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高屯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高屯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第1张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高屯街道下辖村委会包括高屯社区居委会、八舟社区居委会、潭溪社区居委会、后坡社区居委会、古顿村委会、绞便村委会、富家榜村委会、猫耳塘村委会、盎寨村委会、中黄村委会、小里村委会、秧南村委会、沈团村委会。

潭溪村位于高屯镇政府所在地东南8公里处,黎(平)靖(州)公路穿村而过,属于丘陵平畈地带,平均海拔510米,东抵猫耳塘村,南靠沈团村,西接后坡村,北邻富家榜村。全村1个自然寨(潭溪),6个村民小组,242户,934人,居住有汉、苗、侗等民族,以石姓为主。全村总面积85952亩,田土面积8285亩,其中耕地14亩,稻田814亩。

境内基础设施完善,1998年国家投资49万元进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人饮工程水,街道卫生清洁,水泥路硬化到了各家各户门前。2003年还开通了防火线。建有独立的村活动室(砖混结构,347_),境内还建有移动机房1座,电信机房1座。

交通便利。是黎平通往湖南、广东的交通要道,是黎平商品经济流通的要塞。2005年潭溪村被评为交通文明村。在潭溪建有检查站一处,每日都有值班人员坚守岗位。110KV国家西电东送主干线穿村而过。2001年省级万吨粮库在潭溪开工建成。

境内土地肥沃,多为公路边的坝子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是各种苗圃的培育良地。盛产西瓜、花生、茯苓、松脂、天麻、竹笋、山核桃等农特产品。林业主产杉木、松木和楠竹。农业主产水稻和油菜。较大水利设施有衰团水库。

潭溪村与盎寨村、后坡村、沈团村、富家榜村、猫耳塘村、秧南村、中黄村、小里村、古顿村、绞便村、八舟社区、高屯社区相邻。

潭溪村附近有黎平侗乡风景区、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翘街古城、肇兴侗寨、少寨红军桥等旅游景点,有黎平香禾糯、黎平茯苓、黎平侗乡油茶、黎平茶叶、侗家腌鱼等特产。

高屯村是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仅有22公里,黎锦油路穿村而过,平均海拔445米。东接东风林场、南靠八舟村、西临古顿村,北抵绞便村。全村601户,2819人,汉、苗、侗等民族杂居,以吴、杨、欧姓为主。全村总面积199699亩,田土面积1664亩,其中耕地41亩,稻田1623亩,坡榜田较少。村辖湾寨、高屯、上下少寨、上下乌鸦、信团、三月三、花果山移民新区等9个自然寨,15个村民小组。

明代高屯为拨军屯田之地,清代高屯属右所,道光二十年(1841年)开创为集市贸易市场,以农历每月一、六为场期。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仙人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高屯乡,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撤消高屯乡,高屯属德凤镇。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属高屯乡,1961年属高屯人民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后属于高屯镇。

村境内有主要河溪两条,八舟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村内,年均径流量49亿立方米。黄团江流经湾寨、高屯、上乌鸦汇入八舟河,年均径流量07亿立方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势平坦,日照时数较长,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村内资源丰富。有杉、松、樟、银杏等林木100多种,有油奈、茶叶、柑桔、核桃、梨子等经济林两千多亩,石灰石、陶土蕴藏丰富,盛产水稻、油菜、花生、百合、西瓜、油奈等农特产品。

村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天生桥位于湾寨后山处,是现今举世无双最大的天然石拱桥,桥身长350米,桥拱跨度最大为11892米,最小为885米,桥宽138米,桥拱高3364米,拱上岩层厚40米,堪称“世界之最”。鹭鸶架位于下乌鸦寨河畔,河岸悬崖峭壁,半崖上有一个石洞,洞高数十丈,洞口横亘木架,数百年如故,江面碧波如镜,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少寨溶洞群、田园风光、红军桥将观光旅游与红色旅游相互交织于一体,既可旅游观光又可体会军民鱼水之情。

全村人民勤劳智慧,考取大专院校者不胜枚举。林业站、派出所等镇直机关单位位于村内,全村有小学3所,即镇中心小学、绍江小学、江心小学,专任教师32人,在校生40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高屯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产生了许多工商企业界名流,农贸市场建于村内。198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91元,2004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

村内发展变化日新月导。黎平机场修建于村内,现在已正式通航,高屯牛市场位于境内,每逢赶场日交易量上百头牛。高屯镇自来水公司于2004年成立,供水工程于2013年枫树屯水库引进。2014年高屯村与高屯居委会合并,成为高屯社区。

高屯社区附近有黎平侗乡风景区、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翘街古城、肇兴侗寨、少寨红军桥等旅游景点,有黎平香禾糯、黎平茯苓、黎平侗乡油茶、黎平茶叶、侗家腌鱼等特产。

黎平县共有25个乡镇:德凤镇(县城所在地),高屯镇,敖市镇,罗里乡,孟彦镇,大嫁乡,平寨乡,尚重镇,德化乡,岩洞镇,口江乡,双江乡,坝寨乡,茅贡乡,九潮镇,中朝镇,德顺乡,洪州镇,顺化乡,永从乡,肇兴乡,水口镇,雷洞乡,龙额乡,地坪乡。高屯镇有高屯村,中黄村,古顿村,八舟村,汗寨村,小里村,还有几个记不得了,邮编557300

古顿村位于镇驻地北33公里,以片称“古顿”得名。属丘陵平畈地带,海拔430米。东接绞边村,南邻高屯村,西抵敖市镇,北连锦屏县新化乡,全村709户,3048人,汉、侗民族杂居,以欧、杨、吴姓氏为主。全村总面积397161亩,田土面积2862亩,其中耕地124亩,稻田2738亩,多为坡榜田。1985年人均纯收入285元,2004年人均纯收入1672元,人均占有粮食532公斤。村辖岑乌寨、竹湾寨、脚寨、杨家寨、寨长、咸水、高坳、贡寨等8个自然寨,21个村民小组。

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古顿村属中黄乡,1953年成立古顿乡,1956年合并为高屯乡,1959年设立古顿工区,撤区并乡后属高屯镇管辖。

古顿村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是全镇最大的行政村,以农业为主。2003年,全村开通防火线2条,减少了安全隐患。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茶籽、西瓜、花生、梨子、百合、蓝莓等农特产品,是全镇农业发展的重要行政村,金秋时节,外商纷纷而至,农特产品销售十分红火。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累计6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实体年收入23万元,其中每年门面(3个)出租05万元,林场(200亩)综合开发实现年效益1万元,梨园(300亩)年收入08万元。

随着高屯至新化过境公路的修通,各项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全村通寨公路率达95%,能饮用人饮工程水的户数占总户数的92%,电视普及率达985%,移动网络覆盖率达100%,为全村农业产业实现信息化提供了保障。高屯红砖厂于2000年在村境内建成。村两委建立有独立的办公用房1座,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20_。建有独立的村级卫生室1座,木质结构两层,医务人员2人。村里有的农户还开办起了茶油加工厂和百货零售店。

水利枢纽有东干渠和黄泥山水库等3座小(二)型水库,其中,烂洞水库蓄水量44万方,浇灌面积567亩,全长67公里,冬笋塘水库蓄水量20万方,浇灌面积287亩,渠道全长54公里,黄泥山水库蓄水量30万方,浇灌面积623亩。境内古顿溪水由西南流向东北,经三坝至南田下游1公里处汇入八舟河,流域面积633平方公里,年均径流04亿立方米。

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实行了集中办学,全村有小学1所(古顿小学),专任教师14人,在校生438人。1993年投资24万元建立古顿小学第一幢教学楼,2004年又投资22万元建立了第二幢教学楼,现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1个,通过远程教育的培训,有25%的农民掌握了两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涌现了欧孔信、欧德富等致富能人,还有许多学子考取了名牌大学,如2001级清华大学学生杨再敏。2004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古顿村附近有黎平侗乡风景区、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翘街古城、肇兴侗寨、少寨红军桥等旅游景点,有黎平香禾糯、黎平茯苓、黎平侗乡油茶、黎平茶叶、侗家腌鱼等特产。

绞便村位于镇区东北部,距镇区4公里。东与小里村接壤,南与国营东风林场相临,西与古顿村相连,北与锦屏县新化乡相抵。全村总面积171187亩,田土面积2115亩,其中耕地42亩,稻田2073亩。全村543户,2989人,居住有汉、苗、侗等民族,以潘、欧、杨三姓氏为主。2004年人均占有粮食678公斤,人均纯收入2300元。村辖绞便寨、绞便屯、三坝、岩寨、南田、陆寨、小后坡、下阳团、上阳团、洪家庄、新屯所11个自然寨,19个村民小组。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仙人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高屯乡后,属高屯乡,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撤消高屯乡后,绞便村属中黄乡,1968年并为东风公社,撤区并乡后,属高屯镇管辖。1985年人均年纯收入284元。

农业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盛产西瓜、金秋梨、百合、茶籽等农特产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合各种植物生长。耕地多实行一年两熟制。少数为一年三熟。养殖业的发展,主要是牛、猪、鸡、鸭、的喂养。水产养殖主要是稻田养鱼,稻田养鱼的品种主要是鲤鱼,当年的七、八月份将太小的鱼移到池塘或泡冬田里喂养,次年的三、四月份再放入稻田中称“老口”,一般秋后每条鱼可重达03—05公斤。

村内物产丰富,天楼阁一带盛产源煤,90年代曾大量开采,由于开采技术落后,后来-闭停止开采。林业树种品种繁多,有桔树、松树、樟树、银杏树、油桐树、茶树、核桃等100多种。

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八舟河经村而过,是人们钓鱼的好去处。有天楼阁、绞便拦河坝、狮子洞等多处景点。尤其是狮子洞让游客堪称为“洞中之王”,洞内宽窄不一,最宽处达50多米,最窄处刚好能容一个人进出,洞中有洞,洞洞相通,从狮子洞口进入20多米处往回看,就会看见一对形似狮子的石钟乳矗立在眼前,故名为“狮子洞”。洞内有暗河,河水冬暖夏凉。2002年县政府曾投资开发狮子洞,镶边公路修到了下阳团寨门口处,后因资金不足而停止开发。

村领导班子团结友好,1995年村党支部被黎平县评为“十面红旗党支部”,1996年村党委被黔东南州委评为“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1996年村民委被省政府评为“模范村民委员会”,同年,村主任潘奇光被评为“全省优秀村主任”。全村集体经济积累19万元,有集体经济实体4个,其中林场1000亩,年产值15万元;果园500亩,年收入35万元,坡改梯稻田50亩,年产值2万元;砂石场年收入2万元。寨寨都修通了通寨公路,有90%的家庭饮用上了人饮工程水,电视普及率达97%,建有独立的村委办公用房1座,砖混结构230_。绞便寨和下阳团建立了防火线,绞便、下阳团、六寨还配套了消防设施。绞便寨还将街道进行了硬化。

水利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绞便江和陆寨溪。手扒岩水利是全村最大的水利枢纽,于1976年建成,受益7个村民小组。拦河大坝两处,浇灌面积660亩,小(二)型水轮泵17台,浇灌面积820亩。

全村有小学4所,分别为绞便小学、下阳团小学、陆寨小学、南田小学,在校生405人,专任教师1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989年投资9万元建成绞便小学,2004年县政府又投资25万余元,对下阳团小学进行了新建,全村有远程教育接收站两个。小后坡属于苗族自然寨,人人都会说苗语,唱苗歌,70%的成年男子都学会吹芦笙,80%的成年女子都学会了手工刺绣。

绞便村附近有黎平侗乡风景区、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翘街古城、肇兴侗寨、少寨红军桥等旅游景点,有黎平香禾糯、黎平茯苓、黎平侗乡油茶、黎平茶叶、侗家腌鱼等特产。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