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到外说健康
从面色看身体内部 健康
通过面色能看出身体 健康 与否?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的,有的人甚至会以为这是迷信。然而,事实上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面色与内脏有一定的关系,如白色与肺脏、**与脾脏、红色与心脏、青色与肝脏、黑色与肾脏等,进而认为可以从一个人的面色看出相应脏器的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的内脏,例如心、胃、肾等都与人脸部的不同部位有特定“联系”,内脏机能的好坏会在人的脸部反映出来。
那么,通过面色如何“知” 健康 呢?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嘴唇干裂
嘴唇出现干燥、脱皮、剥裂现象,表示身体缺乏维生素B族,需要加以补充。
脸色发黄
**主脾,人面萎黄、脾气虚弱、身体消瘦,这表明脾胃不好,消化不良。若面黄如橘子色,则多是黄疸,常见于肝胆病。
粉刺丛生
脸颊出现粉刺,表示饮食必须加以节制,不要暴饮暴食,要多食用帮助身体去毒的食物,如苹果,它对肠胃自净有很大的功效。
鼻子发红
心脏负担过重,应该立即放松、休息,并应该戒烟,少吃含脂肪的食品。另外,食用过多的巧克力和甜食会在鼻尖上形成红色血管,所以可用果仁、水果和酸奶来代替巧克力当零食吃。
脸色苍白
这是由于面部毛细血管痉挛、局部充血不足或者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所致,是贫血的表现。另外,身体寒冷、惊恐、高血压、大出血、白血病、久病卧床者也可以表现为面色苍白。
脸色黑紫
黑色主肾,面色黧黑,则表明阳虚阴盛。中医认为,肾主水,其在色为黑,面见黑色则病在肾,多为肾阳虚衰,水饮泛滥之相。如果同时出现小便不利,下肢浮肿,或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症,则可能患有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心脏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病。
脸色潮红
具体来讲,脸色潮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前者出现与饮酒、日晒、剧烈运动或情绪活动,如愤怒、害羞等有关;后者主要是发生在由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炎等。当然,药物也可以引起脸色潮红,例如服用阿托品等扩张血管的药物,以及大量服用激素后,也会引起脸部暂时潮红的现象。
干燥脱皮
脸上出现黑头粉刺、轻微干燥脱皮现象,表示血液循环不良,可以适度地进行按摩,加强这部分皮肤的血液循环,或是适量补充锌、维生素B2及维生素B6,这对于改善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有很大帮助。
脸上长斑
脸上长了斑,除了妊娠期和口服避孕药外,更多时候,反映出一些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诸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中医将成年女性面部色斑称为“肝斑”,并认为肝郁气滞的人易出现面部色斑。也就是说,情绪异常与面部色斑的形成和加重有着直接的关系。
青紫脸色
各种痛症,手脚抽搐都会令面部转青。体内寒气过重者,或出现胃寒,脘腹剧痛,也会导致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老人或身体过于虚弱者,心力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心血淤阻,也会出现心胸刺痛,脸色紫青现象。小孩惊风,通常会在眉间、鼻柱及口唇四周出现青色。妇女若面带青色,可能是肝强脾弱、少食多怒或月经不调所致。面色青中带红,为少阳病,症状为时冷时热;面青耳赤,多为肝火;面青赤而晦暗,多为郁火。
指甲反映出来的 健康 问题
中医认为,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这也就是说,通过观察指甲的形状、大小、颜色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基本 健康 状况,甚至看出他潜在的 健康 危机;通过指甲的光泽、纹路、斑点等的变化,则可以推断出身体正在悄悄发生的病变。所以,学会观察指甲,就是学会了一种最为简易的 健康 自测方法。
指甲的纹路与 健康
1.指甲出现絮状白云,是有蛔虫的迹象。
2.指甲出现竖的条纹,多是缺乏维生素的表现。
3.指甲条纹紊乱,并呈现深褐色,是脱水和初期肾虚的反应。
4.指甲出现横纹,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种征兆,也和麻疹、腮腺炎有关。
5.如果横纹凸起则表示心脏有问题,可能还有肝脏的问题,多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A等。
6.如果有一条很深的横纹,则表示有过很严重的肠胃疾病。越深就越严重,越浅就越慢性。
7.如果横纹细小而且多,就表示有长期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肠胃炎、结肠炎、胃病等。
指甲的颜色与 健康
1.指甲苍白无色是贫血的征象。
2.白喉、急性肠道传染病与食道异物阻塞的病人的指甲多为蓝色。
3.青光眼患者或黏液性水肿、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患者及营养不良者的指甲多为灰色。
4.青色指甲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大叶性肺炎、重度肺气肿病人;癌症患者或中毒者的指甲也常出现青色淤斑。
5.心脏病、血液病人的指甲多为紫色。这表明血液内缺氧或某些成分异常,若紫色与白色交替出现,可见于肢端动脉痉挛症。
6.外伤或甲沟炎症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胃肠息肉综合征者的指甲多为黑色。维生素B12缺乏、黑色素瘤也可能在指甲上出现黑色。
7.指甲为**常见于慢性出血性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征与胡萝卜素血症;指甲周围出现**,要警惕恶性黑色素瘤,但长期吸烟或长期服用四环素药物者及老年人也会指甲变黄。
指甲的形状与 健康
1.指甲的尖端平平并且嵌进肉里面的人,比较容易发生神经痛、风湿等疾病。
2.方形指甲的人,体质比较差,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大病,但是很容易成为很多遗传性疾病患者。
3.指甲偏短的人,属于比较容易急躁冲动的性格。这类人的心脏功能先天性相对较弱,比较容易发生从腹部到腰部,以及腿脚等下半身的疾病。
4.指甲偏长的人,性格比较温和不急躁。但是因为先天的体质比较弱,免疫系统较差,很容易患上急性炎症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以及脑部、胸部的疾病。
5.圆形指甲的人,一般来讲体格健壮,很少得病。但遗憾的是这类人对于疾病的反应十分不灵敏,很难自觉出身体的异况,所以,一旦生病,往往就很重。具体来讲,圆形指甲的人最易发生的病是溃疡出血、胰腺炎、心脏功能紊乱甚至癌症。
体毛状况与 健康
体毛是分布在人体表面的毛发的总称,广义的体毛包括头发、眉毛、胡须等。狭义的体毛仅仅代表身体除头部以外的毛发,如阴毛、腋毛、腿毛、胸毛、手毛等。体毛浓密与否与家族遗传、本人体质、雄性激素分泌量皆有关系。此外,体毛也能反映我们的身体 健康 状况。
毛发过多与疾病
毛发过多,即多毛症。如果是全身性的,应首先考虑为内分泌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女性患者可出现胡须、浓眉、腋毛、阴毛、体毛显著增多的现象。其次应考虑是否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睾丸酮所引起,如由这些药物引起,肯定有明确的用药史,停药后多毛现象即可逐渐消失。此外还有特发性多毛症和遗传性多毛症。前者见于女性,用皮质醇或雌激素治疗后可减少多毛现象;后者见于毛孩。
头发状况与 健康
头发是人 健康 的标志和外在表现。俗话说,“强长发,弱长甲”。人的身体 健康 ,身体状况好,头发就会乌黑繁茂,润泽明亮。这个道理有点像植物,土地肥沃,枝叶才能茂盛。反过来讲,一个人头发的好坏,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这个人的 健康 状况。头发好,身体就好。头发早白、枯黄、大量脱落,说明身体内部有问题了,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体内疾患蔓延。头发疾患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症状。如人的心、肝、脾、肺、胃、肾的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理疾病,血液和循环系统疾病,头部皮肤疾病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头发上。头发是身体状况的晴雨表。
五脏之官
眼睛,肝之官
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口,还是反映身体 健康 见证的窗口。也就是说,眼睛不仅是我们观察世界的“取景器”,还是透视身体 健康 的窗口,很多问题都能通过眼底反映出来。更进一步来讲,眼睛能直接反应肝脏的 健康 状况。中医讲:“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眼睛的位置在全身至高之处,只有气血充足的人,眼睛才能有神。如果某人目光炯炯地盯着你,说明他肝脏好。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的以下反映来判断我们的身体状况。
1.眼白发黄,表示是肝病引起的黄疸现象。
2.眼睛上有红色斑点,表示血液流通不畅。
3.喜欢闭目养神:表示气血不足,肝功能不好。
4.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的四周,就会有发胀的感觉。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疲劳,有时用眼不当也会影响到肝脏。
鼻子,肺之官
中医认为,鼻属肺系,为肺之门户,为肺窍。《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开窍于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主鼻,在窍为鼻。肺主宣发肃降,肺气清利,则肺之气上注清窍,鼻得清阳充养则窍道顺畅、嗅觉灵敏。”《灵柩·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知香臭矣。”鼻为气道,为肺之门户。鼻道通畅,有助于肺之呼吸顺畅。《仁斋直指》说:“鼻者,清气出入之道路也。阴阳升降,气血和平,一呼一吸,荣卫行焉。”
现代医学也认为,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赖肺的作用。如果肺功能很好,鼻窍一定通畅,嗅觉正常,反之亦然。这是因为肺与鼻子连通,外界的邪气能直接伤害到肺,使它功能失常。另外,中医认为肺为五脏之华盖,也就算五脏的顶盖,只要其他脏腑有病变,病气都会向上熏泛到肺。
这也就是说,鼻子的 健康 和肺的 健康 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肺的病变会引发鼻子的病变;另一方面,鼻子的病变也会引发肺的病变。例如:嗅觉不灵敏,经常咳嗽,甚至有时呼吸困难,这是肺脏功能逐步衰弱的标志。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还要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加强 体育 锻炼,防止肺部合并症发生。再例如:鼻子出血与肺热有关系,人就应该在饮食、生活上尽量避免导致肺热的情形发生。
耳朵,肾之官
耳朵和肾之间也关系密切。中医古籍中,对“肾”与耳的关系多有阐述,诸如“肾主耳”、“肾开窍于耳”、“肾通气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具体来讲,耳是肾在体表的孔窍。听觉是不是灵敏,和肾中贮藏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只有肾精气充足,听觉才会灵敏。耳朵老是嗡嗡作响,声音也听不太清,这是肾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腰痛、尿频等症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要注意,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要少饮酒、少吃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另外,双耳最上部的边缘低于双眼,表示肾气不足;耳朵比正常瘦小,表示肾中精气虚、先天不足。
舌头,心之官
中医说:“心开窍于舌”。舌头是心脏在体表的“代言人”。如果心功能正常,舌头会很红润、柔软、运动灵活,否则的话,如果:
1.舌色紫红舌身瘦瘪,表示心阴液不足,体液缺少;
2.舌色淡白而且胖胖的,表示心阳气不足,血液流动迟缓;
3.舌头颜色呈紫暗色或有斑点,表示心血淤阻,血液流动不顺畅;
4.舌体又瘦又薄,颜色缺少光彩,表示心血不足,心肌供血减少;
5.舌头颜色赤红,甚至长期溃疡,表示心火上炙,心脏经络的火气向上蔓延;
6.味觉迟钝,尝不出味道,伴随而来的是心悸、梦多、失眠等症状,这就意味着心脏功能受到了损害。这是操劳过度所致,当口中干涩,舌苔厚重,尝不出食物的滋味时,尤其要警惕,防止心脏发生病变。
口唇,脾之官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我们的饮食、口味与脾功能密不可分。如果口唇颜色红润、食欲很好、口气清新,表明身体 健康 ,脾功能正常。否则的话,如果:
1.仅上唇发白,表示大肠有问题;
2.仅下唇发白,表示胃功能不好;
3.唇色淡白,表示血液缺少,贫血;
4.唇呈紫红色,表示体内血氧不足;
5.口唇干焦枯萎、失去光泽,表示脾虚。
另外,嘴唇感觉麻木,饮食减少,身体日见消瘦,这表明胰脏功能在逐步衰减,这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饥饱不当所致。由于胰脏不好,便殃及胃,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欲裂。这时除了调整饮食外,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品。
1 第一宝:药
第一味药:芦根
此药性味:甘,寒。归肺经、胃经。具有生津除烦、止呕的作用。临床运用,每天20—30克,疗效神奇,一般一剂知,三剂愈。
第二味药:桑叶此药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
桑叶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取其辛凉解表之功效,在此我要谈的是但用桑叶治疗球结膜下出血。这样的病人常常一觉醒来,发现眼睛白睛部分充血,血色鲜红,中医称为白睛溢血。患者在医院寻求西医治疗,往往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勉强服用一些止血活血的药物,治疗七八上十天也不一定能治好,花钱不说,患者常常左眼未好,右眼又充血了。此病治疗起来很简单,桑叶30—50克,煎水内服,每日一剂,一般剂一见效,最多三剂,出血就彻底消失。对于“旧的出血未吸收,颜色变暗,新的出血又形成”,这样的患者,可以反佐一点生麻黄来发散,防止桑叶寒凉留淤。
治病机理:肝开窍于目,按照五轮学说,白睛部分属肺,因肺属气,故称气轮。此病为肝肺二经热邪亢盛,迫血妄行所致。桑叶归肝经、肺经,其“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与病机丝丝入扣,故而投之疗效迅捷。
第三味药:小茴香此药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具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日常生活之中,常做调味品使用,殊不知此物治疗阳虚尿频,疗效较好。
临床上很多女性和老年患者,小腹胀满,尿频尿急,每次解小便,量不多,但总有尿意,在医院进行尿检,并没有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差,采用补肾缩泉的办法,疗效虽有,但起效慢。
其实此病的病位不在膀胱,也不在肾,而在三焦,“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尿频的原因,在于膀胱之外的三焦受寒,水道不畅,水液积蓄在三焦之内,不能下行至膀胱,停留至膀胱之外,压迫膀胱,故时时有尿意感,但真正解小便时又解不出来,很多这样的女性患者在做B超时可以见到盆腔有积液,此病的治疗,宣通下焦的气机,促进其水液转运,尿频治疗即可立竿见影。
小茴香性温,走下焦,能够散小腹之寒,宣通小腹之气机,患者服药后常常出现小腹转气,放几个响屁之后,尿频即愈。小茴香20—30克。一天一剂,一剂见效,三剂即愈。
第四味药:穿破石常绿灌木,高2-4m。直立或攀援状;枝灰褐色,光滑,具直立或略弯的棘刺,粗壮。树干砍伤后会流出白色乳汁状粘液,具有豆腥味。根皮橙**,因生长在岩石旁,其根质地致密,能穿破岩石,故有穿破石之称。因其无坚不摧之穿透力,具有“壮筋骨,治跌打,破血通经,去远年瘀积、结石”的功效,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也有很好的疗效。浙江金华一带,经常用来治疗劳伤,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观察到其具有补益之力,很多老百姓将此药作为保健品服用。
历代本草记载,除了前面所谈的疗效之外,还具有祛风湿、治腰痛、关节痛,治虚劳黄肿,还具有治疗脾虚泄泻的作用。经过经两年数百次的实践检验,确有疗效,因其价格便宜,疗效卓著,特意向大家介绍。
1、因为其穿破之力稳健,凡体内存在血脉不畅者,可以配伍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最常用的是心脑血管方面疾病;
2、肝炎、肝硬化、肝胆结石、肝内血管瘤、肝癌等肝胆系统疾病,均可配伍使用;
3、因其有较好的抗结核菌作,对于结核病人,可以配伍使用;
4、患者体内存在症瘕积聚,需要攻克消散者,均可配伍使用;
第二宝:方前面介绍了四味药,介绍了这几味药的一些特殊功效,是我临床上反复使用过的,大家可以回家试试。下面在从“方”的角度来献宝:
第一方:牙痛方牙痛是临床上常见小病,但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只要患过牙痛的人都有同感,我就谈一个治疗牙痛的药方:
生大黄10—15克、生麻黄5—8克、生甘草10克、薄荷10克;
用法:开水泡服,每剂服用一天。
因为时间关系,方义我就不讲了,在《医间道》上有详细的讲解。此方非我所创,乃爱爱医网友提供,经过反复检验,确有实效,在此算是借花献佛了。
第二方:腿抽筋方很多人都体会过腿抽筋,患者在医院就诊,多诊断为缺钙,服用钙片后稍稍好转,但过不了多久,又会出现腿抽筋的现象,此症虽是小疾,但常犯也很难受。
方剂:*羊藿30克、小伸筋草15克。
每日一剂,连用五天,服药当天见效,服用五剂可以治愈,数月后如果在此发作,可以在喝五剂。
机理: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补肾除湿即可。
第三方:肩周炎方此病内有不足之体(气血不足,经脉不畅);外有风寒所袭(寒性收引,不通则痛)。止痛为治标,散寒、活血、通络为治本。
丹参50克、当归5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穿山甲30克、元胡50克、制马钱子10克、桑枝50克、桂枝50克、生麻黄30克、细辛30克。
上方共研成细粉,共450克,每次5克,每日两次,一料可以服用45天,一般的患者一料未服完,病情已经治愈。
前四味药为张锡纯的效方:活络灵效丹,本方可广泛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痛症;配以“穿山甲、元胡、制马钱子”通络止痛,“麻黄、细辛”散寒,“桑枝、桂枝”引药达臂,则疗效大大加强。
第三宝:法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道家有三千六百法门,中医有多少法门呢?针灸、推拿、汤药、拔罐、刮痧……法门很多啊。我个人擅长内服汤剂治病,在法上遵循仲景治病八法,汗、吐、下、消、和、温、清、补……没有特别的经验。
最近几个月,对很多病进行了拍打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今天借花献佛,谈几点实践结果,希望对大家有些许帮助。
下列几个病种通过拍打效果很好:
1、皮肤病
湿疹、神经性皮炎,效果不错。
2、手足麻木、疼痛
这样的患者很多,体内大多存在寒湿淤阻,单单内服汤剂,三五天也能见效。但通过拍打,当场见效,立竿见影。再配合中药内服,很快能彻底治愈。
3、下肢静脉曲张
内服中药起效太慢,三五天见效不大,拍打承山穴之后,患者当场见效,双下肢沉重感减轻,立即倍感轻松,拍几次后,迂曲的血管会慢慢减少。配合中药温肾除湿,活血通脉,效果更好。
4、心脏病
血脉痹阻的患者,拍打肘关节(曲池穴、曲泽穴、尺泽穴)、内关穴之后,胸闷会立即缓解。
5、腰腿痛
拍打委中、承山,配合中药对证治疗,一般三五天就有很好的效果。
几点感悟:
1、出痧的顺利与否,与病情轻重不成正比,与患者的正气是否充足有很大的关系;
曾有几位癌症患者拍痧,虽然患者血瘀明显,但却出痧非常困难,有些患者痧很少,但轻轻一拍就出来了,所以感觉这痧不是拍出来的,而是患者的正气将痧托出来的;
2、病情越重,拍打时,医生的手越痛,应重时感到如同针刺手一般,这时患者也会很痛。我的经验是一边拍打,一边诵“金刚经”,这样痛感会减轻;
3、患者一般很难下手,如果由我们医生来拍,拍不了几个病人,手臂就会酸麻,有时手指会破裂,所以后来我想了个法子,用木铲来拍打,效果不错;
4、单纯采用拍打的办法,起效快,但患者体内的寒湿不能清除,病情容易复发,配合中药内服,或者艾灸的办法,来恢复人体阳气,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一下寒湿闭阻的疾病;
5、气血虚弱之人,拍打时不容易出痧,而且患者身体也会因拍打之痛而承受不住,会出现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冷等表现,所以身体非常虚弱的的患者,先扶正是关键,患者服用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待气血充足之后,再针对淤阻进行拍打,会有较好的效果。
第四宝:理我们常用的几百味药都是宝贝,《伤寒论》上的113个方都是好方啊。如果不深究医理,治病三年则天下无方可用。对于一个医生而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对病机的识别上下功夫,而临床上患者的表现往往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辨析不清,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凶险立显。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疾病,才能更加接近疾病真相?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疾病,才能更加符合道的法则?
其实我们人体的气机运行,也存在两套系统,和“油门”与“刹车”一样,白天体内的阳外发散,好比油门,晚上阳气内收,好比刹车;人体清阳上升,好比油门,浊阴下降,好比刹车;心火温煦全身,好比“油门”,肾水救济“心火”,好比刹车;人体气血阴阳的运行也是有方向的啊:“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升与降,散与收,寒与热,开与合……人体是一个矛盾而又对立的统一体。
这些年来,通过细心的体会,发现人体很多疾病,都是这些对立的矛盾失去了统一,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常常是一些对立的症状,比如:
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 “胃脘痛”。
中医认为
中医认为,胃痛的病因复杂,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等;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并见食积、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等。
其证型一般可分为寒邪客胃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脾胃虚寒证和胃阴不足证等。
冬季天气寒冷,身体容易受到外界寒邪的侵袭,如果不讲究饮食,进食较多的生冷食物,则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胃阳不足,虚寒内生,寒凝气滞,不通就会出现胃脘冷痛;脾阳虚衰,不能消化吸收,运输水谷精微,就会出现泄泻等症状。
出现了这种胃痛,除了禁食寒凉生冷的食物外, 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穴位来缓解疼痛呢?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分别以脏腑名称来命名。背俞穴均分布于背腰部,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位置大体和对应脏腑所在的位置相对应。
背俞穴共有12个,其可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也可以用来诊查和治疗对应脏腑的病症, 当脏腑功能有异常时,在背俞穴局部可能出现各种异常的反应,如压痛,结节,凹陷,出血点,温度等的变化。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时,如慢性胃炎、胃痛,在脾俞、胃俞穴附近会出现反应点。当出现阳性反应点时,取这些对应的背俞穴可以治疗对应的脏腑及脏腑相关疾病。
胃俞穴,起到温补阳气,调理脾胃的作用。
胃俞穴俞与脾俞穴相连,脾俞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在脾俞穴下一寸,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如果是急性胃痛,表现为胃痛骤然发作,恶寒喜暖,用暖水袋放在胃脘部可以稍稍缓解等症状,在脾俞,胃俞的基础上可以配合隔姜灸梁丘穴。梁丘为足阳明经郄穴,中医理论认为,郄穴是脏腑经气深聚的地方,阳经的郄穴可以治疗急性痛症,阴经的郄穴可以治疗急性出血性疾病,因此急性胃痛发作的时候可以配合隔姜灸梁丘穴。梁丘穴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
如果是平素患有慢性胃痛的患者,还可以配合隔姜灸中脘,足三里。
中脘穴属于任脉上的穴位,是胃的募穴,是胃部气血聚集的地方,善于调理脾胃,中脘穴也是八会穴之一,腑会。 所谓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汇聚的八个腧穴 ,八会穴与它们所属的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在治疗方面,这些脏腑组织的异常病变都可以用八会穴治疗,所以中脘穴有较好的健运脾胃,调理气机的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通经络的作用,能够治疗胃痛,胃部胀满,呕吐等消化系统的疾病。
中脘穴在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其中犊鼻在外膝眼上,一横指以中指近侧指间关节宽度为标准。
从内到外说健康
本文2023-10-29 10:18: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