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古都探幽》书评||看高智商的人都是如何一本正经瞎扯淡的
如果说有哪本书能让你,每隔三分钟就捧腹大笑。有哪本书能在一个章节内,抖包袱频繁如春晚小品。那就非马亲王的《古都探幽》莫属了。
这本书描述了六百年后的未来,当我们的子孙后代,开始踏上盗墓这一久经历史考验的事业后,发生的一系列“惊悚悬疑”事件。
原谅我不得不对此加个双引号,作为一个被探墓的群体,以我目前的智商实在无法理解未来人的思维。这种时空错乱所带来的笑料,几乎贯穿了书本的始终。
马亲王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2013年,当时正值以《盗墓笔记》为代表的一干盗墓小说盛行之时。以张起灵、吴邪这些帅得人神共愤的小鲜肉为首,组成了浩浩荡荡的盗墓大军。
他们一肩扛起盗墓铲,一手握着冲锋枪。左能单挑粽子怪,右能群殴雇佣兵,激起了多少姑娘心中的涟漪。
本来照这趋势。盗墓小说的发展前景那是大大地好。偏生马亲王要横插一脚,要唆使未来人类盗我们的坟。
特别是文章开场,模拟了《鉴宝》节目的设置,古董专家还人手一本《古代手机形制总谱》。这本古籍里煞有介事地将手机进行了分门别类地整理,按照手机的整机尺寸、屏幕大小、按钮位置、接口插槽进行判断,将这些出土的“手机古董”分为不同的建制,其中最值钱的就是国朝四核年间深圳富士康窑出品的高透贴膜Iphone4S。
天啊,连富士康都变成了“富士康窑”我们这些已经作古了的人看到600年后的后代如此说话,竟然老不正经地要笑喷了!!
除了对于手机的调侃外,600年后的后代们,为了防止被山寨机欺骗到,也总结各种经验,开拓了手机古董鉴别的一系列知识。
主角之一的贝不住就是手机古董鉴别方面的专家,他对于古代手机的鉴别有着先驱性地知识积累。他指出古代手机的开机,有着安卓纹和苹果纹两种截然不同的纹饰,就如唐朝的瓷器不可能出现宋代的纹饰一般,安卓机是不可能出现白苹果纹饰,苹果机也不可能出现安卓纹饰。
例如马亲王在文章中写到,“这水兽脖子细长高高抬起,曲脊宽尾,还有两只翅膀收在身子两侧。它通体斑蓝,表皮是一道道凸凹的粗糙条纹,一对白色的怪眼正不怀好意地睥睨着我。我强作镇定,抬起激光枪对准它的头猛然开火,一下子打穿了它的右侧眼睛,给它脸上留下一个大窟窿。”
本来看到这里,按照盗墓笔记小说的套路,应该是主角大战粽子怪的惊险场景,不留上几滴血,负上几处伤,怎对得起盗墓的设定呢。
却没想到马亲王就是不走寻常路,这么几顿枪战下来,才发现这货原来是公园里常见的游船,人坐进去,用两只脚踩几下,就能游湖赏景。这么两厢对比,又怎不让人捧腹大笑呢。
还有对于巴哥狗的描述,也是拍案叫绝。在马亲王笔下,这些平时承欢膝下,任人爱抚的小可爱。
在六百年后,就成了“野性复萌,在蛮荒天坑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种群,獠牙也长出来了,瞳孔也变绿了,成了噬人的凶兽。”
特别是这些巴哥狗经过六百年的野蛮生长,也是演变成了一幅幅狰狞的样子,“他们个个都有小牛犊大小,长毛宽吻,通体白色,嘴前露出一对锋利的獠牙。它们聚在石船与岸边的狭窄通道前,不时发出低沉的呜呜声,随时想扑过去。”
但是最好笑的是,这些八哥犬竟然还不忘老祖宗的本领,遇到主角一行人“趁着四周一片白昼般亮堂的瞬间,平伸手掌手心向下,舌绽春雷,喊出一声‘坐’时。”
“这些追击的八爷们一下子愣怔住了,还能够通过一个字和手势,勾起它们隐藏在记忆深处的本能。其中三分之一的八爷不由自主地坐在地上,脖子抬高,一脸困惑。”
甚至这些八爷,还跟它们的老祖宗一样超级怕洗澡,主角一喊出洗澡两字,“不少八爷甚至恐怖地想要掉头就跑,队形立时大乱。”
诸如此类的描述在小说中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赘述,免得剧透。看完了这本小说后,对于马亲王的想象力,以及文字功底的驾驭能力,我也是相当佩服的。
老司机蒲松龄经常以每小时180多英里的速度开车。心脏不好可以吓出心脏病。老白今天给你介绍的故事,堪比过山车。速度已经到了极限。上车前请系好安全带。
故事的名字叫 《韦公子》 。
魏公子,姓魏,家住咸阳,家境殷实。他是富二代,家境不错,不如思聪,更不如罗志祥。
这个人很聪明,但是他有和猪一样的问题,他好色。不管是丫鬟还是家里的丫鬟,只要长得好看,他都会和别人暧昧。他曾经开着一辆包金包银的马车,千里迢迢去尝试世界各地的名妓。
每当听到繁华美丽的红灯区,他都会去试一试。如果他觉得普通,过一两天就走,换另一个。遇到喜欢的人,就待一百天。
魏公子有一个叔叔,是一个著名的官员。退庭时,见魏公子胡来,大怒。
他为他请了一个老师,把魏公子和他的兄弟们留在院子里学习。
魏公子是时间管理大师。每次等老师睡了,就偷偷出去**嫖娼,白天回来。
一天晚上,他又爬上了墙,不小心摔断了胳膊。他的老师发现了这一点,告诉了他叔叔。
大叔让医生把胳膊弄好,同意了他的说法:“如果你能比其他兄弟读得好,而且你能完成比你兄弟多一倍的作业,并且成绩好,我就让你出去。如果你做不到,你就老老实实和我在一起。”
不想,舅舅完全低估了魏公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每天都超额完成作业。没几年,这家伙考取了地方后,又成功考取了进士。有名气,叔叔不太管他。
但是,魏公子还是有点怕叔叔。有时去花街柳巷,不说姓魏,假扮魏。
有一次,魏公子去Xi安,遇到一个叫罗慧清的小哥哥,16、17岁,长得很漂亮,比美女还漂亮。魏公子看了,太喜欢了,然后和小哥哥一起入住过夜。魏公子很大方,给了弟弟很多钱。
两个人聊天的时候,韦公子听说罗惠卿小哥哥刚娶了媳妇,新媳妇丰韵美貌又解风情,韦公子就动了心。对他的小弟弟说:“你为什么不打电话给你的儿媳妇,让我们一起玩呢?”
罗慧清的表情一点也不尴尬,晚上还带着媳妇。他们三个从事多人运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几天后,三个人的感情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魏公子想把这两个妙人儿一起弄回家,问了一下小哥哥的家庭背景。
小哥哥说:“我的母亲早亡,父亲还在世,但不知道是谁。我原来不姓罗,我母亲年轻的时候在咸阳韦家做婢女,后来卖到了罗家,到罗家四个月就生下了我。这次如果能跟公子你回去咸阳,正好可以到韦家寻访一下家父的消息。”
魏公子大吃一惊,问他的小弟弟:“你妈妈姓什么?”
小弟曰:“姓陆。”
魏公子吓了一跳,大汗淋漓,浑身湿透。原来小哥哥说的陆妈妈,原来是他的丫鬟。
魏公子如坐针毡,终于到了天亮。他给了罗小哥一大笔钱,劝他不要唱歌剧。他谎称在别处有事,要先处理,回来后再和妻子一起回去。然后就跑了。
后来魏公子在苏州当了县令,有个妓女姐姐叫沈卫娘,清雅美丽,她很爱他,经常去找她开心的呆着。
有一次,魏公子和小妹妹开玩笑说:“亲爱的,你叫魏娘。是根据春风杜威娘的传说吗?”
**姐回答道:“当然不是,我的母亲和我一样也是名妓,她十七岁那年,认识了一个从咸阳来的公子,那个公子和您同姓,也姓韦。他和母亲两情相悦,两人相处了三个月,公子答应娶她了。那个公子走后,八个月母亲就生下了我,我是那位韦公子的女儿,所以取名叫韦娘。我的名字,其实是我的姓。那位韦公子临走时,还赠给我母亲黄金鸳鸯一只,今天我还留着。谁知道他竟然一走之后再无音讯,母亲忧郁愤恨而死。我三岁跟了沈家大娘,所以改姓了沈。”
魏公子听说有些人掉进冰里很丢人。
他躲在黑暗中,越想越想不开。他心里生出杀意,下了毒酒,叫卫娘喝了毒酒。
韦娘毒酒下肚,挣扎、呻吟、嘶喊,终于身死。
魏公子向相关人员行贿很重,以为自己当县长就能处理好这件事。
不过那些平时和沈卫娘相处的人也是有钱有势,受我小妹委屈,联合举报魏公子。
魏公子害怕了,上级以他浮躁的名义把他撤职。那年他38岁。
回国后,魏公子常常后悔自己之前的行为。他有五六个妻子,家里没有孩子。我想从我叔叔家领养一个儿子。他舅舅觉得家里没有酒色,担心儿孙们学他,答应魏公子死后把他收养一个儿子。
魏公子很生气。他过去想回到罗慧清身边,但家人拒绝了。他自己也觉得丢人,所以没人提。
几年后,魏公子突然生病,时常捶胸顿足地说:“谁家住妓女,谁就不是人!”
他叔叔听了,叹了口气说:“这大概是要死了。”
他把第二个孩子的一个儿子收养给魏公子,留下了一个香火。
一个月后,魏公子果然去世了。
如果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一本史书最著名,那一定是《史记》。鲁迅先生曾评价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的地位之一斑。司马迁忍辱负重编写史书的事迹也让后人不断追捧。
但有这么一本书,被发现的时候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却没有得到重视,还被视为异端,流传千年之后消失不见。它就是《竹书纪年》,中国极具争议的史书。
历史的见证者
有这么一个故事,崔杼谋杀了国君,但害怕自己的罪行传出去,于是叫来史官太史伯,想让他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史官严厉拒绝,并且在如实记载。崔杼非常生气,就把他杀了。古代的史官是世代继承的。
太史伯弟弟太史仲继承了哥哥的官位,相同的做法,让崔杼怒不可遏,太史仲也死在了崔杼的手中。三弟太史伯也是同样的下场。崔杼意识到这样下去毫无结果,于是放下了对继任的史官,四弟太史弟的杀心,允许他如实记录历史。
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年,很多细节都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第一点,史官和当时的阶级继承制度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了世袭制度。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史官是必须对历史进行如实记录的。无论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都必须保证历史的正确性。这样,后人才不会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知。
第二点非常的重要,因为这可以进一步说明了一点——古代的史书一定是基于真实历史编纂的。那么我们就基本可以确定,那些流传下来的史书比如《史记》《春秋》等,可信度都还是相当高的。而且作者也非常有名,不太可能会有捏造历史的现象发生。
所以,诸如《史记》等著名的史书记载的历史被奉为正史,成为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乃至唯一的途径。但一批竹简的出现,给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没有名字,后人将其命名为《竹书纪年》。
意外出土
《竹书纪年》的出土时间是在西晋时期。那么它是怎么出现的呢?
因为一起盗墓案。西晋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十分猖狂的盗墓贼,名字叫做“不准”(音同“否标”)这人也就是武侠小说当中的江湖大盗。此人十分猖狂,手段高明,**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王公贵族的墓葬。
此人在盗掘魏襄王的墓时候,行踪被人发现了。等到当地的政府官员赶到的时候,墓中大量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被搜刮一空。但是留下了一堆竹简。在盗墓者眼中,竹简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垃圾罢了。
赶到的官员粗略查看了一下这些竹简,文字形似蝌蚪。这引起了官员的注意。要知道,蝌蚪文使用的人非常少,早在西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过了。在《水浒传》当中,更是被当作上天使用的文字。
官员们将这些写有蝌蚪文的竹简搬出墓室,总量达到了十车。但这还不是全部,这个叫“不准”的盗墓贼因为火把熄灭,直接烧掉了一部分竹简来照明。
这些竹简数量庞大,内容也非常可观。最终,当时的“考古人员”从这些竹简当中整理出十几种先秦时期的古书,这在当时可是巨大的文学发现。
西晋御用秘书荀勖、和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了翻译,得到了初步翻译的版本,又称“荀和本”。两人还没仔细研究便先后驾鹤西去。直到晋惠帝登基即位之后,秘书丞卫恒和佐著作郎束终于完成了修订版本——“卫束本”。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惨绝人寰的“”焚诗书,坑术士“。这让许许多多先秦的史书都消失不见,或者仅保留一套,留在了阿房宫。但是项羽的一把大火让这些仅有的留存也消失不见。后世能够研究历史的古籍,就只有《史记》、《春秋》等。
从魏襄王墓中得到的这些竹简内容之多,种类之丰富,世所罕见。因为其写在竹简上,并且记载了大量的上古资料,所以被称之为《竹书纪年》。
“学术异端”
当时的研究员在对《竹简纪年》深入研究之后,发现《竹简纪年》当中的内容非同小可,因为它记载的历史足以推翻当时人们对于上古历史的了解。这里举一些例子:
例如,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华大地上的首领分别是尧舜禹,启继位后,夏朝建立。前三位帝王是通过禅让制来实现权力的交接的。这点符合儒家思想。
但是在《竹简纪年》当中,舜帝将年老痴呆的尧帝放逐,还不允许他和自己儿子相见。也就是说,在《竹简纪年》的历史当中,舜帝相当于是通过谋朝篡位获得权力的。
再例如,在《史记》当中,西周末年的帝王周幽王为讨妲己的欢心,烽火戏诸侯,之后犬戎攻陷镐京,周平王东迁于洛阳定都,史称“东周”。但是在《竹简纪年》当中,周平王是外公申侯所立,而还有一位帝王叫做周携王,是被大臣拥护的周幽王的弟弟。
诸如此类的内容还有很多,绝大部分都和现有的知识相违背甚至截然相反。这让一直奉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大臣和读书人纷纷认为这是“异端”,对其嗤之以鼻,恨不得当时盗墓贼全部烧了。
迷雾重重
《竹简纪年》在北宋的时候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为什么?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肯定知道,西晋延续的时间并不长,之后便是五胡乱华,魏晋南北朝。
在国家富强,社会和平稳定的时代,文学,经济等才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一旦社会陷入动荡,这些都显得无足轻重了。而《竹简纪年》也正是因为社会动荡和不断的战争,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虽然《竹简纪年》竹简和抄本都消失不见了,但还是有些内容被保留了下来,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前文已经写到,史官作为为国家记述历史的重要乃至唯一人物,记载的真实性是非常高的。能够成为魏襄王的陪葬品,说明其在魏国的权威之高。那为什么会和《史记》有如此大的冲突?谁也不知道。或许《竹简纪年》记述的历史才是真实的?
因为《精绝古城》这部剧中的场景布置的不错,道具做得很逼真,同时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会给人营造一种很恐怖的氛围,会很快的将观众代入到那种氛围中,因此《精绝古城》这部电视剧是鬼吹灯系列最恐怖的。而《精绝古城》这部电视剧的阵容很强大,虽然是部网剧,但是却请来了靳东和陈乔恩的加盟。
两位的演技也是经过观众们鉴定的,因此当《精绝古城》这部网剧出来后,就会让观众多了分期待。当观众们看完这部剧后,说实话,也确实没有让观众们失望。因为这部剧中的道具都做得很逼真,而剧组对场景的布置也是十分用心的。剧组很会利用黑暗的封闭空间,让人对于未知的环境从而产生的恐怖心理,运用的驾轻就熟。也因此,在胡八一等人来到古墓后,演员们的心理活动以及古墓中带给人的那种阴冷的气息,会不自觉的让人产生一种恐怖害怕的心理。而这部剧对于毛怪僵尸的出场运用的也是十分的巧妙,先是利用手部的特写,从而渐渐扩大到全貌,将恐怖的气息一点点的释放出来。对于气氛的渲染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有非常强烈的代入感。
不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剧中的两个水银小孩,虽然只是道具,但是配合着灯光和恐怖的气氛,看起来是很瘆人的。虽说这是一部以盗墓为题材的网剧,但是在看完剧集后,根本猜想不到下一集或者是下个情节会发生什么。而剧中许多的丧失妆容也是十分逼真的,因此剧组化妆师的化妆技巧看来是很高超的。
演员在剧中的表现也是十分精彩的,虽然《精绝古城》是鬼吹灯系列里最恐怖的一部,但是鬼吹灯并不是凭借着恐怖才受欢迎的。
《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个故事,叫做
「怀橘遗亲」,故事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个名叫陆绩的人,六岁的时候,陆绩随父亲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们。陆绩趁袁术不注意,往怀里私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到地上,袁术笑道:「你来我家作客,还偷我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我妈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给她尝尝。」袁术恍然大悟,突然发现陆绩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于是,对陆绩称赞不已。
这个故事,被收录到《二十四孝》里面,成为近代以前那时候人们的启蒙读物。
然而,没有人质疑过,陆绩到别人家里做客,偷走人家的橘子,这叫什麽?这叫盗窃。
然而,只要你是为你妈偷的,盗窃的罪行,可以突然间变成义举、壮举。陆绩偷了人家的橘子,受到亿万后人的称颂。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接受的启蒙教育。
你做贼,不要紧。只要你偷了是给你妈吃的,那就不叫偷,那叫孝顺。只要你孝顺,你就可以盗窃,你就可以抢劫,你就可以杀人放火。
只要你动机「伟大」,那麽你可以不择手段,你可以无视世人的生命财产。只要你的「心」是好的,那麽你可以做尽天下的坏事,你仍然是一个英雄。
一个盗窃的故事,登堂入室,变成了我们古代国民的启蒙教育。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的素质是很差的,为什么?因为教育从根子上,就是错的。
你说,接受这种教育长大的古人,他的三观,能健康吗?
再说一例,也是《二十四孝》的故事,名叫
「为母埋儿」,故事是这样的:
晋代有一人,叫做郭巨。郭巨生了个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这个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赡养母亲。于是,郭巨和妻子商议,说:「儿子没了,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把儿子活埋了,节省些粮食,赡养母亲。」
于是,郭巨去挖坑,活埋自己的亲生儿子。
一个男人,上有老,下有小,他不去努力奋斗挣钱,养活自己的母亲和儿子,而是选择将自己的儿子挖坑活埋。
这种教育,真是匪夷所思。难怪鲁迅在他的笔下写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启蒙教育,逐步抛弃了《二十四孝》这一类的有毒古籍,我认为是对的,也是英明的。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哪一个国家禁止中国考古金字塔的,不然的话我们对于金字塔就会一无所知了,那么为什么有禁止中国考古金字塔的说法呢?其实是因为古埃及是与古中国齐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我国考古界对于金字塔却并不热衷,因此有人猜测是其他国家禁止中国考古金字塔,但是其实这只是一个谣言罢了,中国学者如果想要研究金字塔是没有人阻止的。
其实我国的考古专家认为金字塔是一个骗局,一直对其怀有质疑,所以没有对其研究,因为金字塔中最出名的文物就只有木乃伊和黄金面具,按理来说这样一个古老的文明应该是有许多陪葬文物的,但是现如今发现的东西很少,因此有人就怀疑其真实性。
中国最吓人的一本古籍
我国最吓人的一部古籍应该就是《奇门遁甲》了,因为这部古籍据说是九天玄女创作出来的,是一本关于数术的伟大著作,不过《奇门遁甲》最奇特的地方就是,它常常被当做道士使用的法术,据说不仅能降妖布阵,还能使用遁术,是一本吓人的古籍。
金字塔
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据说是古埃及国王的衣冠冢,在埃及和美洲多地都有分布,由于金字塔的外形酷似汉字的“金”字,因此被命名为“金字塔”。金字塔之所以是奇迹,是因为当时没有帮助开采的机器,而金字塔大多是由上万块石头堆叠而成,在当时是非常神奇,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因此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马伯庸《古都探幽》书评||看高智商的人都是如何一本正经瞎扯淡的
本文2023-10-29 12:15: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