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是什么意思
附庸风雅的意思:指缺少文化修养的人,硬装出一副斯文儒雅的样子。
拼音[ fù yōng fēng yǎ ]
解释附庸:依附,追随。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和《小雅》,后泛指文学艺术修养。指缺少文化修养的人,硬装出一副斯文儒雅的样子。
出处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临川梦》:“ 钱牧翁 评 骘陈仲醇 ,谓聊可装点山林,附庸风雅。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近反义词
近义词见风使舵、忙里偷闲
反义词温文尔雅
拼音[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释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乎?”
近义词斯斯文文、和风细雨、文质彬彬、温文儒雅、温柔敦厚、彬彬有礼、文质斌斌
反义词移山倒海、咄咄逼人、出言不逊、雷霆万钧、令行禁止、喜怒无常、杵倔横丧、金刚努目、金刚怒目、俗不可耐、龙腾虎跃、暴跳如雷、凶神恶煞、附庸风雅、破口大骂
原文
贫家净扫地,贫妇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
出处
《菜根谭》。
译文
一个家庭,哪怕再贫穷,也要将地扫得干干净净。一个贫困人家的女人,就算穿戴朴素,也要将头梳洗得清清爽爽,也许容貌并不出众,却能流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
赏析与启迪
古人说:“人穷志不穷。”更何况,物质上的匮乏并非真正的贫穷,人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去改变这一境遇;精神上的潦倒才是真正的穷困,它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心灵,使人沉沦堕落。一个家庭物质生活清贫,但能够做到窗明几净;一个人生活俭朴,但能够衣着整洁,说明这样的家庭和个人在精神上是追求上进的,是值得尊重的。
在困窘的时候仍能保持操守、乐观向上的人,比起那些生活富足却道德低下的人来,不知要幸福多少倍。
人的气质与品性是由内心世界决定的。一个精神富足、内心美好的人,虽然生活得清苦,依然能散发出迷人的气质,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佩。
风雅精神,指体现在春秋时期《诗经》“风”诗和“雅”诗中的艺术创作精神。这种创作精神体现出了诗歌创作的高尚意义和严肃性,表现出了关注社会现实的满腔热情,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及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因而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风雅精神”是以心灵的纯正作为底色的,孔子对儿子孔鲤谈到的“不学诗,无以言”正是对此最好的体现。“风雅精神”不仅需要内在精神的充实和雅正,还需要外在气质的彰显。《诗经》的核心是“道”,这种“道”,正是风雅精神。
经典是常在常新的。《诗经》时代流传下来的“风雅精神”,是一种崇尚礼仪、遵奉文明的积极行动,这与我们今天期盼的“美丽中国”建设遥相呼应。美,不仅是自然界的山川秀美,同时也应包括传承优秀中国文化的民族气质之美。
这种创作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汉乐府的“缘事而发”,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南北朝时期的长篇叙事诗,唐宋关注民生的的诗词吟唱以及八大家的锦绣文章,还有元曲、明清小说中对现实的刻画,都是这种精神直接或者间接的继承。后世文人往往通过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它引导着创作者们在感情抒发上寻求健康向上的正确人生观,同时引导欣赏者们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和道德节操,形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风雅指端庄的或高雅的,《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继承风雅精神这笔传统文化财富,需要接受于心,外化于行。也要加以创新,符合实际需求。风雅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还是一种精神气质。如今,大家或许写不出像骚客文人所写的锦绣文章,但也要从作品中汲取力量。把风雅精神内化于举手投足之间,将诗意引入日常,方使得生活平凡却不平淡。把风雅精神加以利用,使它符合社会和自己的需要,雅化日常生活,塑造风雅气度。古人通过文字为自己创造一个梦想乡,从此不问时事。而今人逃进网络世界,打造属于自己的虚拟王国。幻想虽好,但总要落到现实里来。《诗经》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产生了许多名篇,如《硕鼠》、《伐檀》从这些作品里,能清楚地看到劳动人民他们虽然生活有些悲惨,但身上仍有着美好的品质,勤劳、能干、乐观。反观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宴饮享乐,犹如华丽的泡沫,并没有实质的东西存在。所以当今的人们,要立足现实好好地生活。通过劳动为自己的生活创造实质的美好,而不是耽于玩乐。来源:鸭绿江·下半月
附庸风雅是什么意思
本文2023-10-28 20:08: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9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