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究竟在哪?寻找真正的“桃花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3收藏

桃花源究竟在哪?寻找真正的“桃花源”,第1张

 常德桃花源

 桃花源在哪?现在的江南之地,有很多以“桃花源”命名的地方,其中最受关注的、也最有可能是真正“桃花源”的所在地有三处:一是武陵“桃花源”;二是常德“桃花源” ;三是歙县“桃花源”。

 桃花源在哪?武陵“桃花源”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桃花源”本是指湖南省的武陵县。武陵县的苗族人向来都对桃树非常崇拜,而且至今还保留着《桃花源记》中所说的“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风俗习惯。当时苗族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贫富现象并不明显,不存在剥削与压迫的社会现象,很符合陶渊明心中与笔下的“世外桃源”。陶渊明是东晋人,与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文人刘敬叔,他在《异苑》中也提到了与“桃花源”非常相似的一处地方。

 桃花源在哪?常德“桃花源”说

 这种说法认为桃花源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西南的沅水河畔,这是一处由桃花山、桃源山和桃花湖构成的风景胜地。这里还有一条桃花溪,花开时,恰如文章中所写的那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沿着桃花溪向上走,很快就能来到一个山洞口,这个洞口非常狭窄,小心地穿过之后,眼前就会“豁然开朗”,一片人间仙境就会出现在面前,这处地方现在叫“秦人村”。

 常德市,古时曾叫过武陵县,1911年以后才改称常德。在此之前,这里一直都是武陵郡的下辖地方。《桃花源记》中已经指出“桃花源”位于“武陵”,此处风景又与文章描写的非常相似,所以许多人认为古时的“桃花源”就在这里。不过以上两处地点都在湖南省境内,第三处地点在安徽省黄山市,一部分人认为这里的歙县“桃花源”才有可能是原址。

 桃花源在哪?歙县“桃花源”说

 歙县是安徽省非常小的一个县,与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原籍鄱阳郡交界。古时候,歙县南边有座武陵岭,岭下有个武陵村,村人们都以捕鱼为生。这里也有一条小溪,沿着小溪往上走,就可以看到一处处桃林,小溪的尽头有个山洞,被称作“桃源洞”。穿过“桃源洞”,就是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这里有良田、美池,有桑竹、小桥,还有流水、人家。这里历来被人们称作“桃花源”、“旧秦村”。因为这里的景物、地理与《桃花源记》中非常相似,所以也被列为“桃花源”的重点考证地点之一。

 总之,对于桃花源在哪里,世人还是没能争辩个清楚。如果陶渊明能预测到他笔下的“桃花源”将在千百年后,给世人带来如此多的疑点,可能这位东晋的文学家在写文当时,就会清晰地写明地点了。

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在今湖南常德市。

陶渊明的一首《桃花源记》给我们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扇通往理想世界的大门,可是很多人疑问世界上真的有桃花源这个地方吗?如果真的有桃花源这个地方的话,现在位于哪里呢?现在不妨让我们慢慢来分析一下桃花源究竟在哪里。

从历史角度来分析一下,当时社会背景是东晋末年,面临改朝换代的时候总是民不聊生的时候,陶渊明先生就给大家记述了一个世俗的渔人偶然进入与世隔绝之地的奇遇记。在文章中,陶渊明塑造了一个没有阶级纷争,没有压迫和剥削,安居乐业,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平等发展的社会,这跟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完全相反的,同时这也是陶渊明内心对于理想世界的反应和向往。所以现在有很大大部分学者认为,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对当时的社会的无奈,为追求一个平静安乐的社会所写。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文中的地名来分析一下,“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这里出现了武陵,武陵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常德市内现有4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花源风景区,桃花源景区内风景秀丽,里面的历史遗迹众多,也很是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所以我们也可以认定湖南常德内的桃花源是最接近陶渊明文中所描绘的地方。

但是,后文中可以知道,后人去再寻找的时候已经寻不见了,所以我们不妨就认为这是陶渊明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罢了。

8.(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9.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10.(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11.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12.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在中国真的有此地吗?

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记》。说是武陵地方的一个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看到渔人大吃一惊,纷纷请他回家吃饭饮酒,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逃进桃花源来生活。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过汉朝,汉朝以后又有晋朝。渔人在这桃花源里住了好几天,想家了,就与他们告别。出了桃花源,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

这一“仙境”可能是诗人的理想世界,但是自从这篇文章产生以后,广大读者总想知道的“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有人说在陶渊明家乡庐山的某一座山谷中,有人说在安徽古徽州的黟县。说是这里有一座武陵岭,有武陵村,还有一块九十一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它的地理环境极像文章中描写的桃花源,而且这里还有姓陶的人家,从他们的家谱来看,他们的始祖就是陶渊明的子孙。

但是一般都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省桃源县。

桃花源面对滔滔的沅江,背倚巍巍的山峰,行人走过桃花源牌坊,就是桃花溪水。沿着溪水前行,有一大片桃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与陶渊明文章中描写的一模一样。桃林深处有一座桥,过桥不远,就能看见秦人的古洞,进洞行走数十步,眼前就“豁然开朗”,看到“土地平旷”的千丘田,“屋舍俨然”的豁然轩。千丘池旁有“延至馆”,说这是桃花源中人宴请渔人的地方。人们还说,最早来到这里的三个人是一个男的,两个女的。男的叫李立,是为了逃避秦始皇抓民(亻夫)修长城;一位郭嫂是为了逃避秦始皇选民女进宫;还有一位老妈妈是失去儿子媳妇的孤老。他们三人进入桃花源后组成家庭,生儿育女,以后渐渐组成村落。因是三姓组成,所以这村子叫做“三合村”。

根据历史的记载,这里早在汉代就以自然风景区著称,晋朝以后又建立了桃川宫等人文景观。大约在北周时代,人们发现这里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十分相似,就改名为“桃花源”。到了唐朝,正式开辟了从县城到水心岸的四十多公里的桃花源游览区。到了宋朝,从沅江畔到桃花山,形成巨大的建筑群,可惜在元末时被火灾所毁坏。明初得到复兴,明末又被火烧掉。清朝光绪年间,桃源县的县令余良栋重新修建了陶渊明的祠堂,沿山配置了亭台楼阁:问津亭、延至馆、穷林桥、水源亭、豁然轩、高举阁、寻契亭、既出亭、问路桥等,都是以《桃花源记》来命名。它的面貌一直保存到今日。

今日我们游览桃花源,景点就更多了,有所谓“内八景”,即烂船洲、桃花溪、遇仙桥、秦人洞、空心杉、摩顶松、炼丹台、瀹鼎池等。还有所谓“外八景”,即桃源仙隐、潼舫晚渡、漳江夜月、浔阳古寺、(艹录)萝晴画、楚山春晓、梅溪烟雨和白马雪涛。每中每一景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就以“烂船洲”来说,说是那位发现桃花源的武陵渔夫,名叫黄道真,他在桃花山洞口把自己的小船用缆绳结在那里,然后进入桃花源,在里面住了几天,再来到渡口,一看小船已经烂掉了。原来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于是,这块地方就被称为“烂船洲”了。

总之,《桃花源记》一文,为我们描绘了最理想的农村生活图景,我们到任何相似相近的田园村庄中,都会发现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记录的是真实的故事吗?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这是文学作品,只是作者一种美好愿望,这种地方是不存在的,作者最后也交待了,再去找这个地方,就找不到了。

《桃花源记》桃花源本身不存在作者为什么给我们它真实存在的感觉

是为了表达自己情感。桃花源寄托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不存在,是一个已婚男子遇到心仪女子浪漫邂逅、心驰神往,醉卧他乡,最终回归现实永失天涯的心理历程的艺术具象化。不忍卒读。

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是的。。在湖南省常德市。我去游玩过。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出名。。不过总还是没有诗中写得那么像个世外桃源,只是诗人的一种寄托。我们现在循着先人的足迹,心里默念著古代先哲的诗歌来探询这些历史文化名胜地,更多的只是一种内心精神的仰望,得到文化传承的薰陶,至于背离了诗人的初衷没有,已是后话。

《桃花源记》写的是真是假

比陶渊明稍后的年代有本叫《续齐谐记》的书,记载东晋人许彦挑着鹅笼赶路,碰到一个书生要求搭便车,偌大一个人钻进鹅笼,居然不觉得挤。坐下来休息时,书生从嘴巴里吐出一桌宴席,又吐出一个女朋友,书生睡着,女朋友又吐出自己的奸夫,女的睡着,奸夫又吐出自己的二奶,到最后,又一层一层地吞回去。 这个游戏简直像俄罗斯套娃,说明东晋人眼中的空间是可以伸缩的。而那位书生给挑鹅人许彦留下一个铜盆,是东汉初年的。东 跟东晋人同行,这时间也是可以伸缩的。 是不是东晋人也意识到宇宙空间真的有虫洞?无从得知,但至少说明东晋人的时空观念已是富有弹性的,陶渊明想出个桃花源来,真是不成敬意,小意思而已。 时空想象有多大,艺术就能走多远,是陶渊明用艺术思维在穿越。 设想2: 刻意选择在太元年间 物质上做不到穿越,但精神上可以穿越。孔夫子干过,他时不时说自己穿越到周朝初年,与周公举行会谈;《庄子》说周穆王 之间到了西王母那里,还听了音乐演奏大会。所谓穿越,就是与古人神交。 陶渊明穿越的具体时空是哪里?我们别忽视了文中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晋太元中”。这是穿越的时空点。陶渊明为何将穿越的飞船降落在这里?太元年间就是东晋孝武皇帝的年号,那其实是一个比较美好的年代。在这个年代,取消了按田产收税的规定,而是规定王公以下每人收三斛米,而且服役的人可以不交税,少交税确实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在这个年代,东晋取得了淝水大捷,那年,陶渊明19岁。 而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时代呢?公元421年,他所效忠的东晋已是历史名词,刘宋建立。这其实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年代,但是陶渊明对它很失望。我们看看公元419年郑鲜之对大将军刘裕的劝谏:“诸州大水,民食寡乏,三吴群盗攻没诸县,皆由困于征役故也。”南方洪水,老百姓没得吃,那些攻打州县的草寇,都是因为不堪徭役形成的。 人对现状失望,很容易产生穿越的心理,陶渊明把自己熟悉的太元年间稍微修改一下,盖一个“桃花源”的章,一部穿越小说就这么形成了。 这是一个美好而平易的理想。桃花源没有蓝月山谷那样的雪山、湖泊和深林,只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的景色在江南和岭南的丘陵地带很常见,山丘当中一块平地,有田地,有交通,有灌溉水系,有房舍鸡犬而已。当然,其中的人们很快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老人是百岁老人了,快活才寿命长。为什么快活?因为不交农业税。《桃花源诗》里面有一句:“秋熟靡王税”。秋熟的时候只管享受丰收的喜悦,不用担心农业税。这个场面极有可能是他年轻时所见江南的修改版。 答案: 为“穿越”之乐舍弃职场 陶渊明喜欢穿越。一点凉风就可以成为他穿越的工具,“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就来那么一点风,居然让陶先生穿越到上古时期的羲皇时代。所谓羲皇时代,就是那个人人可以和狮子老虎做朋友,吃饱了没事到处晃荡,可以和树上小鸟说悄悄话的美好和谐时代。他不解音乐,却准备一张无弦琴,喝醉了,就抚弄“以寄其意”,寄的什么意?就是穿越之意。他喝高了,就叫旁人走开:“我醉欲眠,卿可去。”我要穿越到理想世界去也,麻烦您走开点。 陶渊明穿越的工具很多:书,琴,酒,幻想。他经常沉湎在这种穿越到桃源的境界中。“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悠然之中,他用穿越的虚景美化眼前的实景,“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一次又一次地到了桃源的境界。这很妨碍他做官,你想想,一个老是出神穿越到桃花源去的人,上级怎么会喜欢呢?老是在大堆文件中忙乎的公务员,怎么有时间去“穿越”呢?>>

桃花源记是真的吗,真有这种事发生吗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肯定不是啊,只是陶渊明向往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战乱的境界啊

麻烦采纳,谢谢!

近日重读《桃花源记》,惊觉其奇幻诡谲不亚于当代西方的奇幻悬疑**;其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探讨足可成为政治学、社会学乃至哲学研究的范本;而洞察其中,或能一窥陶渊明的思想精神对于后世国人的影响深远的原因所在,即其构建了一个功利枷锁与功用束缚之外、使人复归身形之舒缓与心灵之自由的所在。

桃花源是怎么一步步“勾引”渔夫的?

文本开篇以“晋太元中”点明所叙之事的发生时间,但历来故事的真实性就争议颇多,因此这一时间的设置看似真实而平淡、不经意,但是一来增加了了日常世界与隐伏的奇幻叙事之间的张力,二来暗示了这一“超现实”的文本的强烈“现实关照”。

作者将武陵人的职业设置为“捕鱼为业”的渔夫,其庸常与质朴恰与陶渊明的“农夫”身份与视角有相通重合之处,也与民间故事中“山民-仙人”奇遇的传奇性有所承袭,而捕鱼所向的“河海”对于古人而言本身就是神秘未知之所。这一身份使其因与名利疏远而有了进入桃花源的机缘。但是,文末如此身份的人也有深重的功利心更为深刻地展现了人性共通的弊病。也有人认为,渔夫作为底层人民,其对于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的观望与羡慕更能够彰显陶渊明的底层关怀。

渔夫能够发现桃花源,或许关键就在这一个“忘”字。“忘”与庄子的“坐忘”、与李白的“醉”、甚至与西方酒神的“迷狂”多有相似之处,这是一种身心被审美性的力量所摄的契机,是一种超乎世俗的、进入超越性体验的临界状态。最重要的是,这“忘”与后文饱含功利色彩的“处处志之”形成对照。“忘”背后所代表的泯灭功利的态度是进入桃花源的秘钥。

“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一个“忽”字所显现的空间形态变化的突兀性,“桃花林”的极致美感,“中无杂树”的超自然现象都暗示了渔夫已逐步进入了超现实的世界。“落英缤纷”一词的妙处在于,由“缘溪行”而“落英缤纷”,渔夫从线性的行进,进入到了“落英”自上而下覆盖、充盈的完整的奇幻场域中。值得一提的是,“忽”字提示了桃花林是现实世界与桃花源之间的屏障。

至此,陶渊明在第一段中借渔夫发现桃花源的过程暗示了其对于人的功利的拒斥。

桃花源是怎么让时间停滞的?

经由“溪”这一媒介,渔夫看到了“山”的光。非自然而生的“光”在陶渊明的时代,并非寻常之物,可叹服的是陶渊明的想象力。更神奇的是,这“光”的开启性喻示与启迪性力量与西方《圣经》中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有奇诡的相似性。光在此处,吸引着渔夫,而在文章中,它是希望,是理想社会的象征。

陶渊明对于“桃花源”的构想绝非是无稽之谈,其中自有严谨的社会架构设计,也有陶渊明的生活理想蕴含其中。

“屋舍俨然”说明桃花源虽然没有主流社会严密的权力结构,但是也并非纯然的自由、散漫,而是有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以延续其运作、繁衍。不过,社会结构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即使各人心如止水、管理松散也难保罪恶、贪婪等腐败因子的滋生。所以维持桃花源安宁的原因究竟何在?还是说桃花源是违背社会学常识的想象产物,不可能真实存在?另一方面,“屋舍俨然”也可见社会生活富足,且没有贫富差距。

“良田美池桑竹”足见其以最原始的男耕女织的方式运作,这是其维持自给自足生活的原因之一。“鸡犬相闻”可见地方狭小,也可见安宁,更可见家庭与家庭、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对亲近的关系。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非常值得细究。桃花源中人的服饰与外部世界人相同,而服饰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渔夫是历史上唯一进入桃花源的人 ,此外桃花源再无外部世界的讯息,如此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桃花源自有其文明体系,保持自身的发展。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两句,可见在桃花源中,老有所养,则富庶、崇礼,文明,孩童自在,则安适、有活力。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与外部世界相较,桃花源因为人口有限、管理有度而维持着良好的社会运作,既有道家“小国寡民”的社会图景,又有儒家安居乐业、老幼各有所养的社会理想,而与主流社会皇权专制、如虎苛政、战乱频仍、人心惶惶的社会截然不同。至此,陶渊明借第二段表达了其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桃花源里人怎么看待外部世界?

桃花源里人的和善、友好已经成为了一种天性,他们对于外来的渔民没有丝毫的畏惧、排斥和反感,而是“便要还家”,使其迅速融入这一人情社会的内部结构中。

桃花源里人的祖先是因为躲避秦朝的暴政与战乱而来,也不在乎“秦”、“汉”、“魏晋”的更替。他们延续了与主流社会彻底隔绝的传统,既不用受皇权与战争的侵扰,又能够建构自有的社会组织方式、观念和话语乃至自由、独立、安定的生命形态。

一方面,他们证明了在主流社会之外不受干扰地践行另一种社会组织和人生形式的可能性。亦即在截然不同且相互隔绝的两个社会中,另一社会的价值尺度是失效的,比如“魏晋”这样的朝代名毫无意义,因此这一社会是足够自由的。

而另一方面,桃花源的存在本身就是桃花源中人对于主宰自我人生的宣扬、对于主流社会对于“人”的苛求的无声而有力的对抗。

闻及朝代更迭,众人的“叹惋”之中,有对于自己未能参与外部社会发展的遗憾,但更多的或许是对于主流社会众人遭受战乱、苛政之苦的同情吧。

渔夫临行,桃花源中人只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们希望这一社会形态能够永久存续,只是,他们确是高估了染缸中人的信义了。

至此,作者表达了其对于现实社会因战争动荡、人被政权压迫的不满。

为何桃花源再也无法寻到?

渔夫不但拜访太守,而且违背桃花源中人的嘱托,有沽名钓誉乃至背信弃义之嫌。

太守之人与俗世的“高尚士”都未能寻觅到桃花源,作者或是在此故作神秘、暗示虚构,或是表达了对俗世的鄙弃吧,他们或是功利寻找,或是借以自我标榜,俗世所谓的“高尚士”亦是不能染指“桃花源”的。

至此,作者在最后一段表达了对于道德崩塌,世俗功利的讽刺。

纵观全文,实则有两重桃花源,一重是文中第二、三段渔夫亲见的理想社会与美好生活,但更重要的是第二重,即文章开头、结尾所暗示的与地点、处境无关,心灵不受世俗干扰,复归本真的人性的桃花源,这是陶渊明真正寻找的桃花源,也是身在现代的我们矢志不渝在寻找的、精神希望抵达的桃花源。

我对于受儒道影响都颇深的陶渊明心中桃花源中人的理解是不被束缚、为所当为,即不被名利、规章、观念等有形无形的外物所绑架,但又能够纯然理性地为自己、身边人以及社会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读《桃花源记》的过程确证了读书的意义,即是告诉我们许多不曾想见的寻找内心安宁的方式。比如陶渊明,他可以出世而未完全出世,他选择的是种田以彰显自己在世间的价值,选择写诗文来记录与天地、与内心对话的性灵。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很多,我们可以消弭我们的痛苦,可以安放我们的心灵。

最后,我让同读这篇文章的孩子写下他们想象中桃花源寄寓了他们自己内心中的何种理想,还有,写下这个桃花源中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我们需要理想,我们也需要想象。这是对现实的慰藉与超越。

《桃花源诗》里的玄机

《桃花源记》传世至今,而其实这篇文章乃是《桃花源诗》的序。《桃花源诗》无甚声名的原因很多,比如确实其文学性不如《桃花源记》。

但是借由《桃花源诗》,可以读解《桃花源记》中的未解、未尽之意的。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诗中用了“嬴氏乱天纪”、“黄绮之商山”来暗示选择隐居的桃花源中人的先祖如商山四皓一般贤能、高洁,这未必不是陶渊明对于桃源中人乃至现实中的自己的一种类比或曰投射。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两句既是地理位置上的隔绝,也是社会的隔绝封闭,以及社会身份舍弃和记忆、信念的重组。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几句,写出了回归原始的农耕时代,天人合一、应时而动、身心舒展、无拘无束的生命状态。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从生活方式到社会制度的复古,乃是去繁冗、归素朴的人心的复古。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两句,由人定历法消弭于自然天时,引出老庄“绝圣弃智”,复归自由、无邪的理想。

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两句,陶渊明则直指渔夫的世俗、狡黠与桃花源中人的天壤之别,以及他要去寻找桃源这样理想社会,以及志同道合、天然自在的“桃源中人”的心愿。

桃花源为何成为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归宿?

对于陶渊明而言,祖先中多高士、名将,同时代的人又多名士,自身的资质天赋在耳濡目染间逐渐养成,因此他无法忍受追随有篡位之心的不义之士,也不愿为了微薄的名利折损了高洁的身心,更厌倦了频繁的动乱,因此他将人生的理想、社会的理想投射于桃花源中。

桃花源之所以成为国人的精神归宿,不单单在于其对于战争、政治、权力、世俗、压力、欲望的逃避,也不仅仅是对于简单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因自然而舒展的身体与心灵的向往,还在于对于习惯了追求“功用”、追求“功利”而身心俱疲的国人而言,也在希求一种“无论魏晋”、复归天性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桃花源究竟在哪?寻找真正的“桃花源”

 常德桃花源  桃花源在哪?现在的江南之地,有很多以“桃花源”命名的地方,其中最受关注的、也最有可能是真正“桃花源”的所在地有三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