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教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3收藏

求道教典籍,第1张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玉皇上帝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茅山宗宗承上清派,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主要典籍有:《道德经》、《南华经》、《正统道藏》、《黄庭经》、《上清大洞真经》、《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和《形神可固论》等。

据《云簋七籖》和《道法会元》等道书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 (《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司马迁《史记·老子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映,周守藏室之史也。”但司马迁当时对老子的身份、事迹也不太清楚。故而又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又以为周太史借或对即老子,或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者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倒西汉初年老子已成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了。相传他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见周室衰微,于是于平王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辞职而去,青牛薄辇,西出函谷关,因关令尹喜请求教诲,留《道德五千言》后,不知所终。他留下的著作后人称之为《老子道德经人书中尽言古代哲学家的精要格言,故而应是“黄老之学”的丹经。由于该书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因此自先秦以来,人们都尊老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西汉以后,老子逐渐被神化。《隶释》卷三载东汉延表(158~167)八年(165),陈相边韶著《老子铭》云:“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老子为周守藏室史,当幽王时三川实震,以夏殷之季阴阳之事,鉴喻时王。孔子以周灵王二十年生,到景王十年,年十有七,学礼于老聃。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化身,蝉锐度世。自牺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神仙传》卷一曰:“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六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生而能言。捐李树田:‘以此为我姓。’或云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誉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道先生,一云守藏史,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未公。”又据《后汉书·桓帝纪》说:(延熹八年)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延熹九年)祠黄老于濯龙宫。”襄楷于延熹中上书云:“又闻官中立黄、老浮图之词,或言老子入夷狭为浮图”(《后汉书·襄楷传》)。又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后桓帝好神,数把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东汉后期,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言》为主要经典。宣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则为太上老君”。至此,老子被尊为道教的始祖,长期受到了人们的尊奉。

关于老子的神化传说道经中亦有诸多记载。晋葛洪《抱朴子》称他额有三理,足有八卦,身长九尺,耳垂齐肩,穿五色云衣,住金楼玉堂,以神龟为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随行四周,头上雷声隆隆。电光闪闪,气宇昂轩,威风凛凛,已俨然为神仙姿容。《魏书·释老志》妨称之为太上老君,书中曰:“道之厚,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授轩辕于峨嵋,教帝害于牧德,大禹闻长生之快,尹喜受道德之旨。好异者往往而尊师之。世祖时,道主寇谦之,守志嵩岳,精传不懈,以神瑞(414-416)二年(415)十月乙卯,忽遇大神,乘云驾龙,导从百灵,仙人玉女,左右侍卫,;集止山顶,乘太上老君,谓谦之曰:“授汝天师之经。”此载与《云麓馒钞》卷八所记略同,但《魏书》不采取《史记》老子传承诺系的记法,而另外拍出一位李谱文为老子的玄孙,称他“以汉武之世得道“,领治三十六士人鬼之政。”

在《真灵位业图》中,有三个神位与“太上老君”有关。一是第三中位,太极金阈帝君,姓李(王辰下教太平主)。二是太极左位,老胭。三是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人另外,还有五方五老君,中央黄老君,太上火老君等说。

隋唐以后,道经中也有许多关于老君的传说。《云发七签》中说:“老君母日玄妙玉女。日精入口,吞而为孕,五行兽卫行,怀八十一年,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号为老子。’”《犹龙传》更为老子加上各种名号,略与《神仙传》、记载相同。说他从三皇五帝以来,就成了历代皇帝的老师。神农时的太成子、轩辕时的广成子,帝尧时的务成子等,均是老子的化身。周成王时老君为柱下史,号经成于;周昭王时西出函谷关,度关令尹喜;西汉文帝时(前179一前一156)降于陕河之宾。号河上公;汉成帝时(前32—前6)除干琅那。授于吉《太平经》;汉顺帝(126-145)汉安(142-144)元年(142)老君降于蜀地鹤鸣山,授张道陵天师《正一盟威》秘录腰神瑞二年,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太平真君”之号;唐高祖(618-627)武德(618-627)二年(619),老君降于羊角山,令吉善行转告高祖,“我乃帝祖也。”关于老君历时现世的故事,道经中记载很多,近世,四川青城山易心莹大师曾印有《老子几十一化图》。

唐宋时期,对老子的崇奉到了极盛阶段。唐代皇室姓李,遂尊老子为祖宗。据《唐会要》卷五O记载:“武德三年(620)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一老到,乘白马朱厚,仪容甚伟,曰:‘谓吾语唐夭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高祖异之,乃立庙于其他。乾封t666—668)元年(666)三月二十日,追尊老君为太上百元皇帝。至永昌(689-69D)元年(689)却称老君。至神龙(705-707)元年(705)二月四月,依旧号太上立元皇帝。至天宝(742-756)二年(743).正月十五日,加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八载六月十五日,加号为大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二载二月七日,加号大圣高上大道金鹏玄元皇帝。唐武宗(841—847)会昌(841-847)元年(841)数以二月十五日大圣祖降诞之日为降圣节。”故道教以二月十五为老君圣诞。又据《集说诠真》记载,来真宗(998-1023)大中祥符(1008—1017)年间,“把老子于太清宫,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太上老君历代都是道教尊崇的对象,各地普遍建庙宇进行祭扫。因老君的奉号为“太清道德天尊”,故供奉他的宫观一般称为太清宫,老君殿或老君庙或老君堂。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南太清宫和成都青羊宫。河南太清宫始建于东汉延嘉(前167一158)八年(前165),唐代时占地八百余亩。画栋雕梁,雄伟壮观。后被战火焚毁,现存主殿为清初重建。创建于唐末的成都青羊宫,据《蜀王本纪》记载,相传老子曾在此为关令尹喜敷演道法,该地至今仍为道教著名宫观。

总之,自古而今众多信徒均诚信太上老君为“无上大道”的化身,是道摄长存、德育于民的至尊天神,这是道教的根本信仰。他常被供奉在太清宫、老君庙老君堂中,白发皓首,和颜悦目,手摇太极神扇,慈祥注视着世间的芸芸众生。

道教与道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和庄子创立的道家,是诸子百家学派之一,并不是一个宗教组织,但道家学说是道教理论信仰的主要来源,道教的另一思想理论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成仙方术。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差不多是同时分两支发展的,其中一支的创始人是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张道陵,他在汉顺帝时客居蜀地,修道于鹤鸣山中,后传教授徒,因入道者需出五斗米,所以此道被称作“五斗米道”。又因张道陵自称天师,五斗米道又被称为“天师道”。汉献帝时,张道陵之孙张鲁在巴郡、汉中建立政权,实行政教合一统治,不设官吏,以“祭酒”治民,当地居民乐于服从其统治。东汉建安20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军征讨汉中,张鲁投降,被迁往北方,“五斗米道”随之在北方得到传播。

另一支早期道教创始人是巨鹿(属河北邢台)人张角。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严重。这时,中原地区爆发大规模瘟疫,张角兄弟利用为人治病机会,传播《太平经》,逐渐形成拥有数十万教众的“太平道”。“太平道”于公元184年发动黄巾起义,公元192年起义最终失败,“太平道”因此未得流传。

道家经典是老子的《道德经》,而道教经典是《道藏》。《道藏》形成于唐高宗时,唐玄宗开元年间,首次由官府组织编修《道藏》。北宋真宗时,增修《道藏》,宋徽宗时刊印《万寿道藏》,金章宗编印《大金玄都宝藏》,元太宗印出《玄都宝藏》。1281年,元世祖下令焚毁《道藏》经版,使大批道教经典丧失。

明朝英宗正统年间,编成《正统道藏》,神宗万历年间,编成《续道藏》。《正统道藏》共5485卷。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正统道藏》经版悉遭焚毁,各地所藏《正统道藏》印本因战乱大多丧失,只有北京白云观保存下来一部《正统道藏》。民国初年,上海涵芬楼书馆以白云观《道藏》为底本,刋印了《正统道藏》。1996年,中国道教协会等组织联合编修了《中华道藏》,2003年又完成对《正统道藏》的整理,改编成一部新《道藏》。

《正统道藏》内容丰富,包括道教经典、论集、戒律、道教人物传记等,还收入了儒家及诸子百家著作上百种,其中有许多种都是已失传的古籍。因此,《道藏》不仅是研究道教的主要经书,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典籍里面“三清”各自使用的法宝是:

1、元始天尊

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

2、灵宝天尊

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

3、道德天尊

手持太极图或阴阳扇。

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位于道教天界“种民天”之上。后来指称三清尊神,玉清之主元始天尊,上清之主灵宝天尊,太清之主道德天尊。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中,世界创造之初的大神,故号称三清道祖。

扩展资料:

三清天尊介绍:

1、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先。道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在书中的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

2、灵宝天尊

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3、道德天尊

老子又称道德天尊,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位列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为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重要人物老子,(后人普遍认为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公元前1301年2月15日生),后来老子出函谷关写下著作《道德经》,去了西方,化胡为佛,创立佛教,教育胡人。

参考资料:

-三清

不是,元始天尊才是盘古,或者说盘古是元始天尊的化身。

在道家文化中,太上老君实际上是三清中“最小”的一个,而不是大众认知中最大的,最大的实际上是元始天尊。

俗话说得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讲的是万事万物的衍生发展规律,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把整个宇宙的演变给说清楚了。

宇宙是怎么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

还不就是从一个是的一个“奇点”,“嘭”地一声爆炸了,然后宇宙膨胀了,在经过亿万年的扩散之后,这个宇宙中诞生了生灵,也就是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宇宙。

宇宙的发展大致可以看作是三个阶段:

第一、奇点

第二、扩散

第三、生灵

其实这三个阶段,说得就是道家的三清。

怎么讲?

很简单,第一阶段,也就是“奇点”阶段,这个时候的宇宙就是一个虚无的元始的点——“元始”天尊。

随后的扩散阶段,就是宇宙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在宇宙中演化出来了很多东西,例如星球这些玩意,但是文明还没有诞生,还是一个比较蛮荒的时代,这个时期就是道家的灵宝天尊。

最后在宇宙中有了文明的这个阶段,就是太上老君了。

所以问题来了——为何说盘古是元始的化身呢?

其实答案就在上面,宇宙从一个“奇点”爆炸,然后开始扩散。

这个过程可不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宇宙“嘭”地一声爆炸了——盘古“咔嚓”一声把蛋壳给劈开了。

其实从一方面来讲的话,也解释了为何盘古在开天后就死去了,因为宇宙这一个奇点在爆炸后就不存在了。

但同时也解释了为何说世界就是盘古躯壳演化而来的了,因为宇宙这么大,其实都是从那最初的一个“奇点”膨胀而来的,就像一个气球一样!

《道德经》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

《道德经》述及“不争”思想的地方很多。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曾经高度概括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思想,是与“道”的“柔弱”的特性相联系的。由于道是“柔弱”的,因而“道”也是谦下而不争的。当然,“道”的不争,并非是一种消极逃避,百事退让。因为,《道德经》还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七十三章)。由此可见,《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是一种“善胜”的“争”,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符合天道之“争”。另外,《道德经》还说到老子的“三宝”,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这里的三宝,是针对社会存在的“仇恨”、“奢侈”和“争名夺利”的现象而提出的个人道德规范,在治国之策上,他则要求“不尚贤,使民不争”(三章),意思是不尊崇贤才高能,就可以让民众不争夺功名。西汉时的《淮南子·兵略训》称“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淡,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诠言训》还指出“善有章则士争名,利有本则民争功”。意思是世人相争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或因物质财富不足,或因分配不平等,等等。不过在《原道训》中仍然认为“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就是说得道的人可以应付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内心之中却不能失去按道行事的本性。又称“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则“天下归之,好邪畏之”。

《通玄真经》

即《文子》 认为“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为祸”,认为过分的追求和争夺,将适值其反,而遭到灾祸。“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土处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迟。是以圣人无执故无失,无为故无败”。就是说地处于低下的位置不争高势,所以平安而无危险。水从高处向下流,不争速度,然而流而不慢。人要有所得,主要是因为有得的时机,而不在人的争利的愿望。治理国家依靠的是道,而不在于是否是圣人。

《老子想尔注》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道家的“不争”思想,称“水善能柔弱,象道。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终不争,故欲令人法则之也”。人如果仿效水的不争,“终不遇大害”。它认为“人”有二类,一类是圣人,一类是俗人,圣人要处柔弱,“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这里的“圣人”与儒家的“圣人”不同,乃指学道之人。《老子想尔注》称:“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即为后其身也。”

《清静经》

《清静经》有“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之语。杜光庭在为该经作注时认为“争”是为了求得清静。而上士和下士的“争”又是不同的,其区别在于是否“执见”。上士“不执有见”所以“不著于耳目鼻口身意之病,亦不著于咸苦辛甜之味,亦不著于宫商角徵羽之音”,如果“执见”,就是追求“耳目鼻口身意”的享受,就成为“下士好争之理”。人只要能够“不执”而“无争”,就是“清静”。杜光庭另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注解“三宝”时称:“慈以法天,泽无不被也;俭以法地,大信不欺也;让以法人,恭谦不争也。此三者,理国之本,立身之基,宝而贵之,故曰三宝”,意思是慈、俭是天道的特性,而不争是人道的特性,三者都是“道之用”也。金代的侯善渊认为“上士”知道天命,“处于无侣太空,天真妙道,寂然不动,无所争讼”,因此,“静室居闲坐,清空任便行”。而“下士好争强”,“动生人我,竞起是非,发于争讼矣”。如果下士能“闭目凝神室,开睛混太阳。自然知古道,心地得清凉”。元代全真道士李道纯在《清静经》的注解中有明显的三教融一思想,认为“遵儒书不争之言,行释经无争之行,此一法出于无法,洞观冥契,是名上士也。下士则不然。”下士好胜,自满自见,做了一点好事,就“矜伐”而“致争”。李道纯认为上士和下士的最大区别在于各有“照心”和“妄心”,要“常灭妄心,不灭照心”。所谓“妄心”就是“一切不止之心”;“照心”即“一切不动之心”。认为“妄想一萌,邪正分;枢机一发,荣辱判,可不勉哉。妄心不止,生种种差别因缘。至于涉秽途,触祸机,落阴趣,未有不始于妄心也”;而“妄念始萌,不自知觉,神为心役,心为物牵,纵三尸之炽盛,为六欲之扰攘,岂得不著物耶。著物之故,贪求心生。既生贪求,即是烦恼”,“所以妄想之心,轮回之根本也。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妄想心不灭,所以然也”。唐代道士王玄览在《玄珠录》中称“上善若水,水性谦柔,不与物争”,仍然承袭《道德经》的思想,同时,又对如何实现“不争”,提出了“行者之用,处物无违,于中万施,详之以遇”的要求,即接触事物要审慎,不可逾限。他认为:“智莫过实,行莫过力,则能互相优养,各得其全。若过则费而且伤,大者伤命,小者成灾。”结果“违天背道,法所不容”。因此“不争”就是要“适足”,这才是“用天之德”。金元全真道的一些高道都将“不争”作为全性保真的重要的行为规范。

王重阳的弟子刘处玄在他的《仙乐集》的《五言绝句颂》中,反复颂赞“不争”,称“善觉不争空,忘尘见道功”,“大悟不争空,至明万事容”,“得道不争空,混尘众垢容”,“坚志不争空,真明万慧通”,“世外不争空,身青如万松”,“无争道性强,保命浊情忘。永免轮回苦,真归蓬岛乡”等等。刘处玄还认为:“上士无争,应物常平。不贪外宝,道合真灵。理明正教,敬信来听。方圆随顺,救死哀生。有心忘世,无意生荣。六铢无赐,换却伪形。完全功行,胜殢声名。了真归去,朝现三清。”他对于“不争”的要求就是“应物常平”,同王玄览的“于中万施”一脉相承,但是刘处玄从全真道的“绝欲”出发,进一步提出“有心忘世,无意生荣”,只求“了真归去,朝现三清”。

元以后的全真道士都以不争名利同超脱生死相联系,洞明子《西云集》中有《示众》诗,其中二首意在警戒世人“不争”名利。一曰:“日夜经营名利事,朝昏整顿幻躯身。直饶紫绶金华贵,争及无名闲道人。”一曰:“生死途中人度岁,轮回路上客流年。可怜错把身心用,不学长生久视仙。”认为把身心耗费在“名利”和“幻躯”上,就脱离不了生死轮回的苦难。只有做个“无名闲道人”,才能“长生久视”,羽化登仙。道士姬志真的《警世》诗说得更为透彻明白,诗道:“春去秋来不暂停,两轮催促太无情。蜗牛角上争名利,石火星中寄死生。阎老判句难抵当,酆都决去没期程。有条坦坦分明道,争奈迷人不肯行。”争名争利的人都是走向地狱的“迷人”。只有抛弃名利才能走上长生的“坦坦分明道”。

“不争”在道教规戒中也成为道士的一项行为规范。《老君二十七戒》,分道戒为上中下三行,要求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行知足等。每行各有九戒,明确规定:“戒勿与人争,曲直得失,避之”。并且称“九行”(二十七戒)备者神仙,六行(十八戒)备者寿,三行(九戒)备者增年”。

1993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楚墓发现了竹简73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楚简的内容主要是道家作品和儒家作品、其中道家作品是《老子》(中国发现最早的《老子》)、《太一生水》、《说之道》、而儒家作品有《五行》、《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六德》、《尊德义》、《语丛三》、《语丛一》、和《语丛二》等。

郭店楚墓竹简

其中《太一生水》是一篇过去从未见过的道家文章,作者也不清楚,其古老程度不亚于《道德经》。“太一生水”中的“太一”也就是道的代称。《吕氏春秋·大乐》有记载: “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 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太一生水》

道家学派认为,道身万物,自然水也是道所生。水在道家的世界里也是十分重要的象征。老子认为,世界最坚强的事物反而是最柔弱的,“天下之至柔 , 驰骋天下之至坚 ”,反而那些表面坚强的容易遭遇摧毁,“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认为世界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但是万物也不能胜于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知其雄,守其雌 , 为天下溪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 无以易之 。”

因此,道家的智慧告诉人们,做人应该低调,学会明哲保身,忍让,而不是出头。“勇于敢 则杀 , 勇于不敢则活 ”。要像水一样柔弱,“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江海之所以 能为百谷王者。”

而《太一生水》也是阐述了该思想。如其中提到“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太一生水》校对文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冷热。冷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冷热之所生也。冷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此谓之道化也。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卑以柔。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解文

太一者,道之别名也。水者,太一之形像也。世人非借形质之物不能解道之内涵,故以水之形示之喻之。太一非化万物不可识辨,谓之玄牝。水亦其所化,故曰“太一生水”。然太一为何者,无人知识,以水喻,可悟不可言。

“太一”、“水”者,亦名也。名者,像谓也。“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太一水性,水之性者,极阴则凝寒冰,呈固木之像,极阳则化炎气,展虚无之态,常居万物之下,至柔以润万物,至强以弥四方,太一之性同也。太一性静者,聚而化浊气,成地之形,太一性烈者,散而化轻气,成天之像。天地者,太一形像也。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静动相持,乃以成势,势成则形动,是以生人。神明者,人也。唯人有神识明目,是以能观摩万物,后成像于心,托之以名,是以天地定位,阴阳互别,万物归类,道始长也。非名,万物不分,天地常合,阴阳难辨,心智蒙沌;然常名,万物难觅其宗,心智迷于幻像,乃致太一不识,大道遁隐,纷争并起。故曰:名可名,非常名,又曰:一得一失。天地万物汝及余等皆太一生也,亦太一形像也,非神识之别及异名之谓,汝与余及天地万物何不同哉?同也。然不同者多矣,佛曰“分别心”是也。心者,神识也。

“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相辅者,混杂互动也。阴阳四时及其余者,形像也。非人不可识天地阴阳四时,不可识沧热湿燥寒暑。此等异名之指万物者,皆太一化生于神识明目之像,故谓“为万物母”;此等异名者,其源亦皆太一,随天地之变而循环复始,天地者,太一也,故谓“为万物经”。生灭者,乃像之生灭。太一者,不生不灭。

“天道贵弱”,人言也,非天道贵弱也。天道无方自然是从,得势以强驰天下,去势以弱隐己身。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强之形也;天簌传音,星月争辉,弱之态也;天道恩威并重,杀养齐发,岂以贵弱一言以蔽之?世人常观之以弱示人,以弱养万物,误为弱贵,非为弱也,势不及也。贵贱之别者,唯人依己之利害而言尔!

求道教典籍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