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故事有哪些?
为官有声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颜氏家族本籍琅玡临沂,但自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起,颜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长安。
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对母亲殷夫人非常孝顺。 [5] 开元九年(721年),七月,颜真卿随殷夫人南下,寄居苏州外祖父家。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他就读于京师长安的福山寺。十月,到尚书省吏部应试。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颜真卿中进士甲科。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经吏部诠选,任校书郎。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颜真卿因殷夫人病逝,赴洛阳丁忧三年。
首唱大顺
平原郡属安禄山辖区,当时安禄山谋反的迹象已显露出来,颜真卿便假托阴雨不断,暗中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表面上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以此麻痹安禄山。安禄山果真认为他是个书生,不足忧虑。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河北郡县大都被叛军攻陷,只有平原城防守严密,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骑快马到长安向玄宗报告。玄宗初起初听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李平到京,玄宗大喜,对左右的官员说:“我不了解颜真卿的为人,他做的事竟这样出色!”
刚正遭嫉
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被杀,经宰相杨绾、常衮举荐,颜真卿获召入朝,担任刑部尚书,随后升任吏部尚书。
大历十四年(779年),李豫驾崩,颜真卿任礼仪使。他上奏说前几朝皇帝追加谥号的礼节繁复,请按初定的礼节为准。颜真卿的意见遭袁傪排斥,往往无法上报朝廷。时值战乱之后,典章法令废弛,颜真卿虽然博古通今,但他的建议多被权臣阻扰,难以实施。
颜真卿因刚正而得罪宰相杨炎,被改为太子少师,但仍兼任礼仪使。到奸相卢杞掌权后,更加厌恶颜真卿的刚正,改授他为太子太师,罢免其礼仪使一职。卢杞还多次派人探听哪一个方镇方便些,准备把他排挤出京都。颜真卿去见卢杞,告诉他说:“你先父卢中丞(指卢奕)的头颅送到平原郡,脸上满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舔净,您忍心不容忍我吗?”卢杞表面惊惶地下拜,但内心却恨之入骨。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之一。他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关于颜真卿的人物介绍,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的人物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的人物简介
开元(713-741)年间中举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他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相应,被推为盟主,合兵二十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趁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他,派其前往劝谕,被李希烈缢死。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纷纷痛哭失声。
半年后,叛将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皇帝痛诏废朝八日,举国悼念。德宗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的政治生平开元(713-741)年间中举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他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相应,被推为盟主,合兵二十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趁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他,派其前往劝谕,被李希烈缢死。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纷纷痛哭失声。
半年后,叛将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皇帝痛诏废朝八日,举国悼念。德宗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颜真卿,京兆万年人。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行草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
传世颜真卿的作品比较多,楷书有《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而且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 颜真卿的行书异彩纷呈。收入本书的二十八种行书帖,或行楷相间,或行草普用,神龙变化而又浑然一体。颜真卿的行书多信札、草稿之属,其内容大都与政治、人生遭际密切相关,因而是有感而发,在书写时往往处于某种特定思想情绪支配下,不期而然地把精湛的书法技巧和情感流露融为一体,造成生动自然的艺术效果。意态雍容伟壮,大气磅礴;用笔多取中锋、藏锋,线条圆转遒劲,有篆籀味。小字如《争座位帖》、大字如《裴将军诗》,皆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气势雄奇,点画飞扬。
颜真卿传世书法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
其中《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
此外,当代发现的颜真卿书法作品也有部分墓志铭,如《郭虚己墓志》《王琳墓志》《罗婉顺墓志》,多属颜真卿早期作品。
扩展资料:
颜真卿传世真迹有《祭侄文稿》、 《自书告身》、《 刘中使帖》、《 湖州帖》四件墨迹。
《祭侄文稿》——是其年届五十,为堂兄之子季明在“安史之乱”中不屈牺牲而写的祭文。书家将悲愤之情倾注於笔端,奄笔挥洒,写就这篇行书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卷墨迹为纸本,纵二十八点三厘米,横七十石点五厘米,现藏於台北故宫博物院。
《自书告身》——是颜真卿七十二岁时书写的楷书墨迹,全卷四十六行,三百八十六字。此时,其书法造诣已至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件墨迹为纸本,纵三十厘米,横二百二十点八厘米,现藏于日本国束京书道博物馆。
《刘中使帖》——又称《瀛州帖》,此帖是颜真卿六十十岁在湖州刺吏任上书写的信札。此帖笔法雄健,富於变化。其纵二十八点五厘米,横四十三点一厘米,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湖州帖》——为宋人仿本,其纵二十七点六厘米,横五十点二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帖是书家任湖州刺史期间书写,言及湖州遭遇水灾,百姓得到安抚一事。
-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
颜真卿早期书法真迹公开展出,历史上的颜真卿是个什么样的人?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先生,开创了唐代及其后的书风,但他幼时的习字环境却是非常艰苦的。颜真卿在三岁时父亲就病死了,母亲艰难地抚养他,还常常要依靠外祖父家接济。没过多久,颜真卿就到了上学的年纪,练起字来十分用功,但母亲却变得十分忧心,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的勤奋懂事,愁的是家境本就不宽裕,哪有余钱买文具供他读书写字呢?这一天颜真卿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他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可以用了,您别发愁了!”原来他拿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开心地对母亲说:“这只碗就是砚,这把刷子可以当笔,碗里的泥浆就是墨!”用“笔墨”在墙上习字,写满后,还可以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反复使用。
这就是颜真卿“黄泥习字”的故事,这个故事在颜真卿的表侄殷亮所写的《颜鲁公行状》中有所记录:“公以家本清贫,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如今在公园中常常有人用刷子蘸水,在地上写字,风干后便毫无痕迹,大概是从颜公这里习来的。而“黄泥习字”这件事其实也不是颜真卿首创,在他之前还有他父亲颜惟贞做榜样——颜真卿在为父亲颜惟贞写的《颜氏家庙碑》上面,有记载:“家贫无纸笔,与兄以黄土扫壁,木石画而习之,故特以草隶擅名。”
而关于“黄泥习字”,其实也有另一种说法,并非是用刷子蘸着泥浆在墙上写字,而是以黄土涂墙,待其稍干之后,用短木棍在墙面上写字,这种方式也使颜真卿练就了力透纸背的笔下功夫。无论是哪种方式,从最终流传后世的书法都可以看出,颜公勤奋练字,自立刻苦的精神是坚定不移的。颜真卿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五世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候北齐有名的学者;他的曾祖父、祖父等也皆擅长书法。颜真卿的成长过程中深受家庭熏陶,形成了他疾恶如仇的品行和方正刚直的书风。《新唐书》中言他到:“博学,工辞章,事亲孝”。
如今流传的颜公作品大多是他年过四十后所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这一次考古发现的是颜真卿更早年的书迹真品,在他的书法风格初现却未能自成一体时留下的墨宝,因此无论是对于研究他本人还是我国中古时代的书法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博采众长自成一体,被称为“颜体”。颜体书法雄秀端庄、形神相合,与柳公权的书法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1]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2] 、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曾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起义军对抗叛军。唐肃宗即位后,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使。至凤翔,授宪部尚书,后迁御史大夫。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善诗文,著作甚富,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李白故里位于四川省绵阳江油市青莲镇。
杜甫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白居易出生地:河南新郑 祖籍山西太原
颜真卿出生地: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今陕西省西安市)
都是唐代诗人
颜真卿的故事有哪些?
本文2023-10-29 06:38: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