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起源学说之一劳动说是古书什么里记载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3收藏

音乐的起源学说之一劳动说是古书什么里记载的,第1张

音乐的起源学说之一劳动说是古书《吕氏春秋》记载的。漫长而原始的音乐活动创造了人类早期的音乐文化与人类文明。《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战国时代流传于巴、楚交汇之地的《下里巴人》,应该是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乐歌的历史延续与自然演进。关于《下里巴人》的记载始见于宋玉的《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中国流传的“下里巴人”的成语故事,讲的就是2000多年前战国时,有客人在楚国郢都唱巴人歌曲,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这可以说是有史记载的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流行歌曲”了。巴部族以白虎为图腾,以部落首领廪君(传说是白虎的化身)为祖,勇猛且善歌舞。公元前1000多年前,武王伐纣,联合八百诸侯,其中“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一部分保留在古籍中,一部分埋藏在地下,一部分流传在民间。民间文艺之所以千古流传而不绝于世,在于它通过人民大众世代口头传承的形式,既可以免遭“焚书”之劫,又可避“文字狱”之难。战国时期流传于巴、楚民间的《下里巴人》,便是由古代人传承下来的原始乐歌,巴人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其历史可上溯至夏禹时代。

宋玉将当时(楚王即楚襄王,其年代在公元前3世纪)楚地传唱的歌曲分作三类:一类之《下里巴人》相当于现代的通俗歌曲;二类之《阳阿》、《薤露》比较通俗;三类之《阳春》、《白雪》为高雅歌曲。唐人李周翰注云:“《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下里巴人”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

重阳节的歌曲有:《九九艳阳天》、《九九女儿红》、《九月九的酒》。

1、《九九艳阳天》(演唱:孙佩华):

《九九艳阳天》由孙佩华演唱,高如星作曲,胡石言和黄宗江共同作词,是1957年**《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

2、《九九女儿红》(演唱:陈少华):

《九九女儿红》是陈少华演唱歌曲,由陈小奇作词、作曲,是继九月九的酒出的第二首九月系列歌曲,收录在其1994年专辑《九九女儿红》中。该歌曲获得1995年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铜奖。

3、《九月九的酒》(演唱:陈少华):

《九月九的酒》是陈少华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陈树、朱德荣填词,陈树、朱德荣谱曲,收录在陈少华1994年发行专辑《九月九的酒》中。

重阳节名称的由来: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

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重阳节

  讲歌声的古籍,这个以古代的乐府比较出名。

  例如:《汉书·艺文志》著录西汉歌诗28家,314篇,基本都是乐府诗。现在所能确定的西汉乐府诗的作品有《大风歌》、《安世房中歌》17章、《郊祀歌》19章、《铙歌》18首,以及另外为数不多的几首民歌,其他乐府诗都作于东汉。

音乐的起源学说之一劳动说是古书什么里记载的

音乐的起源学说之一劳动说是古书《吕氏春秋》记载的。漫长而原始的音乐活动创造了人类早期的音乐文化与人类文明。《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