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记载八大菜系的古籍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9收藏

最早记载八大菜系的古籍是什么,第1张

  没有古籍完全记载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分别是:

 1、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主要特色菜有:糖醋黄河鲤鱼、奶油蒲菜等;

 2、川菜,取材广泛、调味多变、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主要特色菜有:水煮鱼、香辣蟹等;

 3、粤菜,粤菜选料广博奇异,品种花样繁。代表菜有:三蛇龙虎烩、龙虎凤蛇羹等;

 4、闽菜,最早起源于福建闽侯县,再后来发展中形成福州、闽南、闽西三种各流派。主要菜肴有:佛跳墙、鸡汤汆海蚌等;

 5、苏菜,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种个地方菜组成。主要特色菜有:松子肉、凤尾虾等;

 6、浙菜,菜式小巧玲珑,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主要的名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

 7、湘菜,由湘江区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地方菜发展而成。特色菜主要有:毛氏红烧肉、剁椒鱼头等;

 8、徽菜,其风味包含皖南、沿江、沿淮三种地方菜肴的特色。著名的菜肴有:火腿炖甲鱼、符离集烧鸡等。

《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1、《氾胜之书》

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作“《氾胜之》十八篇”,《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氾胜之书总结了当时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2、《齐民要术》

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3、《农书》

中国元代综合性农书。作者王祯。37集本成书于元仁宗皇庆二年,明代初期被编入《永乐大典》。明清以后,有很多刊本。1981年出版了经过整理、校注的王毓瑚校本。全书约13万余字。

4、《农政全书》

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由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扩展资料

农业是中华古文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历朝历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先后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农业书籍。据《中国农学书录》记载,中国古代农书共有500多种,流传至今的有300多种。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中国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四大农书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农耕社会的发展状况。

参考资料:

:四大农书

我们平时在家的时候,一说起炒菜吃,那么这个菜的范围含义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我们吃的肉类,也包括菜类。

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你如果穿越到古代的饭店,你说要几个菜,那么菜的含义范围是很不一样的。饭店的厨师他有可能是给你上来的菜绝对和你的认识不一样。

菜这个字古今所表示的范围是有区别的,古代的菜是专指蔬菜,它不包括肉类和我们吃的禽蛋类在内。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说,菜,草之可食者。这是菜的古代意义,也就是说在汉代的时候,你要说吃菜的话,那绝对是蔬菜,并不包括荤菜。在《礼记》这一个书中也注解了,说:菜,谓芹藻之属。

你既然那么想吃肉,我们说,平时要吃一些荤菜,那么就是指要吃一些肉类。有时,我们到饭店也可能会这样说,炒两个素菜,再炒两个荤菜。那么厨师就会给你们炒两个蔬菜,还有两个肉类。

但是,如果在春秋时代,你如果要吃荤菜的话,估计饭店的人就会给你上来两盘葱,或者蒜,或者姜之类的东西。

你就会非常奇怪了,明明是要的荤菜,为什么会上来这些东西呢?

在古书《荀子》中记载说,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

注解中就说了,荤,辛菜也。辛菜就是非常辛辣的菜。辛辣的菜是什么呢?那就是葱、姜、蒜一类的东西。也有注解进行了进一步说明,说,荤菜,亦蔬耳。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说,荤菜,也是蔬菜。如果你在读古书的时候,里面常见的菜,菜羹,面如菜色中的这些菜也都指的是真正的蔬菜,并不包括肉类在内。

宋代有一本叫做《鹤林玉露》的书,这本书是罗大经写的,他在这里写了一则故事,就说明了菜的范围和含义和如今是不同的。

在这书中有一个人叫仇泰然,他对一个手下的幕僚说,我当太守,平常都不敢吃肉,只是吃一些菜,你当一个小官就敢吃肉,肯定不是廉洁的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仇泰然看到了他的幕僚吃肉,就断定这个幕僚肯定是不廉洁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经常吃肉,可见当时肉类对一个当时的小官员来说,是非常奢侈的,就连他自己当一个太守应该算是现在的一个地级市的市长了,也不能够天天吃肉,平常只是吃菜。

他的俸禄是不高的,买不起肉吃。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把吃肉和吃菜分的很清楚,所以说在宋代以后我们平常生活中对肉类和菜的称呼才混合到了一起,吃菜也包括了肉类,肉类也算是了菜的一种。

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一说吃菜,那这个词的范围就非常的广了,既包括蔬菜也包括肉类,也包括蛋类,甚至含义包括了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可以当做菜来看。明白了这些,我们在读一些古书的时候,就不可能把菜的含义弄错了,这也是知识的价值所在。这样说来的话,宋代以后肉类才能算作菜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