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纪的意大利为什么能够兴起文艺复兴运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3收藏

十四世纪的意大利为什么能够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第1张

1.经济基础: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发展,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3.物质基础:意大利经济的繁荣.4.文化基础:意大利较多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5.人才原因:1453年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大批熟悉拉丁文的学者逃到意大利,带去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古籍.6.直接原因:封建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文艺复兴的背景是:

1、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成长起来。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

2、天主教会统治压抑人的个性,阻碍科学和生产的发展。

3、拜占廷帝国灭亡时,大批学者逃到意大利,带来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古籍。

4、意大利城市政权强大,同情并支持资产阶级。

文艺复兴的意义

打破了欧洲思想界在封建高压下“万马齐喑”的局面,促使欧洲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它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消灭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文艺复兴使文学、艺术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孕育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文艺复兴促进了科学上的革命,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文献。

一、基本介绍

拜占庭帝国和《罗马民法大全》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详细介绍

《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帝国4部法律文献的统称,制定时间529年(查士丁尼统治期间),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地位:是罗马法的总结和最高成就,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拜占庭帝国发展历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又称"拜占庭帝国”;7世纪起,在外族入侵、军事势力进攻、对外战争、财政枯竭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势日渐衰弱;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文明成就:《罗马民法大全》影响:对文明,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对欧洲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对文化交流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

可以参考De Lacy O'Leary的著作《希腊科学如何传到阿拉伯》(How Greek Science Passed to the Arabs)。在希腊文化传到阿拉伯文明的过程中,叙利亚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主要的传播路径可以归纳为雅典——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巴格达。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开辟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希腊化时代,帝国虽然迅速分裂,但是它所引起的文化交流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文化中心从雅典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从这里希腊文化持续向帝国的各个部分传播,与埃及、波斯、犹太、印度文明交融在一起。

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出来的塞琉古帝国以叙利亚为中心,首都安条克和许多城市成为希腊化重镇,保存了大量希腊典籍,数量虽然比不上亚历山大里亚城,但也非常可观。

塞琉古帝国后来被罗马和安息帝国瓜分。公元前64年,叙利亚成为罗马的一个省,大马士革逐渐成为重要的希腊罗马文化中心。公元2世纪初,大马士革成为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大量希腊罗马典籍被毁,幸存的典籍流入东罗马帝国,保存在各大文化中心。在这期间叙利亚人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有所研究,一些亚里士多德著作被翻译为叙利亚文。

公元636年,伊斯兰教的第二任哈里发奥马尔一世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取了大马士革,从此希腊罗马典籍开始成规模地传到阿拉伯人手中。公元661年至750年间,大马士革作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首都,达到空前的繁荣。

公元762年,巴格达建城,阿拔斯王朝迅速崛起,将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从大马士革迁到巴格达,大量希腊罗马典籍被运到巴格达。8世纪末至9世纪初,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大力鼓励翻译希腊罗马经典著作,大批学者集中在巴格达的“智慧宫”,使巴格达成为举世瞩目的“智慧之城”。从此掀起了一场持续两百年的大翻译运动,希腊罗马典籍被全面系统地翻译成阿拉伯文,有效地保存和发展了希腊文化。亚里士多德著作就是在这期间被翻译为阿拉伯文。

由于5世纪以后叙利亚人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大多限制在逻辑学方面,所以起初阿拉伯人只获得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因而只把他当成逻辑学的权威看待。但在9世纪,随着翻译运动的推进,亚里士多德的神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诗学等著作也一一进入阿拉伯人的视野,阿拉伯世界涌现了大批亚里士多德的注释者,极大地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学说,这对后来欧洲经院哲学改造和吸收亚里士多德学说有很大帮助。

应该是李约瑟难题,而不是李瑟约难题

1、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2、理论意义

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的思潮是把科学仅仅视为知识,在一个自主的封闭体系中去探讨科学的发生和发展,这就是所谓“内在论”或“内部主义”的思潮。

3、现实意义

李约瑟通过对中国古代技术的长期研究,发现仅仅用内在论去研究李约瑟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外部,即外在的影响如社会经济,人文思想方面去研究它们对于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科学哲学中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说过:“把科学实体作为知识体系来考察,经常称之为‘内部方法’,这仍然是主要的形式。把科学家的活动作为一个更大文化范围中的社会集团来考察,经常称之为‘外部方法’,这是‘内部方法’最新的对立面。

怎样把这二者结合起来,也许就是这个学科现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现在也已有了日益增多的解决迹象。”

扩展资料

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1、 缺乏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只能归结为经验技术,而非科学技术,所以李约瑟问题中的讨论涉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可以说是不够准确的,应该说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经验技术,而且,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中国的经验技术在世界上是远远领先的。这是对李约瑟问题本身的一个完善。

2 、缺乏解放普通劳动者的发明思想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大多数的发明创造并非是古代政府的有目的的创造,难以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大方向,大多数的发明来自于普通民众,很零散,无法集中利用,统一规划,发明力量无法有力发挥。

3 、迷信落后和重文轻技思想阻碍了科技发展

古代的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我们的普通民众普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迷信思想,上层社会的文人学士也普遍重文轻技,以文学为主业,很少像沈括那样有兴趣整理钻研科学问题。

4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自然哲学的不同

古代希腊和中国神话的宇宙观近似。但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从神话到自然哲学的转换,不同的宇宙神话导致了其自然科学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希腊观念以一个永恒的第一动因或外在的造物主为特点,所以希腊自然科学的动力就是去发现造物主设下的宇宙秩序的规律。中国自然哲学的主要动力是在系统内寻找有机联系,而任何外在的原因是很难设想的,从而导致中国对自然变化缺乏系统的哲学理解。

5 、双方文化核心的差别

有人认为, 双方文化核心的差别,则可能是始自一万年前含有具体思维的文化期间。当时,东西方人类思维都是属于类似“具体运思”不过,二者的思路方式,已朝向分歧途径。于是,双方便在旧大陆的两端各建构起不同的文化世界。基本上,双方的文化元素是不相合的,所以自史前原始社会开始,东西方就处于分歧方向的不同文化世界中。

-李约瑟难题

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中世纪帝国是——拜占庭帝国

拜占廷帝国,又译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我们说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源地,主要是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绘画,无论是风格、题材的体裁,不论是美学理论或绘画基础(解剖、透视、素描、色彩)以及画家个人的专著都比欧洲同时期的其它国家来得系统、丰富和成熟。

比如,当尼德兰的画家们在寻找和试验调色用油的时候,意大利的画家们不约而同也地试验适用于调色粉和油料。如乔托、马萨乔、唐那太罗、弗兰西斯卡等画家,他们对蛋清胶粉表层的油质涂料试验(包括材料和方法的试验,以及对人体的解剖、透视等作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和研究。它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对人体解剖结构和透视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十四世纪的意大利为什么能够兴起文艺复兴运动

1.经济基础: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发展,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