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历史
最早使用和制盐的是中国人,在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中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都说明了这一点。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最晚在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其产地在晋、陕、甘等广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是山西运城的盐池(即解池、河东盐池)历史悠久,在《史记》中有记载,黄帝曾战炎帝于阪泉,败蚩尢于涿鹿,后又“邑于涿鹿之阿”。据专家考证:“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浊泽,一名涿鹿”。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另一种自然盐是岩盐,因产于“盐山”故称岩盐。产地在今天甘肃环县南曲子附近和甘肃泉市。所谓“盐山”实际是指大粒矿盐,除了主要化学成份NaCIQH,因各地质、地层的不同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各异,从而出现赤、紫、青、黑、白等不同的颜色。盐的主要用途,在古代主要是食用,《周官·盐人》,“形盐”用以供宾客。又说:“王之膳羞,供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里所说的“形盐”是指白色岩盐,因形体大可以“镂之写物”。“饴盐”是岩盐中最好的一种,其味咸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称“君王盐”。 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有关盐神的传说,四川盐源县的纳西族,供奉“盐神”是一位少女形象,相传是她在牧羊时发现了盐水,后来在此开凿了盐井。古巴蛮有酋长廪君与盐神斗智、最后在“鱼盐之地”定居的神话故事。这说明少数民族特别重视对自然盐的占有。 古代盐的食用 古人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未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可以想见,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当古代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昧时代,尚不知何为咸味,亦不知盐为何物。后世人们在祭祀用的肉汤中不加盐,即所谓“大羹不致”以表示对古礼的遵循。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对这种古礼也作了记载:“大食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者矣。”典籍的这些记载,都可视为古代先民原本不知盐、不识盐的佐证。因而可以推论,古代先民确实曾经历过一个不知食用盐的漫长历史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海盐制作的记载。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不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作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是中国海盐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盐的成因也早有探索,并有先识之见,认为盐的生成与水气有很大关系:“水曰润下,润下作咸”。这是对湖盐生成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池),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体状的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古老的河东盐池(亦称“解池”,今山西省运城县南、中条山北麓一带),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历史上称为“解盐”、“潞盐”或“河东盐”。关于“解池”的最早记载见之于《山海经北山经》,其中有“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句。据晋人郭璞释云:盐贩之泽,“即盐池也”。现在中国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其中察尔汗盐湖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的《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就是说池盐不需煮制,自然可成。“解池”地处黄河流域,由此可以想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会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煮制海盐当在天然盐被发现和食用之后。因为煮盐是一种进步的制作工艺,必须具备一定的煮制用的器具,比如像汉代煮盐用的“牢盆”之类的器具。面这类器具用什么材料制作,如何煮制等一系列问题均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断定:发现和食用自然生成的天然海盐、池盐、岩盐、盐泉、土盐等是人类食用盐的开端。这一点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应是共同的。四川云安,这里煮盐的历史很长 井盐出现较晚,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巴蜀地区(今四川省)。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在治水的同时,勘察地下盐卤分布状况,始凿盐井。史载:李冰“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这是有关中国古代开凿盐井的最早记载。 岩盐系由开采的盐矿经炼制而成,多集中在中国西北和西南高地势山脉区域,如新疆、西茂、云南境内。岩盐的制作,始于何代,史籍无载。岩盐制作方法,据《水经注江水》载:“朐忍县(今四川省云阳县)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者之,水竭成盐。”由此可知岩盐是通过煮制获取的。 土盐即“碱盐”,为盐碱地所产,味苦质劣,在盐家族中处于末位,只是作为食用盐的替代品。土盐制作始于何时,亦不可考。其制作方法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汶山地有咸土,煮以为盐,麋羊牛马食之皆肥。”可见土盐亦经煮制获取。
运城盐池最佳时间:夏季时山西旅游的最佳时间
亦称盐湖、银湖。位于运城市区南中条山下,涑水河畔。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组成,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所产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含有多种钠钙物质,是全国有名的盐产地之一。盐池的开发约有4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传说在舜帝当政的时代,人们就开始在夏天捞采水池内天然结晶的盐。到春秋战国时期盆地就已出名。柳宗元在《晋问》中曾经形容垦畦引水晒盐的情景:沟塍畔畹,交错轮回,若稼若圃,渔兮鳞鳞,逦弥纷属,不知其垠。现在的运城盐池,计盐类储存量达8394万吨,是山西省多种重要化工原料产地。
运城池神庙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唯一一座池神庙,记载了中国最早的盐业发展历史。庙里的建筑群落及其留有的文物古迹,是重要的文物。庙内建筑群落雄伟大气,充满着肃穆庄严地气息,但是,庙内却香火绝迹,鲜有游客,庙门紧锁。
询问庙内耳房的运城盐业博物馆馆员,才知道,池神庙原来是个无主的文物。
上世纪80年代,政府曾组织修复池神庙,然而,施工单位完工后甲方却在法律上蒸发了。完工后无人结算,施工单位只好锁上庙门,代为看管至今。
2009年3月18日凌晨4时,池神庙内突然遭到非法入侵,多处清代遗留建筑及文物被毁,整个建筑的整体格局受到严重破坏。运城电视台及山西法制报均及时报道了此事,并呼吁社会各界保护这一无主文物。当部门调查时,池神庙的有关高层却否认池神庙的文物地位,说道:什么是文物?那还不是由人随便说,你说它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
宁夏文化·风华磨洗认前朝·汉代渠道与文物
秦末汉初,匈奴奴隶主集团乘长城沿线“士卒罢于兵”的机会,大举派遣军队侵扰和占领黄河河套以南的广大地区。塞上大地,烽火连天。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继位,西汉朝中央 开始高度重视宁夏地区在抵御匈奴侵扰中的战略地位。西汉朝廷数次从内地大量迁移人口到宁夏,由 供给他们衣、食、种籽和耕牛,引导他们开荒种田,修渠引水,发展粮食生产。经过西汉时期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原先荒凉的宁夏平原上出现了“冠盖相望”的初步繁荣景象。延至今日,宁夏地区仍随处可见西汉时期的文物古迹。
1972年在银川市平吉堡发现了一批汉代墓葬,其中一座属西汉时期的木椁墓,内有数件耕牛造型的木牛模型被发掘出来。用木牛殉葬,说明死者生前对耕牛很重视,也表明当时社会上已经较广泛地使用耕牛种田。同时出土的还有装在陶仓模型中的粮食,虽然已经腐朽,但从外形观察,品种是粟;粟在黄河流域的栽培历史至今已有七千多年了。
银川平原如今还有一些汉代开凿的引水渠道,它们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汉伯渠,又称汉渠,即古代史书中所说的光禄渠。据《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四载:“灵盐部有光禄渠,久 废,(李)听始复屯田以省转饷,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顷,后赖其饶。”《读史方舆记要》卷六十二更明确记载:“渠在灵州,本汉时导河溉田处也。”汉延渠起自今青铜峡市东南,引黄河水流经永宁县和银川市,向北合汇于惠农渠,全长一百余公里。与汉延渠同样闻名的是唐来渠,它也是汉代开凿的引黄河水溉田的渠道。这些著名的渠道开凿的时间都在西汉时期,《史记》卷二十九载,汉武帝时“朔方、西河、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刺史部,下辖郡和县,今日宁夏北部的银川、吴忠和灵武等市、县均归朔方刺史部辖下的北地郡管理。
牛耕的使用和引黄渠道的兴修,促进了宁夏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兴盛起来。
在银川平吉堡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各种陶器、漆器和青铜器文物,均显示了西汉时期宁夏地区手工业所达到的水平。出土的陶器均为釉陶和灰陶两类品种,它们全是由轮制工艺加工而成的,因而陶器的形状规整,器壁的厚薄均匀。釉陶为赤**,光莹夺目。赤**釉是由釉药中含的三氧化二铁经过氧化焰烧炼而成的。要烧成预定的颜色,不仅要求配制出药量准确的釉药,而且还须严格掌握烧窑期间的温度和通风情况,没有优良的工艺是难以制作成功的。陶器中有一个博山炉,它的炉盖为峰峦叠嶂的形状,具有很强的艺术真实感。出土的还有一个红底黑彩漆盘器皿,虽然木质胎已经腐朽,但是彩绘的花纹还清晰艳丽,纤细流畅,表现出西汉时期我国高度发达和臻于完善的漆器制造技术。另外还发现了一些青铜制作的车马具零件模型、连弧纹铜镜等物。铜镜是由铜、锡、铅的合金铸造的青铜镜,它的表面不易氧化生锈,可以保持镜面长时间光洁明亮。铜镜背面的花纹千姿百态。铜镜制作技术的娴熟,既反映了西汉时期金属冶炼水平的提高,又表明了人们对光线反射原理的深刻理解。在固原县古城还发现了一件错金铜羊,系用青铜铸成。羊卧地回首,两眼凝视,栩栩如生,而且羊身上的卷毛皆用细如发丝的金银线镶错而成,显得金光银彩交互辉映,是一个生趣盎然的艺术精品。宁夏地区出土的西汉文物表明,那个时期宁夏地区在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已经和中原地区十分接近。
经过西汉二百多年的发展,宁夏地区发现的东汉时期的文物更是丰富多彩。
东汉农具的改进标志着宁夏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贺兰县暖泉农场东汉墓中曾出土了一件犁壁,用生铁铸造。它的形状为长方形叶状,长五十厘米,宽二十二厘米,一角弧圆,背面有两个鼻纽。犁壁和犁尖配套连用,可将犁起的土翻向一边曝晒,能更有效地杀死害虫和提高土地肥力。据记载,欧洲的耕犁直到公元11世纪才装配有犁壁,而我国在西汉时便有了犁壁的装置,比欧洲要早近千年,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能力。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增加了宁夏地区的粮食产量,因此到了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朝廷大臣在给皇帝的奏章中呈报了北地、安定诸郡的发展情况(宁夏当时属北地和安定郡管辖),“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土宜产畜,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后汉书》卷八十七)。可见宁夏地区当时的经济是很繁荣的。
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如今在中宁、贺兰、盐池、固原和中卫等县境内,都发现有东汉时期的城址遗迹,一些当年所用的建筑材料和许多遗物还不时被发掘出来。盐池县张家场东汉古城遗址中出土有铭文方砖,上面印有汉代流行的吉祥语,如“大富昌、乐未央、子宜孙”等。固原县南郊古城遗址中还发现了用圆形陶井圈砌成的陶水井,城内排水用的陶水管道。陶管有直筒形和曲尺形两种。它们说明,在当时的一些城镇中,已有了较为完善的供水、排水设施。东汉时期的地主大庄园经济发展较快,许多财富、地位相当的人死后常按姓氏分区葬在同一墓地中,因而有的墓地墓葬星罗棋布,达数百余座,延亘数华里。在已经发掘的一些墓葬中,出土了大批反映当时经济、文化特征的文物,有陶器、铜器、玉器等。
陶器的种类繁多,几乎包括当时居民们所有的生活用品。贺兰县暖泉出土了一种东汉绿釉陶壶,色泽碧绿如翡翠,清秀典雅,显示出娴熟高超的焙烧技术。吴忠市关马湖出土了一栋陶屋模型,外型为三层结构,有门窗、栏杆、斗拱和屋顶,还用红、白颜色勾描出彩画,是东汉住宅建筑的真实缩影,是现代人了解东汉民众生活的重要资料。
铜器有镜、壶、货币和车马具等物。固原县草庙出土了一枚铜印,形制为方形,外表涂金,边长二点三厘米。印文无边栏,阴刻篆文“伏波将军章”五字。据考证是东汉马援印章。《资治通鉴》卷四十三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击交趾”,而马援年轻时曾在北地郡生活过。固原西郊还出了一把东汉初年的铁剑,长一米零五,虽埋地下千余年,但剑刃依然锋利。同地还出土一把彩绘骨尺,尺面用赭红色描绘出流畅的变体流云图案,上有十个刻度,全尺合今天的二十三厘米。这把骨尺对研究我国古代量器很有价值。
在宁夏南部还发现有一些汉代匈奴族的文物。匈奴被汉朝击败以后,一部分匈奴人归附汉朝,被汉朝安置在指定地点生活。1976年在固原县古城发现了一件匈奴族的透雕长方形铜牌,图形为两只长角鹿相对而立。在固原西郊还发现了一件匈奴用的铁剑,剑首用青铜铸造,作成两个羊头相对的圆环形状,具有匈奴民族文物的浓郁风格。这些文物是汉族和匈奴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溶合的珍贵历史见证。
自然旅游资源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洞石雄关: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盂县万花洞、玉华洞、太原天龙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省内地貌奇特,各大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走冠山顶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顶巨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奇峰险壁间形成了娘子关、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资源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历年来又建造了多处水库、人工湖泊,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上。山西泉源数以万计,分冷泉、温泉和矿泉三种。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难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泉等等;温泉有浑源汤头泉、忻州奇村泉、原平大营泉、定襄温泉、盂县温泉、夏县温泉、新绛温泉等。矿泉中以般若泉为代表。山西的天然湖泊有五台山北台顶天池、宁武天池、晋祠鱼沼、清徐东湖、平泉东湖、西湖、运城伍姓湖、盐池等;人工修建的水库有垣曲小浪底水库、万家寨引黄工程、磨滩拴驴泉水库、恒山水库、汾河水库、文峪河水库、浍河水库、漳河水库、漳泽水库等等,这些水资源已成为游览胜地。 激流瀑布:山西境内名气较大的瀑布有壶口瀑布、娘子关瀑布、王官谷瀑布、蟒河瀑布。壶口瀑布以壮阔著称,娘子关瀑布以秀美闻名。激流险滩在黄河中游多处可见,如壶口以下的龙槽激流、龙门“三激浪”,都使人感到雄伟壮观。 天气景象:山西气候季节性强,复杂多变,既有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又有开展多种温带旅游活动的条件,还可饱览奇特大气景观。五台山东台顶、历山舜王坪观“东海日出”可与泰山媲美,黄河孟门山“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宝光”堪称一绝。 珍稀生物:山西已建成12个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珍禽异兽深藏其中,褐马鸡、猕猴、娃娃鱼都是罕见的珍奇动物。
古时的人并不将天然盐看作是盐,而是称之为卤。古代人工最早采制的盐,可能是海盐。古籍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宿沙氏开创用海水煮盐,史称“宿沙作煮盐”。宿沙氏其人,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实际上用海水煮盐,应当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出来的。也许宿沙氏将煮盐的方法提升推广,后人也就将采制海盐的发明权归到了他的头上。
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盐。历史上古老的河东盐池,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史称“解盐”、“潞盐”或“河东盐”。河东盐池很早就出现在史籍的记载中,盐池采盐的历史也许并不比海盐晚。
现在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王著《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是说池盐不需火煮,自然可得。河东盐池地处黄河流域,可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应当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
现在很难确定池盐与海盐的发现及食用孰先孰后,因为海盐也可由滞存浅滩的海水经风吹日晒,因蒸发作用而自然结晶生成。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也会很早发现并食用这种自然结晶生成的天然海盐。
自然生成的池盐和海盐,以及露出地表的岩盐,自然溢流外泄的盐泉和随地可得的土盐,只要在生成这些天然盐的地域内有人类活动,先民总会或迟或早发现它。只是由于时代久远,也就不易判定池盐与海盐发现的时序先后。
井盐出现也许稍晚一些,依文献记述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巴蜀地区。《华阳国志》说是知天文地理、识水脉的李冰发明了盐井开凿技术。李冰在治水的同时,勘察地下盐卤分布状况,凿出了盐井。成都等地曾出土一批盐井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古代井盐生产。
古代采盐之法
中国古代的海盐、湖盐、井盐,大体都是取卤做原料,或柴火煎熬,或风吹日晒,水分蒸发后便能得到盐。
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崂山青盐迟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
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从北宋开始,海盐出现晒法,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盐仍多于晒盐。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那些沿海岸线架设的燃烧了几千年的烧锅煎盐设备,自然成了历史的陈迹。
在南方如海南岛地区,阳光充足,是晒盐理想的场所。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存在池中,在阳光下蒸发结晶成盐。
井矿盐的生产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古代提取天然卤法的方法多为提捞法,现代则有气举法、抽油采卤法、自喷采卤等方法。在岩盐型矿区大多采用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有的采用单井对流法,有的采用双井水力压裂法。古代井盐制盐采用煎法,与海盐煎法相似。
湖盐分为原生盐和再生盐,主要采用采掘法或滩晒法生产。有些盐湖经过长期蒸发,氯化钠沉淀湖底,如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历经数千万年变化形成了干湖,盐晶暴露在表面,不需经过加工即可直接挖取。湖盐生产采用滩晒法的历史悠久,与海盐早期生产工艺不同。
海陆取卤,日晒火煎,煮海熬波,卤水成盐。让人颇费思索的是,煎盐那样费力,历史上却一直在采用这个方法。在西南有的井盐区因为煎盐,将周围的树木砍伐光了,不仅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最后也使得盐井因缺乏燃料而停产。当然那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西南井盐产区光照少,盐工们不可能想到让太阳来晒盐。不过东部海盐产区并不缺少光照,但晒盐开始的时间依然很晚,似乎不完全是技术问题。倒是池盐的晒盐技术出现很早,发展也很成熟。可是这进步的技术,为什么没有在更早的时候影响到海盐生产呢?
盐的历史
本文2023-10-29 10:44: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