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书法作品欣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8浏览:5收藏

褚遂良书法作品欣赏,第1张

 唐代名臣褚遂良,博涉经史,工于隶楷。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其字被称之为褚体。喜爱书法的人都喜欢临摹他的字体。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褚遂良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褚遂良书法作品欣赏

 褚遂良书法作品1

 褚遂良书法作品2

 褚遂良书法作品3

 褚遂良书法作品4

 褚遂良书法简介

 姓名:褚遂良

 个人简介: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涉经史,工于隶楷。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叹息:“虞世南没后,无人可与论书者矣!”魏征就推荐褚遂良,并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宝爱王羲之书法,以金帛悬赏征购。一时天下王书争送至京,难辨真伪。惟遂良能品评鉴别,并编目藏入内府。其书法继承王羲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通,见重于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传世墨迹有《倪宽赞》、《阴符经》,碑刻有《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碑》、《房玄龄碑》等。

 主要作品:

 1、《帝京篇》

 贞观十九年(645)八月,五十岁时书,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行书,载于《金石录》。

 2、《太宗哀册》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十四岁时书。褚遂良撰并楷书,载于《金石萃编》。

 3、《潭府帖》

 刻入《淳化阁帖》、《东书堂集古法帖》、《宝贤堂集古法帖》、《泼墨斋法书》《契兰堂法帖》。黄伯思《东观余论》认为是伪作。《淳化阁帖》中另有《山河帖》,黄伯思认为是从《枯树赋》中抄出。

 4、《褚遂良书》

 刻入《大观帖》。

 5、《赐观帖》

 刻入《汝帖》。

 6《六月八日帖》

 同上。

 7、《草书阴符经》

 刻入《博古堂帖》、《停云馆帖》。

 8、《度人帖》

 刻入《博古堂帖》、《停云馆帖》、《玉烟堂帖》、《清鉴堂帖》、《餐霞阁法帖》、《澄观阁摹古帖》。

 9、《褚中令》

 刻入《群玉堂帖》。

 10、《乐志论》

 刻入《戏鸿堂法书》。

 11、《枯树赋》

 刻入《戏鸿堂法书》、《玉烟堂帖》、《泼墨斋法书》、《藏真帖》、《玉虹鉴真续帖》。

 12、《清娱墓志铭》

 刻入《郁冈斋墨妙》、《泼墨斋法书》、《翰香馆法书》。有人断为伪作。

 13、《老子西行经》

 刻入《玉烟堂帖》、《藏真楼帖》、《秀餐轩帖》、《懋勤殿法帖》。

 14、《千字文》

 刻入《渤海藏真帖》、《澹虑堂墨刻》、《莲池书院法帖》。

 15、《霜寒帖》

 刻入《式古堂法书》。

 16、《群真百宝经》

 刻入《懋勤殿法帖》。

 17、《贝苓者传》

 刻入《懋勤殿法帖》。

 18、《临王献之字学表》

 刻人《懋勤殿法帖》、《墨妙轩法帖》。

 19、《战国策一则》

 刻入《古宝贤堂法书》。

 2O、《乐毅论》

 刻入《滋蕙堂墨宝》。

 21、《黄庭经》

 刻入《契兰堂法帖》

 22、《美人赋》

 评价:

 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示褚,让他鉴别真伪,他无一误断,足见他对王的书法研习之精熟。

 由于继传统而能创格,《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苏轼的书法作品介绍如下:

欣赏:

苏轼书法列为宋四家之首,富于才情、善于抒情的苏轼书法,天真烂漫,是宋代书法中最长于抒情的书法艺术。他学养深厚而又极富才华,一生历尽坎坷,但豪放乐观,他的书法也体现出这种精神

考其书法,“东坡先生少日学兰亭,中岁喜学颜鲁公” (黄庭坚语 。据介绍,判凤翔时写的《亡伯父苏涣诗帖》是较早的作品,小楷诗稿,此帖极具典型的晋人小楷风味。熙宁年间在京时写的《治平帖》,赵孟认为“字画风流韵胜”;

判杭时的《钱塘帖》知密时的《气超然台诗帖》知徐时的《黄楼帖》知湖时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诗帖》等都是任情纵意,字字断还欲连的小行书,真正的兰亭风格。在黄州以前,苏轼的书法主要是继承二王,继承传统,典型的晋人风格。

《前赤壁赋卷》,是苏轼手抄赤壁赋送给友人钦之的,是其文章境界的最完美的书法表现形式。苏轼书法一直以二王为准则,但此时经历过乌台诗案后,他的人生观改变了,他的书法面貌也随之改变。 

 在为自己的家里挑选书法作品的时候,对于书法作品中的内容一定要仔细挑选。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家中书法作品内容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家中书法作品内容精选欣赏

 家中书法作品内容精选1

 家中书法作品内容精选2

 家中书法作品内容精选3

 家中书法作品内容精选4

 适合书法创作的文本

 蜀纸麝煤添笔意;越瓯犀液泛茶香。

 黑发不知勤学好;白头方悔读书迟。

 蛛丝有力萦琴带;蠹粉无声点研池。

 集古人文为目录;揽当世事察时风。

 遥看北斗挂南岳;常撞大吕应黄锺。

 (闻一多)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

 游者当知山所向;静时犹有水能听。

 (何绍基)

 游春人若在天坐;听曲情随流水生。

 (集兰亭序字)

 寒岩枯木原无想;野馆梅花别有春。

 (释弘一)

 窗外淡烟无墨画;林间疏雨有声诗。

 窗含远树通书幌;风颭残花落砚池。

 (集唐诗句)

 窗含竹色清如许;人比梅花瘦几分。

 谢傅心情托山水;子瞻风骨是神仙。

 (集怀仁圣教序字)

 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也精。

 疏松影落空潭静;细雨春香小洞幽。

 瑞气回浮青玉案;清名合在紫微天。

 (集唐诗句)

 瑞气氤氲梅窃笑;春光旖旎燕思归。

 路从绝处开生面;人到後来看下台。

 置酒张灯促华馔;投壶散帻有馀清。

 (吴昌硕)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新天新地新图景;春山春水春意浓。

 (王夫之)

 侯马盟书笔锋清丽,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对于我国研究先秦时代的书法字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侯马盟书经典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侯马盟书经典书法作品欣赏

 侯马盟书经典书法作品1

 侯马盟书经典书法作品2

 侯马盟书经典书法作品3

 侯马盟书经典书法作品4

 侯马盟书简介

 侯马盟书,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前489) 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1965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发掘山西侯马晋国遗址时发现,同年11月至次年5月发掘。盟书又称"载书"。《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注:"载,盟誓也,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当时的诸侯和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这种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以取信于神鬼。侯马盟书是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字迹一般为朱红色,少数为黑色。字体近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盟誓遗址的发掘 "盟誓遗址"在侯马晋国遗址的东南部,面积约3800平方米,分"埋书区"和"埋牲区"两部分,埋书区集中在西北部。在盟誓遗址内共发现坎(埋牲的土坑)400余个,坎的底部一般都瘗埋有牺牲,大坎埋牛、马、羊,小坎埋羊或盟书。绝大部分坎的北壁底部还有一个小龛,其中放一件古时称为"币"的祭玉,个别坑埋有数件。埋盟书的坎没有龛和玉币。这些玉币和牺牲都是在盟誓时向神或祖先奉献的祭品。用作祭祀的玉币有璧、 璜、瑗、玦、珑、璋、 圭和残碎玉料块,都是用透闪岩等石料制成,雕琢纤细,颇为精美。书写盟书的玉石片,绝大多数呈圭形,最大的长32厘米,宽近4厘米,小的长18厘米,宽不到2厘米。

 侯马盟书的价值

 数以千计的侯马盟书,其完整而有系统的盟辞内容,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是非常罕见的。侯马盟书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为我们研究春秋后期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奴隶主专政向地主阶级专政转变过程中的政治,以及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出土"盟书"的侯马,正相当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的汾浍两河之交地区。"侯马盟书"正是晋国迁都到新田以后的产物。侯马盟书这批珍贵历史文物的发现,证明了今天侯马地区,就是"晋都"的宗庙"上宫"所在地,"定宫"一词的出现,也进一步证明侯马晋国遗址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确认古"新田",即是今日侯马,提供了可靠的文字证据。

 侯马出土的盟书多达5000余件,能辩识文字的就有653件,其总字数约3000余字。除去重复,单字也有近500个。这批珍贵的文物,为研究东周文字提供了可靠资料,就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历史方面 ,它无疑也是一批宝贵的实物资料。

 侯马盟书是我国春秋晚期晋国的官方文书。盟书文字是用毛笔朱色或是墨色书写在石片和玉片上的盟辞誓言。这一批文字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古代文字中用毛笔书写而篇章完整的古人手书真迹。

 朱书的侯马盟书盟辞文字,其风格与铜器《栾书缶》、《晋公 》有相似之处,其笔法与战国楚之帛书,信阳简书亦有相同之处,但是,略具浑厚风格。

 侯马盟书文字,书法非常熟练,有的纤巧,有的洒脱,均出自"诅祝"人之手,不是一个人的笔法。有的字迹小到02公分,但是,笔锋仍然非常清晰,可知其文字必然是用柔软而有弹性毛笔书写,这是无疑的。

 侯马盟书的书法艺术独具风采,别具一格。盟书文字的时代,晚于甲骨文,与金文时代大体相同。经考古研究侯马盟书辞文书法与甲骨文、金文不相同。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能够记录语言的成熟文字,是契刻在"龟甲、牛胛骨、鹿头骨"等甲骨上的文字,有用土红色书写而后契刻的,也有直接契刻成的。有前期和后期之分,前期文字线条僵挺粗犷,后期渐趋秀丽。 但是,甲骨文字笔画多为表示"刻意",很少有书写的"笔意"。金文有"商、西周、春秋、战国"之分,但是金文皆为范 铸铭文,缺少书写的风韵。

 侯马盟书辞文,是晋国人用毛笔手书的文字真迹,最能直接地,真实反映,春秋时代古人书写艺术的一批书法珍品。盟书文字,字形古雅,运笔流畅,书体章法自然是其特色。由于盟书辞文书写是出自多人之手笔,故其字体风格呈现出有的浑厚凝重,有的飘逸洒脱。盟书辞文在书写运笔中强烈展示出柔软毛笔特有的弹性韵律,行笔轻重有度,具潇洒秀劲之 风格,又不失古朴典雅,变化繁杂,是其文字的又一特色。它反映了盟书是秦统一之前,文字的风格,属大篆体系。

 侯马盟书文字书写笔法特点是,运笔出锋。即侯马盟书文字运笔之笔锋外露明显,它区别于向左右的斜笔画,经常出现有收笔自然回勾的笔意,它是毛笔手写熟练快速自然形成的。这种运笔方法在盟书中十分多见,反映东周时代文字的风貌。

 侯马盟书为写在石、玉片上的朱书文字。我国古代有杀牲取血、血写誓辞之说。侯马盟书文字却是用红色矿物质颜料写成的。这是血书盟辞习俗的延续与改进 ,既保持了盟书的内涵,又突出了北方文化的特色。

 侯马盟书辞文书法是古代先民创造的精美艺术品,是晋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这批资料已全部收入《侯马盟书》一书,可供查阅研究。

 中新网4月29日电 (刘士斌 秦明忠)记者29日上午获悉,由山西省委宣传部、临汾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六届"山西侯马·晋国古都文化节"将于5月26日开幕。

 此次文化节的主题为:"传承、合作、发展",活动内容精彩纷呈:谭晶、蔡国庆、屠洪纲等著名歌手在出开幕式上亮相演出。主办方将举办 "晋国古都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讨会"、 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古玩交易会, "裴氏后人书画巡回展首展"、"晋南七县市书法展",彭真铜像落成典礼等活动。

 山西侯马,古称"新田",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时期晋国晚期的都城。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5年,晋景公以"土厚水深、居之不疾"而迁都新田,传位十三世,历时209年。晋国的起源,是山西省简称"晋"的由来。在新田,韩、赵、魏三家分晋,结束了晋国的历史,揭开了战国七雄逐鹿华夏的序幕。

 悠久的晋国历史,为侯马留下丰富的文化资源。"侯马晋国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间出土的具有重大考古价值的"侯马盟书"、"晋侯鼎"、"空首布币"等晋国文物世人罕见,其中,"侯马盟书"震惊中外史学界,1995年被评为建国以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辉煌灿烂的晋国古都文化,成为三晋文化乃至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的书法名家,他们创作出了非常不错的作品,他们的书法作品往往都是价值千金,是古玩家都喜欢的收藏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代名家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1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2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3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4

 古代书法大家趣闻

 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是一个长着四个眼睛的人,他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徐华志书法作品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徐华志书法作品

 东床择婿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

 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

 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

 你猜这位青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后来他真的成了杰出的书法家。

 徐华志书法作品

 皇帝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徐华志书法作品

 “戒珠”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徐华志书法作品

 偶创飞白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取而代之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苏是苏轼,即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这都无可非议。可“蔡”呢有人说是蔡京,也有人说是蔡襄,到底是谁呢其说不一。

 最通常的说法是,本来这个蔡是蔡京,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可特别憎恶他的人品,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他为了排除异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坎头处死。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那座“元佑党人碑”砸个粉碎。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极坏,人们怎能容忍他在“四大书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开除了。可“苏黄米蔡”又说顺口了,就让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于学习先人精华,又特别刻苦努力,书法很有特色。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排在“四家”之首,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

 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他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连一些权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阳桥,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荫大道,为当地人民所欢迎。

 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垂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

 徐华志书法作品

 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

 徐华志书法作品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徐华志书法作品

 穷和尚成了大书法家

 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比智永、郑虔、怀素要好得多,难道不应该趁这大好时光,奋发自励吗

褚遂良书法作品欣赏

 唐代名臣褚遂良,博涉经史,工于隶楷。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其字被称之为褚体。喜爱书法的人都喜欢临摹他的字体。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