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口技这样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皮影戏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的发明和现代**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糖人
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据说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画,时称戏剧糖果,后来也被称作稠糖葫芦、吹糖麻婆子、打秋千稠饴、糖宜娘、糖官人、糖宝塔、糖龟儿等。
糖人制作是一种民间手工艺,手艺人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也有的因加入颜料或色素而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偏冷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为勺形和铲形。
糖人不易保存,过去甜品短缺时,在把玩过后会吃掉糖人。如今出于卫生考虑,人们购买糖人更多地出于观赏目的而非食用,任其久置变黑变质。
过去的艺人多打着铜锣沿街叫卖,有的还带着一个画着花鸟兽虫的圆盘,交过钱后可以转动盘上指针,指在哪儿就做什么,以此来吸引孩子。过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时候是儿童很喜爱的玩物。在80年代初,几分钱或几个牙膏皮就可换一个糖人。如今儿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已经被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现在沿街制做糖人的艺人少了,在北京年节的庙会上还可见到,糖人价格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子弟书
子弟书又名清音子弟书、子弟段儿、弦子书,是一种流传于京津和东北地区满族人口中的曲艺形式。子弟书多由一人表演用三弦伴奏,只唱不说,音调和缓、低沉、肃穆。子弟书产生于清乾隆年间,清光绪年间逐渐衰落,在民国年间唱腔失传,至今仅仅有五百余篇唱本存世。子弟书对中国北方曲艺产生了极大影响,包括单弦、京韵大鼓、东北二人转等曲种都深受子弟书的影响,这些曲种的一些经典唱段甚至是直接移植自子弟书唱本。
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20世纪30年代初期形成于天津。 它是刘文斌等艺人在以宝坻区县方音演唱平谷调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民歌《妓女告状》及落腔调的旋律而形成的。它曾名乐亭大鼓。
京东大鼓的演唱形式与铁片大鼓、单琴大鼓基本相同。过去,在撂地说书阶段,曾有一种自弹自唱的演唱形式,演员坐抱三弦,边弹边唱,其右脚踩一鼓楗击鼓(以矮鼓架支撑,置于地上),左腿上绑一“节子板”(五块板儿),以司节奏。颇能招揽观众。
京东大鼓唱词的基本格式为七字句(二、二、三),但句首常加三字头,句中也常嵌字、词及短语,句尾常加“哪”、“啊”等虚字。其短篇唱段多由八落或十落组成,一般为数十句唱词。
京东大鼓形成初期,主要在小型曲艺演出场所演唱,曲目以大书为主。20世纪30年代初,刘文斌在天津商业电台播演《刘公案》,极受广大群众欢迎。京东大鼓的影响也因之日趋扩大,逐渐传播到北京、唐山等地。
建国前,在诸多京东大鼓艺人中,刘文斌的风格最突出,影响最大。他除演唱大书外,还移植了《武家坡》、《拆西厢》、《昭君出塞》、《王二姐思夫》、《诸葛亮押宝》等短篇唱段。通过演唱短段,对京东大鼓的板式和唱腔做了进一步加工。他的演唱通俗幽默,平易无华,吐字清楚,明白如话,颇为一般市民观众、特别是家庭妇女所喜爱。但当时仍使用“大鼓”、“杂曲”、“乐亭调”、“乐亭大鼓”等名称,直到1935年正式定名为“京东大鼓”。不过,由于他的行腔板眼均不甚考究;所唱鼓词,文字也较粗糙,20世纪40年代末期,该曲种已日趋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市业余演员董湘昆继承了刘文赋的演唱艺术,并在刘文赋唱腔特色的基础上,将宝坻区方音改用京音,进一步加工、规范唱腔,不断创作出适应时代的新曲目,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董湘昆等人的不懈努力下,60年代至70年代,京东大鼓音乐出现了高峰期,其曲种的影响也遍全国各地。
京东大鼓长篇书目有《刘公案》、《施公案》、《兴唐传》、《小八义》、《绿牡丹》等。短篇曲目有《王二姐思夫》、《隋炀帝下扬州》、《诸葛亮押宝》、《杨八姐游春》、《拆西厢》、《诸葛亮招亲》、《昭君出塞》、《蓝桥会》、《韩湘子上寿》、 《双锁山》、 《玉堂春》、 《朱买臣休妻》、《罗成算卦》、《丁香割肉》、《白猿偷桃》等。
快板
"快板"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早年叫做"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成的。与"莲花落"一样,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讨时演唱的。作为乞讨时的演唱活动,历史相当久远;作为艺术表演形式,就比较晚。如前所说,旧时的艺人总想找个历史名人,奉为开山鼻祖,以便增光添彩,"数来宝"的艺人当然不例外。于是在历史上的乞丐群中找到明太祖朱元璋,奉为祖师爷。云游客《江湖丛谈》说:
过去艺人们沿街卖艺时,经常见景生情,口头即兴编词。他们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擅长随编随唱,宣传自己的见解,抒发感情。从编、演,到传唱,比什么形式都迅速。例如清末数来宝艺人曹德奎编的一段唱词(当时用牛骨击打节拍): 骨头一打响连声, 不表别的表前清。 专制时代人民苦, 人都饿成骷髅骨。 自从光绪庚子年, 北京闹了义和团。 四外刀兵人慌乱, 城里处处冒黑烟。 眼瞧大清被推倒, 老百姓个小都说好。它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中进一步发挥了数来宝的战斗作用。战土们编演大量快板作品,鼓舞士气。人称"快板大王"的毕革飞同志赞誉快板说: 歌唱英雄唱胜利, 批评具体又实际。 拿它娱乐都欢喜, 指导工作有意义。 快板的演出形式主要有一个人演唱和两个人对口演唱两种。对口还保留了"数来宝"的原名,也有称"对口快板"的。在工厂、部队里也曾出现过三、四个人演唱的"群口快板"和十几个人表演的"快板群"。有些地区还发展成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快板,如天津快板、陕西快板等,都很好地发挥了教育,娱乐作用。快板有"数来宝"、快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种形式。"数来宝"是两个人表演的;快板书是一个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场小段以外,主要是群众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
快板艺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从表现形式看,有一个人说的快板书,两个人说的"数来宝"和三个人以上的"快板群"(也叫做"群口快板")
还有京剧,相声,三弦。单弦,京韵大鼓,京东快书,琵吧,快板,扬琴,二胡,民族舞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偷桃记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那年夏天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们潜入一座果园。这座果园的桃子个头大,味道更是甜美。在汗流不止的时候吃一个充满汁水的桃子,别提多爽!
我们躲在果园附近的草丛里伺机而动。我们长时间观察后发现,果园管理员每隔一会儿就要进小屋喝水,于是我们趁他喝水的间隙一个个溜了进去。可有个外号叫“乌龟”的家伙实在不争气,他进了桃园不是赶快找地方藏身,而是提着裤子不紧不慢地走。“乌龟”被管理员发现了,把他赶了出去。
待管理员又一次进去喝茶的当儿,我们一路小跑到果园的中央,然后四散开来,分头行动。我挑了一棵长得茂盛的桃树,两三下就爬上树,骑到了枝桠上。桃子的香甜味儿立即钻进我的鼻孔,仿佛一只巨手拎起了我的鼻子。我摘下一个红彤彤的大桃子,把它放进口袋里,为了能多带几个桃子走,我事先特地穿上了一件口袋多的衣服。不一会儿,我把周围的又大又红的桃子全摘下了,数了数才6只,不够,继续!
我向果园深处进发。忽然我看到了一只鸡,那只鸡看到我就抖动着又肥又大的红鸡冠,仰起脖子“喔喔喔”地叫起来。管理员听到鸡叫,放下茶杯跑了过来。这只邪恶的鸡,没事你叫什么叫啊?哎呀,管理员要来了,这可怎么办?我瞥见旁边有一丛挺茂盛的草,赶紧一纵身跳了进去。
管理员来了,他四处瞅了瞅,然后冲着那只邪恶的肥鸡说道:“鸡小六啊,你没事乱叫什么啊!”草丛很茂盛,不过也是蚊子藏身的地方。这不,蚊子已经叮了我好几次。我在心里祈祷:管理员大叔,你快点走吧……
几分钟后,管理员终于走了,我恨恨地骂了几下“鸡小六”,又摘了几个桃子便召集伙伴们向外“突围”。
童年时偷桃的经历,我永远也忘不了。现在只要一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徽派戏曲主要包括徽剧,黄梅戏,庐剧等。
徽剧:著名演员李龙斌等。
黄梅戏:著名演员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韩再芬等。
庐剧:著名演员有丁玉兰、孙邦振、王本银、张云等。
自家返校回来,宿舍门前的那棵桃树,颜色已从翠绿被染为了深绿,枝杈间还飘忽着被太阳晒成小孩子拳头般的枯**树叶。桃子是早就一个也无了,而我知道,它们最终的归宿不是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是被比我更厉害的偷桃贼给偷摸走了。
中午吃过饭,照例在校园中散步消食,行至老管院前,忽然瞄见一抹夏末难见的新绿。我猛地转过头,那处旧时是一片杂乱树林,去年修整了一番,规划出一片景色来。也许是树大根深不好挖掘,也许是它不耽误那片美丽,也许是那个角落未纳入规划区,总之,犄角处的桃树并没有被整理出去。
开到荼蘼花事了,此时,各种花期早已过去。在那一片吉祥草的墨绿,山茶树的浓绿,木槿树的深绿中,桃树的新绿成了傲然的凸显。特别是树尖上,那肆意横生的接近秋香色的黄绿,将园中一应景物衬成了背景。
这棵桃树的绿色比宿舍门前的那棵更嫩呢,也许,也许它还挂着果实吧。我猫身跨入桃树的伞盖下,枝叶的掩映中,几株迎春花和牵牛花胡乱攀扯蔓延着。地下是一片枯枝败叶,低洼处滚落着艾绿色的桃子,想是熟透了,树也挽留不住它们了吧。
我抬头向上望去,昏暗的光线中能看到高处密密麻麻的挂着几乎呈透明的桃子,像平安夜里圣诞树上装饰的礼物。我才发现,一共有两棵桃树呢,旁边还站了几株笔直的翠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这几根竹枝通身碧翠碧翠的,每一节有胳膊那么长,无论上方有什么枝枝蔓蔓,也阻挡不了它的去路,直插云霄,在一片杂乱中,尤其显出它们的风骨,难怪苏东坡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簌簌簌……”,树丛间突然乱起一阵喧哗,有黛黑色的枯枝、土**的枯叶洒将下来,将途中遇到的树叶倒折下去。大部分在半途中被枝桠拦住,已经没有什么掉落到地上了。
难道上面有啄食的小鸟?不对呀,巴掌大的小鸟折腾不出这样动静。那难道是有施工队在上方砌墙修砖?假期里学校进驻了很多工程队,每天那电钻声和知了比着赛似的,你方罢唱我登场,扰人清梦,烦人得很。
我钻出树丛,站远一些往院楼墙壁望去,蜡绿色的爬山虎一直铺到屋檐,虽然没有阳光,仍闪耀着淡淡的光芒。我视线下移,桃树上也并未站有野鸡、大雁等禽类动物。
我复又回到树下,实在对那响声好奇得紧,而且我还觊觎着那满树桃子呢。“啪——”,一条细枝从粗壮的枝杈处弹到了远方,震荡无数来回后慢慢静止下来。我不禁张圆了嘴巴,我亲眼看见那细细树枝上有一个桃子忽然消失了。我不禁睁亮双眼,在桃树间来来回回睃巡着,唔,树桠上攀附着的一只黑**的手臂终于没有逃过我的火眼金睛。啊,原来树上藏有一个偷桃贼呀!
我急急跑出树丛,长吁一口气,还好还好……咦呀,偷桃子的人不是我呀,为什么我却像做了亏心事似的,这不对呀,心虚的不应该是我!于是,我气定神闲地,又返身回去。桃树上往下攀登的“莎莎”声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似的,蓦地停止下来,我只能看到一只悬挂在树侧的深军绿色的鞋子。
我仰着头,眼珠一错不错地望着那个压根不知道什么形状的身影,希望他(她)能给我演示一遍他(她)是如何攀登上去的,也能让我收集点经验,以便不是只能对着满树果实望而兴叹。他(她)却似乎是不希望我偷去他(她)的独门秘籍,鞋在那静止了下来,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离鞋一米多远的高处,一段树枝突然摇晃起来。而后,赌气似的,我看到那只鞋一蹬一蹬地跨下几个树桠,实实地踩在一个粗壮的三岔口,停了下来。我仍看不清那个身影是男是女,但能看到他(她)稳稳地靠在树干上,我甚至能感觉到了他(她)正抱着臂膀似笑非笑地冷瞥着我。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劣势,他(她)在暗处,我在明处,他(她)是偷桃贼,我应该被他(她)识破了——我不也是一个欲偷桃者嘛,我甚至分不清他(她)的性别,他(她)却能明明白白看清我的脸。想到这一点,我心脏骤然一缩,连忙紧低下头,回身旋走。
一口气跑到西花园的竹叶青贞丛处,我才缓缓停下脚步,转身透过树丛向老管院一旁望去。我长出一口气,拍几下胸口,还好,那位偷桃贼动作不太快,还未从桃树下走出来。我一晃头,脚尖抬起,脚跟旋转一个360°,哼起小曲,踏着轻快的步子,继续我的饭后散步。
道教文学 道教诗词 道诗 道词 道教散文 道教小说 道教戏曲 其他 楹联 掌故 童谣
道教传奇戏曲是以神仙道人故事为题材、以传奇为体式、用以表现修道升仙旨趣的戏曲作品。
目录 界说「传奇」又称「传奇文」,本是小说的体裁之一,到了明清时期被改造成一种戏剧形式。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说:「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指句式上四句、六句相对的骈文)小说家,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点染景物,乃兼画苑矣。」孔尚任在此所说的「传奇」是就戏曲或戏剧的意义上说的。在他看来,作为戏曲的「传奇」乃兼容以往诸多表达形式。它承袭了《诗经》的「教化」与「警谕」之思想传统,又具备《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的史家笔法。虽然,传奇的思想旨趣也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但其「警谕」的功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形式从形式上看,传奇戏曲乃是宋元南戏发展的一种结构,其结构大体与南戏相同,但更为紧凑、整齐,情节更富于变化,人物刻画也更细致,其曲调、表演艺术、角色分行诸方面也比南戏有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传奇戏曲还吸收了元杂剧的因素,兼用一些北曲曲调,显得丰富多彩。传奇戏曲一般篇幅都较长,甚至有多至五、六十出者,全本演出有的要两三天才能终了。明清两代,乐于传奇戏曲创作的文人颇多,见于名录者七百余人,作品近两千种,今见于各丛书中的传奇戏曲演出本或节录本、残本尚有六百余种。
题材在明清两代,众多戏曲存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神仙道人故事为题材的,例如《邯郸记》、《东方朔偷桃记》、《吕真人黄粱梦境记》、《茯苓仙传奇》等数十种。另外,有为数不少的作品虽然不是专门演述神仙故事,但却多杂有这方面内容,无论是婚恋题材、历史题材还是公案题材,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少神仙景观的铺排、道教法事活动的描写,有些作品情节的推进往往有赖于神仙道人的「点拨」,这些现象都表现了道教思想对传奇戏曲的影响。
内容道教传奇戏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述大道,除恶怪,警悟世人。出于沿袭道法的需求,道教不仅要有场所的保证,而且还得不断寻求后继者。于是,「度化」有仙缘者成为道教活动的重要内容。像《邯郸记》、《韩湘子九度文公升仙记》都以其梦幻般的情节来表现这个主题。 言世情,了公案,神仙显圣。在传奇戏曲中,更多的是以人情世态为内容,尤其是男女婚恋、公案纷争最为常见。此类题材虽然在总体上「搬演」的是人间俗事,但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往往也涉及道教神仙故事或描写道人的某些具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道教思想旨趣。如《梦磊记》写书生文景昭梦见神仙示以「磊」字,后来他的婚姻以及前途都与此「磊」字相关。这种作品实际上是以世俗题材来表现神仙的预见性和道教关于「天数」的理念。
道教传奇戏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以幻想遐思的笔调来表现生死命运,作品往往将人间、天上与冥府的空间打通,让主人公在这种「三相空间」中经历生死的不同体验,展现仙、人与鬼的复杂关系,从而使「生死」主题得到了多层次的表征,这就使其作品具备了「怪诞」的审美情调。在戏剧意象的建构上,作品扣住神仙及其环境的特质,通过两极的对比,达到了强调的艺术效果。
本文2023-08-05 05:01: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