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小到大读过哪些好书?有哪些打动你的、对思维和心智有启发的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小老师家长们就告诉我们要多看书,这样有助于自己自身的写作水平,以及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可以加强,我觉得这还是很有道理的,读书可以帮助你学习到很多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与知识,增加自己的阅历,文化水平也可以随之提高,开阔自己的思维也是很不错的。
小的时候我喜欢看冒险小虎队,这类的推理的小说可以帮助你开发自己的右脑,这本书讲的是一群小队员们常常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需要去破解,书中有很多需要思考的点,它会专门设置一个问题让你去推理和思考,你要是实在想不出来了它会告诉你答案,激起你的好奇心,更容易读下去。
在之后看的是福尔摩斯探案集,这本书差不多有二十厘米那么厚,里面的案件也是多种多样,只要你一看就会仿佛置身其中化为神探前去搜索线索,这是一本考验智商的书,里面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案件,那些匪夷所思的案件到底是怎么样发生的,让你的大脑急速推理运转,可以让你孜孜不倦的看下去。
冰与火之歌是一本讲权利的书,书中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有野心有欲望,我认为这种书是很有必要去看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手段来应对一些事情,这类的书籍可以帮助你学到一些计谋之类的,可以适用于生活当中。
书籍千千万万,无穷无尽,好书自然也是不少,所以还是要多看书多读书。
1、《穷爸爸 富爸爸》:其实这是一本关于投资理财的书,书中的两位爸爸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的不同就可以看出他们两个投资方式的不同。看完不管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对于投资方式的认知都会上升一个层次。
2、《说话之道》:这是著名主持人蔡康永老师的著作,我个人是很喜欢蔡康永的高情商的,因为会说话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令人讨厌,而且在和别人的交流过程中会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
上古神话崇尚劳动,创造、开辟、创新、勤劳、相信正义能战胜邪恶,人类终向光明前进。
中国狭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广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
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②
上古神话主导精神崇尚劳动,创造、开辟、创新、勤劳、相信正义能战胜邪恶,人类终向光明前进。
中国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象征性
首先,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人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2、隐喻性
其次,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因此,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
3、认知表达
由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把“艺术前的艺术”称为“象征型艺术”。
二、上古神话的主导精神中有体现的名族精神有哪些?
古代先贤与天斗,与地斗,的不屈精神。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它童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
同样,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崇尚劳动,创造、开辟、创新、勤劳、相信正义能战胜邪恶,人类终向光明前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崇尚劳动,创造、开辟、创新、勤劳、相信正义能战胜邪恶,人类终向光明前进
三、上古神话的主导精神艺术特征及文学影响?
中国小说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国的上古神话都取材于《山海经》,上古神话。
它起源于生产劳动,由远古时代的人民集体创造的那时,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限制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当人类在同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越的斗争的过程中,还不可能正确的理解并掌握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于是根据它们简单的生活和生产经验,把自然界无穷变化和威力,天真的归之于神的意志和力量。
从而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在口头上流传,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
四、1中国上古神话的文化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是体现的是尚德精神以及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是中国古代流传或经史典籍中记载的神化了的人物,诸如盘古、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嫦娥、姜子牙等神话形象栩栩如生,其美德和行迹在民间被广为传颂。但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中也有另一类妖兽式的人物,当然是残害百姓。
忠,孝,武,团结,思考。
五、上古神话的内容和蕴含的民族精神?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燧人取火、仓颉造字等神话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
神农尝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
对炎黄始祖地位的共同认同、龙图腾的形成与流传,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梦想精神。
扩展资料:
神话思维是与原始先民的心智能力紧密相联的。原始先民的心智发展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思维主体和客体还不能明确区分,在人和外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渗关系。
在原始先民眼里,自然万物就和自己一样,拥有活泼的灵魂、意志和情感,能够和人进行神秘的交往。因此,原始先民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奇异色彩和生命活力的世界。
这种感受、理解世界的方法,是神话诞生的土壤,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古神话思维的特点。
六、中国上古神话蕴含着怎样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特点?
神话是早期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 、社会和自身现象的理解,人类常常采用原始想象的方式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参与世界。从人类文明史来看,神话体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形成之初对宇宙运行、社会秩序和自身生活的认知,是一个民族原初而本真的文化基因。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想象
神话之“神”,是早期人类相信自然界存在异己的力量,决定着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社会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可以通过协作解决现实中的困境;人自身也有某种奇特能量,可以自我超脱现实的局限,获得超越时间、跨越空间的本领。
早期人类相信却无法解释清楚一些力量、能量、本领的来源,便将之归结为“神”的创造、援助或启示。
人从何而来?天地如何形成? 自然秩序如何运行?社会为何如此建构?当这些问题无法解答时,人类便借助于对“神”的想象进行解释,从而形成诸多天真而有趣的理解,展现着人类童年时期无拘无束的想象。
神话常以神或具有神力者为主人公。
在神话想象中,神是世界的主宰者,灵是有神力的人,甚至有些人世间的英雄也被想象为具有某些神力,可以超越人类的困境 。
这些神力既可以是能力,也可以是心志,还可以是强大的情感。
这些神或灵的存在,改变了人类的困境,解决了人类的苦难 。
如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等,便是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努力,拯救了人类的困境。
这些神灵、英雄被神化之后,有的被当作民族的始祖神,如炎帝、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有的则被当作主管一方的神灵,如伏羲被视为青帝,协助大禹治水的共工后裔句龙 被尊为社神, 等等。
神话的情节常围绕着神术和法力展开。
女娲造人,便是通过想象来解释人类的来源 。
女娲最初拿黄土造人,捏出了人的样子;后来觉得累时,便拿藤条蘸泥土甩出泥 浆形成人 。
其中捏出来的人便是富贵之人,甩出来的人便是贫贱之人 。
这种想象不仅解释人从何而来,而且说明了富贵贫贱的成 因。
这显然是根据人捏泥人的实践想象出来的,女娲之所以让泥人形成人,是因为她有伟大的神力。
七、上古神话的主导思想艺术特征及文学影响?
上古神话的艺术特征
1、神话思维天然是诗性思维。一方面,这种思维建立在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下的水平上,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尚未分开,其思维只能由一个个形象结构组合而成。另一方面,这种思维又处在物我不分幼稚无知的状态中,以已推物,以近思远,主观推想和联想成为基本方式。因此,神话天然富于形象性和想象力,与文学更有不解之缘。
2、神话这种建立在万物有灵基础上的形象创造,使它在表现形式方面更属于以超现实为特征的浪漫文学范畴。这首先表现在它峡于自然以生命,赋予天界以人境,赋予人神以幻变,从而创造了种种离奇形象和境界。
3、上古神话的超现实性,还表现为夸张描写的大胆与无羁。上古神话赋予自然以人格,也赋予人类化身以自然之力,而自然的庞大和神威,凝聚在人格化形象上,也就获得不尽的张力。
上古神话从产生的时间来讲,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各文学形态中最早的,但它却一直持续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方面。
单在先秦文学中的《诗经》、《左传》、《庄子》、等先秦古籍中就记载了比较丰富的古代神话,以及神话内容的变形和发展。如《诗经》中周部族史诗的代表《大雅·生民》、商部族史诗《商颂·玄鸟》等篇目就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其中包含了部族起源神话中的母题类型。
再如《庄子》一书中也有许多上古神内容的演变,像鲲鹏之变、黄帝遗玄珠等都是在上古神话的基础上的变形。“上古神话”的思维方法和主题内容是后世文学的先驱。
③


神话不同于传说,二者绝非一样。
神话演述的对象是神;传说演述的对象则为远古或者古代的英雄。
可惜的是我们把神话和传说的界限常常混在了一起,因为这两者同时记载了人类的能力无法实现的事情,所以传说也往往作为神话流传不分彼此。
中国的神话十分丰富,是个充满神话的国家。
但是丰富多彩的上古神话主要还是在。
《山海经》《穆天子传》《淮南子》《列子》等一些古书中分散的保存下来。

书里的神话涉及面相当宽广,书里虽然丰富多彩,但可惜的是记载和保存的方式很不完整,只是零星片段的散见于一些先秦古书里,没有像希腊荷马那样的鸿篇巨制,非常遗憾。
以上那些神话小说,可以说孕育着后代小说的胚胎,对后世影响极大,尤其是山海经,明朝人胡应麟赞其是“古今语怪之祖”,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它为“小说之最古者尔”。
八、中国上古神话的精神特质和艺术特征?
最主要的就是尚德精神和民族特色。
中国上古神话有着极为鲜明的尚德精神,神话中充满对远古英雄和帝王献身精神的讴歌与礼赞,以及对神话人物保民佑民的职分要求。
上古神话是原始人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它用夸张幻想的手段表达原始人对自然、社会的理解和想象。我国神话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内容上歌唱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表现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追求,赞颂一往无前的献身行为,具有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艺术上色彩浓郁,富于幻想。
一 、“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
2、“对神的献身精神的崇尚和礼赞”,是中国上古神话尚德精神的另一重要体现。这种牺牲精神首先表现在古老的创世神话当中。
3、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尚德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大神们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尚以及伟大的献身精神,同时也体现在他们“保民佑民的责任感”上。
分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20社工
姓名:吴玉琴
说起梦想,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比喻较为形象,他说:“梦想是灯塔,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梦想如耀眼的星辰般熠熠生辉,总是令我们无限神往。
梦想人人都可以有,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实现,只有当各种条件都达到成熟的时候,梦想才会如期而至。汉代哲学家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来形容梦想的实现过程,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当一个人善于“修身”,学会“矫思”,明了“立义”,就可以大展宏图,让梦想成真。
对于我们青年学子来说,如何才能做到“修身”“矫思”“立义”呢?唯有读书学习。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书学习可以让人明晓大义,造就完全的人格。东吴大将吕蒙早年好带兵用武,不喜读书,吴主孙权劝告他多读书可以让他具备一代将才的胸襟城府和文韬武略。吕蒙开始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注重提升个人的思想修养。若干日后,智谋过人的鲁肃见到他的气度,不禁大为赞赏,说他“非复吴下阿蒙”,对他刮目相待。后来,吕蒙白衣渡江,战败蜀国名将关羽,帮孙权巩固了东吴的统治。夺取荆州后,吕蒙严禁将士骚扰民众,更不许拿用百姓的任何东西,而不像项羽攻人威阳一样烧毁阿房宫,残杀百姓。读书养性让吕蒙消减了武夫的蛮勇之气,多了关注民生的儒将风度。
“读书即是立德。”读书学习可以使人探索真理,先人后己,甘于奉献。范仲淹年少时,立志读书,不做名医,就做名相,养成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才有了后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青年时期的鲁迅为医治病弱的国民,留学读书,最终却弃医从文,撰文写书,向着沉睡在铁笼子里的人们呐喊,即便呕心沥血,也“俯首甘为孺子牛”。
读书学习,让一代代胸怀梦想的人为国家前途、民族大业前仆后继。钱学森学成归来,祖国升起灿烂的蘑菇云;屠呦呦翻阅古籍,中国出了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北斗”闪耀在苍穹中,“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每一项辉煌成就背后都是无数饱学之士的杰出贡献。
我的拙笔写《苏东坡传》读后感,自不量力,可是没有水平差的,怎显得出高手们的高水准,怕啥,写呗。
四百多页,写尽了苏东坡一生的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书里我不知留下了多少“唉”,生不逢时,生不逢时!那些个皇帝们,那些个政敌们,那些个贪官污吏,苟捐杂税,祸国殃民,唉!
东坡大怒,我跟着大怒!东坡喜,我跟着高兴。人家是当事人,喜怒哀乐那是自然,我看书而已,情绪总这么大起大落,可咋整!真的很怀疑,这样读书,会不会折寿。
之前反复听过多遍康震老师讲苏轼,听得那是荡气回肠,热泪盈眶,算是认识了苏门三父子。之后一直想读传记,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公认是比较好的版本。比起听,很不一样,划了很多线,做了笔记,多了很多气愤和感慨,不平,可叹,可惜。要是生活在现在的时代,又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林语堂先生对东坡的评价是: 才华卓越,放任不羁,富有创造力,天性敏感,刚正不阿,胸襟开阔豁达,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 读完本书,觉得这样的评价一点都不过,很贴切。
我的读后小感悟:
东坡六岁入学,绝顶聪明,十岁能写出出奇的诗句。十一岁,进入中等学校,备考科举。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经常是整本书都要背出来,艰苦而费力,还要理解意思,经书正史抄写一遍,连带着字也练了。
苏东坡两兄弟,吃的读书苦,比起现在的孩子,那才是真苦,几十岁的人,睡梦中,都还在担心父亲要求背的书还没背出来,可怎么办?
这样的厚功底,让他可以妙笔生花,典故随手捏来,下笔洋洋洒洒,如有神助。
可惜,“死记硬背”,现在被很多人全盘否定,打入冷宫。
听孩子高声诵读经典,也只是某些培训班的敛财工具,而不是茶余饭后,父母和孩子的乐趣所在了。
走了艰险水路,再到陆路,历时好几个月,从四川到京城,三父子一同赶考。
半夜起身,黎明前到皇宫外,带着凉饭菜,走进了没考完不许出来的考场。
苏门三父子,皆高中。那一年,东坡21岁,子由19岁,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个要写起来,可真是没完没了了。
用最简洁的文字总结概括就是:东坡处处为民,是好官,实干主义者,但他真的不适合当官。
书里是这么写的 “政治这台戏,对有此爱好的人,是很好玩;对那些不爱统治别人的人,丧失人性尊严而取得那份威权与虚荣的,认为并不值得。苏东坡的心始终没放在政治游戏上。”
对手得势,政坛坎坷;同党当政,仍然失败,苏东坡永远不够成为一个好党人,他从未痴心于权利地位。他过于孤高,非常人可及;他一心向民,谈笑怒骂,不拘一格,爱他的人多,恨他的人更是不少。
他高位时的翰林学士,到一贬再贬,从定州到广东惠州,再到海南儋州,语言不通,潮湿闷热雾气重,蛮荒之地,那居住状况,那饮食,惨不忍睹。
当官当成那样,东坡你也真背!
不好当,想不当,难,因为被高位者记恨上了。
读完本书,我才知道,王安石变法,原来给社会带来这么大的动荡和伤害。王安石本人的性格缺陷,极其明显,这样的人处在高位,他的对手,只有一个下场:被毁灭!
这段我特不愿意写,烦闷,很不耐烦,因为政治,不管什么时候都只适合少数人的。为什么?懂得人品去吧,不懂的该怎么过怎么过吧。
苏东坡一生遇见的三个女性,都是极好的。
结发妻子王弗,聪明美丽,理智稳重,有主见,总能把野马一样的苏东坡,拉回正轨。
续妻王闰之,王弗的堂妹。美丽温柔贤惠,从小崇拜苏东坡,嫁给偶像后,相夫教子,主持家务。
妾朝云,美如春园,目似晨曦,聪明愉快,活泼有生气,爱慕自己的丈夫。朝云陪伴苏东坡从北到南,一同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在精神上最能和东坡共鸣的,可以当作知己的,就是朝云了。
人生难得有情人,一辈子得一人,都是幸运幸福的,更何况有仨,东坡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
这最让我心痛,他们每次的别离,都让我极其心酸,无奈,希望他们一起告别政坛,隐居田园。
弟弟沉稳、实际、拘谨、寡言,哥哥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两兄弟从小一起伴读,一起成长,亦兄亦友,性格互补,相互信任,感情非常深厚。
踏上仕途,意味着两兄弟就要天各一方,遥相思念成为日常。
古时候交通不便,相聚,更是异常可贵。
每次难得的相聚,弟弟总是走出几十里地接哥哥,有次别离,子由更是送出几十一百公里,有多不舍,可想而知。哥哥对弟弟的深情,他自己说是:“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这情感,更是非比寻常。
雷州海边一别,竟成了两兄弟的生离死别,之后四年多,两人再无见面机会,真正令人黯然伤魂,心痛不已。
絮絮叨叨,已是一大通。还有很多想着的:他的随遇而安,他对艰难生活的乐观豁达,他那些遍布天下的好友们,身份高的、身份低的、读书人、农夫等等,只为情投不论出生门第。他的诗词,他的政绩……太多太多,写不完。
宦海沉浮、朝代更迭、悲欢离合,我只看懂了一丁点,写出来的,更是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藏在了心底。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的视角和点都会不相同。从前,我总怕自己读得不对,现在懂了,没有对不对,只是深浅角度理解感悟的不同而已,想要深邃,只能多读多写多思考。
现在,暂时只能这样了,不过,确实比去年好点。
你说的已经很全了,《吕氏春秋》也应该算吧,你没说
另外关于十子的问题
民国上海图书集成局校印<<十子全书>>十六册全,是书白纸线装,内有黑墨批校和朱笔圈点,品相如图。十六册书为老子1册庄子2册管子3册荀子2册列子1册韩非子2册淮南子3册文中子1册扬子法言与曷冠子合1册
根据这本书分析,应该指老子、庄子、管子、荀子、列子、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扬子和曷冠子十个人。
先秦文学概说
(1)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先秦文学要讨论中国文学的起源、口头文学、早期书面文学和成熟的书面文学。文学的起源和口头文学须上溯到史前史,即没有成文历史以前的人类历史阶段。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
(2)“先秦”指的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历史时期。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等。丰富多彩,斑驳灿烂,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编辑本段]先秦文学内容
上古歌谣和神话、《诗经》、先秦散文、楚辞。
1)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另有《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该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这些神话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
2)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两个部分。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其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之中,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荀子》一书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其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体现着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门客的集体创作,体制宏大、内容博杂、兼收并蓄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3)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第一节 先秦社会与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从800万年前的云南腊玛古猿化石到三百万年前的湖北古猿牙齿化石,直到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化石,都是中国土地上类人猿向人类进化的遗迹。此后一直到夏王朝建立以前,中国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大约经历了100多万年。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以狩猎和渔捞为生,人类遗址中大多存在用火的遗迹。在这一悠久漫长的历史时代,中国的远祖完成了直立行走和向智人过渡,逐渐形成无数的原始群落。约28万年前到5万年前的早期智人遗址有辽宁营口、陕西大荔、广东曲江、山西阳高、湖北长阳、山西襄汾等地,晚期智人的遗迹有内蒙古乌审、北京周口店、广西柳江、台湾台南、吉林榆树、江苏泗洪和四川资阳等地。古书中远古神话传说颇多,“三皇”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都是创始神话中的神人,是史前人类生活方式的象征。《韩非子•五蠹》有所谓“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有巢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易传•系辞下》有所谓“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的伏羲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神农氏,他们大多是旧石器时代原始群落生活的影子。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以磨制石器、陶器和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饲养家畜逐渐发展为畜牧业。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是母权制,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创造了黄河流域以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父系氏族社会创造了黄河流域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星罗棋布,长江流域的浙江有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与北方文化交相辉映。《诗经•大雅•生民》中说,周人的先祖是姜嫄踩踏神仙的脚印而孕育后弃,后弃教民稼穑,实际上反映了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和农业的兴起。史书追记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时代,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的概貌,“尧舜禅让”的传说反映了推举部落联盟酋长的情形。事实上与“五帝”并存的部落还有很多,黄帝取代神农氏,战胜炎帝和蚩尤,尧、舜、禹之世与共工、驩兜、三苗的关系等,都透露出部落之间征战频繁的状况。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至今还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出土文物对夏朝的佐证也很少,关于夏朝的历史传说,概见于后世的追述。五帝时代和夏朝是史前史向史书记载历史的过渡,《史记》记载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便是以《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为开始。夏禹在帝舜时期接任其父鲧的职位,治理天下水害有功,被帝舜选拔为继承人。禹继舜而位,定国号为夏。禹死后,其子启打破尧舜禅让的制度,开创了父子相传的世袭制度,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末年,桀王不务修德而武伤百姓,百姓不堪忍受。商部落日益强大,成汤起兵灭夏。夏朝从禹至桀,共经历17王,约470多年。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属于夏朝统治的中心区,该遗址的早期文化当属于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七孔大玉刀纹饰精美,堪称绝品。酒器铜爵体型轻薄,纹饰简单,嵌绿松石的饕餮文铜牌制作精巧,别具匠心,意味着夏朝文明已经步入青铜器时代。
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王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重要阶段。商原本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族,夏朝末年发展到黄河中游,征服许多部落之后,灭夏而建立商朝。从成汤建国到纣王灭国,共历经17代30王,约有600年的历史。商人“不常厥邑”,从成汤到盘庚,曾五次迁都。盘庚迁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因而商朝亦称为殷或殷商。殷商时代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相当发达,大量制作和使用青铜器,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技术和青铜文化,《尚书•多士》中说:“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典册用于教育,出现面向贵族子弟传授祭典、礼乐、军事和伦理等内容的教育机制。殷人特别崇敬鬼神,重视占卜,将占卜的结果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便是甲骨卜辞。清末民初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为研究殷商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字的出现为书面文学的产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甲骨卜辞就是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西周以封建宗法制度的巩固为主要特色,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东周以封建宗法制度的逐渐破坏为主要特色。西周定都于镐京,在今陕西西安附近;东周迁都于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地理方位相对而为西东。周代保留下来的文献和地下出土的文物比殷商时代更多,社会状况也更为清楚。公元前841年,西周厉王暴虐无道,被流放于彘,史称“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为大宗主,所封的诸侯为小宗主;诸侯国内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诸侯国君与卿大夫相对而为大小宗主。大小宗主层层区别,形成树形结构。诸侯的领地称为“国”,大夫的领地称为“家”。天下耕地实行井田制以量功计禄,不得随意开垦荒地以增加耕地。西周用礼乐制维系统治秩序,严格规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礼”用以区别不同的等级,“乐”用以调节和谐的情感,这就是《礼记•乐记》中所说的“乐者为同,礼者为异”。从周武王到周幽王,西周共经历12王(厉王后共和行政14年),将近300年的历史。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东周被史家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井田制之外的私田大量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周王室日趋衰微,霸主叠起,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春秋早期南方的楚国率先僭号称王,后来吴国和越国也先后称王。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鲁国实行按耕地的数量征税的“初税亩”,以取代实行力役之征的井田制,表明私田得到官方的认可,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重要标志。孔子首开私学之风,平民子弟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的机会,强烈地冲击了世袭制度。旧制度逐渐破坏,新制度逐渐产生。战国时期周王室名存实亡,终至于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为秦昭襄王所灭。诸侯各国先后实行政治改革或发生政变,如鲁国三桓分公室,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齐国田氏代姜,晋国三家分晋等。据《战国策》所记载,当时的强国纷纷称王,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右,历经250多年的纵横捭阖,东西征战,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夏、商、周三代的开国盛世常为后人所称道,其中不免多有理想的成分,但三代的统治各有特点,体现了文明进化的规律。《史记•高祖本纪》的论赞中说:“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撇开其历史循环论,“忠、敬、文”的政治正体现了由野蛮到敬祀鬼神,再到礼乐之治的发展规律。
先秦文学概说
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文化大致同步,音乐、舞蹈、绘画和造型艺术等彼此关联,互相影响。中国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岩石上雕刻或绘制的岩画,分布于包括今香港、台湾在内的20多个省区的100多个县、市、旗,最著名的有内蒙古的阴山岩画、云南的沧源岩画、广西的花山岩画、连云港的将军崖岩画、新疆的呼图壁岩画、青海的刚察岩画、嘉峪关附近的黑山岩画等。岩画内容反映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原始的狩猎、农耕、舞蹈等,形体简化而带有符号性的岩画可能是古文字的前身。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十几件骨笛,大多为七孔,能奏出七声音阶,有的还有调音小孔。山西万荣县荆村和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不按绝对音高制作,一个埙孔能发四个音。新石器时代陶器工艺相当精美,陶器上大多绘有绳纹、篮纹、弦纹、方格纹或动植物形的花纹,造型美观,做工讲究,生活用品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有许多纯艺术品的石器和玉器,如磁山文化中遗址中的石雕人头,良渚文化遗址中的兽面纹玉环、山形玉饰、玉琮、龙山文化中的龙凤形玉佩、勾云形玉佩和玉猪龙等,显示出造型艺术的成就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原始社会绘画、音乐和造型艺术如此发达,文学的产生亦在情理之中,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字和书写工具尚未产生,没有留下原始的记录。
第二节 先秦文学概况
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属于口头文学,被保存在后世的著述之中。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传时代的烙印,但就其内容的本质而言,与原始社会的其他文化艺术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是中国文学的萌芽。正如许多动物的坯胎和植物的萌芽从外表上难以分辨种类一样,文学的坯胎和萌芽也还没有独立成形。
一百余年前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揭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之谜。数以万计刻有成形汉字的龟甲兽骨片为研究殷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确凿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文学的坯胎萌芽,有些卜辞文学特征相当明显。甲骨卜辞是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到商纣王覆亡共273年之间的遗物,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统,说明盘庚迁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肇始于殷商时代。
稍晚于甲骨卜辞的文字是钟鼎铭文。钟鼎铭文发现很早,西汉就有出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说:“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宋代记载古器物刻辞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时代的钟鼎铭文字数极少,西周的钟鼎铭文字数渐多,最长的接近500字,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实的“文章”。
西周至春秋文献增多,最重要的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六艺”。《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这些著述被视为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治国方略。其中《礼经》除《仪礼》外还包括《周礼》和《礼记》,实际成书于战国以后。《乐经》不传,一般认为它就是《诗经》的曲谱。产生最早的当推《尚书》和《周易》。《周易》托古的说法是伏羲画卦,文王作辞,《易经》的萌芽期可能在殷、周之际,《易传》旧传为孔子所作,近人认为系战国秦汉儒者所托。《周易》卦爻辞或韵或散,保存有不少古代的原始歌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在原始文学中据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尚书》是一部跨时代的档案文件汇编,撇开今古文辨伪不论,仅从文字产生的时代来看,其中虞书、夏书显然出于后世的补作,而商书和周书才有可信的起码条件。《尚书》虽然号称难读,却开辟了散文创作的先河,讲究章法结构,条理清晰,并出现不少成熟的辞格,为历代散文家所重视。《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简史,相传是孔子根据春秋鲁国的史料记载编撰而成,文字简练似流水账簿,未能构成散文篇章,但其微言大义,暗寓褒贬,直接导致了《左传》的产生。
先秦文学主要是周代文学,尤其是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诗经》、史传散文、诸子散文和楚辞是周代文学的主体。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诗经》以外的古逸诗散见于后世的著述,真伪难辨,因而《诗经》也是西周至春秋时代唯一的诗歌总集。西周以前的歌谣都非常简短,只是具备诗歌的雏形。到了周代,诗歌在原有的基础上繁荣起来,这些诗歌许多被收入《诗经》。《诗经》属于集体创作,有庙堂乐歌、民族史诗和政治讽刺诗,也有大量的民歌。《诗经》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中国文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代的散文主要有史传和诸子两大类别。史传散文也就是历史散文,先秦两汉时代史书的概念还不够明确,《汉书•艺文志》中尚未设立“史部”,史书只是作为儒家经典或经典的附庸而存在。《春秋》本来是一部编年体简史,但人们并未将它看作史书,而是确定为儒家经典。《左传》与《春秋》有经传关系,用史实解释经文,解经的文字就是传,故称为史传散文。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中所列举的书例除《左传》之外,都与“经”没有必然的联系。
《左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叙事文学名著,一般认为是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其体例编次与《春秋》相同,用具体的历史事实解释《春秋》经文,内容自成系统,思想也与《春秋》有所区别,可以脱离《春秋》而独立。《左传》全面反映了春秋时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历史进程,并通过时人的讲述,记载了西周以前的古史和传说。《左传》长于叙事,尤其善于描写战争;语言凝炼传神,温文尔雅,含蓄委婉,幽默生动;作品通过叙事、描写战争和记录人物语言,客观上刻画出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是中国叙事写人文学的良好开端。
《国语》被认为是左丘明的另一部著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与《春秋》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于全书的主要史实与《春秋》、《左传》相合,所以又被称为《春秋外传》。其中极少数篇章的记事起于西周穆王时期,比《左传》早二百多年,绝大多数篇章与《左传》相表里。《国语》长于记言,朴实平易,含义深永。或幽默生动,情景毕现;或寓庄于谐,妙趣横生;或纯朴自然,富于哲理;更有不少长篇宏论说古道今,具备论说文的基本格局。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纵横家书,成书于西汉晚期。其时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秦、齐、楚、赵、魏、韩、燕七雄并立,东周、西周、宋、卫、中山仅可立国。秦国与崤山以东某强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他国家称为“连横”;崤山以东诸侯各国联合抗秦则称为“合纵”,从事连横或合纵的政治家就是纵横家。《战国策》是一部纵横家书,反映战国时代纵横捭阖的政治斗争。《战国策》的语言铺张扬厉,夸饰渲染,富于雄辩的气概。描写人物注重外貌肖像和行动细节的刻画,采用欲扬先抑等多种手法,人物刻画成为作者的主观写作动机。
战国时代人才辈出,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统称为诸子。诸子为谋求解决社会矛盾,提出种种治国方略,游说辩论,著书立说,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百家并非实数,只是极言学术流派之多。《汉书•艺文志》载九流十家,依次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师承嬗传,各成流派,故又称九流。小说家出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不成流派而充为十家,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促使诸子散文蓬勃兴盛,主要有战国初期的《论语》和《墨子》,战国中期的《孟子》和《庄子》,战国末期的《荀子》和《韩非子》等。就学术派别而言,《论语》、《孟子》、《荀子》属于儒家,《墨子》属于墨家,《庄子》属于道家,《韩非子》属于法家。就文章体例而言,《论语》是典型的语录体。《孟子》和《庄子》属于论辩文,但《孟子》尚未脱尽语录体,《庄子》已接近专题论文。《墨子》、《荀子》和《韩非子》都是以题概篇的专题论文。
先秦诸子散文都是政治或哲理内容,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然而这些著述的议论说理都注重具象化、形象化,不同程度地采用寓言、比喻、夸张、拟人等文学手法,大多重文采,激越酣畅,宏丽恣肆,想象奇特,辞采华茂,甚至还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因而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寓言尤为特色,先秦诸子既大量运用民间寓言,也自行创作寓言,内容丰富,故事生动,手法多种多样,充满智慧和风趣,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战国时代的文学成就首推楚辞,楚辞是战国晚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在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文艺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有别于《诗经》的新诗体。《诗经》之后约300年左右的时间,散文勃兴而诗坛消沉。屈原和楚辞的出现打破诗坛的消沉,突破《诗经》的格局,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将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屈原既是中国诗歌由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作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又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人雄伟的诗篇,两千多年来一直放射着无穷的光辉,“沾溉后人,非一代也”。
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只有一句:候人兮猗。而且四个字中居然有两个语气词,两个实词也只是直白地道出了心中所想:候人。古人的爱情多么朴素,多么纯粹啊,哪像今日的红男绿女,徒逞口舌的“口蜜”后面,藏着阴险致命的“腹剑”。
“候人”的是涂山氏女娇,又称女娲;被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禹。
舜把尧囚禁起来,篡夺了皇位之后,封禹为司空,让他继承被杀的父亲鲧的事业,继续治水。禹东奔西走,三十岁时,在涂山遇见了涂山氏之女女娇。屈原在《天问》中描述了二人初次会面的情景:“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就是说在桑林里野合。《诗经・�风・桑中》也吟咏道:“期我乎桑中。”春暖花开,绿染桑林,纯洁而健康的男女,在野外一见钟情,一个惊鸿一瞥的眼神,一个只可意会的手势,相继走入桑树林里,完成了一次天当被来地做褥的浪漫交合,既环保又富野趣。据专家考证,那时的婚姻关系犹有母系制的流风余韵,野合、走访婚、对偶婚并存。而禹和女娇的婚媾,即起源于这次两情相悦的野合。
涂山的地望,诸说纷纭,或曰安徽,或曰巴蜀,或曰江南,但更可信的是浙江绍兴,因为涂山氏是皋陶氏族的一支,最早居住于山东,后迁至南方各地。其中迁至浙江绍兴的,就形成了百越的一支。那时也称为东夷。和禹同朝做官的皋陶,生于曲阜,亦与东夷同宗。
尧、舜在位期间,共同的问题都是水患。禹采取了截然不同于父亲鲧“ (塞)”的方法,而是“导”,最终治服了洪水,于是“舜德大明”,“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史记・夏本纪》)。因此可以说,舜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禹治水的政绩之上的,禹当然有理由觊觎帝位。但禹的情势却不同于当年的舜:舜是黄河中游的部落首领,势力强大;而禹,只是舜朝廷中的一介大臣。况且娥皇无子,女英的儿子商均业已长大成人,正等着舜百年之后,自己顺理成章地登基呢,哪儿轮得到禹?
当此时,禹想到了女娇的本家,东夷强大的涂山氏。如果能联姻涂山氏,则整个东夷都会为己所用,朝内的重臣、类似大理卿(狱官之长)的皋陶也会支持自己。况且与女娇两情相悦,岂不是天作之合?不过因为涂山氏尚处于母系制后期,禹只能做上门女婿,“夫从妇居”。
《吕氏春秋》记载:“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每次只在娇家里住上四天,而且忙的时候,“三过家门而不入”。对禹来说,治水的业绩决定着前途;但是对女娇来说,爱情是惟一的。禹出门在外的日日夜夜,女娇独守空房,不觉忆起了初次见到这个“身九尺二寸长”的魁梧男子的情景,一缕笑靥袭上弯弯的嘴角,恰如那天边的一钩新月。触景生情,这个野生野长的文盲女子,居然触动灵机,发为心声:“候人兮猗!”在那弯弯的月亮下面,我等候着心爱的人儿。爱情多么伟大,多么神奇,它不仅开启了这个痴情女子的心智,而且书写了汉语爱情诗的最初篇章。当然,“候人”,也是禹入赘的明证:“候人”,“候”的不是归人,而是上门的毛脚爱人啊。
相思成疾,女娇再也顾不得世俗规矩,亲自跑到了禹的家乡。如同小说家们喜欢说的那样:悲剧发生了。“禹治鸿水,通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至今嵩山南麓尚有启母阙。
这个故事意味深长。禹既为入赘,生子当归母族,但禹如何甘心?禹的野心是:篡得帝位之后,自己要做“始皇帝”,儿子归了母族,这天下还怎么传得下去?在爱情和天下之间,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昔日的风流恩爱抵不上“家天下”的巨大诱惑,政治家的野心牺牲了“候人”的痴情。禹大概以将来传位于皋陶为交易,得到了儿子―这个从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启。生来无母,也铸就了启的残忍本性。
治水成功,禹的声望在帝国如日中天。加上皋陶和东夷的扶助,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发动政变,篡夺了舜的帝位,把舜流放到广西苍梧,报了杀父大仇,自己“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史记・夏本纪》)。这就是夏朝的起始。
按照事先的约定,“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史记・夏本纪》)。皋陶死得莫名其妙。然后装模作样地“而后举益,任之政”,伯益是皋陶的长子。但是禹的最终目的是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于是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国语・鲁语》),“上茅山大会稽,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越绝书・外传记地》),大会诸侯于浙江绍兴的会稽山,其实邀约的俱是东夷诸部。为了显示权威和军事实力,“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国语・鲁语》),毫不留情地诛杀了傲慢不羁的防风氏(属地在今浙江德清县),一举震慑了东夷诸部。
禹顺利地把帝位传给了启。
“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崩。”(《史记・夏本记》)“葬于会稽之山。”(《墨子・节葬下》)禹以帝王之身葬于会稽,而没有葬在河南阳城的祖坟里,恐怕不仅仅是如有些学者说的,是向涂山氏的让步,我想,“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禹大概觉得负疚于女娇,死后又恢复了他入赘的身份,才能和女娇同穴吧。我敢断言,如果哪天真的在会稽山发掘出了禹墓,一定是禹和女娇的合葬墓。
生而无母的启是孤独的。浸*于父亲禹的篡位阴谋之中,启变得残暴起来。启即位六年,“益干启位,启杀之”(古本《竹书纪年》),复与东夷开战,是为有史可稽的第一次弑母(母族)战争。
汉代朱门
酒肉记
文/卫康叔
在汉代,社会阶层不同,经济收入有别,会在饮食上造成很大的差异。普通的汉代民众在吃饭问题上,仍然遵循周代以来一天两餐的饮食制度。但是社会上层的吃饭却不一样,汉文帝的时候,淮南王刘长因为犯错被贬到四川,但是朝廷仍然优待他,让他享受其他诸侯王的待遇“皆日三食”,可见当时的诸侯王是实行三餐制的。按照郑玄的注解三餐的时间分别是“朝、夕、日中时”,基本和今天一样了。而到皇室中,帝王一日则可以吃四顿。对于平民而言,皇室贵族的饮食是非常奢侈,甚至是糜费的。汉代帝王的饮食礼仪,基本上想实现和遵循周代以来理想化饮食礼仪。在《周礼》的记载中理想的帝王饮食是“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馐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二十有壅”。按照《后汉书》和《三国志》里记载的汉代帝王饮食的实际情况是“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而且要“甘肥美食,单天下之味”。
“八珍”是由8种不同的菜肴形成的一组固定的菜。汉时所谓的八珍就是《周礼・天官・膳夫》记载的“八物”。按照后来经学家的注解和其他汉代以前古籍的记载,这8种东西就是淳熬、淳(guan)、炮豚、炮�(zang)、捣珍、渍、熬、肝(liao)。所谓淳熬就是先把煎熟或者煎热的酱铺在米饭上,然后把猪油浇在酱上,最后把饭调拌好就成了。淳与淳熬实际是一码事,只不过淳熬用一般的稻米,而淳则用富有黏性的稻米,有时甚至就是糯米。炮豚简单说就是精加工的烤小猪,经过煎炸再小火煮很长时间后蘸酱吃。炮�做法和炮豚一样,只不过主角小猪成了母羊。捣珍就是烤肉,只不过肉是经过捶打的,有点像后来做撒尿牛丸一类的东西,肉事先需要捣捣的。渍就是生牛肉片蘸酱。熬则是风干的腊肉的不同吃法。肝 比较复杂,是先用狗的板油包住狗的肝,再水里泡泡,最后来烤,等板油发焦后里边的肝就可以吃了。
其实仔细分析分析这份汉代皇帝的食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以今天的眼光看,汉代的“八珍”只怕也好吃不到哪里去。但是皇帝的饮食还是比平民要讲究的,当皇帝除了可以天天有肉吃外,在冬天,汉代的帝王有温室栽培的新鲜葱韭,夏天则有藏在冰窖的冰凉冷饮。
从肉食的角度看,汉代的肉食中牛最主要,其次羊与猪,再后边是鹿与狗。在汉代,动物的内脏价钱很高,甚至某些部位的下水比肉还要贵。从烹调技法上看,汉代没有现在的爆炒、汆、熘或者火锅一类的吃法。没有炒菜的饮食终究还是挺单调的。
结合画像石中的庖厨图材料以及东汉庖厨俑材料与文献记载,可以确定,汉代的主要肉食品种有:猪、羊、牛、狗、鸡(鸟、雉)、鸭、鱼、鳖、兔等。如诸城前凉台画像石有杀猪、宰羊、椎牛、剥狗、杀鸡、剖鱼等场景;密县打虎亭汉墓画像石肉架上有牛头、猪腿等。四川出土的汉俑有做丸子、刮鱼鳞的形象。而饼食、菜食也可在以上材料中得以印证。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大致可以复原汉代的饮食情况与食品结构。
汉代一般家庭的烹饪工作都是家庭主妇完成的,但是富家大族则有专门的厨师和仆役。大体来说,贵族家的厨娘职责主要是烧火、担水、洗涤,而大厨则全是男人。在汉代的图像材料中,出土于山东诸城前凉台的画像石中反映了一个地主家庞大的厨师团队,一共有42人在做饭。从目前的材料中,我们没有直接看到皇室宴饮场景图像,但是贵族尚且如此,皇帝本人就更可想而知了。
阳陵中庞大的牛、羊、猪的模型陪葬,可以说是为景帝准备的地下养殖场。而大量的奴仆俑中其实是有不少厨师和厨娘的。生前的饮食风尚在死后仍要保持,就是那个时代的意识。平民如此,作为帝王更要坚持。
你从小到大读过哪些好书?有哪些打动你的、对思维和心智有启发的书
本文2023-10-29 14:12: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