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建筑工程介绍?
明光市博物馆位于市文化中心(图书馆)3楼,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博物馆展厅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中设有文物储藏室、文物修复室、办公室、电子监控室。展览厅共有6个通史展厅,1个临时展厅。博物馆馆藏200余件(套)文物,其中管军万户府印为国家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56件三级文物。
博物馆展览区布局分为:序厅、自然与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和临时展厅等7个展览部分。 地址:滁州市明光市明法路东侧抹山大道西侧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周边公交信息:明光10路、明光8路、明光9路、明光3路
安徽省博物馆的楚大鼎的体积和重量仅次于司母戊鼎。
楚大鼎就是铸客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仅次于后母戊鼎,但它的容积比后母戊鼎要大。铸客大鼎就是楚幽王的陪葬品,它器形浑圆,尤其是鼎足的部分,三个兽形蹄足格外雄壮有力。
自被挖出土后,颠沛流离16载,1949年回到安徽时已伤痕累累,鼎耳、鼎足都是重新接上去的。铸客大鼎不仅体量巨大,更为重要的是它的铭文。口沿处刻有“铸客”等12字铭文,鼎足、腹部各刻有“安邦”二字。
安邦意谓安定四方,国家长治久安,是为古代习语。二字刻铸在鼎足上,意蕴深长。铸客铜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战国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今属淮南市谢家集区)出土,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圆口,方唇,鼓腹,圆底,附耳,耳的上部外侈,三蹄足。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大铜鼎的鼎口平沿刻有铭文12字,铭文的开头为“铸客”两字,所以根据惯例这件铜鼎就以铸客命名,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所以又被称为大铜鼎。
文物背景:
鼎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青铜礼器,是统治阶级用来“明尊卑,别上下”的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铸客大鼎圆口,方唇,鼓腹,圜底,附耳,耳的上部外侈,三蹄足。腹部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羽翅纹,双耳和颈部外壁模印变体鸟首几何纹,足的根部高浮雕兽首纹。
鼎口平沿处阴刻铭文十二字“铸客为集腏、伸腏、睘腋、腏为之”,前足足根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铸客”,是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说明战国时期的工匠已不再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的附属物,身份比较自由。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 陈列面积16500平方米。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设有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矿物岩石厅等六个常设展厅,附设4D科普影院、功能学术报告厅等配套设施,新馆还大量采用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在浓郁的科学氛围中,通过亲眼目睹、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轻松步入精彩纷呈的地学空间。 馆内馆藏标本4万余件。汇集了省内主要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及奇石和宝玉石精品等,有皖南恐龙蛋、恐龙骨骼、恐龙足印化石,巢湖鱼龙化石以及有史料记载、降落在我省的两块天外来客——石陨石、铁陨石等。为了提高科普展示效果,我馆以实物、、文字、场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系统展示地球结构、海陆变迁、化石奥秘、生物演变、岩石矿物、宝藏能源。
2014年12月16号的,在老师的提前安排下,我们今天为去合肥新博物馆的参观,我们都很开心,新博物馆我们还没去过呢,只是听说!
下午两点钟,校车准时出发,开往合肥博物院,还没到目的地时,就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巨大建筑,新馆外墙立面采用青铜纹理建材,体现厚重的文化历史,内表面为木质衬里,温暖而人性化,中庭内面采用晶莹剔透的玻璃做幕墙,具有一定的现代感。场地与空间的关节处点缀了深邃的竹海、静谧的水池、精雕的长廊、徽州牌坊的入口框景等,彰显了安徽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那就是安徽博物院,很有韵味。顿时,感慨万千啊,合肥的发展真的看到了眼里,心中不免对里面的建设有了很多的猜想!
刚进大门就看到一个巨大的艺术建筑映入眼帘,古色的墙壁,在大门前有个假山似的建筑上面写着“安徽博物院”很是特色!继续往里走,真正的进入博物院里面,通过安检后,看到墙壁上巨大的铁画,具体也没看清,好像是一副山水画!
看到了安徽博物院的简介安徽博物院位于省会合肥市政务新区怀宁路268号,北临天鹅湖,建筑面积41380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建筑高度3770米,展厅15个,建筑造型沧桑厚重,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约170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是安徽加快实施文化强省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安徽又一标志性文化设施。作为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个省级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的新馆,“安徽博物院”有使用毛体字作为招牌字。2011年安徽省博物馆新馆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将从多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历史文化陈列和四大特色陈列。其中,安徽历史文化陈列将是重点,主要包括“史前安徽”、“夏商周时期的安徽”、“汉魏晋时期的安徽”、“隋唐宋时期的安徽”和“元明清时期的安徽”五个单元,集中展示安徽历史文化的亮点、特色及安徽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浓郁的安徽地域特色。老馆则是以陈列安徽近现代特色专题、安徽建设成就及潘玉良作品为主,以临时展览为辅。新老馆各有侧重和相互补充,将给我们带来一场历史文化的盛宴。
在参观的过程中遇到了一队旅游团,跟着导游参观新博物院,了解了安徽的历史和文化,很多的文物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一些陶瓷和铜器非常的完美和上面的图案很精美,当时感觉由原来古代的人民的头脑很聪明,很有创意,为现在的我们也提供了很多信息和资料才会有今天的文明,所以一个城市的博物馆的成败和完美直接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文化素养。
新的博物院还有一大特色就是里面的里面不再仅仅是陈列一些文物,还有视频介绍和一些模拟建筑,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里面有一个生动演示古代人民的生活的一段3D小故事,里面的人物很生动,会说话,有情节,感觉很新鲜,还有大禹治水的模型,一些古代人民水利工程的模拟场景。后来看了一些金器和玉器都非常的精美华丽。
据了解,安徽省博物馆目前有馆藏文物22万件,已鉴定珍贵文物近2万件,其中一级文物近1000件;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新馆展陈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文明史陈列》,4个特色专题陈列――《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新安画派》和《江淮撷珍》。
到了五楼就看到了一些宗祠建筑和一些古建筑的模型很是精美,当时就在想这不是现代人又从新建筑古代的一些建筑特点,虽然只是模型,但感觉挺用心的,更直接的给参观者更逼真的视觉体验,所以新博物馆比以往的博物馆与众不同的一大特点就是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一些文化要点。
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只有1个小时50分钟是远远不够来完整的体验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以后没事打算常去那里,了解自己身在的城市的文化是每个市民的义务。
当从博物院里面出来时,才发现在建筑的周围还有很多好看的风景,只不过这次没有时间去观玩了,上车后同学们都在讨论他们看到的新鲜的展品,我看着窗外的古色古香的巨大建筑心中升起了敬畏感,可能是对在这个建筑里陈列的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敬畏,也许是对人民智慧的敬仰!
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建筑工程介绍?
本文2023-10-29 03:52: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