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辨证看中耳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2收藏

中医如何辨证看中耳炎?,第1张

(1)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症见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全身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或见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泻肝火,解毒消肿。

(2)脾虚湿困、亡犯耳窍型:症见耳内流脓,经年累月,时重时轻,缠绵日久,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全身可有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无华,唇舌淡白,脉缓细弱等症状。治宜健脾渗湿,补托排脓。

(3)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症见耳内流脓,日久不愈,或时流时止,流脓量不甚多,听力减退多较明显。听力检查多呈混合性耳聋。全身可见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早泄,脉细弱等肾虚症状。

治宜补肾培元,去湿化浊。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

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

“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

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1化脓前期

〈1〉西医药治疗:应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耳内疼痛者可滴用2%酚甘油,有消炎止痛作用。鼻内滴1%麻黄素,以减轻耳咽管口粘膜的肿胀。

〈2〉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为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治法:清泄肝胆,疏散风热。

方药: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木通6克、栀子10克、蔓荆子10克、黄芩10克、生甘草6克。

2化脓期

〈1〉西医药治疗:化脓期如鼓膜尚未穿孔,则疼痛剧烈,鼓膜充血明显且隆起,此时应做鼓膜切开,使脓得以流出。如已穿孔,则疼痛减轻,有脓汁流出时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点抗菌素类滴耳液。滴入药液后应将头偏向健侧,以手指压患耳耳屏数次,促使药液进入中耳。

〈2〉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化脓期,热毒灼伤血络成脓。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方药:穿山甲10克、天花粉10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赤芍10克、防风6克、皂刺10克、金银花10克、陈皮10克、蒲公英15克、黄芩15克、生甘草6克。

问题一:中耳炎根治方法?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西医治疗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3、鼓室置管术: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胶耳;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3-4次。

5、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次,每次每侧1ml,共3-6次。

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

急性期可用如头孢拉定05g,4次/d;氧氟沙星01-02g,3-4次/d小儿可用氨苄西林50-150mg/kgd,给以: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g,3次/d,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美特酯025g-05g/次,2次/d,小儿10mg/kg,2次/d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分泌性中耳炎属“风聋”、“耳胀耳闭”、“耳胀痛”、“耳痹”的范畴。其病机多为风邪侵袭,经气痞塞,或痰湿浊邪,上聚耳窍或邪毒滞留,气血瘀阻。其辨证施治的要点是:

1、风邪滞窍:感冒之后自觉耳内胀闷或微痛,耳鸣及听力减退,自声增强,鼓膜内陷,色红肿胀或见液平面。伴发热恶风,鼻塞流涕等。治宜疏风散邪,行气宣痞。方用银翘散合通气散:金银花20g,连翘12g,桔梗10g,薄荷10g,淡竹叶10g,荆芥10g,淡豆豉10g,牛蒡子15g,芦根10g,川芎15g,柴胡20g,香附10g鼻塞重者加辛夷、苍耳子各10g;耳胀闭甚者加藿香、菖蒲各10g;若鼓室内有积液者,可加木通、泽泻各10g若为风寒雍遏肺经,全身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宣肺散寒通窍。方用三拗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麻黄10g,杏仁10g,苍耳子10g,辛夷10g ,白芷10g,薄荷10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3g;水煎内服。

2、痰湿聚耳:耳内胀闷闭塞感较重,听力下降,自声增强,摇头时耳内有水响声。检查见鼓膜有弧形水平线或鼓膜外凸。全身多有头重头晕,倦怠乏力,口淡腹满;舌淡苔腻,脉濡或滑。宜健脾升清,利湿通窍。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柴胡10g,当归10g,陈皮12g,辛夷12g,茯苓15g,泽泻15g,石菖蒲10g,车前子15g,葛根20g,木通10g;水煎内服。

3、气血瘀络:耳内有闭塞感,听力减退,耳鸣渐起,日久不愈。鼓膜内陷明显,或有增厚,钙质沉着,>>

问题二:得了中耳炎,想自己在家治疗怎么办 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初耳痛明显,呈胀痛,可有发热待到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减轻耳咽管的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问题三:得了中耳炎怎么办 一、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二、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三、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四、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五、积极防治感冒。 [1]吹干耳朵 每当你弄湿耳朵,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内的水分。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2]游泳时请露耳塞 爱游泳的人不要因为怕患中耳炎就不下水,你可以戴上柔软的耳塞,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洗头发或洗澡时,也别忘了戴耳塞。如果你容易患中耳炎,则保持耳朵干燥是特别要紧的。 [3]使用止痛药 如果耳朵痛,在你看医生前,可先用阿司匹林止痛。 [4]热敷 用一块清洁的毛巾热敷耳部,或用热敷垫,皆可缓解耳朵痛。 [5]勿经常清除耳垢 耳垢有若干用途,包括提供良性菌栖身处。这是耳内天然的防御措施,勿用棉花棒挖除。此外,被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6]使用家庭配方 你若经常发生中耳炎或经常与水为伍,应记得在每次弄湿耳朵后,使用干燥剂。消毒酒精、白醋、矿物油都是很好的干燥剂。将头偏一边,使耳朵朝上。将耳朵向后上方拉,使耳道伸直。滴入数滴干燥剂,晃动头部,使酒精抵达耳道的底部,再将头偏向另一边,使酒精排出来。 [7]从鼻孔喷入溶液 如果耳鸣,可用500毫升的温水加1茶匙盐及1茶匙甘油,配成溶液,然后装入喷鼻瓶中,喷人鼻孔直到此溶液由喉咙后面流下。 [8]使用抗生素 严重时,则需要开刀处理,并使用抗生素。 [9]补充营养素 ①锰 每天补充10毫克,耳部疾病通常与缺乏锰有关。 ②维生素A及E乳剂 维生素A25000IU,维生索E6OOIU,可控制感染。小孩可使用一茶匙鱼肝油代替。 ③ 维生素C 每天3000~7000毫克,分成数次。 ④维生素D群 每天3次,各50毫克。可以满足原组织及免疫系统每天所需,并能减轻耳朵压力。 [10]危险讯号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出现下列情况,应去医院就诊。 高烧39℃以上,这可能是一个更严重的感染讯号。 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会造成听力丧失或更严重的并发症。 出现听力障碍。

问题四:中耳炎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中耳炎 病因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 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 “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 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 ,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自疗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 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 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 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 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饮食自疗法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 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 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在大家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中耳炎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都因为开始出现疾病后没有发现,导致中耳炎越来越严重,最后容易变成慢性中耳炎,其实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治疗的方法也不同,主要分为:坏死型中耳炎,单纯型中耳炎,胆肿瘤型中耳炎。今天就要给大家具体的说一下关于中耳炎吃什么药物效果会好一些。

想要治疗中耳炎可以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用黄柏,水煎,这种药物滴入耳朵内部,每次需要两滴左右,每日需要三次,一般两天到-五天左右就可以恢复。也可以采用蛇蜕烧灰研末,放进去一些麻油,用一些双氧水来清洗耳中分泌物,擦干之后需要用棉签来蘸药涂于患部,可以每日用药一次。但是具体的用药还是应该根据相关的医生来安排,不要擅自用药。也可以先取百分之三的双氧水来清洗耳中的分泌物,擦干之后滴入一些地龙糖浸液大概三滴,如果想要治疗急慢性中耳炎,基本上都是需要用药五天左右,但是具体的时间还是应该相关的医生来安排,不要擅自用药。

其实还可以采用清除积液的方法来治疗中耳炎,对于不同的患者,具体采用的手术方法都是不同的,可以根据鼓膜切开术,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置管术等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患者想要保持鼻腔或者是咽鼓管通畅,可以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波氏球法等方法来治疗。

中医如何辨证看中耳炎?

(1)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症见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全身有恶寒发热、头痛、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