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历史中的农学典籍有多少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4收藏

我国农业历史中的农学典籍有多少种?,第1张

我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产生和保存了丰富的农学典籍。据国家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统计,在西方近代农学传入我国以前,我国大小农书共出现634种,保存至今的有300余种(包括辑佚)。而近年来又发现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农书。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上农学史上最早的著作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这本书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的一些经验以及农作物如何加工储存?详细的介绍了气候季节和不同土壤,以及不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概述了农林牧渔等各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本书共十篇,92卷,书中引用的古籍近200种。齐民要术也是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一本综合著作。为了许多可行的经营方式,能够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一定的增加。

齐民要术成熟的时间是北魏时期,北魏之前中国处于长期分割的局面,100多年之后拓跋氏统一了北方地区,建立了北魏政权,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促进了农业的生产。贾思勰年轻的时候正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高峰时期,朝廷以农为主,促进农业的发展,这也给贾思勰成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贾思勰做官的时候,曾经到过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他非常注重农业的生产,曾经亲自参与实践,躬耕于田野,向经验丰富的农民学习。曾经养殖过畜牧,种植过粮食,进行过各种实验,吸收劳动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宝贵经验。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以及自己的实践经验,系统的整理概括总结了齐民要术这本著作。

贾思勰,山东人,出生在一个务农的书香世家。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虽然家境不富裕,但是却有很多书,这也为他写齐民要术这本书打下了基础。成年之后,他就走向仕途,学习经验之后返回故乡,开始进行农牧业的生产,最后总结成书。这本书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我们农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成就。

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书籍: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近代医学名著 《古今图书集成》 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书籍综合性农书又可分三种:第一种是农家月令书,它创始于公元三世纪东汉崔实的《四民月令》,以后的如《四时纂要》、《农桑衣食撮要》、《经世民事录》、《农圃便览》等等,层出不穷。这类书是我国农书的一个特殊体例,把一年十二个月每月需要进行的农业生产操作事项,按照缓急,分别先后,依次序排列写成。第二种,以公元六世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作为代表,着重于农、林、牧、副、渔各项技术知识的系统记述。第三种是通书性质的农书。所谓通书,主要是指民间的日用百科全书。如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书》,明代的《便民图纂》、《多能鄙事》,都属这一类。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战国时期的专门农书有《神农》、《野老》两种,可惜它们早已散失了。只有《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专讲农业的,它们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农学论文。西汉人的著作,就是《董安国》(十二篇),《蔡葵》(一篇),泛胜之《泛胜之书》(十八篇)。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得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这本书写于北魏孝武帝永熙二年到十三年间(公元533年到544年间)

陈旉(1076—?)写成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的《陈旉农书》,就是我国最早专门总结江南水田耕作的一部小型综合性农书。

元代王祯的《王祯农书》是一部大型的农书。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 中国古代的地理书籍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学名著,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佳作。《大唐西域记》本书记述了西域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此外对其他十余个国家的地理、历史也有所涉猎。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赡,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内容的古代著作,堪称中国远古社会的百科全书。郦道元《水经注》

肯定有的,因为《齐民要术》不单单是一本古书,里面记载很多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加上《齐民要术》随着时间的流逝,地位就越来越重要,所以现代农业经常要借鉴《齐民要术》。毕竟这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又是综合性的农业全书。

一、《齐民要术》的重要性

《齐民要术》是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也是古人整理农学方面的巨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齐民要术》里面的内容是非常实际了,就算是放在现在,书里面的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作为中国古代有重要影响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农学研究方法深受传统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其采用的“采捃经传”和“验之行事”的农学研究方法同儒家的经学方法———既崇尚经典又重视实际考证的儒家经学传统是一致的。

二、《齐民要术》存在意义

虽然《齐民要术》要古人写出来关于农业方面的巨著,就有同学担心,《齐民要术》还有必要研究吗?都已经作古的东西,其实《齐民要术》对于现代农业方面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不要以为我们现在都是高科技,就用不到古书了。

古人花那么大力气写出来这本书,无非就是为了后世人少点在农业方面走弯路,要是我们一味否定《齐民要术》,那是非常不行的。要知道种田也是需要经验的,所以现在农业很多方法和理论都是借鉴《齐民要术》。

根据2016年1月该馆官网显示,中国农业博物馆保存有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5万件,其中文物2万余件,珍贵古籍图书3万余册。

石器:收藏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锛、石凿、石铲、石磨盘、石磨棒等文物约200余件。

陶器:陶器有彩陶、素陶、元黑陶、彩绘陶、单色釉陶、复彩釉陶、唐三彩等几大类,其中除彩陶以外,其他类型以明器居多。

青铜器:青铜器大约100余件,包括兵器、生活用具或礼器。

铁制农具:铁制农具300余件,以出土的辽金时代中国北方铁器为主。

农画:农业宣传画2000多幅,包括著名画家如金梅生、韩美林、戈湘岚、刘文西等的获奖作品和代表作。

传统农具:传统农具5000余件,范围覆盖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30个省区。

自然标本:自然标本主要包括珍稀动物标本、珍贵植物标本和全国土壤标本三大类,其中珍贵自然标本3000余件。

文献:馆藏文献近7万册,其中珍品特藏近3万册。

(有关各类藏品的具体介绍,可参阅:藏品分类 )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我国农业历史中的农学典籍有多少种?

我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产生和保存了丰富的农学典籍。据国家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统计,在西方近代农学传入我国以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