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勾股定理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中国的勾股定理是什么时候诞生的,第1张

中国的勾股定理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我国最早记载勾股定理的是《周髀算经》,成书年代是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就是书中的一句。有些人误解,认为这只是给出了一个特例,实际上并非如此,书中确实给了平方和的定理形式。因为在之后又说“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这句话看不懂吧?确实不太看得懂,不过最后两个字“积矩”不难理解,就是平方和的意思。

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因为《周髀算经》的写法挺有趣,不是直接告诉大家这个道理,而是这样写的:

“在一千年前的周公年代,有个人叫商高,他教给周公这个数学上的道理。他对周公说:……啦啦啦,勾三股四弦五,啦啦啦,耶!”

于是就有人说:瞧,是周公时代中国人发现的,比毕达哥拉斯造了500年!

《周髀算经》编纂于西汉末年,它虽然是一本关于“盖天说”的天文学著作,但是包括两项数学成就——(1)勾股定理的特例或普遍形式(“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句,日高为股,句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这是中国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书面记载);(2)测太阳高或远的“陈子测日法”。

勾股定理出自《周髀算经》一书。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

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并且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所以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也有人称商高定理。

勾股定理现约有5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

在中国,周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在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

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中的一个特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