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肝水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肝水简介,第1张

注解肝水为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为十水之一。关于十水十水为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历代说法不一:1《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关于水肿水肿(edema)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详见水肿条。

详见百科词条:肝水 [ 最后修订于2016/10/24 21:32:52 共79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7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2阳道实,阴道虚。(《素问·太阴阳明论》)

13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汉·华佗《华氏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

15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合者,动静之机。(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六味地黄丸集注》)

16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

17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8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阴阳篇》)。

19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20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

21阴以实为质,阳以虚为用。(明·陆树生《病榻寤言·元神》)

藏象学说

1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腑气通则脏气安。(清·王士雄《温热经纬·陈平伯外感温热篇》)

6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8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8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9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20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水湿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后便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上次我们说的湿气,可以这么认为,湿气是水湿痰饮的最早状态,换句话说,身有湿气,不做正规、正确、有效的处理,将会发展成为水湿痰饮。

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分之为四,合则为一 ,都是人体津液代谢(输布与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于体内不同部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认为 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故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而湿乃水液弥散浸渍于人体组织中的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和水明显。

由于同源异态,临床常出现两者并见相兼、难以截然分开的情况,如水湿、水饮、湿痰、痰饮等。在论述痰、饮异同时,《证治汇补》有言:“饮者,蓄水之名,自外而入;痰者,肠胃之液,自内而生。其初各别,其后同归,故积饮不散,亦能变痰,是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若其外出,则饮形清稀,痰形稠浊,又不同也。”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痰饮应该是两个事物,是一个并列词组。其包括“痰”与“饮”。

(痰)

中医的痰主要指的是由于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病理产物,主要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中医的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的是能够看得见的一些痰液,比如吐的痰、哮喘病表现出来的喉咙痰鸣等。无形之痰,一般都是看不见的,比如癫狂,痰迷心窍以及风湿痹痛,引起的手足关节变形的一些痰。对于这种病症,主要用一些温化、温运的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 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肺为贮痰之器 ,肺主宣发与肃降,宣发可将津液布散于肌肤皮毛,肃降可使水道通调,使上源之水下行。若肺失宣降,上焦水津不能通降与布散,便停聚于肺,而化为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水湿不运 ,便停于体内,或肌肤四肢,或脏腑等部位。 若停聚于肺,聚而为痰,痰浊阻肺,影响气机,则肺气不宣、不降,可见咳嗽、痰多 ,甚或上逆作喘。肺病停痰,痰浊阻肺,不单纯是肺本身病变,而其根源多是因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于肺而发病。如临床常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脘腹不适,四肢困重,纳食不香,大便溏薄或泄泻,又见咳喘痰多。则其治法除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外,关键还应补益脾气,增强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水湿得化,肺内停聚之痰再生无源。肺气宣降协调,诸证便解。

肾为生痰之本 ,这一论述本身是有其病理根据的。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但为何以肾为本,以脾为标呢?这涉及到“痰之所以为痰”的问题。《医贯·痰论》在褒扬王节斋“首揭痰之本于肾”时,同时批评道:“惜乎启其端而未竟其说,其所制之方,皆治标之药。”其所谓治标及脾而未及肾者。张景岳亦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饮食不化,土不制水也。”(《景岳全书》卷三十一)在人之各脏腑中,肾为先天之本,阴阳水火之根。在调节体内津液运行输布中,肾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职司开合,为气化之本。水液流通敷布的道路是三焦,剩余水分的贮存排泄是膀胱,而肾脏统领管辖着这两个脏器。“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灵枢·本输篇》)肾对水液的输布调节,就是主管关口门户的开合。饮自入胃后,水液的升降开合,始终由肾主管,故谓“肾者,胃之关也”。(《素问·水热穴》)肾对体内水液所司开合之功,具体是靠肾中阳气温煦蒸化的气化作用,肾的气化作用正常,则升降开合有度。开,则代谢的水液得以排出;合,则机体需要的水液能在体内保留。如此维系着体内水液运化输布代谢的相对平衡。肾的气化作用,除了“为胃之关”,“将两脏”之处,无论是脾的运化,还是肺的宣降,悉依赖于此。一旦气化失职,开合不利,水液的输布调节失常,清津不能运化,浊液不得排泄,水湿停积,便酿为痰浊;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即所谓“火不生土”,水反乘脾,聚而成痰。概言之,肾水亏而生痰,其结果有二,或肾虚不能制水,水不归源,肾水上泛而生之;或阴虚火动,如龙火出海,则肾水沸腾而生之。其所生之痰,既可凌心射肺,发为水肿;亦能内阻肺络,使肺失宣肃;还能壅津于脾,使脾失健运,甚而痰凝气滞,阻滞血运,结为淤血。

肾阳虚衰,水泛为痰者,《傅青主男科》日:“肾中之水,有火则安,无火则泛,倘人过于入房,则水去而火亦去,外之则水虚而火亦虚,水无可藏之地,必泛上为痰矣,治之法,欲抑水之下降,必先使火之下温,当于补肾之中,加大热之药,使水足以制火,火足以暖水,则水火有既济之道,自不上泛为痰矣,方用:熟地、山萸、肉桂、牛膝、五味子。”

肾阴亏损,水沸为痰者《青主男科》云:“久病痰多,切不可作脾湿生痰论之,盖久病不愈,未有不因肾水亏损者也,非肾水泛上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当补肾以祛逐之,方用熟地、仁、山药、山萸、麦冬、芡实、五味子、茯、益智仁、车前子。”

痰的生成有不同原因,所以又有虚、实兼见之证,必须依据痰的常见证型进行确定。

实痰 :①痰浊壅肺:胸闷、咳喘促,喉中痰鸣,痰多或白或黄,或稀或稠,苔,脉滑。②痰阻中焦:胃脘堵,嘈杂不饥,泛吐痰涎,头目眩,肢体沉重,或腹泻便夹液或白冻,肠鸣,苔,脉濡滑。③痰瘀互结:心悸失眠,易怒善惊,或胸痛脘闷,喜太息,或精神失常;或突然昏扑,呕吐痰;或进食发噎;或咽喉不利,似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发瘤厚;舌红或暗、苔厚或黄或白,脉弦滑。④风痰闭阻: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突然昏,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厚,脉弦滑。

虚痰 :①肺虚痰恋:咳喘日久,动则甚,痰稀或,或自汗畏寒,易于感冒,或潮热盗汗、额红,舌红或红,薄白或少,脉细滑无力或细。②牌虚痰盛:纳呆恶心,泛吐痰浊,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虚浮,腹胀便溏挟冻,舌淡红或淡、苔腻,脉细缓无力。③肾虚痰泛:久病痰喘气促,呼多吸少,动则更甚,痰多而稀薄,头晕耳鸣,畏冷喜温,腰膝酸软,或肿,或晨泻,或夜尿频多,舌淡苔白或,脉沉细无力。

(饮)

张仲景对于饮病有着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只是把“痰”“饮”并称,并在《金匮要略》中设“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专篇论述。由于汉晋唐时期,痰与“淡”“澹”相通,如《脉经》《千金翼方》等中的“痰饮”均作“淡饮”或“澹饮”。而《说文解字》云:“澹,水摇也”,说明水饮有变动不居、流动性的特点,因知仲景所言“痰饮”是一个偏正词组,“痰”在这里主要是用来修饰“饮”。

《金匮要略》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后世据此把饮留胃肠者称为痰饮,饮停胁下者称为悬饮,饮停肢体者称为溢饮,饮停胸肺者称为支饮。但由此分类可以看出,痰饮是有广义、狭义之分的。广义泛指水饮不化、停留于人体某些部位者,狭义则单指饮留胃肠者。对此,清代医家李彣释言:“夫饮有四,而此独以痰饮名,总之水积阴或为饮,饮凝阳或为痰。则分而言之,饮有四;合而言之,总为痰饮而已”(《〈金匮要略〉广注》)。

痰饮,作为中医病证,是体内水液未能被完全输送或充分转化利用,停聚在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多因外感寒湿、饮食不当、劳累体虚导致。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为痰饮病证的总称,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狭义的痰饮指饮停胃肠之证。一般可表现为咳痰,喉中痰鸣,胸闷,苔腻,脉滑等,也有不见痰液排出,而表现为眩晕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纤维化、慢性胃炎、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肾炎水肿等。

路志正( 首席国医) 喝水都长肉,脾虚湿滞用苡仁冬瓜子 很多肥胖的人常抱怨说,我其实吃得很少,一直在减肥,主食都没怎么吃,但还是一直长肉,甚至自嘲说「我是喝水也长肉」。其实肥胖和喝水还真有关系,很多人的肥胖就是喝水喝出来的。 一个人的高矮肥瘦,当然有遗传的因素,有些人的肥胖就是遗传的。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吃肉,吃冷饮吃出来的。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运动少所以肥胖,其实不仅仅是运动少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饮水的方法,以及人体内水液代谢是否正常。现代人工作紧张,喝水的时候往往喝凉水,一口气喝一大杯。或者就干脆喝冷饮,如冰啤酒、冰可乐,还有就是吃冰淇淋之类的甜品。喝了冰冷的东西以后,胃黏膜和血管马上就收缩,您整个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下降了。脾主运化水湿,是水液代谢的枢纽。 脾是怎么运化的呢?就是依靠脾阳的动力,把水分气化。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胃为阳土,得阴自安」,阴阳互根,相辅相成的机理。冰冷的东西一下子倒进火热的胃里面,就是暴伤脾阳的做法,就像用一桶冰水直接把内燃机浇熄火一样。一旦脾阳不足,气虚不能运化水液,就会产生痰浊,全身的水液代谢速度就都变慢了。水喝进去得多,排出去得少,停留在体内,就肥胖起来了,但实际上是细胞间液的水分增加了。 脾虚湿困的人,肥胖也是虚胖,不是因为吃主食吃胖的,是因为饮水的方法不对。所以胖人应该少吃凉的东西,少用空调,喝水喝慢一点,就跟下毛毛雨一样,一会下一点,那是最好的。如果暴饮过量,超过脾的运化代谢能力,就会造成水液在体内的贮留。只要你的水液代谢正常了,每天喝的水和每天排出的水能够平衡,就不至于忽然发胖了。 湿是全身的水液代谢失衡,就像有些地方下暴雨成灾,而人体内湿气过重,则阻滞气血运行,若湿滞肌肤,使之得不到滋养,手肘部位的皮肤就会干燥、增厚、搔痒。这就是由于水分到不了该到的地方。通过服用疏风去湿、通经活络的药物,手肘部位的皮肤继而变得滋润了。 脾虚湿困的人口中黏腻,口干不欲饮,小便较少,舌体胖,舌头质淡苔腻。女性还可能伴有白带增多的症状,认为有炎症到医院去检查,使用消炎药后病情仍反复不愈。 像脾虚湿困导致的肥胖,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饮食。经常有人熬夜学习或者加班,晚上饿了怎么办?吃一包泡面?这样下去不必多说,就一个月,他体重就上去了。路志正( 首席国医) 喝水都长肉,脾虚湿滞用苡仁冬瓜子 很多肥胖的人常抱怨说,我其实吃得很少,一直在减肥,主食都没怎么吃,但还是一直长肉,甚至自嘲说「我是喝水也长肉」。其实肥胖和喝水还真有关系,很多人的肥胖就是喝水喝出来的。 一个人的高矮肥瘦,当然有遗传的因素,有些人的肥胖就是遗传的。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吃肉,吃冷饮吃出来的。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运动少所以肥胖,其实不仅仅是运动少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饮水的方法,以及人体内水液代谢是否正常。现代人工作紧张,喝水的时候往往喝凉水,一口气喝一大杯。或者就干脆喝冷饮,如冰啤酒、冰可乐,还有就是吃冰淇淋之类的甜品。喝了冰冷的东西以后,胃黏膜和血管马上就收缩,您整个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下降了。脾主运化水湿,是水液代谢的枢纽。 脾是怎么运化的呢?就是依靠脾阳的动力,把水分气化。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胃为阳土,得阴自安」,阴阳互根,相辅相成的机理。冰冷的东西一下子倒进火热的胃里面,就是暴伤脾阳的做法,就像用一桶冰水直接把内燃机浇熄火一样。一旦脾阳不足,气虚不能运化水液,就会产生痰浊,全身的水液代谢速度就都变慢了。水喝进去得多,排出去得少,停留在体内,就肥胖起来了,但实际上是细胞间液的水分增加了。 脾虚湿困的人,肥胖也是虚胖,不是因为吃主食吃胖的,是因为饮水的方法不对。所以胖人应该少吃凉的东西,少用空调,喝水喝慢一点,就跟下毛毛雨一样,一会下一点,那是最好的。如果暴饮过量,超过脾的运化代谢能力,就会造成水液在体内的贮留。只要你的水液代谢正常了,每天喝的水和每天排出的水能够平衡,就不至于忽然发胖了。 湿是全身的水液代谢失衡,就像有些地方下暴雨成灾,而人体内湿气过重,则阻滞气血运行,若湿滞肌肤,使之得不到滋养,手肘部位的皮肤就会干燥、增厚、搔痒。这就是由于水分到不了该到的地方。通过服用疏风去湿、通经活络的药物,手肘部位的皮肤继而变得滋润了。 脾虚湿困的人口中黏腻,口干不欲饮,小便较少,舌体胖,舌头质淡苔腻。女性还可能伴有白带增多的症状,认为有炎症到医院去检查,使用消炎药后病情仍反复不愈。 像脾虚湿困导致的肥胖,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饮食。经常有人熬夜学习或者加班,晚上饿了怎么办?吃一包泡面?这样下去不必多说,就一个月,他体重就上去了。所以,睡觉之前不提倡吃这种含淀粉和糖类高的食品。如果真饿了,可以吃什么呢?植物蛋白,如花生米之类的东西倒可以吃,少吃一点不会有问题。其他的食品我们建议吃玉米面、小米、小豆这类东西,可以熬粥吃,都有健脾去湿的作用。 第二就是少用空调,或者把温度调高一点。夏季我们的汗毛孔要开合呼吸,使热量随汗液往外散发达到降温的目的。如果不让它发汗,就不利于水液及代谢物的排泄。那么水湿就会憋在里头,热气也憋在里头。所以最好是适应大自然冬冷夏热的温度,少用空调。 就算要用,也要保持在一种「动则生汗」的温度,也就是不活动的时候不感觉热,活动的时候能微微有汗,起码要这种温度才能保持毛孔的开合。而很多胖人,越胖越怕热,经常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这样更容易导致内热上火。我们曾遇到过一个人,他夏天要把空调开到十九度才能感觉舒服,不开空调,他马上就喘不过气来。 第三就是要适当运动。有人老说自己太忙,怎么办呢?其实您随时都可以运动,比如回家或上班时可以爬爬楼梯,都是很好的运动。餐后三十分钟尤其需要有少量的运动。患胃下垂的人,饭后宜休息二十~三十分钟再适当活动。 另外,肥胖的人尤其要注意一定要找到自己肥胖的原因再减肥,绝不能乱减。 上面提到的脾阳虚和脾气虚导致脾胃运化水分功能虚弱造成的肥胖,就不能轻易去减肥。您一节食,脾虚的症状马上加重,身体就会患上其他的毛病。我们见过有些女孩,才二十多岁,一减肥,瘦是瘦了,出现早搏了。这不是等于减出病了吗? 脾虚湿困的人,也可以吃苡仁冬瓜子粥,用薏苡仁十克,冬瓜子十五克,粳米五十克熬粥,当早饭或者晚饭吃。薏苡仁和冬瓜子都有健脾去湿的功效,对于脾虚湿滞引起的虚胖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还有一种药膳也可供选择。用山药十五克,莲子肉五克,薏苡仁十克,粳米五十克一起熬粥。有小便不利、拉肚子症状的,还可加入白茯苓粉十克,以增强健脾利湿的功效,煮熟后加食盐、味精、胡椒粉适量。这个药膳比较适合中、老年脾虚的人食用。 本文摘自《99岁国医大师无病到天年的养生秘诀》/路志正( 首席国医)/平安文化

肺与脾的关系体现在气和水两方面。

肺主气,脾益气,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为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提供物质基础。所以睥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

肺和脾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过程,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脾运化的水液依靠肺气的宣降才能输布全身。所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病理上脾和肺相互影响,“肺虚累脾”和“脾虚及肺”都会引起脾肺气虚,常见症状为:少气懒言,咳喘,自汗恶风,抵抗力差,食少便溏,体型消瘦等。另外脾虚不能运化水液,水湿聚为痰饮贮存在肺,就会出现久咳不愈且痰多稀白的症状,这类症状虽然表现在肺,但根本是在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出现问题。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运动和气血运行两方面。

肝肺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为,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升降得宜才能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气血运行方面,肺主气的功能需要肝血的濡养,肝血又依赖气的推动输送到全身。

病理上常见有肝火犯肺,肝为刚脏,易亢易逆,肝火过旺容易上犯于肺,由肝升太过肺降不及引起。常见症状有:胸胁灼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咳嗽、痰黄或咳血等实热症状。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呼吸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呼吸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纳于肾,这样呼吸才能保持一定的深度,肾不纳气就会呼吸表浅(气短)。

水液代谢

肺主行水,肾主水液,水液要靠肺来输布全身,经过肾的蒸腾重新利用后变成尿液排出体外,水液代谢需要肺和肾配合完成,整个过程中肾占主要地位。此外全身脏腑需要靠阴液滋养,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肾阴充足,肺阴才能充盛,所以说“其标在肺,其本在肾”。

金生水,肺金与肾水是母子关系,病理上常见肺肾两虚,滋肾可以补肺(金水相生),治疗时也可以一起治。常见有肺肾阴虚和肺肾气虚,肺肾阴虚主要体现在肺肾阴液不足,常见症状有: 干咳无痰、 骨蒸潮热 、 腰膝酸软 等 虚热症候 ;肺肾气虚主要体现在肺肾功能失常, 常见症状有:胸闷气短、咳嗽、自汗、痰如白沫、夜尿频数等。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消化和血两方面。

消化

肝主疏泄,肝升帮助脾升,脾运化功能得健,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又能滋养肝,发挥肝的疏泄功能。

血液

肝藏血,脾生血统血,都能控制血液运行防止出血(肝体现在肝火迫血旺行,脾体现在气不摄血)。肝血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生成,脾运化又靠肝来疏泄,肝和脾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和生成。

病理上常见有肝脾不调,主要是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常见症状有:泄泻、腹胀腹痛、胁痛、月经不调等。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和藏泄互用三方面。

肝肾同源

肝藏血,体阴用阳,水生木,肾水与肝木是母子关系,肾阴充足有助于肝阴抑制肝阳不会过亢,肝阴又能帮助再生肾阴。

精血互生

肝血和肾精都来源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两者可以相互滋生转化,相对来说更强调精生血(精生髓髓化血)。

藏泄互用

肾主闭藏,肝主疏泄,肾和肝相互抑制,使肾气开合有度,肝气不至于疏泄太过。两者关系主要体现在女性月经、排卵和男子排精功能上。

肾水与肝木是母子关系,所以可以肝肾同治,补肝可以养肾。常见有肝肾阴虚,肾阴不足,肝阴得不到滋养就会肝阳偏亢;反过来肝阴不足也会影响到肾阴的生成,导致肾阴不足。常见症状有:眩晕,耳鸣,失眠,眼睛干涩,腰酸胁痛,女子月经量少,男子遗精等。

脾与肾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后天之本和水液代谢上。

先后天之本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的功能靠肾阳温煦,肾精又靠水谷精微补充;先天之精要靠后天之精补充,后天之精的生成要靠先天之精温养。

水液代谢

脾运化水液,防止水液停滞生成水湿痰饮;肾主水,负责水液的气化蒸腾和排泄。脾和肾共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病理上常见有脾肾阳虚,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会影响脾的运化,脾运化失常又会影响到肾精的生成。常见症状有:脸色苍白,腰酸无力,腹胀腹痛,便溏,小便不利等。

五脏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

藏象,指藏于体内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五脏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六腑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其功能却有异于六腑,并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具有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特点是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五脏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五脏系统内外环境相参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一、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生理功能

(1) 主血脉 指心有推动血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脉,还包括心生血的作用。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将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奉心神化赤而形成血液。

(2)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即心有主宰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机能,但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 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包络, 简称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心包的生理功能,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心包受病,称为心包 代心受邪 。如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所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病证,称之为“热入心包”。

2生理特性

(1)心为 阳脏 而主阳气:心之阳气能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为阳中之太阳。”

(2)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3)心气宜降:心火在心阴的作用下合而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二、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成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相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故“诸气者,皆属于肺”。

(2)肺主宣发与肃降:

肺主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肺通过宣发,排出体内浊气;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肃降、收敛的生理功能。肺通过肃降,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并将津液下输于肾;清肃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维持呼吸运动、水液代谢正常进行的基础。

(3)肺主通调水道:

肺气通过 宣发和肃降 对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一是肺气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同时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排泄。

二是肺气肃降,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故又称“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

(4) 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同时起到辅心行血的作用。

肺主治节,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的机能。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治理调节一身之气的运动;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2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 娇脏 :肺为清虚之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故六*等外邪侵袭机体,无论从口鼻还是从皮毛而入,均易犯肺而致病。此外,肺居高位,为 华盖 而覆盖诸脏,又为百脉之所朝,凡其他脏腑的病变,易上及于肺。又因肺不耐寒热,易受邪侵,无论外感、内伤或是他脏病变,多侵袭或累及于肺而为病,故称之为“娇脏”。

(2) 肺气以降为顺 :肺为阳中之阴脏,通于秋气,其性收敛下降;肺居位高以覆诸脏,称之为华盖;肺气以降为顺,顺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顺,故有“肺为脏之长”之说。肺气降,则一身气血津液上升至肺,必归于升已而降,与下焦肾气之降已而升遥相呼应,构成气血津液升降相因的循行模式。

(3) 肺喜润恶燥 :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而恶燥。在病理上,燥邪易灼伤肺津,甚化火耗阴,肺失滋润,致肃降无权,故喜润恶燥是肺的特性。

三、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生理功能

(1)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精微,是脾对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布散的作用。饮食物由胃受纳腐熟,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转输到心肺,布散于全身,从而使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故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2)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脾统血的机理,是与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密切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气血充盈,固摄作用正常,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内,不逸出脉外。

(3)脾主升:

一是指升清 ,指脾气将精微上输心肺、头目,以化生气血,滋养清窍,营养周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二是指升举,脾气上升对内脏起着升托作用,使其恒定在相应位置。 如果脾气虚损升托作用减退,易致下坠感或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也称为阴挺)和直肠脱垂(也称为脱肛)等症,此称之为“脾气下陷”或“中气下陷”。

2脾的生理特性

(1)脾宜升则健:脾的气机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胃居中,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 为 气机升降之枢纽 。对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整体协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脾能升清,则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故说“脾宜升则健”(《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2)脾喜燥恶湿:脾胃在五行中属土,根据阴阳属性分类,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脾主运化水液,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易生湿,而湿邪过多又最易困脾。如《临证指南医案》说:“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故称脾 “喜燥恶湿” 。

四、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及情志活动等作用,其中心环节是

调畅全身气机。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输布代谢;

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

③调畅情志;

④通调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肝主藏血

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一是肝为血海,能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

二是调节血量。

三是防止出血。

四是濡养肝及筋目。

五是为经血之源。肝贮藏充足的血液,为女子月经来潮的重要保证。

2肝的生理特性

(1)体阴而用阳:肝“体阴”,一是肝与肾同居下焦,故属阴;二是肝藏血,血属阴。肝为刚脏,非柔润而不和调,必赖阴血之滋养方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肝“用阳”,一是肝主疏泄,其气主升主动,性喜条达,内寄相火,其性属阳;二是肝阳易亢,肝风易动而形成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临床表现为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症状。故曰肝 “体阴而用阳” 。

(2)肝为刚脏:肝为将军之官,是指肝内寄相火,其性刚烈,具有易亢、易逆、好动的特点。肝之体阴常不足,肝主疏泄阳易亢。病理上肝气易逆,肝阳易亢,化火生风,常见眩晕、头胀、头痛甚抽搐、震颤等症。

(3)肝主升发: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春天阳气始发,内蕴生升之机,推动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

(4)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气,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冲和之象,才能维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暴怒可致肝气亢奋,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心烦易怒等症,思虑抑郁则可致肝气郁结,出现郁郁寡欢、多疑善虑甚或悲伤欲哭等。

五、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生理功能

(1) 藏精 ,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肾藏精,是指肾对精气具有封藏作用。 肾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藏精的生理效应:

一是主生长、发育。 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导着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

二是主生殖。 其一,肾藏先天之精,其携带遗传物质,促进人体胚胎发育,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其二,肾精能化生“天癸”。所谓“天癸”,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盈,所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质。随“天癸”的发生、发展和衰减,人体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出现发育、成熟及衰退的同步变化。

肾精还具有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作用。肾精化生肾气,肾气包括肾阴、肾阳。肾阴、肾阳又称为元阴和元阳、真阴和真阳。肾阴,对机体各脏腑起着滋养和濡润作用;肾阳,对机体各脏腑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脏腑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各脏阴阳的根本,推动和调控着脏腑气化。

(2)肾主水

指肾的气化功能,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肾阳蒸腾气化,使水液中清者上升,即含有营养物质的津液,在肾阳的蒸腾作用下,经三焦水道而上升,复归于肺,布散周身;浊者下降,即经过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注于膀胱而为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为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肾主纳气

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人体的呼吸功能,由肺所主,但吸入的清气,由肺气的肃降下达于肾,必须再经肾气的摄纳潜藏,使其维持一定的深度,以利于气体的交换。故《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类证治裁·喘证》说: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短。(肾不纳气)

2肾的生理特性

(1)肾为封藏之本:肾的封藏、固摄作用,可以防止精、气、血、津液的过量排泄与亡失。《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同时,还可以维持呼吸运动的平稳和深沉。

(2)肾为水火之宅:肾为五脏六腑之本,主一身阴阳,为水火之宅,寓真阴(命门之水)而含真阳(命门之火)。五脏六腑之阴,非肾阴不能滋养;五脏六腑之阳,非肾阳不能温煦。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谓之命门之水;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谓之命门之火。肾阴与肾阳,同居肾中,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故称肾为水火之宅。

(3)肾恶燥:《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所恶……肾恶燥。”肾之所以恶燥,因为肾为水脏,主藏阴精,司津液之气化,燥邪易伤津液,久则肾精耗损,甚则骨髓枯竭,所以说肾恶燥。

五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血液运行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关系

二、心与脾: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调

三、心与肝: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

四、心与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

五、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

六、肺与肝:气机升降

七、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

八、肝与脾: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

九、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资互制

十、脾与肾: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水液代谢

湿热、湿寒是我们常听到的词,那么什么情况属于湿热,什么又是湿寒呢?其实湿热和湿寒都是由体内的湿气引发的。那么我们先来看体内湿气是如何形成的。

湿气的形成

1吃的油腻食物太多,胃肠消化跟不上,累积成湿气;

2本身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就不好,吃的食物少也消化差,容易成湿气;、

3外在因素,比如季节、环境等,夏季、梅雨季节都会使人体湿气变重。

湿气形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脾脏功能不佳,体内脂肪堆积以及湿气累积,都与脾虚有关。

湿气遇寒,成为寒湿,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如果外界湿气又重,比如南方的冬天,就会感觉寒湿袭人。同样的道理,湿气遇热,成为湿热,遇风成为风湿。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属于湿寒还是湿热?

湿寒体质的人:

湿热体质的人:

怎么祛湿热

饮食清淡、多吃甘平、甘寒的食物(苋菜、薏米、西瓜、空心菜、芹菜等),少吃油腻甜食,戒烟戒酒,避免辛辣食物。

怎么祛湿寒

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冬天多吃牛羊肉等温热的食物,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多运动。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湿寒的人不能食用红豆薏米粥来祛除湿气,因为薏米是寒性的,本身湿寒的人体内有寒气,这样不仅不能祛湿,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关于寒湿和湿热的区分,从理论上分享比较晦涩,今天给大家用实例来解释吧。

第一个实例:湿热实例(舌诊见图一)

该男士,36岁,山东人。属于严重的湿热体质。其主要的代表性症状:皮肤暗**,皮肤油腻,毛孔粗大,后背前胸起痘痘,胸胀腹胀,消化不良,没有食欲,口气口臭,大便溏稀(有的人是便秘),小便浑浊发黄,阴囊潮湿,早泄,有脚气。

舌诊结果:湿热体质,下焦湿热很重,中焦湿热很重,有气滞血淤症。脉诊:脉滑,脉濡,脉缓。

友情提示:该患者已经出现小便泡沫多的现象,要积极预防慢性肾炎、痛风等重大疾病。

第二个实例:寒湿实例(见图二)

该女士来自河南,33岁。属于寒湿体质。其主要的代表性症状有:四肢凉,怕冷,头部、身体困重,关节冷痛,不爱出汗,有呕吐感,大便溏稀,小便频,尿少,尿不干净,皮肤灰,没有光泽。

舌诊结果:脾胃虚寒的寒湿体质,天生阳虚或者寒湿导致的阳虚体质。三焦寒湿内蕴,且已有气滞血淤症状。

脉诊:脉沉,脉迟,脉滑。

友情提示:这类人抵抗力很差,给人感觉没有生机,不爱动弹,发蔫。

“湿”为阴邪,“寒”为凉性;

偏热性体质+湿=湿热;

偏寒性体质+湿=寒湿。

湿寒

中医亦叫做痰湿、寒湿。“痰”是指人体内水液凝聚不化,形成粘滞状态而形成的一种体质类型。 痰湿体质人容易发胖 就是因为 因痰湿粘滞的特点 ,在体内形成淤堵,影响了代谢;机体内寒湿重,还易伤肾,引起 肾阳不足、肾气虚,血液亏虚 经络 不通淤堵,出现长痘、长斑,甚至身体疼痛等

湿寒最怕冷!首先,祛除湿寒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女性朋友,一定不要为美牺牲了 健康 。而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尤其夏季可不要因为天气炎热就贪凉哦~!除此之外,平时喝水借助艾灸调理去湿效果也很不错哦。

湿热

蕴结在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到阻碍,会引发机体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 湿热伤阴,湿热人群患有慢性胃炎、或者是长溃疡或者是肝硬化以及胆囊息肉等疾病 ,所以一定不要轻视。反过来,各种疾病因素同样很易引发脾胃虚弱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湿热体质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甜味品,预防湿热。应戒除烟酒,少吃辛辣助热食物(烟酒有温热作用)。湿热体质的人艾灸也要更注重疏肝利胆,清热祛湿。

寒湿体质多脾胃虚弱,临床上表现为寒湿内阻的症状,面色暗,脘腹痞满作胀,恶心欲吐,不思饮食,或头重如裹,身重或肿,腹痛,肠鸣泄泻,长年四肢不温,皮肤上容易出现湿疹、痘痘、斑、癣。平时容易出现四肢关节的疼痛,胫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是由于体内的寒湿较重,疼痛部位较多,天气寒冷,受凉时症状加剧,舌苔白。饮食上注意少食寒凉生冷之品,因为寒凉生冷之品容易伤及脾阳,使体内寒湿之邪加重。应适当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比如生姜、韭菜。

湿热体质体形稍有肥胖或者偏胖,身体感觉沉重,重着感,走路经常乏力,经常会觉得活动后要出汗,并且汗出比较黏腻,汗出不爽。湿热根据不同的位置,它所引起的症状不一样,比如湿热犯于皮肤,会出现皮肤的湿疹、疮疡或者面部的痤疮,比如后背的痤疮都有可能会出现。如果湿热犯脾,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症状,比如食欲不佳、大便的黏腻、食后腹胀。如果湿热出现在肝胆,会出现口苦、咽干、急躁、易怒,会出现月经的紊乱,女子带下增多。如果湿热侵袭于关节,会出现关节的肿痛,比如痛风。

湿热

湿热是湿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湿和热组成。湿热主要和天气有关,春夏交替,气温升高的比较快,雨水又很足,炎热潮湿的环境影响着身体的 健康 。尤其是南方5月份前后的梅雨季节,气温爬升迅速,但是空气却一直是潮湿的,这就特别容易导致湿热。

湿热的表现

①痰多

因为热气上升,所以湿热的人会伴有痰多恶心的症状,尤其是刷牙的时候,特别容易干呕。

②身体表面潮湿

因为人体代谢不了那么多的湿气,聚集在器官和皮肤上。轻轻一动就会引起皮肤出汗,潮气在表皮聚集。

③疲惫

湿气影响着 健康 ,湿气重的人,血液循环慢,睡觉睡不醒还特别容易犯困。

④排便困难

湿气重的人,经常性的坏肚子,排便不成型,不是稀就是粘。

怎么预防湿热

湿热的人,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一定不要暴饮暴食,同时尽量少喝酒,酒属于辛辣物,喝多了导致热气上升,加重病情。

平时要加重锻炼,出汗为宜,因为出汗可以帮助人排除湿气,但是不能长时间大汗淋漓,因为汗液出多了对身体不好,伤气。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出汗后不能马上大口饮水,过量的水会增加心脏负担。

湿热的人,平时应该尽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然会家中病情。辣椒,大蒜,白酒等尽量少吃。容易上火的如羊肉,狗肉,或者火锅,尽量也少吃。

湿寒

大多数湿寒都是由于寒风侵袭,脾代谢不了多余的湿气,导致湿气留存体内的病症。

现代人主要身患湿寒都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好而造成的。如不分季节饮用生冷饮料,啤酒等。不分季节穿着清凉,受冻等。

湿寒的表现

①体力衰弱

经常会感觉到疲惫,无力。站立两个小时小腿就酸疼,无法从事家务或者体力劳动。

②容易起痘

湿寒的人,皮肤敏感容易在面部起痘。

③身上容易痛

湿寒的人,因为寒气阻止了血液循环,寒则於,於则堵,堵则痛!

④容易胖

寒气导致身体循环不好,多余的能量代谢不出去,便聚集在人体内。湿寒的人特别容易发胖,而且还易反复。

怎么预防湿寒

湿寒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脾不好,导致湿气粗容易排除体外。所以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保护好脾胃。同时应该少饮生冷的水。

湿寒体质的人,平时应该注意多喝粥,粥有暖胃的功能,对脾胃有好处。并且在粥中加一些薏米,那对于祛除湿气有非常好的效果。

平时要注意少吃凉性的水果,夏季西瓜少吃,尤其是冰镇过后的西瓜,最伤身体。

治疗湿气是长久作战,所以需要每个人在平时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才能将湿气祛除!

曾经家里也是有人湿气重,并且一到冬天的时候就手脚冰凉,夏天时候头晕、腹胀。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下湿寒是怎么判断的。

湿寒是百病之源

中医里有句老话叫做“百病寒为先”,这里说到的“寒”就是“湿寒”,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由体内的寒湿所引起的。尤其是春季则是湿寒问题爆发的高峰期!

湿寒是湿气的一种,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寒邪最直接的危害是会使机体处于凝滞状态。也许你还不清楚湿寒的概念,但是说出湿寒的相关症状你一定清楚,比如老年人的关节炎、中年人的腰酸背疼、青年人的手脚冰凉!

湿寒生百病,怎么判断湿热湿寒?

恶病1、身体虚弱,经常感觉无力、疲劳、尤其是女性表现为手脚冰凉,怕冷;

恶病2、头晕头重、天冷容易感冒、身体素质差;体内代谢慢、长痘;舌苔发白有齿印;

恶病3、中老年人或者体质差的女性常表现为四肢冰冷、疼痛、颈肩酸、腰酸背痛;

恶病4、 最怕天气突变、身上各种大毛病、小毛病都会出来;

恶病5、湿气在于脾胃,湿气趋下影响女性的月经情况、经痛、经量少、经血发黑、有血块;

当身体出现上面这些的问题,就要注意是不是湿寒太重了。一般来说,沁贡堂建议很多的湿寒者用些沁元茶,平时的时候在饭后半小时喝些就可以了。

祛湿寒,中医这个妙招真神了!

祛湿妙招1、花椒配白酒

材料:花椒、白酒

做法:取花椒50克,放入250毫升白酒中浸泡。整粒的花椒要浸泡一周后再用,如果把花椒放入粉碎机里打成粉状,泡1—2天就可以用了。花椒性温,能除六腑寒气。

用法:把花椒酒擦在疼痛部位,上下来回搓就可祛寒。

祛湿妙招2、热疗巧祛湿

这个可以用冬天常用的热水袋,或者是加热之后的沙子、石头等热敷在肚脐处。当然也可以用艾条熏疼痛的部位,比如关节或者是肩背酸疼处;或是刮痧、火罐等祛寒湿。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记得转发给你的家人们~

怎么判断湿热和寒湿?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湿气,湿气重有哪些表现?

什么是湿气及表现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湿气重的表现,面部容易出油,毛孔粗大,不管怎么都洗不干净的感觉。尽管换了很多好的护肤品还是不满意。还有一些人容易感觉到疲劳乏力没有精神,也不喜欢运动总是懒洋洋的。

中医说:“千寒易除,一湿难除”。湿气很难去除,我们需要了解湿气的产生原因。湿气分外湿和内湿,我们也叫湿邪和湿*。湿邪是指感受外界湿邪或体内水液运化失常而形成的湿浊,阻遏了气机与清阳,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身体比较困重,肌肉比较酸痛,而且平时容易腹胀腹泻,拉肚子的。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平时容易头昏,觉得头被东西裹住一样,有些人还会出现嗜睡,胸闷纳呆,恶心这些症状。日常门诊也遇到一些慢性的痤疮,慢性的湿疹,还有一些妇科月经方面的疾病,病症都跟湿邪有直接的关系。这些都是湿邪的一个表现。

湿邪的生成,比如说像外界经常下雨,季节交换的时候,雨水较多的时候,或者长期居住在一些潮湿的水边河边海边,这些都会造成外湿,还有一些人是因为体内的脾虚造成的脾失健运,人体的水液不能正常地输布而化为湿浊,还有一些人是因为经常喜欢吃一些油腻的或者饮料类酒水类,那些肥甘厚味的食物都容易造成内湿的生成。这些是内湿。

湿热的症状

湿邪和热邪蕴结在一起就形成湿热

头面部容易出油,牙龈容易红肿痛,晨起容易口中黏腻口苦,还有一些人大便臭秽黏腻不成形或者偏干。可能平时还特别爱出汗,有体味,还有一些人容易发湿疹,皮肤比较痒,有些还能抓破出水等。舌头也是偏红舌苔黄腻,舌苔清不干净,边有齿痕等都是湿热的表现。

平时要注意健脾、清热、利湿为主的思路

少吃肥甘厚味甜腻的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白扁豆,红豆,芹菜,空心菜,莲藕。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运动也可以去湿。

寒湿的症状

湿邪与寒邪互结在一起,就变成了寒湿。

平时很多寒湿的人会觉得怕冷,四肢凉,冬季明显。还有一些人觉得咽喉处有粘痰不易喀干净。四肢酸痛乏力。平身容易,下肢和眼睑水肿明显。平时食欲也不太好,嘴巴里总是觉得甜腻腻的不舒服。舌苔偏白腻,脸色也不太好。有很多寒湿的人偏胖,腹部比较明显不好减脂等。

需要健脾、散寒、去湿为主的思路

寒湿的人平时可以用温胆汤泡脚,不要熬夜晚睡不要吃寒凉生冷的食物,饮料,海鲜等。多吃温热的食物,牛羊肉等。所有的去湿都需要健脾,不能一味地就去湿,也要分清寒湿和湿热,有针对性才最重要。

我是苏妮,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 健康 问题,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希望您能为我点个赞,特别感谢您的支持!

怎样才能去湿热

湿、热、寒,本为中医六气中的三个,后来才有独立发展为湿热证和湿寒证。

既然邀请了,那我就从湿热、湿寒的中医 历史 发展,分别回答湿热和湿寒之形成和辨别。

湿、热与湿热证之溯源

湿和热

《黄帝内经》认为,正常情况下,湿和热是中医六气中的二气。

湿为长夏之气,主水,性属阴。

热为夏季主气,主火,性属阳。

湿热阴阳水火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关系密切。

异常的情况下,六气皆可转为邪,六气就表现为六*。

这个时候,湿和热,可以单独为邪。

湿邪,为阴邪属水。

热邪,为阳邪属火。

湿邪和热邪,也可以相兼为病,成为湿热邪,还可以相互转化,湿和转为热,热也可化为湿。已认识到湿邪和热邪都是可以单独致病的,也认识到湿和热也可以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在《素问》里,对湿和热都有专门的单独论述。

比如有“湿盛则濡泻”、“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湿伤肉”、“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湿热:

在《素问·通天生气论》里才第一次将湿和热合为一起出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并揭示了湿热病邪导致筋肉拘痿、黄疸的道理,还初步提出可以用芳香化湿法来治疗。

到了唐宋元时期,对于因湿热导致的疾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临床用药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并产生了二妙散、天水散、木香散、大橘皮汤等清热利湿、清暑益气汤健脾祛湿。并且首次提出湿热二邪相合致病。

明清时期,名医辈出,成就裴然,对湿热病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动。

比如中医温病学派创始人之一叶天士就提出了内外湿,认为湿热病是由内外湿邪共同作用而致,在湿热致病的治疗上有其独到见解,主张分解湿热,以祛湿为先,重视宣畅气机。

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学大家薛雪对于湿热病的贡献就是他创造性地将湿热病从温病学中独立出来而自成体系。并且概括性地归纳了湿热病证的辨证提纲。关于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强调了内外合邪的致病特点。在治疗方面,以卫气营血为辨证总纲,创立了清泄宣透、辛苦化湿泄浊、苦温燥湿、清热利湿等的治疗大法。

再晚一些时期的另一位温病学大家吴鞠通对于湿热病的贡献,是对湿热致病的各种具体病证也确立了相应的病机、治法、方药,使湿热病病的治疗逐步呈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局面。创制了三仁汤、黄芩滑石汤、薏苡竹叶散等名方,明确了湿热病的治疗禁忌,大大丰富了治疗湿热病的内容和治法。

现代中医认识到,湿热病的发生是由外因、内因交互产生的。外因与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有关,脾胃功能失调是湿热病发病的内在原因。脾胃运化失司,水湿滞留,外界湿热之邪入侵,内外相合,则生湿热病。内外双重因素联合作用人体,而内因是内在主导因素。

湿热病的病理特点复杂、多变,表现为湿阻、热蕴、气滞、血瘀、气虚,各病理因素之间既相互影响,还可互为因果,这都让湿热病成为棘手的疾病,常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接下来再谈谈湿寒。

湿寒

湿热之证,因为中医发展,以及后来的中医温病学学派的系统性研究,让湿热病成为一门细分学科。

而与湿热相对的寒湿,却未能自成一派,中医古籍也未能专病来研究和论述,只散见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历代医家的医案论文中。

湿寒病多由阳气不足、湿寒过盛的人患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由于当代人多喜凉食冷饮,湿寒之气直中胃肠,伤及中焦阳气,造成脾胃阳虚,不能化阴,湿寒困脾,致使升降失调,导致三焦气机不畅,水布失常,经络不通,水液代谢失常。

湿寒证还可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美尼尔氏病、慢性咽炎、颈椎综合病、肺炎、胸间积液病、冠心病、湿寒造成的多种胃病、肝病、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病、坐骨神经疼等,可参考融合中西医理念结合治疗。

湿寒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阴湿寒邪,阳气被遏,不能升清降浊,化阴布水,症见身冷体倦,水谷不化,腹满肿满,呕逆泄泻等导致的。

此外,湿寒之邪与风邪相伍成湿痹,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湿寒

古籍中的肝水简介

注解肝水为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