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名、字、号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4收藏

古代人名、字、号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

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三、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扩展资料

名,在夏朝之前已经有,而取字据说始于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汤,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汤。还有,名与字是有区别的,古人常自称己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另姓与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

名与字是有关系、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

参考资料 :新华网--国学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1、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2、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3、燧人氏,(前?----前4354年)风姓,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 

距今6482----6372年前,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之一,尊称“燧皇”。

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4、有巢氏,简称“有巢”,号“大巢氏”  。五氏之一,是昊英氏之后的又一位远古时代部落首领,居住在古黄河下游一带,有巢氏生活在距今约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

5、轩辕(xuān yuán)复姓,是黄帝嫡传后代,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

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而得姓轩辕,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轩辕氏,后周武王伐纣分封轩辕子孙于铸国,改为铸氏。一说黄帝作轩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谓轩辕。又据古代传说,轩辕即天鼋,天鼋变为龙,龙为轩辕部落的图腾,因以得氏。

6、盘古氏,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盘古的开天辟地一说最早出在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   ,最早形象见于《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   。

7、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扩展资料

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少典(人皇)。

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参考资料-三皇五帝

男孩名字:(诗经楚辞起名 只给你参考用 如不适合可另换一组与你) 1、辰良。《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2、玉锵、璆鸣。《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诗曰:佩玉锵锵。璆(音求):美玉。 3、安歌。《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安歌:神态安详地唱歌。有一句唐诗说:“安歌送好音”。 4、浩倡。《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浩倡”又作“浩唱”,和上句“安歌”相对应。取名时可改为“浩昌”。下文《九歌·少司命》中还有“浩歌”。 5、乐康。《九歌·东皇太一》:“君欣欣兮乐康”。乐康:安乐貌。 6、齐光。《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有点“曌”字的感觉。 7、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宜修:修饰得宜,恰到好处。 专业起名,名有出处 解释,字有内涵 寓意。起名字应该考虑周详 具体分析,音形字义体,区域习俗,方言口音,好名字要畅听别致 新颖时尚 字形简美 音韵朗畅 意蕴丰富 文化内涵 诗意优美 巧妙别致 新颖少见 五行互补 数理吉祥等。 天下父母心,无一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名字无论如何取,最终皆是蕴含着父母对爱儿爱女的殷切希望与谆谆教诲。以上名字仅供你参考,取舍请便,谢谢!

张居正(1525年-1582年),

 

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祖籍安徽凤阳 ,出生于明代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法正(176年-220年), 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谋士。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后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 吕蒙正(944年 - 1011年), 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正昂(?年-223年), 三国时的蜀汉建宁郡太守。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因夷陵之战中大败,在永安病逝。同年夏天,益州郡统帅雍闿听到刘备逝世的消息,心生叛意。不久,雍闿杀死建宁太守正昂。 留正(1129年-1206年), 出生于泉州永春,南宋永春昭善里留湾(今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乃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卒年七十八岁。主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累官签书枢密院院事、右丞相、左丞相、少师、观文殿学士等职,先后受封申国公、卫国公、魏国公,卒赠太师,谥忠宣,绍熙初,拜左丞相,谨法度,惜名器,毫发不可干以私;引赵汝愚与之共政。孝宗疾革,数请车驾过宫。帝拂衣起,正引裾泣谏,退再上疏,言极激切。嘉泰元年(1201年)封魏国公,进少师、观文殿学士。卒,谥忠宣。正著有诗、文、奏议、外制二十卷,《宋史本传》行于世。 张正甫(751年-834年), 字践方,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德宗贞元二年(786)丙寅科状元及第。 周正, 字公端, 号方山,清代莱阳(今山东省莱阳市)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授蒲城县知县,著有《取此居文集》、《偶成轩集草》等。周正曾来崂山游览太平宫等处,留有五言古诗《太平宫》。 赵正, 三国时,蜀汉杨仪的都尉。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 郤正(?-278年),本名郤纂,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师县(今河南省偃师市)人,三国时期学者、官员。少好学,广读古籍。弱冠即善写文章,为蜀汉朝廷征为秘书吏,官至秘书令。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曹魏攻伐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郤正为之撰写投降书。后随刘禅前往洛阳,受封关内侯,得晋武帝司马炎赏识,任巴西郡太守,公元278年(咸宁四年)去世。为人不重名利,曾作《释讥》,表明自己淡泊之心境;又醉心于文学,共作诗歌、论著、辞赋等近百篇,但多散佚于后世。 吴正(1398~1454) , 字希纯,号静斋。南岑吴氏义房里仁世祖。明正统丁巳被举荐博学鸿词入翰林院,1443年简修玉牒入文渊阁,1445年擢中书舍人。自小热爱绘画,临摹画谱,擅画人物肖像,逼真传神。所画人物采用藏头鼠尾描技法,行笔顿挫有致,笔法豪放苍劲,成为浙派重要人物。明正统初年,吴希纯被荐入翰林院,授中书舍人,成为宫廷的专业画家。 王正, 临安(今浙江杭州)刻工,绍兴三年(1133年)刻湖州版新唐书,十五年(1145)刻绍兴版尚书正等书。 《宋元考古学初稿》。 韦正矩(?年-663年), 或作韦政举,唐太宗李世民嫡女新城公主第二任丈夫。唐朝太子(李建成)家令、彭城郡公韦庆嗣之子,属于韦氏的彭城公房。驸马长孙诠被杀后,在东阳公主的推荐下尚唐太宗嫡女新城公主,因此连升八级为正三品殿中监。龙朔三年(663年)三月,新城公主病逝于新城病亡于长安通轨坊南园,终年三十岁。在此之前新城公主已经患病,并且期间高宗为其建造建福寺祈福。妹妹的离世,令唐高宗悲痛不已,于是迁怒驸马韦正矩,认为是他导致了公主死亡。有司审问之下,韦正矩不能辩,高宗盛怒之下,赐死韦正矩。 沈正(413—455), 字符直。南朝宋武康人。沈渊子之子。弱冠,州辟从事。出为始宁、乌伤、娄令,母忧去职。毕,为随王刘诞后军安南行参军。刘诞镇会稽,复参安东军事。元嘉三十年(453),元凶弑立,分江东为会州,以刘诞为刺史。刘诞犹预未决。会寻阳义兵起,宋孝武帝刘骏使至,刘诞乃加沈正宁朔将军,领军继刘季之。刘诞入为骠骑大将军,沈正为中兵参军,迁长水校尉。孝建元年(454),移青州镇历城,临淄地空,除宁朔将军,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二郡太守,委以全齐之任。未拜,二年卒,时年四十三。 杨正, 唐穆宗时人。工楷书,长庆二年(822)李宗闵所撰唐太保李良臣碑,为其所书。《金石表》。 吕正, 字晦文,南安朴里人,吕大奎第三子。自幼受父祖节义熏陶,久负英雄志,发奋攻书,学兼文武。得驸马都尉杨镇及其夫人赵主赏识,招为女婿。是时元兵攻破临安(今浙江杭州),幼主入闽至福州建立新朝,宋室危在旦夕。吕正组织民众千人抗元护驾,因功受封恭懿侯。祥兴二年(1279年),陆秀夫抱幼主于崖山投海殉国,宋朝告亡。宋亡后,吕正易名七十四,继续联络各地爱国志士,坚持抗元,历时四十余载。至老病笃,退隐水头御望光山寂寞村。        

1、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张仪

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

3、苏秦

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著作有《苏子》31篇,收于《汉书·艺文志》,早佚。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4、廉颇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长平之战前期,采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军进攻。

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

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老死于楚地,入葬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

唐德宗时,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赠临城伯,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5、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 ,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吴起

——张仪

——苏秦

——廉颇

——李牧

古代人名、字、号是什么意思?

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