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开始吃桑叶了,吃这个东西什么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4收藏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开始吃桑叶了,吃这个东西什么用?,第1张

说到桑树,乡居小菜也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小时候妈妈也种桑树当做围墙来把院子围起来,之后村里又有人种桑树养蚕,这两年乡居小菜的妈妈也种桑树养蚕了,桑叶可是蚕宝宝每天要吃的食物呢;那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开始吃桑叶了,吃了有什么用?下面乡居小菜说说自己的看法:

家里种有桑树,但我印象中,我们家是没有吃过桑叶的,桑树结的果实——桑葚倒是吃,而桑叶以前有拿来喂猪过,养蚕了之后,妈妈都是摘来养蚕了。

一、桑叶做菜或煮水喝

后面我跟妈妈说,现在竟然有人吃桑叶哦,跟蚕宝宝争食物,哈哈;妈妈听了之后说,他们应该是把桑叶当做是野菜吃吧,像农村的野菜——艾草、车前草、马齿苋、木耳菜等等,都有人吃呢,吃桑叶也不奇怪,毕竟吃桑叶的蚕宝宝都可以油炸来吃,鲜嫩的桑叶也是可以吃的。

其实在农村,人们一般不把桑叶当菜吃是因为家里种很多蔬菜都吃不完呢,但其实桑叶是可以吃的,不过却像艾草一样,味道是苦的,而且叶子摸着比较粗糙,煮来吃比较耗油,也就不怎么吃了;不过妈妈说桑叶拿来打火窝不错呢,杀鸡杀鸭熬出来的汤拿来打火锅太油了,放桑叶可以吸油,像我们家过年打火锅一般都会放艾草的,家人很爱吃。

桑叶是寒性的,容易热气上火的话吃桑叶可以清热解毒的;还有,桑叶可以去水肿有助排便,可以焯水后凉拌来吃或者是直接煮水喝。

二、桑叶晒干入药

桑叶是种药材,懂得的人就会觉得桑叶是宝,前段时间宝宝热气咳嗽,带他去看中医,然后开的中药里面就有菊花、桑叶等好几种药材,一起煲水喝;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个舍友,容易水肿虚胖,后面去药店买茶叶,当时人家也向她推荐桑叶茶的,不过她觉得苦,没要。

桑叶跟农村常见的一些野菜一样,有一定的作用,但味道苦,不是谁都喜欢吃,而有些人却蛮喜欢吃的,而像乡居小菜是吃过干的,跟其他的药材一起煲水喝的。

桑叶被中医认为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

有研究认为桑叶含有“大量钙、钾、铁等无机物,也含有丰富之维生素及53%的食物纤维,还含特有之水溶性成分,此成分可和a-葡萄糖苷酶结合,降低双糖之分解,抑制饭后血糖上升的效应。”

笔者认为,如果桑叶具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就会有药厂利用现代化学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纯。毕竟现代新药的研发成本高达十数亿美元,甚至更高。其中一大部分钱都用在寻找有效的化学成分上。然而,现在却没有哪个研究机构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纯,这就说明,桑叶即使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也不值得进行开发。因为可能有更好的药物存在。

有一些植物的的确含有治病的特效药物,但如果直接食用植物,很可能达不到医疗的效果。青蒿素发现于黄花蒿之中,但其含量太少,不足以用来治疗疟疾。必须通过现代的化学方法将其提纯,才能用于治疗疾病。达菲是目前唯一的一种能治疗流感的药物,其合成需要从莽草酸开始,需要经过十四步复杂的化学反应才能获得。莽草酸是从八角中提取出来的,直接吃八角却是无效的。现在青蒿素和莽草酸已经能直接用化学方法合成了。

当然,也有可以直接吃植物或涂抹植物汁液就能治病的,但这毕竟是少数,而且非常的不可靠。一是浓度、用量无法计量,可能达不到治病的要求;二是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太复杂,有的化学成分是有害的。

笔者认为,要想有一个好身体是没有什么捷径的,均衡的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才是 健康 的保障。寄希望吃什么东西就能有一个好身体,无异于痴心妄想。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开始吃桑叶了,吃这个东西什么用?

桑树是一种原产我国的树种,自古以来桑树叶可以养蚕生产丝绸和桑葚可以食用而出名。题主问的好,为什么现在有人开始吃桑叶了,有什么用。下面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桑叶在以前人们就知道是养蚕和入药的,但到了现代,人们在研究桑树的价值过程中,经实验检测,桑叶中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酮类、氨基酸、多糖、维生素、有机酸、纤维、酚类、甾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 健康 是好处的,因此人们采摘桑树的嫩叶芽食用,是合理的,不足奇怪。

桑叶的吃法主要有,采摘回家的嫩叶芽清洗干净,在焯水处理后,再做凉拌菜、做菜饼、做汤、做糕点、做桑叶茶等。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桑叶中含有一些药用功能性物质,吃的时候适量少食,再就是做菜前一定要焯水处理,这样味道鲜美,吃起来爽口放心。

当然桑叶还有其他用途,这里不再赘述。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因其为蚕的主要食物,又有“蚕叶”之称,其外形像是一把扇子,顶部微尖,边缘有锯齿,基底部有点“心”状的感觉。

做为中药,深秋初霜后采摘的桑叶方可入药,如若是春天、夏季采收的桑叶,疗效会大打折扣,甚至毫无疗效,因此中药处方上多强调为“霜桑叶”。

桑叶,药性甘苦、寒,功效甚多,《中药学》中谓其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然而却对“盗汗、崩漏”二病只字不提。我们学习中药时,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一味中药通常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而一种疾病又有多种中药能治疗,从而给我们的学习记忆带来一定的困难,具体到治病时又不知道该选择哪味中药是好。但是,如果能够把握住药物作用背后的玄机,就能够执简驾繁,运用自如。

说到桑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蚕的食物。那么蚕宝宝其实是蚕蛾科的一种虫,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它是非常娇贵的小动物,那么它对食物的要求也是极高的。作为蚕的主要食物,桑叶在采摘前绝对不能喷洒农药,否则将致使我们的蚕宝宝一命归西。

养过蚕宝宝的朋友都知道,它的一生只有二十几天,在这二十几天中是一天一个样儿,几乎你每次去看它们时,它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吃着桑叶,是桑叶将它们喂得白白胖胖,这说明桑叶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

《国药典》中记载桑叶性味甘、苦、寒,归肺、肝经;疏风散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因而霜桑叶也是一味中药。

随着发展与进步,现代人越来越注重 养生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选择食用桑叶菜,用桑叶粉做糕点,馒头,用桑叶茶代替绿茶等。

本人及家人亲生体验过 长期饮用桑叶茶对淡化色斑,降脂,降糖,缓解便秘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哦。另外桑叶属寒性,体寒者在食用桑叶时最好咨询一下医生。

以上仅属个人观点而已。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桑树全身是宝。桑树心对气血亏输的人有好处。

民以食为天,现在人们都流行吃桑叶了,你不会没吃过吧?

这不,上星期天回乡下探望母亲的时候,三舅舅请我们吃农家菜,其中有一道菜就是一一上汤桑叶。

奶白色的汤汁浸着嫩嫩的叶芽尖,其中漂着几颗红色的枸杞和几片白色的蘑菇,红红绿绿白白的,很是好看,香气腾腾的,我的食欲马上被吸引了起来。于是,夹起一箸放到嘴里,嗯,初入口的感觉不够滑,有点毛毛的很滞的感觉,但味道绝对清甜可口,很好吃,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赶忙又吃了一箸。

桑叶原本是蚕宝宝的主食,呵呵,我们现在是在和蚕宝宝抢食物呢。不过 ,蚕宝宝吃的是大的叶子,我们吃的可是嫩芽。

桑叶其实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的功效,有这一功效的是”霜桑叶",这是在深秋采摘经过霜冻的桑叶,其它时间采摘的叶子没这一功效。它的果实一一桑葚,更是一种滋补药材。吃桑葚的 历史 却是渊源流长,吃桑叶才是不久的事情。

是的,人们把桑叶已经归为野菜了,现时吃野菜很是流行的,因为很 健康 ,因为没农药。桑叶是随时采摘、直接地投喂蚕的,所以绝对不能喷药,否则,蚕吃了就会死掉的。它已经和吃艾叶、莲叶、马齿苋,木耳菜齐名了。

吃得 健康 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谈农药色变,野菜已成餐桌上的宠儿,吃桑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桑叶不但可以煮着来吃,还有桑叶茶等等吃法。

我们先不说桑叶有什么功效,也不要在意为什么要吃它,首先,它能满足我们的好奇,能满足我们的胃蕾,能满足我们的嘴巴,我们真的很有口福的。

桑树虽是古代大量种植的一种经济植物,但也并不普通,它浑身是宝,尤其是经过霜冻的桑叶。

桑叶采自桑树,最常见的用途就是用来喂蚕,古有劝农课桑,鼓励农民耕种,而今有采桑作菜吃,刺楸真是闻所未闻,最多听过药用一说。桑其实只是一种药材,其根、皮、枝叶、果实桑葚子皆可入药,而桑叶较常见。

用来药用的桑叶为老叶,一般不用嫩叶,而历经霜冻的老桑叶则更佳,老叶要经过晒干的炮制方法再用。在《本经逢原》《本草备要》《本草蒙筌》《本草分经》等古籍中均有关于桑叶入药的记载。

好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被人当成食物来吃,例如荨麻、洋辣子、椿象等。近年,有人采摘桑树的芽头来当菜吃,美其名曰「药膳」。其实,这并非哗众取宠,桑叶芽头极具营养价值,在某些地方比较流行,称为桑芽菜或桑叶菜,可像洋槐花那样混合面粉烙饼或蒸馍吃,还可做凉拌菜和烫火锅吃。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行为开始“反哺”,以前“最讨厌”的东西现在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以前抢先恐慌的东西,现在恨不得避之不及。桑树每个农村都有,作为农村长大的人,都有一段和桑葚、桑树之间的故事,或养蚕织布卖钱,或爬树吃桑葚。桑树是农村家庭的“宝树”,既能维持家庭的生计,还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桑葚的美味人尽皆知,小时候常吃的桑葚,现在城市里当成水果卖,价格还不便宜,上午路过水果店,居然高达15元/斤,暗暗称道:抢去算了,卖那么贵。

之所以说众人“反哺”,就是以前吃桑葚很常见,吃桑叶你见过吗?有人可能会觉得诧异,明明是蚕宝宝吃的东西,吃货本质的人类难道连蚕宝宝的食物都不放过?作为农村人,有时候不理解世人的这种行为,不仅是桑叶,农村的马齿苋、红薯藤、蒲公英等非常常见的,甚至是喂猪的野草成为追捧的“野味”。 但是,既然有人吃桑叶肯定是有一定的价值,不会因为饥饿果腹而吃桑叶,那么你知道桑叶有什么价值吗?

其实,让人感觉大跌眼镜的吃桑叶行为,并不是无端兴起的。桑叶本身也是一味药材,晒干之后可以入药,尤其是霜后采者质佳。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古代的诸多古典论述均有详细的记载,比如《本草蒙筌》、《本草新编》、《得配本草》等都给桑叶赋予较高的价值。所以,从药品的角度来看,桑叶具有很大的价值,可以用来治疗对应的疾病。

除此之外,鲜嫩的桑叶尖也是泡茶、野菜的美味来源。 我的亲舅舅,在城里做点小生意,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回到家里,外婆的老家门口摘桑叶,拿回去泡茶喝或者煲汤喝,据说对于天气干燥引起的虚火旺盛卓有成效。再过一段时间,舅舅还会回来采莲叶,回去晒干泡茶。当然除了泡茶、煲汤之外,甚至有人直接拿来焯水凉拌或者炒着吃,不过桑叶味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下去的,不信你可以试试。 所以,很多农村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其实具有很大的作用和价值。

桑叶拿来做菜?有好多时候我都在怀疑我几十年是不是白活了。自从学会上网看新闻之后,我都觉得我还是地球人吗?是生活在农村的人吗?我都觉得自我迷失了。以前在路边田边这些非常普遍不知名的各种野花野草,在现在网络的作用下,都变得珍贵无比了,这个吃了可以壮阳!那个吃了可以长命百岁!这个草可以卖几十元一公斤,那个花可以卖几千元一两。唉!自从有了网络,有了手机让我们这些农村人无地自容了,我们居然守着这些金山银山却不知道!还穷得叮叮当响!你让我们这些农村人情何以堪啊!桑叶可以做药这个谁都知道,那也是只是用来煲凉茶才会用到的。也没有什么神奇啊!这也是可用可不用的东西。说白了,也就是鸡肋!说用来做菜那就真是长见识了。

淘宝上卖的古籍一般有三种:

一种是影印或复印的本古籍,这类古籍由于原版比较少见,内容很有价值,很多人需要参考,买不到原版或者原版价值较高,只有买这种影印或复印的古籍,这类书主要是医书、县志之类的多见。一般卖家会事先说明清楚的。这类书很容易鉴别的,在淘宝上比较常见。

另一种,仿古古籍,这类书是完全仿照古籍制作的,并且做旧了,外行人可能分辨不出,但是纸张、印刷质量都不行,行内人一眼能看出。这类书在淘宝店铺中比较罕见,只有在淘宝二手咸鱼中偶尔能见到。

最后一种就是正常的古籍,古籍一般是指1911年以前书写或刻印的书籍,而现在在古玩行一般指建国以前的木刻本、石印本、抄写本都算古籍。在淘宝店铺中卖的这类古籍,一般都是真的,因为淘宝的评价机制和七天包退的机制可以很好的保护买家的权益,买家买回来后,可以找懂行的朋友鉴定参考,不满意或认为东西不对七天内可以退货的。而且买这类的东西大多是行家,所以卖家诚信是非常重要,这类古籍卖假的人在淘宝上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总而言之淘宝上卖的古籍可信度是很好的,很有保障的。

蝗灾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自然灾害了,漫天的蝗虫过境之后,几乎可以说是寸草不生,危害性极大,即便是现代社会,一旦遭遇大规模蝗灾也是很可怕的事情,更不要说古代人了。蝗灾不仅现代有,在古代也有很多,但是我国似乎很少遇到灾难性的蝗灾,这是为什么?我国古代历史上有没有一些关于蝗灾的记载?历史上发生过的蝗灾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么消失的呢?

1历史上记载的蝗灾

先秦古籍如《诗经》等多称蝗为螽(螽是蝗类的总名,还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虫(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称若虫)。战国后多称蝗。蝗和蝝都为害庄稼。古籍上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及同书《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载,不俱引。约在宋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沿用至今。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蝗疏》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指出春秋294年中共发生蝝灾111次,按月分布如下:

月份(农历)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生次数 2 3 19 20 31 20 12 1 0 0 3

以上的数字分布,非常合乎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规律。

表明蝗虫是在4至9月(农历)间最猖獗,徐光启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

徐光启的这个统计与1920年江苏省及浙江省昆虫局研究全国各地蝗虫的发生季节非常吻合,就飞蝗而言,各地以5~8月(阳历)为蝗患最紧要时期。

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为最盛。6、7两月是夏秋蝗灾并发的时期。

笔者对周尧《中国昆虫学史》附录历代蝗虫灾害登记表的重新统计结果,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该书印刷有误,统计为2618年,538次)。

《除蝗疏》对于蝗虫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有很科学的见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所止之处,喙不停啮……又数日,孕子于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祸之所以广也……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必也骤涸之处……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唐宋以后,纸张及印刷条件改善,蝗灾的记载便较详细,下面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三月,平阳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顺天蝗。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2我国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中国人古代是农业民族,自然对蝗灾恨之入骨,对于如何防蝗也是绞尽脑汁,自宋朝以后,对蝗灾有了较科学化的认知,并总结一些灭蝗的方法,如:鸣金驱赶法、捕击法、火烧法、沟坎深埋法、掘种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湿难飞用器具抄掠法等。明末清初有大量的防蝗书籍,陈芳生有《捕蝗考》,分备荒事宜和前代捕蝗法两部分,江苏泰州人彭寿山撰《留云阁捕蝗记》,浙江鄞县人陈仅撰《捕蝗汇编》,江苏无锡人顾彦撰《治蝗全法》分土民治蝗法、官司治蝗法、前人称说和救荒事宜四部分。

经典动画片《黑猫警长》中也出现过灭蝗的情节,动画片中展现地螳螂灭蝗也是一种可行的生物防治办法,所以在中国古代,螳螂属于益虫。

但,这些方法是不能根除蝗灾的,只能是迎战蝗灾,日本学者道家信道将中国治蝗史分为四期,古代靠祈祷,中古开始有方法,近代方法不科学,现代是科学驱除法的年代。清代则属近代时期。

最常见的迎战方法是什么呢?自然是最简单的捕杀了,考虑到效率,大部分是用火攻或者驱赶家禽前去迎击,比如道光四年旱蝗,官民协捕,且焚且瘗,寻有群鸦及虾蟆争食之,殆尽,禾苗获全。

可是,蝗灾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呢?,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说法,一方面,干旱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使得蝗虫大量繁殖;而另一方面,干旱使草地稀少,蝗虫生存空间变小且密集。当密度达临界点,血清素会引发蝗虫群聚,由独居绿色转群居褐色,集体迁徙寻求新的食物来源,这边造成的蝗灾。

中国古代虫神庙(传说刘猛将军能驱蝗,有求必应。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遇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或请刘猛将军施展威风,灭蝗虫)分布地点,基本反映了古代蝗灾分布地,可见较为干旱的北方地区居多。

20世纪开始,由于近代科学传入,中国科学家开始对蝗灾进行了更深刻的研究,而建国后,新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利益,深入指导农业生产,大规模的药剂防治蝗虫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为了更全面弄清蝗灾发生规律,当时不少学者对蝗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1952年初,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马世骏接受了一项任务:解决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蝗灾问题。他和他的团队们,通过实地考察、定点观察、室内试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飞蝗爆发的主因是水、旱灾相间发生,次因是社会不稳定及贫穷落后;明确了飞蝗次生型的演变规律及其演变的机制;提出了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飞蝗治理策略与措施:一方面通过化学方法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虫密度;另一方面改造飞蝗发生地,如修筑堤坝、控制水位等,通过综合防治,大范围的蝗虫灾害在中国大地基本得到防治。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力治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蝗区大为缩小,蝗灾发生率也下降了很多。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一些地方生态环境的退化,加上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蝗灾死灰复燃。

也就是说,我国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蝗灾阴影,与蝗虫的斗争仍然在继续,2001年,政府在山东、河北、新疆三个重灾区,投资修建了三个现代化的治蝗机场(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农用飞机喷洒农药,效果大,但成本也很高),现在每年基本在传统的黄泛区和草原地区仍然会有蝗灾,不过由于政府由能力应对,所以基本不会造成大量损失,所以城市居民很难从新闻看到相关报道,应该这压根不算个事儿了。可以认为,我国已经基本能控制危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蝗灾了,蝗灾基本可以算绝迹了,已经无法对我们造成巨大损失。

3靠吃真能解决蝗灾?

在塑料大棚里养殖蝗虫,要做好防护工作,最好在养殖基地的周边饲养一些鸡和鸭,它们会把逃逸出来的蝗虫捕食干净。在自然界,蝗虫也是有天敌的,蝗虫的天敌主要就是青蛙和鸟类。农田当中少量的蝗虫,并不会对庄稼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蝗虫和蝗灾是两回事儿,靠吃的办法解决蝗灾,是现代人天真、浪漫的想法。

蝗灾作为一种灾害,现在已经消失了,但是,小范围的蝗灾依然有,即使是发生小范围的蝗灾,也不会形成灾害,因为我们现在有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蝗虫会造成粮食减产,但不会形成灾害,正如现在的水灾和旱灾一样,小范围内存在,但是不足以形成大的灾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整个社会应对这些传统的灾害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在21世纪的地球上,经济发达的地区,是不会出现蝗灾这样的传统的灾害的。

使用农药灭蝗,蝗虫会不会产生耐药性呢?蝗虫与细菌是不同的,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生物的繁殖速度快,意味着进化速度就快,人们频繁地使用抗生素,细菌会变异,形成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但是,蝗虫、老鼠毕竟是多细胞动物,繁殖和变异的速度相对于细菌来说是非常缓慢的,只要人类合理使用杀虫剂、灭鼠药,昆虫和老鼠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

现在没有蝗灾了,是因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原因,与蝗虫是不是成为了一道美食无关。事实上,养殖蝗虫,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蝗虫逃逸。人类靠吃的办法,是解决不了蝗灾的,除非遇到了白鸟数千万、野禽群飞蔽空的情况,才能够依靠天然的食物链的办法解决蝗灾。

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开始吃桑叶了,吃这个东西什么用?

说到桑树,乡居小菜也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小时候妈妈也种桑树当做围墙来把院子围起来,之后村里又有人种桑树养蚕,这两年乡居小菜的妈妈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