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的8大虎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5收藏

三国曹魏的8大虎将,第1张

分别是: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

1、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又称盲夏侯,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

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死后谥为忠侯。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2、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惇从弟,东汉末年名将、军事家,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于定军山被刘备大将黄忠所破,战死,谥曰愍侯。

3、曹仁(168-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封陈侯。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

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大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军。

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之战中挡住了关羽的进攻,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军襄阳。

4、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曹操追袭董卓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征徐州时,张邈、陈宫举兖州叛迎吕布。当时正闹饥荒,曹洪在前开路,占据了东平、范县,征集粮食以接济后续部队。曹操在濮阳征讨张邈、吕布,吕布败退,曹操遂占领了东阿,转而又攻克了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等十余座县城。

曹洪在这些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任命为鹰扬校尉,迁为扬武中郎将。

5、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斩杀曹军统帅夏侯渊。曹操十分忧虑汉中战事,遂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后督徐晃等于阳平关,击破刘备别将高翔。曹操从长安率军进入汉中,但其后却无法击破刘备,遂决定放弃汉中。

曹操命令各路军队陆续退出汉中,又令曹真到武都去迎接曹洪所部回屯陈仓。

6、曹纯(?-210)字子和,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武将,曹操从弟(从祖弟),曹仁之弟。

曹纯是曹操部下精锐部队“虎豹骑”的统领者之一,因在平定北方的战役中颇有功绩,被加封为高陵亭侯。死后谥曰威侯。曹纯擅战,甚得人心,为人重纲纪,不失理智,好学问,敬爱学士,闻名天下。

7、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武将、军事家,曹操族子,曹洪从子。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曹操称赞其为“千里驹”,如同亲子般看待,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

曹休与贾逵相来不和,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曾想授予贾逵符节,曹休从中作梗,说道:“贾逵性情刚烈,一向轻视诸将,这种人不可都督一方。”曹丕于是打消了重用贾逵的念头。

后来石亭之战,如果没有贾逵的及时救援,曹休肯定全军覆没,贾逵不记前嫌,奋力相救,但曹休得到救援后,埋怨贾逵救援太迟,于是当场呵责贾逵,以大司马的名义敕令豫州刺史贾逵帮他捡拾弃仗。

贾逵认为自己心中无愧,于是对曹休说:“本是为国家担任豫州刺史,不是来此为大司马拾捡弃仗的。”乃独自引军退还。随后贾逵与曹休互相上表弹劾对方,魏明帝虽知道贾逵为人正直,但仍然必须倚仗身为宗室重臣的曹休,于是判定二人都没有过错。

之后曹休还在为这些事怨恨贾逵,但贾逵到最后也没再与曹休争吵半句,贾逵因此深受当时人的赞誉。

8、夏侯尚(?-226年),字伯仁,三国时期曹魏武将,夏侯渊从子,与曹丕亲近友好,曹操时期历任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黄门侍郎,曾随曹彰远征乌桓,得胜归来。

《三国演义》中,夏侯尚为夏侯惇之侄,随曹洪出兵汉中,同韩浩一起被派往支援张郃,为蜀将黄忠所败,改投定军山夏侯渊军,在交战中被黄忠生擒,后被夏侯渊用俘虏的蜀将陈式换回。在交换过程中,背中黄忠一箭,受了重伤。

徐晃解救樊城之围后,夏侯尚同徐晃镇守襄阳,又随徐晃攻取上庸。后来夏侯尚又参与三路伐吴,被吴将陆逊、诸葛瑾杀得大败。

-八虎骑

陈寿写《三国志》时把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等东吴十二位英勇善战的大将一起合传,并在最后批注说“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所以这十二人被称之为江东十二虎臣。

十二人之中可能以甘宁、周泰、黄盖、丁奉、程普等人最为人所知,可是其中却有一位被低估的虎将,虽然他声名不显却是十二虎臣中难得的大将之才,此人不是程普也不是甘宁,而是蒋钦,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分析一下。

第一,蒋钦投效江东时间比较早,十二虎臣中除了程普、黄盖和韩当三位老将之外,他和周泰、陈武、董袭四人是第二批在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中投奔的;他的能力在平定江东山越此起彼伏的叛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果说贺齐是山越第一克星的话,蒋钦则可能是仅次于贺齐的山越第二克星,他有一个职位很能说明问题,因为讨伐山越功勋卓著他被孙权拜为讨越中郎将,越指的就是山越,这是孙权特意为他设的一个名号。

不仅如此,《三国志》记载:“贺齐讨黟贼,钦督万兵,与齐并力,黟贼平定。”也就是说蒋钦在和贺齐讨伐山越的时候,曾率兵一万,这是个什么概念?整个赤壁之战周瑜麾下也才几万兵马,如果不是蒋钦有大将之才能力出众的话,孙权何以放心能让他“督万兵”?

蒋钦受封讨越中郎将是在赤壁之战前,这个时候的中郎将在东吴可没几个人有!比如周瑜、程普、韩当等这些老资格的才有,十二虎臣中大部分都只是校尉都尉一级,蒋钦的这个中郎将可是实实在在的由军功积累而成的。

第二,215年的逍遥津之战中孙权差点被张辽活捉,他最后之所以能逃得生天除了战马关键时刻有如神助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凌统、蒋钦、甘宁、潘璋等人的死战为孙权争取了时间,所以战后孙权论功行赏,蒋钦被封为荡寇将军。

荡寇将军是一个级别相当高的杂号将军,三国时期除了蒋钦之外还有张辽,关羽,张郃等人也担任过此职位,可见此职位绝非一般大将可以出任!从中也能看出孙权对蒋钦能力的肯定,而且同一时期在世的十二虎臣大部分还在偏将军中郎将位置上,和他相比颇有不如。

第三,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时大概的部署是兵分四路:吕蒙和陆逊两路是进攻的主力,朱然和潘璋负责拦阻关羽陆路的退路,还有就是蒋钦独自领兵从水路拦截关羽,《三国志-吕蒙传》记载:“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又是一次单独领兵万人作战!吕蒙陆逊能力自然不必说,如此大规模的战役,蒋钦能独立于吕蒙陆逊之外单独自领一军,领兵能力自然是得到孙权的认可。

陈寿《三国志》把江东十二虎臣合传,除了程普、黄盖、韩当三位孙坚时代的老将之外,第四个介绍的就是蒋钦;可惜蒋钦死得早了点,在袭取荆州之后不久就和吕蒙甘宁等人差不多同时去世了。

可以这么说,十二虎臣中,蒋钦虽然声名不显不如甘宁、周泰等人,但是其领兵能力出众,是十二虎臣中难得的将才,毕竟十二人之中能有资格在同一时期统兵万人单独作战的屈指可数。

五虎上将的名头,很多人都听说过,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五位大将。这五位大将都跟随刘备,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大功。只是,至于这五个人的排名,却似乎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魏延,同样也是有勇有谋的大将,但是为什么却不能跻身五虎将的行列呢?魏延究竟比其他人输在了哪些地方,五虎将又分别都是谁呢?

五虎上将,指的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一同跟随刘备创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大将,一般来说,就是关张马黄赵,即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至于五个人的排名问题,我们稍后再谈。这五个人,其实并非是刘备封的,而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写书的时候,把他们五个人合在一起写了一篇传,只不过这个时候并没有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

但是,陈寿距离我们也有近一千八百年的时间了,漫长的朝代更迭,文学的发展,总会有很多民间传说诞生,于是,这五个人就在民间不断的演变中,被塑造成了五虎上将的形象,在很多古籍作品中都有所展现和记录。

人一多,必然会出现排名先后的问题,所以关于五个人的座次问题,也就是他们的顺序问题,在很多古籍中都有所不同。早期的《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中,是关张马黄赵,之后又有很多变动,清朝时期,毛宗岗父子的《三国志演义》,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三国志传》的基础上,修编成现在通行版本的《三国演义》,将赵云的位置放在了第三位,成为了关张赵马黄。

在其他的很多小说中,五虎上将都被各种引用,只不过都是作者根据五虎上将得来的灵感,把自己笔下的人物也排了个五虎。例如《水浒传》中,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为梁山五虎将,《大明英烈传》中,徐达、汤和、常遇春、胡大海、沐英为明朝开国五虎将,在很多隋唐小说中,单雄信、王伯当、王君可、谢映登、罗成为瓦岗五虎。

而前面也提到,五虎将的说法是后世人的运用,在刘备时期,他可没有封什么五虎上将。而至于为什么魏延不是五虎将之一,原因之一,就是他的自资历不够。他加入刘备阵营的时候约莫二十八岁,三十岁都不到,而加入之后,刘备进位汉中王那一年,关羽59,张飞53,马超43,黄忠更是71,魏延最小,只有36。相比之下,他实在是太过年轻了,不仅如此,当时他的功劳也不怎么大。

《三国志》中,对于魏延和黄忠在两川作战的表现的评价分别是,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黄忠则是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可以看见,魏延关于功劳的就只有四个字数有战功,跟黄忠一比,的确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了,因此,魏延的功劳不足以支撑他成为五虎将之一。

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夏侯渊留守汉中,刘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得到汉中,而夏侯渊最终被黄忠所杀,反观魏延,就连刘备一方参战的主要名将都没有排上号,更不要说留下什么大功了。

更要命的是,魏延尽管不像《三国演义》里面那样是个反叛人物,反而对蜀汉忠心耿耿,可是他的性格却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跩起来不输关羽,地位又不如人家,这样的人,恐怕到了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吧?

因此,综合评价来看,魏延的确没有太大的资格进入五虎上将的行列,这也不算委屈了他。

分别是:独眼将军夏侯惇、虎步关右夏侯渊、有天人之称的曹仁、虎豹骑统领者曹纯、精忠救主的曹洪、千里驹曹休、入为腹心出当爪牙的夏侯尚、抗蜀名将曹真。这八位将领或是在曹操创业时立下汗马功劳,或者在曹丕,曹睿时期镇守一方,各凭智勇,独当一面,为后人所崇敬。

八虎骑,又称“八虎将”,是指三国时期曹操部下的八位宗亲中的名将,因为在史书《三国志》中同属一卷,又都是出类拔萃的英豪人物,深受现代的网友们喜爱,后者尊称这八位为八虎骑。

人物简介:

1、夏侯惇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

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到摩陂,召夏侯惇同车,不经通传,自由进入曹操的卧室。后受拜前将军,督各军还寿春,徙屯召陵。

据《曹瞒传》及《世语》记载,桓阶劝曹操称帝,夏侯惇认为应先灭蜀,蜀地平定了则江东自会归服,二方既定,然后遵循舜、禹的道路,登基称帝,曹操听从这个意见。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赐夏侯惇谥号为忠侯,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

青龙元年(233年)五月壬申日,夏侯惇与曹仁、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2、夏侯渊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常常出敌不意,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征伐关中与凉州,斩梁兴、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族、氐族、屠各等外族势力,虎步关右。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军至阳平关,夏侯渊率张郃、徐晃等将与其相拒,以徐晃破陈式、张郃驻广石,刘备攻而不克,双方相持至第二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郃,张郃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

夏侯渊派张郃守备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备鹿角南部,刘备于是全力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遂分军一半往救张郃,于是刘备又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趁夏侯渊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之时,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渊军,夏侯渊遂战死。谥曰愍。

3、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

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

赤壁之战结束,周瑜乘胜进取荆州,与镇守南郡的曹仁大战,曹仁用曹操遗计诈败引周瑜入城,随命放箭,周瑜中箭败退。然此后反中东吴军士诈降之计,被周瑜杀败。

后曹仁随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平定汉中,并南下抵挡孙权的进攻,此后负责镇守襄阳。汉中之战后关羽进取襄阳、樊城,曹仁死守樊城,后于战中命令弓弩手放箭,射中关羽右臂。

后曹操遣徐晃来援,终解樊城之围。曹丕称帝后封曹仁为大司马。夷陵之战后,曹仁奉曹丕之命进军濡须口,却被守将朱桓杀败,回到洛阳,不久后病逝。

4、曹纯

曹纯(?-210),字子和,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纯是曹操的堂弟。十四岁丧父,与一母同胞的兄长曹仁分家居住。

后继承了其父的家业,颇为殷富,家中僮仆、宾客有上百人之多,但曹纯年纪轻轻便能以纲纪持家,督御仆从,管理偌大家业而不失条理,因此乡里人都认为其很有才干。

曹纯崇尚学问,尊敬学问渊博的儒士,因此很多儒士都来投靠他,使曹纯的名声为远近所称颂。中平四年(187年),曹纯年未弱冠即进入朝廷担任黄门侍郎,年仅十八岁。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祸乱京师,曹操逃到陈留,二十岁的曹纯于是跟随曹操到襄邑募兵,从此开始了追随曹操征战的戎马生涯。

曹纯是曹操部下精锐部队“虎豹骑”的统领督,因在平定北方的战役中颇有功绩,被加封为高陵亭侯。死后谥曰威侯。曹纯擅战,甚得人心,为人重纲纪,不失理智,好学问,敬爱学士,闻名天下。

5、曹洪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曹操追袭董卓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

官渡之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后据张飞等于下辩,破斩任夔,退张飞与马超。曹丕即位时封曹洪为骠骑将军,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免死,贬为庶民,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后复拜为骠骑将军。曹洪逝世,追谥曰恭侯。

6、曹休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武将、军事家,曹操族子,曹洪从子。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曹操称赞其为“千里驹”,如同亲子般看待,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

汉中之战中,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为征东大将军,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公元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大败,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

7、夏侯尚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之侄。

曹操平定冀州,以为军司马、五官将文学,迁黄门侍郎,随曹彰远征乌桓,得胜归来。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好,以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攻拔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封昌陵乡侯。

黄初七年卒,谥号为悼,其子夏侯玄继嗣。正始四年,配享曹操庙庭。

8、曹真

曹真(?~231年),本名秦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魏武帝曹操养子。

幼年丧父,力大勇猛,授虎豹骑。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封为灵寿亭侯。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参与汉中之战。

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国将领孙盛,迁中军大将军、给事中。曹丕病重时,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封邵陵侯。率军抵御蜀国诸葛亮进攻,迁大司马。

太和五年(231年),因病去世,谥号为元,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古代的猛将再厉害其实也只是凡人,在古代他们觉得最凶猛的动物就是老虎了,所以称虎将,虎女都是一种赞扬。至于神兽或者圣兽,都是古代人很尊敬甚至畏惧的,怎么可能称自己为什么圣兽,那就不是自信了,而是不知天高地厚,没有畏惧的心理。古代再厉害的人往往都会被时代局限。

老虎由于脚上生有很厚的肉垫,老虎在行动时声响很小,机警隐蔽。它在雪地上行走时,后脚能准确地踩在前脚的足迹上。虎最精良的攻击武器就是粗壮的牙齿和可伸缩的利爪。捕食时异常凶猛、迅速而果断,以消耗最小的能量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获为原则。但终究只是凡物。

四圣兽四神兽都是指中国传说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古代战争中,因为都是冷兵器和极为笨拙的火器,所以,个人武力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几百个精兵,穿着最好的铁甲,手持锋利的长矛斩马刀,加上练习武术,的确能横扫几千人,一点儿不夸张。尤其是那些农民军,往往没有盔甲,只有锄头木棒。

所以古代的可以称作虎将,能够以一敌百也不为过。但是到了现代由于武器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靠军团作战,而不是个人的武力。虽然有时候个人武力也很重要,但是也没有称自己为虎将的说法了。

三国曹魏的8大虎将

分别是: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1、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又称盲夏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