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阵的“阵”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4收藏

古代军阵的“阵”是什么?,第1张

现代队列的远亲,应该是冷战时代的“阵”。说到“阵”,我们可能经常会想到《杨家将》《水浒传》之类的民谣,以及旧小说所描述的“天门阵”“金锁阵八门”“二进制混一会儿”。战斗时,只要敌人会冲进阵中,阵中飞沙走石,黑雾弥漫,喊杀阵阵,将他们困在阵中。总之,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很神秘。其实这是小说家对古代军阵的神话,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胡诌的。“阵”是存在的,阵法是战斗队形的一种配置。在古代战争短时间交战的条件下,为了要求战场上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而产生的。中国古代很讲究法律,传世书籍。根据我国研究古代军阵的军医金毓国给出的“阵”的定义,所谓“阵”,就是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强弱等具体情况,安排战斗队形。从第一个兵剑传说的备案开始,第一个兵,第一个排,一路到全军,一路到“立兵、排、行”。换句话说,阵列就是各种战斗队形的排列组合。最早的阵应该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我国奴隶社会使用的阵法,今天大多在时间的流逝中失传了。我们只能通过古籍记载来模拟研究当时的阵列。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些典型或详细的战法。战国时期《孙膑兵法》集《先人伟业》把春秋以前的古阵总结为十阵。这“十阵”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阵、鹅阵、钩阵、玄象阵、水阵、火阵等。水阵和火阵讲的是水火战术,不仅仅是阵法,所以孙膑十阵其实只有八个基本阵法。

主要是兵书,这本书貌似主张“相由心生”,也有人算卦啊,皇帝时代就有八卦了,只是到诸葛亮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更完善了。

八阵图传说是由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

据古籍记载:“八阵者,象八卦以定位,因井地而制形,兵之纪律也。武侯推演,尽得其妙。”

  一、八卦阵 这是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创造的,据说是受了《易经》八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当年诸葛亮还用石头在四川奉节布设过八阵的方位,作为教练将士演习阵法之用,名为“八阵图。” 二、撒星阵 是南宋名将岳飞破金兵“拐子马”的阵法。撒星阵的队形布列如星,连成一排的“拐子马”冲来时士兵散而不聚,使敌人扑空。等敌人后撤时散开的士兵再聚拢过来,猛力扑击敌人,并用刀专砍马腿,以破“拐子马”。

  三、鸳鸯阵 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创设的一种阵法。他把士兵分为三队,当敌人进到百步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敌人进到六十步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敌人进到十步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向敌人冲杀。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作战阵法从传统的方阵向多兵种的集团阵法演变的过程。

  四、鱼丽阵 古代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杜预注:“《司马法》:‘车站二十五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也就是说,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以偏师居前,让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这样的编队如鱼队,故名鱼丽之阵。这是先秦战争史上,最早在具体战役中使用阵法的记载。这种鱼丽阵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车站中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对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鱼鳞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已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锋矢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锋矢阵的防御性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性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鹤翼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翅,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战术思想:左右包抄。鹤翼阵要求大将应有较高的战术指挥能力,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偃月阵: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方圆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弓箭在外,机动兵力在内,与优势敌军交战时使用,战术思想:密集防御。方圆阵的队形密集,防御力强,因队形密集限制了机动,缺少变化,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攻击性较差。

  雁行阵: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力。冷兵器时代以白刃战为主,雁行阵较为少用,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个人认为,“骑铁”很适合使用。

  长蛇阵:用于行军或追击的一路纵队,机动力强,战斗力弱。

  衡轭阵:与长蛇相似,采用多路纵队并排的形式,战斗力较长蛇阵强。“武田八阵”是很有代表性的阵形,

  车悬阵:车悬阵为日本战国名将上杉谦信所创。车悬阵的与方圆阵相似,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设,不同之处在于,机动兵力在外,结成若干游阵,临战时向同一方向旋转,轮流攻击敌阵,形如一个转动的车轮。其意义在于:向敌军的一部不断地施加压力,使其因疲惫而崩溃,己方则因为轮流出击而得到补充和休整,恢复战力。不容质疑,这种战术是很优秀的。车悬阵受地形的制约大,要便于机动;要求大将有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应善于寻找战机和在军队的轮换中避免疏漏;战力持久却不利速决。

  此外还有虎韬、卧龙、轮违、大妄、虎乱、乱剑、云龙、飞鸟、松皮、流行、井雁行直、将棋头、别手直等阵,不一一详解。

其实,关于古代阵法的讲究,我们不得不说到神话传说时代与文学表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小说,名字叫做《封神演义》,这是许仲琳当年的一本非常精彩的著作,他在里面描绘了好多好多的阵法,例如诛仙剑阵,万仙阵,十绝阵。这一系列的阵法可是把笔者的童年勾引得热血沸腾,一直到后来都格外的喜欢《封神演义》这部作品。

而且,除了许仲琳的作品以外,《三国演义》更是在罗贯中的手中表现出了阵法的精髓,遥想当年曹洪使出的八门金锁阵对阵徐庶,遥想当年,诸葛亮摆八阵图对抗大名鼎鼎的陆逊。这一系列的操作都让我们看到了古人阵法之精妙,看到了文学形象中阵法的神秘之处。正可谓是一人可抵千军万马,3000骑兵就可以形成方圆天地。如果按照古人文学的形象来说,阵法应该天下无敌是真正绝对的系统运用的最高表现。

要理解阵法的效果,我们首先得要聊一下春秋战国时期阵法的演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阵法操作的最频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面,由于所有的战争都需要以战车为主,所以春秋时代的打仗方式就是摆好阵型相互对冲。

但理论上来说,春秋时期的阵法就是一种公平的竞技,没有提高杀伤力的能力,只是为了好看与整洁。等到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吴起孙膑这两个战争狂人设计了很多的战术战法。但一般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战法与战争,其实效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既没有诛仙剑阵那么可怕的杀伤力,也不能够真正做到以弱克强。

即使历史上有一些所谓的阵法的变化取得胜利,绝对不是它的杀伤力提升的,而是心理效应变化了。就好像当年的淝水之战,尖刀部队直接突入到苻坚的主力,所有人误以为自己都遭到主力的攻击,然后心里慌乱,于是就跑路了。

所以我们不要说阵法没用,只能说不同的时代,阵法的发挥水平不一样。如果是一群窝囊的部队,我们只能用阵法去训练他们,而不能真的让他们上战场成为杀人狂魔。而如果我们指挥的人拥有上百万人,那么再厉害的阵法也无法运转,只能勉强维持军队的合理性。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的阵法之真相。

说到阵法,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案例。比如中国的八卦阵,欧洲的马其顿方阵,二战时的铁甲阵……但我们更关心的还是古代的阵法。在没有卫星,没有雷达,通讯工具特别落后的年代,阵法显得更为重要。我国最著名的阵法有,诸葛亮的八卦阵、石头阵,穆桂英的天门阵,戚继光的鸳鸯阵……当然,有些阵法完全是江湖传说,不值得推敲。但是有些阵法确实真真正正的人存在过,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战争中。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其实说起来也并不复杂,只是不懂战争的人看来比较玄幻而已。

由于古代缺乏有效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在大兵团的指挥作战中,一个人的视野是有限的。我国古代战争,不像欧洲和日本的那些战争,有时候就几千人在那里打来打去。我们动不动就是几万人,几十万人的群殴。当这种庞大的组织运转起来的时候,里面所需要多大的协调能力?那是超过出我们常人想象的。这就需要将军们提前做好一切安排,这就是所谓的阵法。用数学的方法来讲阵法就是,提前做好各种推算,敌变我变,很像一个算术公式。因为在真正的战场上,将领们很难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只能把一切都事先计算出来,形成一个固定的推理模式,这就是阵法。

为什么古代经常出现以少胜多的案例,就是因为阵法有着它的局限性。一旦对方发现了敌人阵法的某种缺陷,对它的薄弱部位加以猛攻,很容易就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格局。军队作战,不像两个人打架。几万人乃至几十万人调动起来,就是转个一个身,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战场上千变万化,谁能够敏感地抓住对方的一个小小失误,谁就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几万人打败几十万人的事情太常见了。不了解战争的人会认为很不可思议,十几个人打一个人还打不过吗?但在古代时候的战场上,人的视野就那么一丁点,兵败如山倒。一旦前方后退,后面就形成了巨大的羊群效应。即使到了二战时期,也有一个士兵俘虏几十个敌方士兵的案例。

用科学的角度来讲述阵法就是,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来把人力物力运用到极限化。比如六边形,、三角形、圆形……把物体摆成不同的形状,就会出现各自不同的物理特性。三角形最具稳定性,而源的面积最大……同样是一张纸,你把它折腾不同的形状,就会出现不同的硬度和物理状态,所发挥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一张纸平面放那里,一滴水就能把它击穿。如果把它连续折叠上百次,就可以用它来登上月球。所以物理变化的作用,有时候也能达到化学变化的效果。古代的阵法就是这个道理,古人采用各种物理方式,以人为单位,进行不同的组合变化,就形成了所谓的阵法。看看戚继光的鸳鸯阵,就是把11个人合理化的搭配和利用,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把这11个人一字摆开去对付日本人的武士刀,那还会有那个效果吗?阵法并不是玄学,而是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

无论是八卦阵还是马其顿方阵,都是把装备和人合理化配置后的效果。在现代战争中,阵法的作用,也同样的重要。所以阵法并不神奇,它只是科学的一种而已。

1 九兽朝天阵是由九种动物构成的阵法。

2 九兽分别是龙、凤、龟、蛇、熊、虎、豹、鹰和燕子,这九种动物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兽,象征着吉祥、权势和财富。

3 九兽朝天阵在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防御领域,阵法精妙复杂,无法被敌人轻易突破。

现在,九兽朝天阵也常常出现在民间文化艺术品或是庆典活动中。

历史上的阵法其实还是存在的,其实我们现代的军事也有这样的阵法,只是我们现在的更多是一种战略,而没有这种玄乎的东西在里面,更多的是一些兵种的搭配,技术的运用,谋略方面的。而三国时期的八阵图是真的存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痕迹也能看到八阵图是真实存在过的。

比如说现在中国的浙江就有一个叫做诸葛村的村子,而它那里的建筑建设就是当时按照着诸葛亮的八阵图所做的,当时也有传说如果有外面的人想要进到村子里面是做不到的,因为他们会迷路。而当时在三国时期,也有这样的传说,话说当时的陆逊率领着部队进入了八阵图之后,就失去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出去的路。

但是这里都是一些书上的记载甚至说一些民间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所以说都会带有一丝神秘的感觉,但你要说阵法能够困住大军其实是不太科学的,就说当时陆逊的10万军队,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试想一下如果10万人分布在战场之中,当时的战场范围就非常的大,如果单想凭一个阵法就能困住这么散乱并且庞大的人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要说它完全没有作用也不是,还是能起到一些迷惑的作用,阵法虽然说起来很玄乎,但是在古代的时候确实也有用到,不过大多数都是一些排兵布阵,一般在古代打仗的时候,都会使用一些特殊的士兵排布方式,不同的搭配不同的队形都有不同的作用,可以起到集中力量和分散伤害的作用。

古代军阵的“阵”是什么?

现代队列的远亲,应该是冷战时代的“阵”。说到“阵”,我们可能经常会想到《杨家将》《水浒传》之类的民谣,以及旧小说所描述的“天门阵”...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