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一条叫十月初五的老街,老字号林立,记录了百年澳门风云
澳门给人的印象是高楼大厦,纸醉金迷,大三巴和葡国文化,数不尽的小吃等等。在澳门游客越来越多的同时,少数景点酒店越来越热,反而有一些曾经繁华一时的老街,却相对冷清了不少。其实,澳门很多街头巷尾,都是很值得去逛的,和内地不同的是,这些老街都保存得相对比较完好,有的已经有了上百年的 历史 了。行走在老街之中,看到的不只是澳门的 历史 ,也是中国人的 历史 。
澳门有一条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条街的名字就很有趣,叫十月初五街,是葡萄牙人起的,为了纪念1910年10月5日的葡萄牙大革命。除了名字以外,这条街上的老店也充满了 历史 。因为靠近码头,这条老街曾经是澳门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著名的香港TVB电视剧《澳门街》,其故事讲述的就是这条老街。
如今虽然看起来冷清不少,但是那些难得一见的老字号商店,还是叫人驻足。这一点澳门和日本有点像,很多人一生都在经营自己的小店,甚至几代都在耕耘。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使命。
比如街上的老店南屏雅叙,就是从1969年开始做到今天,也是澳门第一家有空调的餐厅。南屏是故乡的名字,而雅叙则更增加了风雅的韵味。店里淡绿色的装修,很多人喝着茶,吃着小糕点,看着报纸,任时间缓慢地流淌。
老街上,人们喜欢去品芳饼店买糕点,看着夫妇二人不怎么爱说话,一门心思干活。却不知他们已经是这家店的第三代传人,老店已经有了85年的 历史 了,而这家店的味道却始终如一。这家店的月饼也是最出名的,几乎每次端午节还没到,就已经卖断货,当地的老澳门人非常认这家店。不过,店主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第四代人继承下去,一方面自己没有后代,只能传给侄儿,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恐怕都很难把精力放在这些传统手工艺上,恐怕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从1936年至今,这家店是澳门 历史 的见证。
在老街上,有一个特别不起眼的摊位,卖烧腊饭,说是名叫芬记烧腊,我甚至都没找到这个牌子在哪儿。这家老店被称作是澳门最牛X的烧腊店,陪我们去的澳门朋友说,这是全宇宙最好吃的烧腊。若不是疫情,这里通常会排大长队,中午也只卖两个小时。店里的老爷爷做这家店已经40多年了,他从14岁开始跟着做,到现在亲自做,看着他在菜板子上“当当当”切鸡鸭的速度极快,光是看就很有意思。
老街上还有个老茶馆叫“大龙凤”,在粤语里,大龙凤就是大场面的意思。这家茶馆也有七十多年的 历史 了,如今每天下午三点到晚上七点,都是粤语的演出。这可能也是澳门硕果仅存的粤剧茶楼了。我们没有等待看戏的时间,仅仅是在店里转上一圈,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名角照片,就已然对这家店充满了敬佩之情,这是岁月沉淀的见证。
在这条老街上,几十家餐厅、饮品店,都非常有人气,还有各种的百年饼店、药店、茶店等等。我们在这儿还遇到一家卖茶的店,华联茶铺,这里居然是“澳门茶王”开的,而老先生就在店里。老先生曾志挥85岁了,神采奕奕,他年轻时20多岁就崭露头角,利用澳门的平台,将中国茶叶销往全世界,为中国茶叶外销获得外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趣的是,在卖茶之前,他是卖酒的,被认为是“澳门酒王”。华联茶叶公司,从1965年建立,直到今天。
十月初五,这条老街似乎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故事,每个店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老街还有个地标景点:康真君庙,同样 历史 悠久。据说,1860年时这里是临海的海湾,有人在海边捡起一个木制神像,于是兴建祠庙供奉,逐渐香火旺盛,小有规模。我看到两个孩子在里面写作业玩耍,不由得感慨,岁月见证下,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长大。
PS:在澳门南端路环也有个十月初五马路,如果前去游玩,注意不要走错了。另外附近的皇都酒店性价比极高,当前疫情刚过,价格很便宜,套餐也很合适,葡国菜也值得推荐。
PPS:澳门对疫情的防护非常严格,当地去哪儿都要戴口罩,查 健康 码。往返澳门除了中高风险地区外,都不需要隔离。
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澳门官吏,取得停靠码头、进行贸易的权利。1535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岸租占,并通过贿赂当地中国官员于1557年正式在澳门定居,同年开始使用澳门名称。1848年后,葡萄牙殖民者相继占领了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1887年,葡萄牙殖民者在《中葡会议草约》中塞进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的字样。同年12月,清政府与葡签订的《和好通商条约》中再次确认《草约》中有关澳门的提法。1928年4月,中国政府通知葡萄牙终止《和好通商条约》。
1979年2月8日中葡建交,两国就澳门问题达成协议,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暂时由葡萄牙管理,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中葡两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门问题举行首轮会谈。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扩展资料
澳门的历史沿革:
澳门先秦属百越地。从秦帝国起就成为中国领土,属南海郡。澳门古称濠镜澳,与广州香山县的历史关系极其密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香山已属百越海屿之地。约前3世纪(即秦始皇一统中国之时),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地。420年(晋朝元熙二年),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
590年(隋朝开皇十年),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地,757年(唐朝至德二年),废宝安县,改为广州东莞县辖。自南宋开始,澳门属广东省广州香山县。
1622年,荷兰人攻打葡萄牙租借自明朝的澳门,被击败(澳门之战)。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门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
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了四轮谈判。
1993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于北京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1999年前葡国管治下的一个中国领土,澳门的主权属于中国。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澳门回归
澳门历史城区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是它“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也见证了向西方传播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渊源”,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历史精髓。
自16世纪中叶开始,澳门就发展成一个融合了欧、亚、非、美四洲人民的国际性城市,外国人带来他们的风俗习惯,在这里修路建屋传播思想,同时也将其感受到的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在宗教和建筑方面的和谐交融最为突出。
这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无论是高大庄严的教堂还是临街居家的小楼都有着鲜明的西式建筑特色,间或又有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浓烈的异域风情中透露出熟悉与亲切。
尤其当你行走在曲曲折折的街巷,骑楼下的各种小店铺开门做着生意,年老的阿婆或年轻的小姑娘端着点心给过往游人品尝,捧着琳琅满目的手信供其挑选,那时候,你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再回首,街道对面的当铺门口挂着大副繁体大字,偶尔疾驰而过的汽车牌照有些特别,当地人说的语言听得不甚明白,一切仿佛又进入时空转换的场景。
那时,酝酿了好几年的澳门之行终于如愿,朋友过关接了我,乘了巴士再步行,旅馆就在大巴牌坊附近,我们边走边聊,不过几分钟时间就到了提前订好的旅馆。这间大新华旅店始建于1873年,老式的木结构楼房,二楼和三楼用木板隔成的房间,顶部尚未完全隔断,一个人说话,两层楼的人都听得见,当天夜里,我隔壁的男人不停地打呼噜,那声音好像就在我的耳边,非常新奇的感觉。
不止一个朋友跟我推荐这家旅馆,一来在于其悠久的历史,二来因为价格低廉,再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楼曾是多部港澳**的外景地,众所周知的有王家卫的《2046》里男女主角缠绵的老式房间,背景音乐、传统服装和这古旧的屋子营造出的迷离氛围让人难忘。当时旅店二楼的墙上贴着张色彩鲜艳的海报,朋友跟我说你看这**是在这里拍的,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澎浩翔的《伊莎贝拉》,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澳门的情感故事,因此不只这旅馆,还有那些古老的街巷也是**的主要外景地。
对于我来说,在澳门最好的享受是在街巷里随意行走,离开热闹的商业中心,这个小城的静谧和从容生活就呈现出来。色彩鲜明的西式小洋楼有精致的阳台和窗户,各种小花在墙头灿烂绽放着。街心公园的绿色灌木下躺着一只懒洋洋的猫,眯着眼睛丝毫不害怕过往行人。狭长起伏的斜坡经常出现在巷子的某一段,两旁是居民们各式各样的私家小车。花园老屋如今大概无人常住,阳光斜洒过院子中央的百年大树映照在米色的廊柱上,暖洋洋的惬意感觉。
我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看见一个小小的教堂,推开虚掩的大门,中午时分安静无人,小巧的黑色风琴上放着乐谱,刚清扫过的地面稍微有些潮湿,长条木椅的油漆有些斑驳了,不知用了多少年。
澳门的标志大三巴无疑是其最负盛名的建筑,从议事亭前的喷水池出发北上而行,大三巴牌坊就屹立在坡顶。说是牌坊,它实际是圣保禄教堂的正门前壁,“三巴”是当地人对圣保禄的俗称,加上个“大”字是因为其高大壮观。
巴洛克式风格建筑圣保禄教堂建于1602年,却拥有一些东方风格如菊花图案的雕刻,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天主教教堂。1835年,教堂附近的圣保禄大学失火,教堂遭到殃及而付诸一炬,只留下正门前壁和依山而建的大石阶,向人们展示着曾经的庄严和辉煌。朋友带我绕到了雄伟的前壁之后,这里仍然保存了残存的教堂旧址,依稀可见当年的规模和构造,在原有的建筑材料上覆盖了新材料加以保护,供人们踏步其上慢慢品味和深思。
入夜的大三巴尤其静谧,高大的屋顶在蔚蓝的天空底下散发出沉稳气息,完全没有了白日的浮华。而近邻的哪吒庙此时却显得颇具神秘色彩,小巧别致的庙宇建于1898年,据说由于当年澳门癌疫流行,居民兴建此庙供奉哪吒为保护神,驱邪息灾。
同样相依共存的情形不只这一处。矗立于议事亭前地尽头的玫瑰圣母堂1587年由西班牙圣多明我会所建,奉祀玫瑰圣母,经过多次改建和修缮形成了如今富丽庄严的外观,明**外墙、白色雕花装饰、华丽的廊柱、墨绿色门窗以及弧形和菱形图案的运用,衬以教堂前的葡式双色波浪形碎石路面,彰显出浓烈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教堂旁的“圣物宝库”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门天主教珍贵文物,从中可大致了解天主教在亚洲的发展史。玫瑰堂每年5月13日举行花地玛圣母圣像巡游,是澳门天主教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
玫瑰堂附近同样有一座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关帝庙。建于1750年的三街会馆是澳门最早的华人商业行会组织,也是当时清政府发布公告的重要场所,后来会馆作用渐渐消失而发展成今日之关帝庙。关帝庙的规模也不大,朴实的青砖外墙,繁体的“关帝古庙”四个大字,精巧的手工雕,在周围众多西式建筑的衬托中极具个性
建于1488年的妈阁庙是历史城区内另一处中式庙宇。这里依山临海,古木参天,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庙门上三个镏金楷书“妈祖阁”,两边是“德周化宇,泽润生民”的对联,庙门内供刻,妈祖娘娘石像,两边有一副对联“显迹湄洲山三十六天齐胜概,流芳东粤甸百千万载壮威光”。
妈祖、关帝还有哪吒,这些中国传统民间信仰已在澳门深深扎根,成为中西文化在此融合发展数百年的历史见证。
澳门一条叫十月初五的老街,老字号林立,记录了百年澳门风云
本文2023-10-28 19:53: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