陶瓷器的纹饰,“纹饰不单纯像‘美饰’那样涉及美,也不单纯暗示增添一个独立的饰物。”纹饰有的用客观世界存在的东西,也有用人的观念构造的东西。
从远古的简单纹饰到明清的吉祥图案,它们很多都具有象征性。陶瓷纹饰的象征性和造型一样往往具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在中国传统的纹饰中最有代表性并且为大众所喜闻乐道的应该是龙纹和风纹。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它是积聚着各种兽类特征的想象的产物。在宋以后,多表示天子、权力;在民间,则表示吉祥、喜庆、勇猛、神威等意义。凤纹是商代后期出现的,比鸟纹更加华美,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鸟,被赋予祥瑞之意,多有美好吉祥的含义。
不同的纹饰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组合起来运用,一方面增添器物的美感,另一方面赋予器物更丰富的象征意义。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的“五彩凤纹镂空瓶”,纹饰集镂雕、浮雕和彩绘工艺于一体,给人以秀雅华美之感。口部镂刻如意云头纹一周,云头纹结构相同,排列匀称。颈部镂刻三组:纹饰的上部为双层蕉叶纹,蕉叶之间连缀着折枝散花和蝴蝶纹;中部环状凸起,上雕狮面双耳,双耳之间饰团寿纹,垂云之间饰团花纹。肩部四面绘青花菱花形开光,开光内绘青花五彩花果纹,开光外菱花彩锦地上饰折枝花纹,组成带状装饰图案;腹部镂刻九凤,九凤有九凤朝阳,凤鸣九霄之意。胫部镂刻以示八方,周围为彩绘菱形锦文,八孔之间饰以八宝纹。在这个器物的纹饰上有很多象征性:如意云头纹、凤鸟团花纹、八宝纹等象征着如意吉祥,蝴蝶纹、团寿纹是长寿的象征;缠枝莲则是连绵不断、长久美好的吉祥意义。
(3)色彩的象征性
与造型、图案相比较,色彩的审美是人们很早就注意到的。中国古诗里很早就有:“远看颜色近看花”的名句,陶瓷的色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封建社会里,**的象征性最为强烈。**是五色之一,《易经》上说:“天玄而地黄。”在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色配五行和五方位,土居中,故**为中央之色。《易经》又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所以**自古以后就被当作是居中的正统颜色;陶瓷中的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釉色,金黄为至尊之色,“黄”与“皇”同音,明清两代黄釉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私造黄釉者要杀头,清代规定里外黄釉为皇太后、皇后用,里白釉外黄釉为皇贵妃用,黄地绿龙为贵妃用,以下姘妃则不许用黄釉瓷器,只准用绿釉紫龙器和绿釉红龙器。在这里,色彩已经完全成为观念性的阐释和象征性的比附,而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视觉表现形式或感性的知觉形式。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结合了庄严和优雅的二重性。中国风格更多地利用了后现代技术,传统的结构形式经过重新设计,并与另一个国家特色相结合。例如,大堂摆放着一套明清风格的红木家具,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山水画,这些都是传统中式风格的象征,接下来跟随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传统中式风格的知识介绍吧!
一、传统中式风格特征
传统中式风格是以宫殿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这是宏伟,壮丽华贵,高空间,很深很深的,宏伟,雕刻柱的形状是否对称,色彩对比和装饰材料是木材为主,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华丽。然而,中式装修昂贵,缺乏现代气息。它只能在家里使用。
传统中式风格更多地利用了后现代技术。墙上的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研究对于书店,书籍和研究的四大宝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式的休息室也经常被用来沙发的风格,舒适,环境中国内涵,但颜色仍然体现了旧中国,中国风这种性能的所有空间,透着传统,揉现代经典这样的步伐受东方人“美白”美学概念的控制,体现了人们的风格。墙上的文字和绘画的数量或内容并不多,而是它所创造的艺术概念。可以说,无论西风怎么吹,心情始终是东方人的独特感受,所以书法往往是实现这种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躺在舒适的沙发上,千禧年的历史正在流淌。
传统中式风格的代表是中国传统古典家具和中国园林建筑和色彩设计。它具有对称,简洁,简洁,典雅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式家居体现了主人的高审美品味和社会地位。
二、传统中式风格的延伸
20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复苏,建筑业出现了几个设计理念。可以说,欧洲和美国的各种设计趋势一再重复。后来,中国研究的兴起也使中国人能够使用它们。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风格的设计已经融入到许多中国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中。可以说,21世纪初的中国建筑设计具有中国式的复兴。中国风格变得流行的原因是显著的,在中国逐渐流行的中国风格是以明代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家居文化的简单副本。它有很多因素。
首先,在欧美文化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中,中国人自然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作为一个核心内在要素。传统中式风格是其中一种支持,它不是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接近自然,简单而真实,但内涵丰富。其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每天都有几座建筑物在增加,新时代的条件需要一个设计理念来表达自己,从而出现了传统中式风格。
三、传统中式风格的象征
在一个物质欲望不断涌现的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得到了人们的强调。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传统的建筑风格获得了新的生命。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结合了庄严和优雅的双重品质。从内部结构来看,木制框架是展示教师的成熟度的主要途径。中国建筑的结合坚持平衡对称的原则。
主要建筑物位于中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分为两个隔间,形成一个重要的庭院。住宅宫殿的原则是相同的。其四座稳定的建筑反映了中国社会伦理的概念。中式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木结构的框架,前门。中国已经用木千百年来,发明桥梁由于木材象征着生命和中国文化强调生活的感觉,
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辉煌历史的后代“龙”的后代,我们承担着沉重的责任,不敢懈怠。如何运用现代手法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终于选择采用中国文化的“上帝”和意大利风格的“意大利”来突破,给人们一个全新的中国概念。因此,我们对中国古典文体的传承不仅仅是简单的抄袭,而且在现代中国生活的新空间中,它总是令人赏心悦目,持久。中国人必须运用自己的文化来重塑中国人民在文化森林领域的地位。
门窗对于确定传统中式风格非常重要。由于中国的门窗通常由正方形或其他中国传统图案制成,因此它们被雕刻成几种风格,实木,抛光和三维立体。
天花板与方形木条相交,用木板覆盖,也可用作简单的圆形灯池屋顶。框架由实木制成,层是透明的,涂有红木。
家具讲究对称,重视文化意蕴,未经授权使用的配件和绘画使用,古玩,卷轴,盆景,点缀精美的工艺品,更有味道和尊严所有者,木雕画从主墙,更具文化气息和鲜明的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独特魅力。感谢您的阅读。
设计·中国:这次是第七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前几届展览有“返手归真”、“走进手工作坊”、“传承与创新”等主题,您对这届以“生活之美”为主题的展览的整体印象如何
罗力:我认为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是一届比一届更加成熟,本届参赛作品中出现了不少精品,体现了各院校对展览的高度重视,并且展览从院校已经走向了社会,对“生活之美”主题有了更贴切的诠释。
设计·中国:那这次四川美术学院展出的作品是以什么为主
罗力:漆器、陶器、染织是四川美院的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这次展出的作品以陶器、漆器、纤维艺术为主,也体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设计·中国:那您能不能谈一谈四川美术学院在陶瓷、漆艺专业的教学理念
罗力:现在我校的工艺美术专业以工作室制的教学为主,设立了漆器、陶瓷、纤维、玻璃、旅产、金工等工作室。陶瓷工作室在陶艺方面较强,应用陶瓷重视不够,但现在已经在做一些调整;漆艺曾经是我校的优势专业,但后来主要以漆画为主,现在我们把漆艺分为漆画、漆器两个部分,在漆器中更强调传统漆工艺的传承,漆画中更注重材料、工艺与视觉表现的创新。
设计·中国:您认为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在哪些方面
罗力:传统手工艺是在世代传承与不断创新中发展的。现代手工艺也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今后也会成为传统。在传统工艺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长期发展形成的特质,因此,在学习传统工艺中传承传统技艺是一方面,延续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特质是更为重要的。现代手工艺作品应体现在传承中的创新发展,这样的作品才能给人更充实的文化感悟,也更具文化价值。
设计·中国:那您认为现代手工艺在当今社会应遵循哪些原则
罗力:现代手工艺应该是传承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这就是我们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包括了工艺创新、审美观念创新和设计理念创新等。另外,作为手工艺作品,一定要体现独特的工艺材料和精湛的技艺,这也是手工艺的文化价值所在,一件技艺精湛、形式精美的作品能承载更丰满的文化内涵。
设计·中国:现代工业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的渗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在木器、玉器的加工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电动工具,从工艺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罗力:现代工具和传统工具都是一种工具,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加工制作的效率,只要用得恰当是会有帮助的,反之使工具支配人的创作则是不利的。因为手工艺作品最有价值的是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不是工具与物的关系。人与物之间通过技艺进行着情感的对话与交流,天人合一的作品能反映出更加生动的人文情怀,比如篆刻中手工雕刻的技艺与一些偶然效果的原创性是不可复制的,给人带来的审美愉悦是机械雕刻无法媲美的。如果完全依赖现代化工具批量生产的仿手工艺品是没有生命力,这样的例子在近几十年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中比比皆是,不过近几年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顾名思义,就是制造弓的。
bow)
弓是抛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弹射武器。它由富有弹性的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
“弓”是象形字,古人用弓,平时松下弦,战时张紧弦,故甲骨文中“弓”对应两个字形。注意不管“弓”的哪一字形,中间都有道弯,这是为什么?
弓起源很早,考古发现,在距今三万年前的山西朔县峙峪文化遣址中有石镞,这表明当时先民已经使用弓。早期的弓为竹或木制,容易腐朽难保存下来。虽然没有实物,但可以想象,最初的弓和现在小孩子的玩具没什么两样。将一根竹片或者树枝弯过来,用一段绳子系紧,拉住两端,便成一张弓。这种弓,大致是个半圆形,再确切点说,是段圆弧形。
现代的“弓”字是个象形字。在商代甲骨文,已有“弓”字。为什么“弓”字多曲折,而不是一段圆弧形呢?前者比起后者,在中间多了一道弯,非常有讲究,可以说,它是古代制弓技术的一大进步,是一个有标志性的进步。
弓的中间为什么要弯一下?由现代力学知识知道,一根直的竹材可以想象是由许多薄竹片一层层粘在一起的。当竹子弯成弧形,外层竹片受拉力,内层竹片受压力。如果拉弓的劲越大,竹材弯的越厉害,当力达到不能承受的时候,就会出现裂纹甚至折断。为了让竹材承受较大的弯力,而外层不致裂开,于是古人想到,将竹材向相反的方向预先弯一下,使外层先受些压力,内层先受些拉力。等到使用弓的时候,外层受拉,内层受压,便可从内部先抵消一些力,而使弓承受的力增大,这样,“弓”的样子就形成了。先向反方向弯一下,用现代的工程术语叫做“加预应力”。
先弯一下会产生预应力,这种方法在古代最先应用于制弓。早期的记载不详,宋代时著名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做了有关的记述,该文总结得很精辟,说:“(弓)揉其材令仰”。“揉”的意思是“弯曲”,“令仰”就是“向相反方向弯一下”的意思。这样制作的弓,力量就大了。出土所见战国时代的弓,中部正是向内弯的,说明当时制弓工匠已懂得预应力的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制弓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约成书于战国初的《考工记》,详细记载了制弓所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为弓取六材”的六种材料是:干(柘、桑、橘、木瓜、荆、竹等),角(牛角),筋,胶(鹿、马、牛、鼠、鱼、犀),丝和漆。对每种材料都规定了明确的选择标准。对弓的制作工艺真是非常讲究,冬天做弓干,春天浸治角,夏天治筋,秋天把三者用丝、胶、漆合起来做成弓体,入冬后把弓体放置于弓匣之内以定其形,来年春天再装上弓弦检验,制作一张良弓前后达三个年头。
由于中国古代的弓早已不是圆弧形,故诗人比喻天上的残月,很少用“弓”。
而日本语中,“弓张月”一词是“弦月”的意思,弦月以“弓”命名,似可意味着古代日本的弓,就没有那一道“弯”。希腊爱基那岛庙(约公元前480年)庙顶上有一艺术雕像———战士在射箭,此也可说明古希腊时期尚未发明有预应力之弓。
弓可分为“直弓”和“弯弓”两大类。“直弓”是将一根笔直的木条或竹片安上弦;“弯弓”是把已经有很大弯曲度的弧型材料再按相反的方向弯曲并装弦,使它更富有弹性。此外根据制作方法,弓又可分为“单体弓”、
“强化弓”、“合成弓”三种。“单体弓”是指单纯把一种弓体材料弯曲安弦而制成的弓。“强化弓”则用绳类将弓体缠绕加固,增加弓的弹力。“合成弓”是用动物角、骨或用竹子等合制而成的,这种弓弹力足,威力大,射程远,但制作比较复杂,弓还有大小长短之分,通常使用的大弓与成人身长相等,短弓多为骑兵使用。在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多用短弓,而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用长弓。据说当时中原一带的人们把这些使用大弓的民族称为“夷”,有趣的是分解开“夷”这个字便是“大”和“弓”。
弓箭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抛射兵器。它的发源地尚不能确切断定,因为世界上许多民族在他们的早期阶段都使用过弓箭。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早的是旧石器时代的一枚石镞,即石头磨制的箭头,距今约28000年。这枚石镞是用燧石加工而成的,长28厘米左右,前锋锐利,做工精细。据推测,这还不是我国最古老的箭头,我国祖先使用弓箭应该推回到3万年以前。原始社会早期的弓箭,制作简单,形状粗陋。弓身用竹片木条弯曲,拴上弓弦,即“弦木为弧”。再把木棍或竹竿削尖当作箭,所谓“剡木为矢”,这就制成弓箭。那时用它狩猎已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既可以远距离射杀野兽,同时又避免近身捕猎遭受猛兽的威胁和伤害。后来人们又用石片或兽骨磨制成箭镞,安装在箭头上,大大提高了杀伤效果,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猎获更多的禽兽。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不仅箭镞有了更为尖硬锐利的铜镞,而且弓的形制更加富有弹力。商代的弓,其拊部向射手一侧明显凹陷,当拉弦释弓时,弓体向相反方向拘曲,比原始的单体弓更为强劲,可在张弦后保持较强的弹性,大大延伸了射程。
弓箭用于人类战争的确切年代尚不十分清楚。但到春秋时代,弓箭已成为军队中重要的远射兵器。在此之前,据《周礼·夏官》《考工记》记载,周代国家军工部门就有专门掌管弓箭制做、分发的机构。那时的弓分为六种:王弓、弧弓、夹弓、唐弓、庚弓、大弓。其中王弓、弧弓专门用来守城或车战;唐弓、大弓用作练兵习射;夹弓、庚弓用于狩猎。同时对于各种弓的选材、制作都有严格的规程。比如制做上好的弓,需要选用木作弓干,另外还有弓两侧装饰的角,缠绕弓身的丝线和外面粘着的动物筋,以及涂的胶和漆,都需要精心配制选择。古代制弓技艺还十分讲究取材的季节,加工制做的气候等等,所以制造一具良弓往往需要花费工匠几年的功夫。战国时期弓的制作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工序,曾在长沙的一座楚墓中,出土过一些保存较好的战国弓。其中有一件弓全长140厘米,弓体最宽处4.5厘米,厚5厘米,弓两侧装有角质弭。弓身是用竹子制成,中间一段用四根竹片叠成,外面粘有呈胶质薄片状动物筋,并在弓体外缠丝涂漆。这种弓虽然算是普通的弓,但所使用的干、角、筋、胶、丝、漆六材俱全,算是古代一种复合弓。后来弓的变化都是体现在选材和制作上,基本式样没有多大变化。
弓箭作为远射兵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应用相当普遍,被列为兵器之首,贵族将门之子从小就学习射箭。“射”作为一种技艺是公卿大夫必须通晓的
“六艺”之一,不仅在国君会盟、宴会上被视为一种礼仪,而且在民间风俗中也以它为礼节。哪家生个男孩,门口便挂一张弓,期待男孩长大后,勇武有力,能弓善射。东周时期有一位名叫“养繇基”的小将,自幼习射,少年便精通射技,百发百中,被人们称为“神箭养叔。”
汉代时,制作弓箭更加利于实战,造出许多用于步战、水战、骑战的各种弓箭。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等。不仅弓力强劲而且装饰有铜箍、玉角,十分精致美观。人们视射技既是一门战术又是一门艺术,有人形容吕布射箭“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古代典籍里,不少文人重笔泼墨描写了生动逼真的弓箭战斗场面。《前汉演义》中描述,汉文帝时,周亚夫迎战吴楚兵“前驱发出弓弩手,连环迭射,后队发出刀牌手,严密加防”。又有:敌兵“群镞齐飞,争注汉军”;汉高祖“冒矢督战,毫无惧色”。汉代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曾以其百步穿杨的射箭绝技威震边关,使匈奴不敢进犯。据说,李广使用的箭名叫“大黄箭”,常有“强弓四射,箭如飞蝗”之说。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一次,李广巡视山麓,遥见草丛里卧着一只老虎,急忙张弓搭箭射中虎射。可是那虎居然静卧不动,走近一看,原是一块貌似猛虎的大石头。箭透进石中约有数寸,外面只露出箭羽。经此一箭,李广名声更大,众人皆传李广具有神力,故箭能穿石。射箭虽然讲求技巧,但臂力是首要条件。古时弓力以“石”为计算单位(1石=94斤)。三国时,有名的蜀将黄忠虽年逾花甲,仍不服老。一次,蜀国点将,欲破魏国名将张邓。军师诸葛亮认为只有张飞能抵过张邓。黄忠则曰:“某虽老,两臂尚三石之弓,浑身还有千斤之力,岂不足敌张邓匹夫耶?”说着取下架上大刀,抡动如飞,壁上的硬弓连拽折两张,可谓“老当益壮”。南北朝弓的拉力增大。据《梁书》记载:“羊侃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二石,马上用六石弓。”
唐代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用作步战,角弓用于骑战,稍弓和格弓是狩猎用弓和皇朝禁卫军用弓。唐宋以后直到明清,弓的形制日趋单一化,大致可分为常用弓和练习弓。前者注重射击的准确度,后者练习张弓的臂力,所以练习用的是“大弓”和“长弓”。明朝特别重视弓的选材与制作,一把弓所用的材料,往往分别来自许多地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代朝臣都十分重视弓的制作和使用。因为在古代战争中,“两军相遇,弓弩在先”。无论是攻守城镇,还是伏击战、阵地战都可以弓箭为利器,“先下手为强”。自火器问世之后,弓箭仍以它轻巧灵便、射中率高之长而继续服役军中,一直延用到清朝末年。时至今日,我们在体育竞技场上,仍能目睹射箭神手的英武风姿。
自商周以来,弓始终是主要的射远兵器,所以它的制作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到了春秋,弓的制作工艺又有了较大的进步,其质量大为提高。各国都用它装备部队,大量使用于当
时的战争之中。从《考工记·弓人》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有了比较科学的制弓规范。其制作,首重选材,其基本材料有六种,称之为“六材”:“干、角、筋、胶、丝、漆”。“六材”的功用分别是“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对六材的选用标准很严格且分成等级,如弓干,“凡取干之道七”,其中以柘木为员上乘,以竹材为最次。一张良弓一般要历经两三年才能制成,如此制作出来的弓已是非常成熟的复合弓,弹力大,经久耐用,文献中通常称为“角弓”。有关春秋时期古弓实物,在湖南、湖北等地的楚墓中曾多有出土,它们基本上能印证《考工记》等古籍的记载
HOHO
中式风格有什么特点
本文2023-10-28 18:22: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