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日出的古诗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1收藏

描写日出的古诗词有哪些?,第1张

1、海上日出

万丈光芒染海风,波涛汹涌四时同。

雄鹰展翅三千里,日月乾坤一线中。

作者:孟浩然

白话译文:日出的微晕像把海风染成霞光了一般,海浪在四季中依旧翻滚着,那天上翱翔的海鹰,在天际线边似与日出和落月成一条线对等。

2、七绝·观海上日出(新韵)

枫月西行叶叶红,清风卷浪辩晨钟。

雄鸡唱尽生红日,半露曚妆半梦中。

作者:刘禹锡

白话译文:秋日里,枫叶渐渐变红,清风携着海浪卷来,可以听见清晨的钟鸣声,公鸡也打起鸣来,太阳也渐渐漏了出来。

3、七律·盛夏观海上日出

经夜沉浸该雪凉,龙池况接北冰洋。

朝云但薄难成抱,海水虽深岂可藏。

乍出轻烧天一半,旋行怒射热千芒。

颜容不老炎光布,谁比雄姿豪气张。

作者:文征明

白话译文:经过一夜的沉积,早晨的水很凉,水和北冰洋是连接在一起的,早晨的云很薄很薄,不成一团,海水很深,但也不能藏在下面,突然,太阳出来,照亮了一半的天空,散发出万丈光芒。容颜不老,像是光滑的步一样,谁能比得了它的英雄豪气?

4、七绝·海上日出

早凉渐水冷寒心,海懒天闲绝啸音。

刹那火轮乘浪起,风翻揉碎满怀金。

作者:曹嵩

白话译文:早晨的水很凉,大海也变得懒惰,没有了海浪的咆哮声,刹那间,太阳就像火轮一样出现在海浪上,清风吹来,海面波动,像是揉碎的金子,金光闪闪。

扩展资料:

日出,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一般是指太阳由东方的地平线徐徐升起的时间,而确实的定义为日面刚从地平线出现的一刹那,而非整个日面离开地平线。

日出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传统上认为在北半球,冬至时日出的时间最晚,然而事实上日出最晚的时间该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时间并非在夏至时,而是在6月初。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日出是一昼夜十二时中的第四个时辰,指上午的5~7时,地支命名是卯时。

参考资料:

-日出

1、《九和》

年代:

作者:

刘克庄

群儿孰敢比肩随,翻水成文出愈奇。

人欲关弓戕后羿,天宁飞箭中王罴。

爱材不忍淹丛棘,去恶真如斩乱丝。

珍重阿蒙宜努力,此生不可负君师。

2、《日蚀》

年代:

作者:

梅尧臣

赫赫初出咸池中,浴光洗迹生天东。

不觉有物来晦昧,团团一片如顽铜。

前时虾蟆食尔妃,天下戢戢无有忠。

责骂四方谁胆大,仰头愤愤唯卢仝。

欲持寸刃去其害,气力虽有天难通。

是时了无毫芒益,徒有文字辩且雄。

仝死於今百余载,日月几度遭遮蒙。

有人见之如不见,谁肯开口咨天公。

老鸦居处已自稳,三足鼎峙何乖慵。

而今有觜不能噪,而今有爪不能攻。

任看怪物瞖天眼,方且省事保尔躬。

日月与物固无恶,应由此鸟招祸凶。

吾意仿佛料此鸟,定亦闪避离日宫。

安逢后羿不乖暴,直与审悫弯强弓。

射此贾怨鸟,以谢毒恶虫。

二曜各安次,灾害无由逢。

南不尤赤鸟,东不诮苍龙。

北龟勿吐气,西虎勿啸风。

五行不汩陈,虞舜生重瞳。

我今作此诗,可与仝比功。

3、《送黄庶先岷州赴举》

年代:

作者:

文同

朝庭取士及洮西,君今去就岷州荐。

男儿至身自有地,六月万里君莫惮。

君也经术三十年,此发必中后羿箭。

声名大抵重文章,慎莫便从班定远。

4、《明月引•明月度天飞》

年代:

作者:

张玉娘

明月度天飞,圃圃散清晖。

中有后羿妻。窗药化蟾蜍。

碧海心如梦,澹澹生寒虚。

疳山一夜愁多少,照影令人添惨惨。

5、《平陵东行》

年代:

作者:

徐祯卿

共工触天补女娲,后羿射之摧九乌。

君不见泰山之高屹天柱,有时东崩海水枯。

秦人筑长城,东笞夷貊北击胡,开阖地户天下枢。

九关虎豹下食人,髑髅飞血昏风尘,四海望之威天神。

亦有荆轲起报仇,裂眦向天天为愁,拔剑一呼震万乘。

快哉壮士谁与俦,儒生抗眉论尧舜,敛手待烹良可羞。

上卿执圭古崇侈,鲁生弃之若敝屣。

鸿毛轻死为二桃,笑杀田疆与冶子。

龙蛇消息各有时,白石落落人岂知。

季布髡为奴,范睢乃是粪下儿。

一朝云雷起屯厄,挥刃脱缚扬高眉。

我今伛偻困蝼蚁,吹沙吸呷若鲋鲤。

牛涔蠕蠕岂足活,河伯向我夸秋水。

夜梦凭云忽上天,倾山倒海作龙渊。

天门中开绕赤电,霓旌雷车导我前。

空山飒飒走霹雳,草木摧拉飞炎烟。

丈夫未足哀困穷,仰叹白日回英风。

不能鼓行青海上,亦当击剑咸阳之市中。

宁学鉏麑触槐死,羞言投阁仕莽公。

吾悲夫二子之死也,诚如寒蚓与秋蓬。

描写日出的古诗词有哪些?

1、海上日出万丈光芒染海风,波涛汹涌四时同。雄鹰展翅三千里,日月乾坤一线中。作者:孟浩然白话译文:日出的微晕像把海风染成霞光了一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