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御医手稿,为何能拍出2.16亿天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4收藏

清朝御医手稿,为何能拍出2.16亿天价?,第1张

清朝的手稿之所以能够拍出如此高的价钱,不仅是因为这份手稿的医学研究价值非常高。除此之外,由于清朝御医的书法非常好,所以这份手稿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那些拍下来这份御医手稿的收藏者,肯定是想把这份手稿一直收藏着,看中的有可能也是一份书法价值。

中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在中国古代人生病的时候,没有西医的情况下,完全就靠中医来进行治病。所以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很多医学古籍被流传了下来。前不久有一份清朝御医的手稿被拍卖了,最后竟然以216亿人民币的天价被收藏家收入囊中。要知道现如今医生开的药方跟那些御医开的药方是不一样的,如今的这些医生开的药方其他职业很少有人能够看清楚,但是当时御医开的药方则是让百姓尽可能了解清楚。所以这份御医手稿之所以能够拍如此高的价钱,是因为它本身就具有着医学方面的研究价值。

当然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就是古代御医的书法非常好,并且这些御医在撰写手稿的过程中字体也是非常的工整。当收藏家得到这本御医手稿的时候,不仅可以研究它的医学价值,同样也可以研究他的书法价值。因为古代御医的书法造诣可以与当代的书法家相媲美,收藏者即使看不懂医学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把它当成是书法艺术品进行收藏。

这份被拍卖的手稿是当时清朝非常著名的医生汪必昌的手稿。并且当时也有非常多的专业机构对这份手稿进行认定,大家都认为是真品之后才拿到拍卖会上进行拍卖的。这份手稿并没有直接被博物馆收藏,当时不少专业人士就认为这位御医的一副药方的价值应该在40万以上,所以更别说那是一本了。

特点如下:

1、讲究精细:清代錾刻工艺的特点之一就是讲究精细,技工们追求细节的精细,使錾刻的器物变得更加精致。

2、工艺复杂:錾刻工艺涉及到雕镂、刻镂、錾刻等多种工序,技工们需要掌握多种技术,才能完成一件精致的錾刻器物。

3、具有视觉冲击力:錾刻器物精美的图案,精致的细节,充满着视觉冲击力,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清代的宫廷刺绣亦竭尽奢华之能事。康雍乾三代的清廷内府中都设有“绣作”。宫廷刺绣一般先由如意馆画师绘出图样,然后按尺寸放大,交由绣作的绣工讲行绣制。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清代刺绣,多为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人绘制花样,经批核后再发送江南织造管辖的三个织绣作坊,照样绣制,绣品极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同时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粤绣、湘绣等、京绣、苏绣、蜀绣等,各具地方特色。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人们喜爱,享盛名的刺绣大家相继而出,如丁佩、沈寿等。

现在大家都有过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医生开出来的药方往往都是我们普通人眼中的“天书”,奇怪的是,药剂师们却都能一眼看出来医生在上面写了什么药。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位清朝的御医,他的医学手稿却堪比书法,估值达到了216亿的天价。这位医生叫做汪必昌。

汪必昌出生于1754年,他是歙县人,祖孙三代都是儒家,以研究古诗文为自己的业务。他的爷爷、父亲对诗词的推敲,邻里都非常佩服,他自己写到“邻里同时名下士无有不推毂者”。不过清朝的科举光靠研究诗词并不能考中,到了他这一代,专心于诗词研究的老汪家已经非常穷困了。

等到他幼年的时候,他已经无法花钱去“研究于诗古文词”了,只能去外面做些零碎的活来给自己家整点儿生活费了。不幸的是,这时候他的母亲生病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他去哪里找人给母亲看病?当时汪家在当地以医术高超著称,他小时候也偷偷地跟着同族人身边学了一点儿,索性他就自己给自己母亲抓药,结果一下子治好了母亲的病。

这件事情极大地鼓舞了汪必昌,他想到宋朝大儒范仲淹曾经说过:“儒者,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自己虽然也有心想仔细专研儒家学问,可是那些寻章摘句的事情是非常花钱的,而他们一家个性耿直,从来没有一个人考上过功名,让他彻底断绝了研究儒学的念头,不如认认真真的研究医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吧!

既有家传因素,又有个人天赋的汪必昌很快就在医学上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广泛的收集药方,到处采集失传的药材,汪必昌游历了江苏、浙江一带,又走访了山东、河北、河南一带,他的见识进一步增长,医术也更加精湛,神医之名也传遍了当时的大江南北。听说了他的神医之名,清朝决定征召他前去做皇帝的御医。

不过做御医的这段时间他并不是很开心,他自己写到“取入医院,供奉内庭,滥竽九年,深荷掌院之教”,虽然不喜欢在朝廷里面当御医的生活,但他还是在做御医期间就好了嘉庆的病,让嘉庆对他十分感激,对“加官进爵”,连着他父亲也被授予了官职,让他觉得光宗耀祖,实现了部分先人的理想。

梁园虽好,不是久念之家。1810年,56岁的汪必昌决定离开这种被各种约束的太医院,去民间为广大老百姓行医治病。不过想到太医院必定不会允许他离开,所以在临走前他将自己毕生所学写了下来,编订成一本医学专著《聊复集》,交给太医院的人,让他们去京都琉璃厂韫宝斋刊印刷发行,造福整个中国的百姓。

《聊复集》在小小的一本书里面,介绍了540多个秘方,都是专门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子。像“癌症”、“肿瘤”、“糖尿病”、“性病”、“狐臭”这些现代医学都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汪必昌在书中都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而宫廷专用的美容方子《聊复集》记录的也不少,比如治疗“白癜”、“汗斑”、“面干”、“酒刺”、“雀斑”的方子。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针灸学院原院长谷世喆教授在看过《聊复集》后说,书中关于针刺取穴和灸法论述中肯、可信、可用。尤其对灸法用艾原理适用症论述颇详,对恶疮、痈疽、惊痫、乳疮、少乳等用法于今也有指导意义。可见他的方子是可靠有效的。中医专家郑金生认为:“这本书虽然是汇纂,同时我可以肯定它保存了现在某些已经逸散的医药资料,到底有多少我不敢肯定。从中医的角度这本书当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据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古籍善本部原总经理拓晓堂估计,按照曾经另外一名名医的秘方在07年拍卖的价格,每个秘方至少价值4万元。如今已经过去10年了,价值起码要翻上10倍以上,那么540多个秘方的《聊复集》手稿至少能拍卖出216亿元以上。而且《聊复集》手稿不比现在医生的字迹,写得十分工整、流利,比一般的现代书法家还写得好,它当中所蕴含的书法价值又该是多少呢?这就不是他所能够估测的了。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把自己的医学贡献出来为全天下人排忧解难的汪必昌本人,才是最有价值的。他的书法、他的医术让现代医生服气,他这种不贪求钱财把自己的药方无私贡献出来的精神更加令现代医生服气!

苏绣的特点是针脚细密,色调典雅,配色多仿斗彩、五彩、粉彩等瓷色,图案多采用“留水路”的分面推晕的表现方法。据清《上海县志》载,“苏绣之巧、写生如画,他处所无。小民亦习以糊口,略与纺织等。其法擗丝为之,针细如毫发。”苏绣的表现题材多为吉祥纹样。

中华文化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医学领域也一直都领先着世界。从几千年的神农尝百草开始,直到后来的张仲景、李时珍等名医的出现,我国的中医文化都可治愈不少的疑难杂症。不过如今的世界医学也进步了不少,尤其利用先进仪器来治病的西医似乎成了主流。

但西医有个习惯,看过病的朋友都应有所了解:他们写的字让咱看不懂。记得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开的病历,那上面写的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中国古代的医生就不同了,他们写的字十分工整,似乎有点书法家的感觉,御医汪必昌就是这样1位让现代医生汗颜的人。

2017年5月,1个叫《聊复集·怪症汇纂》的珍贵手稿被人们发现。这份手稿属于医学领域的药方,其中包括了540种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偏方,如癌症、肿瘤、糖尿病的医治方法都有详细记载。可看出来它非常有价值。

而《聊复集·怪症汇纂》的作者就是汪必昌,他足足把中国2000来年的重要中医偏方都总结了一遍,其中还加了注。汪必昌,出生于1754年,嘉庆时入朝做了9年的御医。能够被选进宫里给皇帝看病的医生肯定具有渊博的学识与精湛的医术,汪必昌就是这么样的人,而他还因表现出色而得到了赏赐。

1810年,他离开了宫廷,并游历四方,一边用医术救人,一边寻找各种偏方。也正因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于是才准备把这些有用的偏方记录下来。经过汪必昌医生的亲身查验以及临床实验,他把明代187个偏方扩展到了650多个,然后花了不少心血才汇总了下来,这样《聊复集·怪症汇纂》才得以问世。

他本人非常严谨,整个手稿里看不到废话,也没有错误,可以说是干货满满了。更为难得的是,汪大夫并不是单纯的文字搬运工,他还特地用注或者修改的方式纠正了其中以前的部分错误,这么一来就让整个手稿显得更加有价值。据专家鉴定,《聊复集》用的材料为清时的红格稿纸,真实可靠,不存在假冒一说。

对于医学界来说,这个手稿对他们用来治病的话十分有帮助。虽然其中部分偏方可能不一定百分百药到病除,但至少能给大家指明一个医治方向,这对于医学界用来研究新的治疗途径十分有帮助。可这么说,它不但是200多年前古人留下的宝贵医学财富,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收藏的文化古籍。

这部200多年前的清代御医手稿,字迹十分工整,现代医生看了都会汗颜。据相关拍卖公司统计,若按1个偏方40万块的价值计算,那么汪必昌所编著的《聊复集》就至少价值216亿元。金钱不是衡量这部手稿的唯一标准,但却能从某个方面体现它的宝贵价值,更从一个非常直观的角度再现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反映出来了中医在历史上的卓越贡献。

清朝御医手稿,为何能拍出2.16亿天价?

清朝的手稿之所以能够拍出如此高的价钱,不仅是因为这份手稿的医学研究价值非常高。除此之外,由于清朝御医的书法非常好,所以这份手稿也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